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叶圣陶,说话训练,口语交际,指导意义
叶圣陶是我国语文教育界的先锋人物,其诸多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教学仍具指导意义。关于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问题,其早在1924年的《说话训练——产生与发表的总枢纽》一文中便作过相关论述。为适应信息时代对听、说能力的要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知识性的听话说话教学转变为实践性的口语交际教学,这一转变就借鉴了叶圣陶说话训练思想中的诸多理念。
一、叶圣陶说话训练思想的主要内容
叶圣陶将儿童时期的说话训练比喻为宝贵的锁钥,提倡在学校中对儿童进行专门的说话训练并且就训练的范围、方法等作了系统论述。
他认为,幼年在人的发展阶段中处于开端、萌芽的地位,学校里应重视对儿童的说话训练。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思想是语言的灵魂,不善于表达,是思想不明确的表现,思想不明确,自然表达会不畅,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恶性循环。若要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就需要外部力量的干预,具体来说,便是要父母、老师帮助儿童主动思考。第二,幼年时期的“不经训练,反受遏制”导致许多人情感淡漠。童年时期处于人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儿童需要通过适当的工具将情感表达出来,语言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工具之一。第三,绝大多数的小学生表达能力差,能“说话”(此处的说話指的是说“精于思想、富于情感、工于表达”的话)的学生并不多。这便是开口说话机会少、说话训练流于形式的结果。第四,儿童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他们需要通过说话与人交流,这对他们来说也是练习说话的机会。若是无人指导,让其随意摸索,大多数儿童难得其法,便只会简朴、零碎、不完整地说。日复一日,儿童的思想、情感也会受到影响,这对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学校教育应将训练儿童说话视为重要任务,从说话训练的范围、方法人手,培养儿童的说话能力。首先,就说话训练的范围来讲,既要在国语科中落实,也要在其他科中渗透;既要在课内进行,也要在课外实践。其中,国语科内的训练,不仅要突破简单的谈话会、演说会的范围,还要体现对儿童经验世界的重视,使儿童能够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之中。在说话训练过程中负有责任的各科教师,既要是善于说话之人,又要是有德之人。其次,就说话训练的方法来讲,课内、课外要从不同方面人手。在课业以外,教师要“与儿童一起生活”。此处的生活,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生活,而是要接触、了解儿童的内心,做儿童的“知心人”。如此,教师便可以在与儿童的相处过程中发现或创造儿童说话训练的机会并且加以利用,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课业以内,包括艺术课程在内的各科都应将“演述”视为重要任务。此处的“演述”,并非普通的回答或是答问,而应符合一定的标准,包括有组织、有条理、发于内心、非机械的复述等。这便要求不论是教科书还是演讲,都应合乎“思想自然的路径、事理发现的路径”,使儿童始终处于积极影响之下。只有从以上两大方面出发,儿童才能在真实情景下基于个人的思想、情感说话,才算是从根源人手,将特意训练落到了实处。
二、叶圣陶说话训练思想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启示
叶圣陶从人的发展与现实见闻两大方面阐明了对儿童进行说话训练的重要性,并且就训练方法等提出了具体建议,这不仅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对儿童进行说话训练的意义与价值,也推动了当时及以后语文学科的发展。今天的口语交际教学,就借鉴了叶圣陶的诸多理念。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点。
1.更大范围内的“特意训练”
叶圣陶提倡在学校里对儿童进行特意的说话训练,且训练的范围应扩大至各科,延伸至生活。这既体现了其对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视,又回答了说话训练应在何处进行的问题。概括来说,便是更大范围内的“特意训练”。现行的口语交际教学也体现出这一特点。
从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来看,口语交际本身即体现了“特意训练”。其一,在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目标与内容均涉及五大方面,分别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不仅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还体现了口语交际训练的“特意性”。其二,就当前口语交际的训练形式来看,包括讲述、复述、转述、应对、主题演讲、即席讲话、问题讨论等多个项目,这些均是为全面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与交际能力而特意设置的。其三,就现行的统编教材来看,12册课本中共涉及47个口语交际,内容上小到生活小事,大到社会人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各类情境下口际交际的特意训练,帮助学生习得各类情境下的交流方法与技巧,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打下良好基础。
从范围上讲,口语交际将“大语文观”渗透其中。叶圣陶认为,说话训练的范围不应仅仅局限在语文学科之内,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语文观”,口语交际亦是如此。其一,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里明确指出“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同样凸显了“大语文观”。其二,就语文教学实践来看,教材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统编教材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很好地将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教学与其他科目以及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了起来。以二年级上册的4个口语交际为例,其绝非仅靠语文课堂就可以完成的(见表1)。
