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地方政府自身仍存在职能转变滞后,职责不清等问题,这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大局,本文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从职能目标、职能范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职能目标
政府职能转变是政府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对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进行的改革和调整。政府职能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其变化发展蕴含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过程中,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得到解决,必须根据特定历史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点及人民的愿望等因素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一、职能目标上注重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的定位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服务职能,淡化管理职能,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政府职能发展的基本趋势。
1、树立地方政府的服务意识,培育政府的服务态度
职能的转变,首先是相关的理念的转变,没有一定的先进理念的指导,要完善相应的职能形式只能是泛泛而谈。因此必须革新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必须树立起"服务行政"的理念,必须将"服务"作为一种精神注入政府职能设计和政府行政当中,政府不再是管制主体,而应该逐步成为服务主体,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指手画脚的管理者,而应成为平易近人、脚踏实地的服务者。它应为个人、企业和市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平等的竞争条件,制定公平的规则,监督、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为社会提供市场机制解决不了或满足不了的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弥补市场的失灵。
2、提升地方政府把握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的能力
一个政府是否是以人为本的,关键就看政府是否具有把握社会需求的能力,是否具有准确把握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能力。因为把握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是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保障。对地方政府而言,把握社会需求的能力首先要体现在政府对人民利益的敏锐洞察力上,即要善于从民众的言行中发现民众的真正所需;其次也要体现在政府的民主行政能力上,即让人民群众来参与决策,让人民群众自己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3、强化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一个有着较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政府,至少应符合以下三个基本特征:首先是公共服务供给领域的全面化。即政府要能够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能够有效地防止注重一方而忽视另一方的现象。其次是公共服务供给对象的普遍化、平等化、均衡化。这就要求政府力求公共服务供给做到在地域上广泛覆盖,平等地对待城市和农村,平等地对待社会中的不同利益主体,平等地对待不同的职业群体。再次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高效率、低损耗,这要求政府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的体制和机制,尽量做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从而尽可能以有限的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
二、职能范围上注重收缩与扩展并举
现代社会呼吁高效、负责、注重公平、正义、协调的民主政府,它在要求政府职能进行一定收缩的同时,也要求政府职能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适度扩展,以实现政府职能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这四项基本职能为分类标准,可以把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职能收缩和扩展领域归纳为三个方面:
1、地方政府应收缩参与企业直接经营管理的职能,扩张宏观调控职能
经济调节方面,政府要收缩参与企业直接经营管理的职能,在保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条件下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让其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政府要扩展宏观调控的职能,通过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法制框架,政府要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有效的、适度的监督。
2、政府退出直接控制市场和产品计划分配的误区,强化政府的市场秩序维护职能
市场监管方面,政府要走出频繁地直接控制市场、对产品进行计划性分配的误区,但同时也要防止市场的放任自流,要充分完善立法、保护消费者权益、防止垄断和恶意竞争,注重培育和监督市场自治组织,使市场自治组织成为市场自律和解决贸易纠纷的有效组织形态。
3、收缩政府包办一切的职能,扩展政府的监管、信息提供和制度供给职能
公共服务职能方面,要收缩政府包办一切的职能,扩张政府通过市场和社会力量兴办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的职能,将政府的职能限定在加强立法和监管及进行必要的信息引导上,限定在提供必要的制度框架上。
三、职能履行上注重加强法治责任
1、政府职权以法确定,政府行为依法行政
改变过去单凭行政手段对城市经济与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僵化模式,重视法律、法规的运用,并使用各种经济杠杆和调节手段,诱导、刺激或迫使被管理对象按地方政府的意志,有所为有所不为。制定和实施行之有效的科学制度,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政府的改革,使职能转变和制度创新同时推进,防止制度失灵影响政府职能。政府要受法律约束,政府违法同样给予追究。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保证治理所采取和实施的一切政府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一切个人行为都不得侵犯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利益。
2、权利与责任挂钩,权利与利益脱钩
地方政府的权力是它的资源和有所作为的凭借,是它履行职能的保证;权限是地方政府行动的边界和休止符,是人民约束政府的缰绳;责任是地方政府的价值所在和权力、权限的效用体现。地方政府应实行政务公开,使其行政行为透明化,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明确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手中掌握的权力是公共权力,而不是私有权利,绝不能以权谋私,以权害民,只能用它来保护、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履职过程中接受监督
目前,我国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审判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自身的监督、党的监督以及新闻舆论、人民群众、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等社会监督。它在实际工作中也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一监督体系并非尽善尽美,还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表明对行政权力监督乏力,与责任政府的价值取向不协调。这其中有立法方面的原因,也有监督机制上的原因。在现有的双重领导体制下,上级监察机关没有人、财、物的实权,无法真正对下级机关实行实质性的领导,同时由于同级政府的主要领导能够直接或间接干预行政机关的工作,当地方利益和中央利益、部分利益和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少数地方领导受本地区利益的驱动,难免为了自身的局部利益,搞地方保护主义,干扰监察机关工作,有的甚至为违纪违法者说情,开脱责任。因此在履职的过程中应自觉接受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发挥人大、政协、司法的监督作用,特别要加强新闻舆论和公众的监督等外部监督,建立有效的体制内和体制外双重监督体系,预防政府的失职和腐败。
参考文献:
[1]彭程甸,徐明霞.论科学发展观与地方政府决策理念更新[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2]白毅.服务型政府的涵义与建构途径[J],2006,(2).
