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在教育。教育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整体竞争力的根本保证。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人们常用“辛勤的园丁”形容教师职业的平凡而高尚,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赞誉教师职业的伟大,用“蜡烛精神”表示对教师的崇敬。教师的思想道德观念、学术水平、创新精神等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今天,教师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打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只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师德观念 创新 提高教学质量
做为当代教师,如何像蜡烛那样“燃烧自己,照亮学生”,为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做贡献?这是新形势下的师德观念创新的问题。
新形式下的师德观念创新之一:教师要有创新教学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动力。教师必须有创新教学理念,勇于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新形式对师德的要求。为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在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应该具备“研究性”教学的理念。
“研究性”教学理念,要求自己树立“授课而非授书”的思想。什么是“研究性”教学?就是基于强调教师通过对教学的研究、进行探究性教学的设计、引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将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自身参与知识建构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的目的。
在研究性教学中,应该始终注意把握三个基本要素,即:确立授课而非授书的思想、将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结合、重在学生兴趣培养。“授课而非授书”是研究性教学的第一要素,也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灌输”和“照本宣科”的创新。
新形势下的师德观念创新之二:严谨治学。
严谨治学包括精心组织教学和严格管理两个方面。目前,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一部分教师通过电子搬家,将讲稿搬上了屏幕,因此可能造成备课淡化或马虎。另外,由于班级人数多,班额过大,教师对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难度加大,因而出现部分教师对课堂纪律管理松懈,甚至认为只要自己讲好课,学生听与不听与教师无关,这些都与师德相背离的。
课堂教学是科学、是艺术、也是创造性劳动,更是教师自我价值的体现。要讲好课必须精心组织教学,主要有三个环节:备课、授课艺术和非语言交往。
备课是决定授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哪怕是已讲授多年的课程,只要不备课,或不认真备课就一定讲不好。备课并不仅仅是看看讲稿,记记要点,而是编导工作,一边编、一边导,而且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对授课内容和学生做到了然于胸。
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是教师严谨治学的重要方面,严格组织与管理课堂纪律,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爱护,是基本的师德。
新形势下的师德观念创新之三: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职责。
传统的教学受制于课堂、黑板和粉笔。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信息和教育技术对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新形式下的教师再也不能只靠一支粉笔和一张具有“三寸不烂之舌”的口,必须适应时代发展,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有效采取将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的演示工具要从黑板和粉笔转换成计算机媒体。用动态的画面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情景。尽可能利用网络资源,并能在授课的适当时机进行链接。学生可以通过自行查阅文献、自行解决难题、独立完成作业,教师只是起帮助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师德的内涵是由教师的职业和时代决定的,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前进,师德观念也必须随时代的前进而创新。下面谈一下我对这方面的认识: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教师爱岗敬业的实践程度一般可以分为乐业、敬业、勤业、精业等层次。乐业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基础,敬业是教师爱岗的体现。勤业是教师爱岗敬业的根本,精业是教师爱岗敬业能力方面的具体体现。要做到这几点,首先要正确处理职业理想和理想职业的关系。其次要乐于奉献。奉献精神应当是支配教师一切行为的灵魂,应当贯穿于教师全部劳动过程中,勇于发扬奉献精神,正是教师这一神圣职业向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新形式下的教师不是蜡烛,而是火柴,不是要照亮学生,而要点亮学生,在熊熊大火中照亮和展示自己。这才是正确的奉献精神。
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母爱,具有科学性、理智性。是以教育关系为基础的、超出血缘、超出家庭的博大的爱。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热爱学生给出了新的含义。而要做到真正爱学生,首先要保持对学生真诚、关注、友善的态度,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视学生为朋友,对学生友善、宽容、耐心,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努力为学生服务,永远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其次要为每一个学生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策略。再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发扬教育民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培养学生多疑好问,发展好奇心,丰富想象力,不迷信权威,提高学生独立思维和判断能力,使其勇于探索新的认识途径。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徐特立先生说:“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以其一生实践做到了“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其师德观依然是现代师德的核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品行,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学识、道德,对学生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师的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权力只能维系短暂的顺从与亲近,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对于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但对一位教师师德师风的真实准确的评价,往往是在其失去一切外表的吸引力、学术和行政的种种权力,以及对学生所能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之后,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一位新形势下的教师。