当前的口语交际教学既着眼于对学生口语交际意识、能力的特意训练,又将训练的范围延伸至其他各科与生活之中,充分表现出“更大范围内的特意训练”这一特点。
2.特定情境下的主动发表
叶圣陶将说话视为总枢纽,希望儿童可以在适当的情境中,在合适的暗示或指导下,基于自己的思想、情感进行发表(即说话)。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开源的方法。现在的口语交际,在很大程度上将这种“开源的方法”运用到了教学中。
从统编教材口语交际的编排思路来看,“在交际话题之下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是其突出的特点。这些情境又多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体现出对学生经验世界的重视。以统编教材上册所涉及的24个口语交际为例,基于学生日常生活情境与学校生活情境的交际话题占了绝大多数。其中,基于学生日常生活情境的有一年级上册的“我说你做”、二年级上册的“商量”等;基于学生学校生活情境的有五年级上册的“制定班级公约”、六年级上册的“请你支持我”等。当然,还有一部分是偏向语文学科本身的话题,比如二年级上册的“看图讲故事”等,虽然这一部分话题本身较为枯燥,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使用角色扮演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参与其中。在口语交际中,学生不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而是特定情境中的“当事人”,具备了“说自己的话”的基本条件。 从说话的动机来看,口语交际力求让学生“主动表达”。而今的口语交际十分注重情境性,对于熟悉、有经验的话题,学生自然会有所感悟并且产生表达的欲望,在此背景下,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指导也会由“要求”变为“帮助表达的工具”;而那些偏学科化的话题(比如讲故事等),可能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情境的设置,或是让学生化身故事讲解员,或是让学生化身演讲者等,可以达到“变被动为主动”的效果。在特定情境的助力下,实践性的口语交际让学生由“要我说”变成了“我要说”。而这也正是叶圣陶的说话训练思想所包蕴的。
当前的口语交际教学充分认识到了儿童的经验、情感等的价值,并且以情境为基础,调动或激发学生的经验与情感,从而让儿童主动表达,促进口语交际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
3.贯穿始终的学生本位
纵观叶圣陶的说话训练思想,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那便是“学生本位”。当前的口语交际教学就之前的听话、说话教学来说,则践行了课程标准的理念,鲜明地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1)学生主体背景下的训练范围与方法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口语交际将该理念贯穿其中。首先,2~14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口语交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体现出对儿童语言发展规律的重视。其次,口语交际的设置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重读写、轻听说”的状况,认识到了信息时代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的学与用密切结合起来。再其次,口语交际的相关话题,不仅涉及语文学科,也涉及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生活,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又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最后,口语交际教学基于学生个人的经验、情感开展,充分体现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2)学生主体背景下的教师角色
叶圣陶曾在其文章中提及彼时的小学校里存在说话训练流于形式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同样的几个故事被儿童反复讲述,且语言多有错误之处,而教师则多有得过且过之意。当然,教师的态度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班级授课制下师生间的“一对多”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时至今日,我国的教学组织形式仍然以班级授课制为主,教师难以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这种情况下,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便是让学生的力量得以发挥的有效途径。就目前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要求来看,若想有效实施,便难以绕开以上几种学习方式。在此背景下,教师便不再是传统课堂上“灌输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所谓的“学生主体”或是“学生本位”便从中体现出来了。
三、叶圣陶说话训练思想的实践价值
通过对叶圣陶说话训练思想与当今口语交际教学的比较,我们看到了后者对前者的借鉴,以及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再次回顾叶圣陶的说话训练思想,不仅可以为我们更好地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信心与动力,还可以为进一步培养儿童口语听、说能力提供有益启示。
