“集体时代”下公众思考状况的当代艺术反思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senk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今中国社会出现的一些问题,研究了在“集体时代”下的今天公众的思考状况,主要从群众思考反应出的集体无意识,强烈的排他性和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口号式的简单观念三方面做出探究。
  【关键词】思考状况;集体无意识;从众心理;独立思考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的发展,中国跻身成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伴随着一些大众失去判断力盲传而发生的热门事件和一些流行起来的问题,我认为当下中国公众的思考状况仍值得深究。
  一、公众思考状况的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是什么?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精神的一部分,它和个体无意识有本质的不同,个体无意识是从自己的个人经验出发,而集体无意识并不是后天经验可以左右的。在集体无意识的条件下个体的观念极容易彻底改变。而“无意识”是指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理性及独立思考等能力而表现出的现象。正如当下的今天,缺乏理性思考的微信文章的转发使得微信公众号成为制造恐慌和以“不转发死全家”威胁公众的机器,有时看似明显的假象一经传播、扩散便足以使大众的理性和判断能力崩塌。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人,所以每个个体都会对“人多势众”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人们总是不由自主的将个人意志转变为集体意志并心怀尊敬,认为集体的意志代表真理,这种无意识赤裸裸的揭示了群体背景下人们智力的低下。
  正如勒庞曾在《乌合之众》中写道:“孤立的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抢劫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
  二、公众思考状况中强烈的排他性
  弗洛姆曾对个人在社会中受排挤而导致的内心焦虑状况从而放弃独立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做过分析。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会选择 “逃避自由”是因为如果个体与群体的意志不一致,会造成群体的排挤还会产生相当大的内心焦虑,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情不自禁的放弃个人的意志去迎合群体。勒庞也认为:“怀疑造成的不明确性,不但不会让群众喜欢,而且有可能使她们生出足以致人死命的愤怒。”因此,这更加充分表明群体下公众思考状况的强烈排他性,若个人的意志与群体意志出现分歧,个人发出了对于群体的质疑,便极有可能会遭受公愤甚至会大打出手。不足为奇的是,当下中国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人们在人多势众、放弃判断能力的环境下发现异于群体的、相对理智的观点,那么群体便会“大开杀戒”,无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也要不一样的声音与自己保持一致,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谈何自由?谈何人权?
  南开教授熊培云老师曾在《自由在高处》中写过一篇名为《看电影,还是哭电影》的文章。作者因在看完《唐山大地震》后在微博上发了几条观影随感,说明自己“没有一滴眼泪”的原因而遭到网友的围攻,如:“听说全场属于人类的都掉了眼泪,有的甚至泪过好几次,请问你没掉眼泪,那你归到哪个另类?”“分得清戏里戏外?呵呵,那有令您感动过的电影么?” 不仅网友们评论铺天盖地,电影导演冯小刚也在公众表态“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除非他是混蛋”這样的话,真是可笑至极,就连一部电影,都要要求所有人一致的哭,不哭就会得到“不是人”的骂名,这样庸俗的造势并不少见,在如此可怕的排他性的环境中,看来我们想要进步简直寸步难行。
  三、口号式的简单观念
  在“群体时代”的今天,群众总是喜欢把十分复杂的问题或观念转化为口号式的简单的观念,因此他们时刻活在自己的想象和偏执中永远无法走出。正如现在我国正在宣扬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核心价值观,被群众当作口号般时刻挂在嘴边,可人们仿佛并不理解所谓的自由、平等、博爱为何物,我们只是打着这些口号的幌子,不会想我们是否真正的自由,也不想知道我们究竟可以行使自己的哪些权利去捍卫属于我们的自由,在当下,自由何等廉价?