[3]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王敏(1987.12-),女,陕西韩城人,长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1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行政。
关键词: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职能目标
政府职能转变是政府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对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进行的改革和调整。政府职能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其变化发展蕴含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过程中,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得到解决,必须根据特定历史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点及人民的愿望等因素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一、职能目标上注重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的定位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服务职能,淡化管理职能,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政府职能发展的基本趋势。
1、树立地方政府的服务意识,培育政府的服务态度
职能的转变,首先是相关的理念的转变,没有一定的先进理念的指导,要完善相应的职能形式只能是泛泛而谈。因此必须革新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必须树立起"服务行政"的理念,必须将"服务"作为一种精神注入政府职能设计和政府行政当中,政府不再是管制主体,而应该逐步成为服务主体,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指手画脚的管理者,而应成为平易近人、脚踏实地的服务者。它应为个人、企业和市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平等的竞争条件,制定公平的规则,监督、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为社会提供市场机制解决不了或满足不了的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弥补市场的失灵。
2、提升地方政府把握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的能力
一个政府是否是以人为本的,关键就看政府是否具有把握社会需求的能力,是否具有准确把握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能力。因为把握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是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保障。对地方政府而言,把握社会需求的能力首先要体现在政府对人民利益的敏锐洞察力上,即要善于从民众的言行中发现民众的真正所需;其次也要体现在政府的民主行政能力上,即让人民群众来参与决策,让人民群众自己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3、强化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一个有着较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政府,至少应符合以下三个基本特征:首先是公共服务供给领域的全面化。即政府要能够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能够有效地防止注重一方而忽视另一方的现象。其次是公共服务供给对象的普遍化、平等化、均衡化。这就要求政府力求公共服务供给做到在地域上广泛覆盖,平等地对待城市和农村,平等地对待社会中的不同利益主体,平等地对待不同的职业群体。再次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高效率、低损耗,这要求政府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的体制和机制,尽量做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从而尽可能以有限的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
二、职能范围上注重收缩与扩展并举
现代社会呼吁高效、负责、注重公平、正义、协调的民主政府,它在要求政府职能进行一定收缩的同时,也要求政府职能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适度扩展,以实现政府职能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这四项基本职能为分类标准,可以把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职能收缩和扩展领域归纳为三个方面:
1、地方政府应收缩参与企业直接经营管理的职能,扩张宏观调控职能
经济调节方面,政府要收缩参与企业直接经营管理的职能,在保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条件下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让其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政府要扩展宏观调控的职能,通过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法制框架,政府要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有效的、适度的监督。
2、政府退出直接控制市场和产品计划分配的误区,强化政府的市场秩序维护职能
市场监管方面,政府要走出频繁地直接控制市场、对产品进行计划性分配的误区,但同时也要防止市场的放任自流,要充分完善立法、保护消费者权益、防止垄断和恶意竞争,注重培育和监督市场自治组织,使市场自治组织成为市场自律和解决贸易纠纷的有效组织形态。
3、收缩政府包办一切的职能,扩展政府的监管、信息提供和制度供给职能
公共服务职能方面,要收缩政府包办一切的职能,扩张政府通过市场和社会力量兴办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的职能,将政府的职能限定在加强立法和监管及进行必要的信息引导上,限定在提供必要的制度框架上。
三、职能履行上注重加强法治责任
1、政府职权以法确定,政府行为依法行政
改变过去单凭行政手段对城市经济与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僵化模式,重视法律、法规的运用,并使用各种经济杠杆和调节手段,诱导、刺激或迫使被管理对象按地方政府的意志,有所为有所不为。制定和实施行之有效的科学制度,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政府的改革,使职能转变和制度创新同时推进,防止制度失灵影响政府职能。政府要受法律约束,政府违法同样给予追究。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保证治理所采取和实施的一切政府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一切个人行为都不得侵犯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利益。
2、权利与责任挂钩,权利与利益脱钩
地方政府的权力是它的资源和有所作为的凭借,是它履行职能的保证;权限是地方政府行动的边界和休止符,是人民约束政府的缰绳;责任是地方政府的价值所在和权力、权限的效用体现。地方政府应实行政务公开,使其行政行为透明化,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明确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手中掌握的权力是公共权力,而不是私有权利,绝不能以权谋私,以权害民,只能用它来保护、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履职过程中接受监督
目前,我国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审判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自身的监督、党的监督以及新闻舆论、人民群众、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等社会监督。它在实际工作中也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一监督体系并非尽善尽美,还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表明对行政权力监督乏力,与责任政府的价值取向不协调。这其中有立法方面的原因,也有监督机制上的原因。在现有的双重领导体制下,上级监察机关没有人、财、物的实权,无法真正对下级机关实行实质性的领导,同时由于同级政府的主要领导能够直接或间接干预行政机关的工作,当地方利益和中央利益、部分利益和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少数地方领导受本地区利益的驱动,难免为了自身的局部利益,搞地方保护主义,干扰监察机关工作,有的甚至为违纪违法者说情,开脱责任。因此在履职的过程中应自觉接受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发挥人大、政协、司法的监督作用,特别要加强新闻舆论和公众的监督等外部监督,建立有效的体制内和体制外双重监督体系,预防政府的失职和腐败。
参考文献:
[1]彭程甸,徐明霞.论科学发展观与地方政府决策理念更新[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2]白毅.服务型政府的涵义与建构途径[J],2006,(2).
[3]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王敏(1987.12-),女,陕西韩城人,长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1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