1.以口语交际为依托,加强听、说训练
幼时听说能力的训练是令人受益终生的。这种训练一方面来自家庭,一方面来自学校。由于家庭教育难以保证,学校教育自然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落实到学科教学之中,语文学科便是其训练的主阵地,口语交际教学便是这主阵地中的核心。当前的口语交际教学本身是有诸多优势的,但就教学实践来看,却面临着边缘化的问题。这就要求语文教育的相关工作者们在认识到儿童听、说能力发展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以语文教材中的相关资源为依托,通过语文与其他科目及生活的结合,努力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学校教育中的各科也应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以日常“浸染”为媒介,促进听、说发展
课程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分,学校教育中的口语交际教学是显性的,而“浸染”则是潜移默化式的隐性的力量。教师和家长是进行“浸染”的重要主体。在这一点上,叶圣陶对教师的要求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善于说话。一个善于说话的教师不仅可以让儿童接触到更多词汇,丰富他们的词汇库,还可以给儿童提供更多说话的机会。第二,教师不一定是大学问家,但在道德上,一定要是一般水平线之上的人。这体现的是对教师德行的重视。对于“善于说话”,叶圣陶给出了精于思想、富于情感、善于表达三条标准,并将其归结为“正当的做人的事情”,若是所言皆为污言秽语,自然谈不上善于说话。“浸染”是培养儿童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家庭与学校均作用其中,家长和教师应当用自身言行为儿童树立良好榜样,帮助其成长为善于说话、善于说“好话”的人。
3.以“偶至的机会”为辅助,助力听、说发展
关于说话训练的方法,叶圣陶曾提及“教师要善于把握偶至的机会”。此处“偶至的机会”,可以理解为教师在与儿童相处过程中所能利用的教育契機。比如,当教师上完一节课准备离开时,班上的某位同学提出了其感兴趣的问题,对教师来说,这便是启迪其思维并促使其进一步主动思考和表达的机会。若是能加以引导,便是把握住了这一契机;若是得过且过,便是错失了一个良好的教育契机。其实,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在与儿童的相处过程中都不缺少这些“偶至的机会”,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抓住和利用这些机会。而能抓住这些机会的人,显然是有着“教育机智”的人。因此,一位负责的教师也应该努力加强自己的教育学素养,学会把握偶至的机会,助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课程标准把知识性的听话说话教学转变为实践性的口语交际教学,这其中既有对社会的适应,又有对前人思想的传承。我们也应继续从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思想中汲取营养,努力使口语交际教学走出边缘化状态,让学生习得人际交往规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实现个性健康发展。
叶圣陶是我国语文教育界的先锋人物,其诸多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教学仍具指导意义。关于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问题,其早在1924年的《说话训练——产生与发表的总枢纽》一文中便作过相关论述。为适应信息时代对听、说能力的要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知识性的听话说话教学转变为实践性的口语交际教学,这一转变就借鉴了叶圣陶说话训练思想中的诸多理念。
一、叶圣陶说话训练思想的主要内容
叶圣陶将儿童时期的说话训练比喻为宝贵的锁钥,提倡在学校中对儿童进行专门的说话训练并且就训练的范围、方法等作了系统论述。
他认为,幼年在人的发展阶段中处于开端、萌芽的地位,学校里应重视对儿童的说话训练。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思想是语言的灵魂,不善于表达,是思想不明确的表现,思想不明确,自然表达会不畅,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恶性循环。若要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就需要外部力量的干预,具体来说,便是要父母、老师帮助儿童主动思考。第二,幼年时期的“不经训练,反受遏制”导致许多人情感淡漠。童年时期处于人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儿童需要通过适当的工具将情感表达出来,语言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工具之一。第三,绝大多数的小学生表达能力差,能“说话”(此处的说話指的是说“精于思想、富于情感、工于表达”的话)的学生并不多。这便是开口说话机会少、说话训练流于形式的结果。第四,儿童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他们需要通过说话与人交流,这对他们来说也是练习说话的机会。若是无人指导,让其随意摸索,大多数儿童难得其法,便只会简朴、零碎、不完整地说。日复一日,儿童的思想、情感也会受到影响,这对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学校教育应将训练儿童说话视为重要任务,从说话训练的范围、方法人手,培养儿童的说话能力。首先,就说话训练的范围来讲,既要在国语科中落实,也要在其他科中渗透;既要在课内进行,也要在课外实践。其中,国语科内的训练,不仅要突破简单的谈话会、演说会的范围,还要体现对儿童经验世界的重视,使儿童能够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之中。在说话训练过程中负有责任的各科教师,既要是善于说话之人,又要是有德之人。其次,就说话训练的方法来讲,课内、课外要从不同方面人手。在课业以外,教师要“与儿童一起生活”。此处的生活,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生活,而是要接触、了解儿童的内心,做儿童的“知心人”。如此,教师便可以在与儿童的相处过程中发现或创造儿童说话训练的机会并且加以利用,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课业以内,包括艺术课程在内的各科都应将“演述”视为重要任务。此处的“演述”,并非普通的回答或是答问,而应符合一定的标准,包括有组织、有条理、发于内心、非机械的复述等。这便要求不论是教科书还是演讲,都应合乎“思想自然的路径、事理发现的路径”,使儿童始终处于积极影响之下。只有从以上两大方面出发,儿童才能在真实情景下基于个人的思想、情感说话,才算是从根源人手,将特意训练落到了实处。