  在兰德的小说《源泉》中,主人公爱德华·洛克曾这样说:“一个人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大脑就是他唯一的武器。动物是靠武力获得食物。人并没有尖牙和利爪,也没有犄角触须和强健的肌肉。但是,心智是个人的属性。并不存在所谓的集体的大脑这样的东西,并不存在所谓的集体的思想,我们可以将一顿饭分给许多人来吃。我们却无法在一个集体的胃里去消化这顿饭。没有一个人能用自己的肺来代替别人呼吸。没有哪个人能用自己的大脑代替别人去思考。”我想,在“集体时代”下的今天,我们仍应该保持清晰的头脑,让理性和思考散发光辉。
  参考文献:
  [1]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参考《原型与集体无意识》,徐德林译,[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古斯塔夫·勒庞: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有“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里”之称。
  [3]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M].中央编译出版社。
  [4]弗洛姆: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西方的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处境。
  [5]《自由在高处》:熊培云著,[M].新星出版社。
  [6]《源泉》:安·兰德著,高晓晴,赵雅蔷,杨玉译,[M].重庆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安梦帆(1994.9~) 女 河北省石家庄市 大连工业大学(17级硕士)当代艺术方向。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道路上,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党的十九大会议报告上指出我国当前的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不充分也包括了文化的发展。因此,要大力发展文化建设,保证人民群众的需要,本文阐述了发展文化引领的几点措施,以及当前时代背景下,文化引领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飞速发展;日益提高;文化引领;重要意义  文化是什么,
期刊
【摘要】佛教传入中国后,无论僧侣或者百姓王侯,都要念“观世音菩萨”,而且简直是“有求必应”。如果没有观世音菩萨,那么佛教在中国也不会流传这么久远。观世音菩萨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为人推崇,因为“她”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而观世音菩萨与地藏王菩萨等大菩萨,其实在修为等诸多方面,已与佛陀不相上下。同时他们也是中国佛教文化特有的灿烂精华部分。而观世音菩萨则是佛教文化中“慈悲”的代
期刊
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程,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政治信念,为全党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直击灵魂的党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准确把握“
期刊
一直旅居城市多年,以至于想回老家过中秋节都成为了一种奢侈。不想去年中秋前突然听说母亲病了。于是我十万火急地由南而北赶回粤北老家。还好,等我赶回老家没几天,母亲就痊愈出院了。本以为大病初愈的母亲会呆在家里好好休息。谁知母亲一大早便把我叫起来说是去外婆家附近的一座庙里烧香。  本来我想劝她尽量休息一段时间再去,可一想到母亲现在已临近八十岁的高龄,而且她的脾气我也是知道的:她是外婆唯一儿女,外婆四十岁才
期刊
【摘要】衔接手段的运用是使得语篇连贯的必备条件,而词汇衔接手段则是衔接中的重要形式。本文将韩礼德和哈桑及我国学者胡壮麟、朱永生提出的不同词汇衔接手段理论进行整合,将整合后的六大类具体方法作为研究手段,对2017年德语专业四级考试写作样本中词汇衔接手段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并统计出各类方法的使用频次,最终结合样本成绩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以此来探究词汇衔接手段对于德语专业大学生写作质量高低的影响。  【
期刊
【摘要】我国传统上一直存在自主性内向与他律性外向艺术观,尤其是在清末时期,西方艺术逐漸传入中国,自主性内向艺术观逐渐断裂,他律性外向艺术观得以延续。受艺术史学科的转向影响,中国艺术史逐渐成为开放性学科,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基于中西方学术比较视野下的中国艺术史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西方学术;比较视野;中国艺术史  引言: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西方中国艺术史逐渐创新发展,尤
期刊
人们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们为了生活而奔波,出发时放在行李箱里的凌云壮志早已被遗忘。人们因现实而现实,但请别冷落了理想,用理想的生活来给现实的自己助威加油。  理想的生活要通过追求来获得,曾在中央电视台担任《新闻联播》主播的郎永淳,已经在主持界达到可及的最高峰,但他没有固步自封,认为在主持界想再提升已经很难。他所需要的是不断探索和能给他刺激和成就感的生活,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辞职,开始了新兴产
期刊
【摘要】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象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必须增强文化自信,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伟大复兴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相传,是人民的精神归宿,是一种价值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执政的软
期刊
【摘要】学习铜管乐吹奏与学习钢琴奏不同,后者是一件制作好了的发音正常、齐全、完整的乐器,而前者不是。铜管乐的音是嘴唇与号嘴和气息在人的大脑的控制下配合产生的,而且是当场制作完成的。因此,其发音的难度是其他乐器所无法比拟的,在教学上的难度也大于其他乐器。尤其是教师的示范吹奏,学生无法看见其高低音是如何产生的吹奏状况。所以,学生只有先了解产生高低音的各种因素,然后才能有效的放矢地进行练习,才有可能走上
期刊
无题(一)山水映照宛如画,佳人倚栏似墨染。  此情此景梦幻现,孰知今日目睹憾。  无题(二)  无语尽沧桑,双眼逝年华。  春难寻花在,不过冬未化。  无题(三)  浮沉世事人难料,春花秋月物已非。  若知年华岁易逝,何苦日日空悲廖。  无题(四)  缘起缘灭缘如风,缘深缘浅缘如梦。  聚多聚少皆是缘,悲欢离合亦人生。  无题(五)  岁月匆匆催人老,雨打浮萍心飘摇。  世事变幻无人料,何不潇洒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