【关键词】师德观念 创新 提高教学质量
做为当代教师,如何像蜡烛那样“燃烧自己,照亮学生”,为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做贡献?这是新形势下的师德观念创新的问题。
新形式下的师德观念创新之一:教师要有创新教学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动力。教师必须有创新教学理念,勇于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新形式对师德的要求。为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在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应该具备“研究性”教学的理念。
“研究性”教学理念,要求自己树立“授课而非授书”的思想。什么是“研究性”教学?就是基于强调教师通过对教学的研究、进行探究性教学的设计、引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将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自身参与知识建构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的目的。
在研究性教学中,应该始终注意把握三个基本要素,即:确立授课而非授书的思想、将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结合、重在学生兴趣培养。“授课而非授书”是研究性教学的第一要素,也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灌输”和“照本宣科”的创新。
新形势下的师德观念创新之二:严谨治学。
严谨治学包括精心组织教学和严格管理两个方面。目前,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一部分教师通过电子搬家,将讲稿搬上了屏幕,因此可能造成备课淡化或马虎。另外,由于班级人数多,班额过大,教师对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难度加大,因而出现部分教师对课堂纪律管理松懈,甚至认为只要自己讲好课,学生听与不听与教师无关,这些都与师德相背离的。
课堂教学是科学、是艺术、也是创造性劳动,更是教师自我价值的体现。要讲好课必须精心组织教学,主要有三个环节:备课、授课艺术和非语言交往。
备课是决定授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哪怕是已讲授多年的课程,只要不备课,或不认真备课就一定讲不好。备课并不仅仅是看看讲稿,记记要点,而是编导工作,一边编、一边导,而且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对授课内容和学生做到了然于胸。
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是教师严谨治学的重要方面,严格组织与管理课堂纪律,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爱护,是基本的师德。
新形势下的师德观念创新之三: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职责。
传统的教学受制于课堂、黑板和粉笔。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信息和教育技术对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新形式下的教师再也不能只靠一支粉笔和一张具有“三寸不烂之舌”的口,必须适应时代发展,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有效采取将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的演示工具要从黑板和粉笔转换成计算机媒体。用动态的画面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情景。尽可能利用网络资源,并能在授课的适当时机进行链接。学生可以通过自行查阅文献、自行解决难题、独立完成作业,教师只是起帮助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师德的内涵是由教师的职业和时代决定的,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前进,师德观念也必须随时代的前进而创新。下面谈一下我对这方面的认识: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教师爱岗敬业的实践程度一般可以分为乐业、敬业、勤业、精业等层次。乐业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基础,敬业是教师爱岗的体现。勤业是教师爱岗敬业的根本,精业是教师爱岗敬业能力方面的具体体现。要做到这几点,首先要正确处理职业理想和理想职业的关系。其次要乐于奉献。奉献精神应当是支配教师一切行为的灵魂,应当贯穿于教师全部劳动过程中,勇于发扬奉献精神,正是教师这一神圣职业向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新形式下的教师不是蜡烛,而是火柴,不是要照亮学生,而要点亮学生,在熊熊大火中照亮和展示自己。这才是正确的奉献精神。
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母爱,具有科学性、理智性。是以教育关系为基础的、超出血缘、超出家庭的博大的爱。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热爱学生给出了新的含义。而要做到真正爱学生,首先要保持对学生真诚、关注、友善的态度,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视学生为朋友,对学生友善、宽容、耐心,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努力为学生服务,永远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其次要为每一个学生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策略。再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发扬教育民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培养学生多疑好问,发展好奇心,丰富想象力,不迷信权威,提高学生独立思维和判断能力,使其勇于探索新的认识途径。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徐特立先生说:“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以其一生实践做到了“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其师德观依然是现代师德的核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品行,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学识、道德,对学生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师的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权力只能维系短暂的顺从与亲近,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对于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但对一位教师师德师风的真实准确的评价,往往是在其失去一切外表的吸引力、学术和行政的种种权力,以及对学生所能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之后,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一位新形势下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