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是来台的第三天。早上起来后去餐厅,才知今天是周日,没有供餐,于是到门房打听如何买早点。看门的女士得知我还没有用餐,先问我会不会开摩托车,说可以借她的车上街购餐。我说我不会骑。她就让我看一下门房,她上街去为我购餐。想起昨天晚上,那位吃饭时认识的大学生特地打电话给我,问在生活方面是不是需要什么帮助,就觉得台湾人确实是有很可亲的一面。
就一个人坐在门房里。不一会那位女士从街上买好餐点骑车回来了。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她才好。她是湖南湘阴人,1949年随家来台湾。她知道我是大陆来的访问学人,祖籍湖南。也许是看到家乡人感到亲切,对我特别友善。我心想,回大陆之前,一定要送件小礼物给她。
中午,从美国来台湾参加学术会议的上海老朋友Q教授请我和G教授用餐。Q教授在欧洲大学任教多年,1980年代中期,我曾受邀去他所在的大学演讲《儒家文化的困境》,那时就认识了他,但20年来,只是匆匆见过他两三面。
我们自然而然谈到了共同关心的两岸问题。他对台湾现状颇为悲观,认为民进党可能已占据了台独民族主义的话语至高点,很可能会长期执政下去。出于对此的绝望,他说,要解决台湾问题,只有立足于表明危机情势下“真打”的态度,否则台湾肯定会失去,只有立足“真打”才可能避免战争。这种想法并非他个人所独有,在大陆网民中其实也很有代表性。
Q教授问我对两岸前景的看法。我说可以用“突变论”来观察两岸关系。“突变论”认为,一件充满两难矛盾的事情,总会发生不可避免的大变,至于向什么方向变,取决于彼时彼地的客观临界条件。有时一些谁也想不到的偶然事件,会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方向。由于临界条件的不同,历史很可能向完全不同的方向走下去。而两岸关系正处于巨大变化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民进党投机家志得意满;另一方面,主张外科手术式解决方案的民间心态越来越强烈,不同条件下可能会产生两种极端不同的结果。具体结果的高度不确定性,就如同是针锥上的小球,支撑它平衡的因素极其脆弱,下坠不可避免,但下坠方向取决于重心偏移过程中一些极其偶然的因素。
我说,台湾和大陆毕竟是一家亲,一旦开战,会形成两岸几十年上百年解不开的仇结,两岸能避免战争才是上策。据我观察,激进的民族主义者往往都是直线型的思维者。他们太相信自己的理性能力,以为可以把所有的问题都预先考虑周全,但事物的复杂性是简单理性思维难以估量的,由此产生的后果难以预测。“兵者,凶器也”,在这方面还是谨慎为好。须知,现在是中国100多年来最好的机会,不应由于我们思维简单而失去了。
晚上进餐后返回招待所,路过一家专卖乌龙茶的茶馆,里面没有一个客人。主人盛情相邀,进去后发现茶馆的布置相当质朴淡雅:藤椅、瓦罐、木质板凳、白色灯笼,桌上不经意地放着几枝红色的野花,透出一股农家古风。40来岁的主人很懂点道家思想,说现在的人为挣钱劳苦,欲望多机会少,于是总活得很累。还不如把生活要求降低一点,欲望淡了,心里也就舒坦了。
茶馆用的是他家祖传下来的老瓦房,由于不是租来的,因此不用为挣钱而烦心。他让我尝了他自制的豆腐乳,真是鲜美无比。他说他只是做一些自己食用或送给朋友,从来不卖。如果售卖,就会引来许多顾客,他也来不及做,天天忙于生意,那份闲情就保持不住了,还不如不做。他原先是在外面打工挣钱,母亲过世以后,突然大彻大悟,辞了工作搬回家住,在这里,他可以重温童年时光。
我忽然想到了孟浩然的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种情趣意境在大陆已经很少看到了,没想到在台北近郊仍然可以感受到。我想关键还是要有小茶馆主人这样有文化又有意趣的人。台湾人没有经历反传统文化的冲击,几代以来都以其温和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传统生活,因此比大陆保留了更多中国儒家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入到现代台湾人的日常生活。