二、叶圣陶说话训练思想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启示
叶圣陶从人的发展与现实见闻两大方面阐明了对儿童进行说话训练的重要性,并且就训练方法等提出了具体建议,这不仅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对儿童进行说话训练的意义与价值,也推动了当时及以后语文学科的发展。今天的口语交际教学,就借鉴了叶圣陶的诸多理念。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点。
1.更大范围内的“特意训练”
叶圣陶提倡在学校里对儿童进行特意的说话训练,且训练的范围应扩大至各科,延伸至生活。这既体现了其对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视,又回答了说话训练应在何处进行的问题。概括来说,便是更大范围内的“特意训练”。现行的口语交际教学也体现出这一特点。
从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来看,口语交际本身即体现了“特意训练”。其一,在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目标与内容均涉及五大方面,分别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不仅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还体现了口语交际训练的“特意性”。其二,就当前口语交际的训练形式来看,包括讲述、复述、转述、应对、主题演讲、即席讲话、问题讨论等多个项目,这些均是为全面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与交际能力而特意设置的。其三,就现行的统编教材来看,12册课本中共涉及47个口语交际,内容上小到生活小事,大到社会人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各类情境下口际交际的特意训练,帮助学生习得各类情境下的交流方法与技巧,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打下良好基础。
从范围上讲,口语交际将“大语文观”渗透其中。叶圣陶认为,说话训练的范围不应仅仅局限在语文学科之内,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语文观”,口语交际亦是如此。其一,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里明确指出“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同样凸显了“大语文观”。其二,就语文教学实践来看,教材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统编教材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很好地将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教学与其他科目以及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了起来。以二年级上册的4个口语交际为例,其绝非仅靠语文课堂就可以完成的(见表1)。
当前的口语交际教学既着眼于对学生口语交际意识、能力的特意训练,又将训练的范围延伸至其他各科与生活之中,充分表现出“更大范围内的特意训练”这一特点。
2.特定情境下的主动发表
叶圣陶将说话视为总枢纽,希望儿童可以在适当的情境中,在合适的暗示或指导下,基于自己的思想、情感进行发表(即说话)。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开源的方法。现在的口语交际,在很大程度上将这种“开源的方法”运用到了教学中。
从统编教材口语交际的编排思路来看,“在交际话题之下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是其突出的特点。这些情境又多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体现出对学生经验世界的重视。以统编教材上册所涉及的24个口语交际为例,基于学生日常生活情境与学校生活情境的交际话题占了绝大多数。其中,基于学生日常生活情境的有一年级上册的“我说你做”、二年级上册的“商量”等;基于学生学校生活情境的有五年级上册的“制定班级公约”、六年级上册的“请你支持我”等。当然,还有一部分是偏向语文学科本身的话题,比如二年级上册的“看图讲故事”等,虽然这一部分话题本身较为枯燥,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使用角色扮演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参与其中。在口语交际中,学生不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而是特定情境中的“当事人”,具备了“说自己的话”的基本条件。 从说话的动机来看,口语交际力求让学生“主动表达”。而今的口语交际十分注重情境性,对于熟悉、有经验的话题,学生自然会有所感悟并且产生表达的欲望,在此背景下,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指导也会由“要求”变为“帮助表达的工具”;而那些偏学科化的话题(比如讲故事等),可能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情境的设置,或是让学生化身故事讲解员,或是让学生化身演讲者等,可以达到“变被动为主动”的效果。在特定情境的助力下,实践性的口语交际让学生由“要我说”变成了“我要说”。而这也正是叶圣陶的说话训练思想所包蕴的。
当前的口语交际教学充分认识到了儿童的经验、情感等的价值,并且以情境为基础,调动或激发学生的经验与情感,从而让儿童主动表达,促进口语交际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
3.贯穿始终的学生本位
纵观叶圣陶的说话训练思想,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那便是“学生本位”。当前的口语交际教学就之前的听话、说话教学来说,则践行了课程标准的理念,鲜明地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1)学生主体背景下的训练范围与方法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口语交际将该理念贯穿其中。首先,2~14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口语交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体现出对儿童语言发展规律的重视。其次,口语交际的设置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重读写、轻听说”的状况,认识到了信息时代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的学与用密切结合起来。再其次,口语交际的相关话题,不仅涉及语文学科,也涉及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生活,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又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最后,口语交际教学基于学生个人的经验、情感开展,充分体现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2)学生主体背景下的教师角色
叶圣陶曾在其文章中提及彼时的小学校里存在说话训练流于形式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同样的几个故事被儿童反复讲述,且语言多有错误之处,而教师则多有得过且过之意。当然,教师的态度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班级授课制下师生间的“一对多”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时至今日,我国的教学组织形式仍然以班级授课制为主,教师难以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这种情况下,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便是让学生的力量得以发挥的有效途径。就目前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要求来看,若想有效实施,便难以绕开以上几种学习方式。在此背景下,教师便不再是传统课堂上“灌输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所谓的“学生主体”或是“学生本位”便从中体现出来了。
三、叶圣陶说话训练思想的实践价值
通过对叶圣陶说话训练思想与当今口语交际教学的比较,我们看到了后者对前者的借鉴,以及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再次回顾叶圣陶的说话训练思想,不仅可以为我们更好地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信心与动力,还可以为进一步培养儿童口语听、说能力提供有益启示。
1.以口语交际为依托,加强听、说训练
幼时听说能力的训练是令人受益终生的。这种训练一方面来自家庭,一方面来自学校。由于家庭教育难以保证,学校教育自然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落实到学科教学之中,语文学科便是其训练的主阵地,口语交际教学便是这主阵地中的核心。当前的口语交际教学本身是有诸多优势的,但就教学实践来看,却面临着边缘化的问题。这就要求语文教育的相关工作者们在认识到儿童听、说能力发展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以语文教材中的相关资源为依托,通过语文与其他科目及生活的结合,努力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学校教育中的各科也应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以日常“浸染”为媒介,促进听、说发展
课程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分,学校教育中的口语交际教学是显性的,而“浸染”则是潜移默化式的隐性的力量。教师和家长是进行“浸染”的重要主体。在这一点上,叶圣陶对教师的要求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善于说话。一个善于说话的教师不仅可以让儿童接触到更多词汇,丰富他们的词汇库,还可以给儿童提供更多说话的机会。第二,教师不一定是大学问家,但在道德上,一定要是一般水平线之上的人。这体现的是对教师德行的重视。对于“善于说话”,叶圣陶给出了精于思想、富于情感、善于表达三条标准,并将其归结为“正当的做人的事情”,若是所言皆为污言秽语,自然谈不上善于说话。“浸染”是培养儿童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家庭与学校均作用其中,家长和教师应当用自身言行为儿童树立良好榜样,帮助其成长为善于说话、善于说“好话”的人。
3.以“偶至的机会”为辅助,助力听、说发展
关于说话训练的方法,叶圣陶曾提及“教师要善于把握偶至的机会”。此处“偶至的机会”,可以理解为教师在与儿童相处过程中所能利用的教育契機。比如,当教师上完一节课准备离开时,班上的某位同学提出了其感兴趣的问题,对教师来说,这便是启迪其思维并促使其进一步主动思考和表达的机会。若是能加以引导,便是把握住了这一契机;若是得过且过,便是错失了一个良好的教育契机。其实,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在与儿童的相处过程中都不缺少这些“偶至的机会”,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抓住和利用这些机会。而能抓住这些机会的人,显然是有着“教育机智”的人。因此,一位负责的教师也应该努力加强自己的教育学素养,学会把握偶至的机会,助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课程标准把知识性的听话说话教学转变为实践性的口语交际教学,这其中既有对社会的适应,又有对前人思想的传承。我们也应继续从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思想中汲取营养,努力使口语交际教学走出边缘化状态,让学生习得人际交往规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实现个性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