上海的一位老朋友Z教授在给我们学校的研究生作讲演时说,他觉得台湾人比大陆人更像传统中国人。看来这话是有根据的,今天我的感受就是如此。
(本文系作者2004年对台湾的观察)
就一个人坐在门房里。不一会那位女士从街上买好餐点骑车回来了。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她才好。她是湖南湘阴人,1949年随家来台湾。她知道我是大陆来的访问学人,祖籍湖南。也许是看到家乡人感到亲切,对我特别友善。我心想,回大陆之前,一定要送件小礼物给她。
中午,从美国来台湾参加学术会议的上海老朋友Q教授请我和G教授用餐。Q教授在欧洲大学任教多年,1980年代中期,我曾受邀去他所在的大学演讲《儒家文化的困境》,那时就认识了他,但20年来,只是匆匆见过他两三面。
我们自然而然谈到了共同关心的两岸问题。他对台湾现状颇为悲观,认为民进党可能已占据了台独民族主义的话语至高点,很可能会长期执政下去。出于对此的绝望,他说,要解决台湾问题,只有立足于表明危机情势下“真打”的态度,否则台湾肯定会失去,只有立足“真打”才可能避免战争。这种想法并非他个人所独有,在大陆网民中其实也很有代表性。
Q教授问我对两岸前景的看法。我说可以用“突变论”来观察两岸关系。“突变论”认为,一件充满两难矛盾的事情,总会发生不可避免的大变,至于向什么方向变,取决于彼时彼地的客观临界条件。有时一些谁也想不到的偶然事件,会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方向。由于临界条件的不同,历史很可能向完全不同的方向走下去。而两岸关系正处于巨大变化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民进党投机家志得意满;另一方面,主张外科手术式解决方案的民间心态越来越强烈,不同条件下可能会产生两种极端不同的结果。具体结果的高度不确定性,就如同是针锥上的小球,支撑它平衡的因素极其脆弱,下坠不可避免,但下坠方向取决于重心偏移过程中一些极其偶然的因素。
我说,台湾和大陆毕竟是一家亲,一旦开战,会形成两岸几十年上百年解不开的仇结,两岸能避免战争才是上策。据我观察,激进的民族主义者往往都是直线型的思维者。他们太相信自己的理性能力,以为可以把所有的问题都预先考虑周全,但事物的复杂性是简单理性思维难以估量的,由此产生的后果难以预测。“兵者,凶器也”,在这方面还是谨慎为好。须知,现在是中国100多年来最好的机会,不应由于我们思维简单而失去了。
晚上进餐后返回招待所,路过一家专卖乌龙茶的茶馆,里面没有一个客人。主人盛情相邀,进去后发现茶馆的布置相当质朴淡雅:藤椅、瓦罐、木质板凳、白色灯笼,桌上不经意地放着几枝红色的野花,透出一股农家古风。40来岁的主人很懂点道家思想,说现在的人为挣钱劳苦,欲望多机会少,于是总活得很累。还不如把生活要求降低一点,欲望淡了,心里也就舒坦了。
茶馆用的是他家祖传下来的老瓦房,由于不是租来的,因此不用为挣钱而烦心。他让我尝了他自制的豆腐乳,真是鲜美无比。他说他只是做一些自己食用或送给朋友,从来不卖。如果售卖,就会引来许多顾客,他也来不及做,天天忙于生意,那份闲情就保持不住了,还不如不做。他原先是在外面打工挣钱,母亲过世以后,突然大彻大悟,辞了工作搬回家住,在这里,他可以重温童年时光。
我忽然想到了孟浩然的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种情趣意境在大陆已经很少看到了,没想到在台北近郊仍然可以感受到。我想关键还是要有小茶馆主人这样有文化又有意趣的人。台湾人没有经历反传统文化的冲击,几代以来都以其温和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传统生活,因此比大陆保留了更多中国儒家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入到现代台湾人的日常生活。
上海的一位老朋友Z教授在给我们学校的研究生作讲演时说,他觉得台湾人比大陆人更像传统中国人。看来这话是有根据的,今天我的感受就是如此。
(本文系作者2004年对台湾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