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中医辩证治疗慢性姜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慢性姜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接受传统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77.5%,(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中医辨证治疗过程中,不良情况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7.5%),(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后疗效显著,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拥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中极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 中医中药辩证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 西医治疗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57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114-0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科较为常见的病症,往往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治疗才能治愈,具有复发率高、治疗时间长等特点,为探究中医辨证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收治的80例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后疗效较为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收治的80例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以及电子胃镜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2例,患者年龄为25-63岁,平均年龄为(45.2±2.3)岁,患者病程为1-11年,平均病程为4.6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0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为(43.1±2.4)岁,平均病程4.5年;对照组患者40例,男性23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为(44.2±2.7)岁,平均病程为4.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选择中药配方柴胡疏肝散,其成分为柴胡20g、茯苓14g,丹参18g,北沙参14g,南沙参14g,泽泻12g,炒白术13g,半枝莲12g,白芍5g,赤芍6g,白蔻仁8g,黄连7g,法半夏4g,炙甘草10g[1]。对于脾胃虚弱征较为明显的患者还需要加入黄芪5g,升麻3g;若患者胃寒表现较为严重则需加入附子6g、干姜4g;若患者体征表现为胃阴不足,则需要加入6g麦冬,3g百合。若患者体征表现为胃粘膜水肿则需要加入4g猪苓3g,5g薏苡,若患者体征表现为胃粘膜充血则需加入4g败酱草,6g蒲公英[2]。
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患者马丁灵10mg,以此增强患者为动力,同时给予患者枸橼酸铋钾0.3g,2次/d,吗叮咛于饭前服用,枸橼酸铋钾在饭后服用,规定患者接受治疗28d为一个疗程[3]。
1.3 疗效评价
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接受病理检查后显示为浅表性胃炎,粘膜形态在通过胃镜检查后恢复良好为显效;患者通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消失,病理检查后显示仍为萎缩性胃炎,粘膜形态在通过胃镜检查后有恢复为有效;患者通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病理检查后显示仍为萎缩性胃炎,粘膜形态在通过胃镜检查后无好转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下表1为两组患者治疗28d后疗效对照表,如下表2为两组患者治疗中所发生的不良情况对照表。
通过表1清楚的显示出,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后,显效22例(55.0%)明显高于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患者显效例数字(15例37.5%),(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例(7.5%)无效,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无效9例(22.5%),观察组患治疗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77.5%,(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表2清楚显示出,观察组患者在中医辨证治疗过程中,不良情况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7.5%),(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28d后疗效对照表[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中所发生的不良情况对照表[n,(%)]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大多数情况下从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病程迁延往复,大部分患者无法明确描述自身的病情发展。临床中医的主要治疗方法为益气活血、健脾胃。柴胡疏肝散能够疏肝健脾、活血祛痕等,方中的柴胡疏肝解郁、清虚热,白芍养血柔肝浮去半夏燥湿化痰,白寇仁理气宽中,薏苡仁健脾胃,黄茂配伍党参补中益气,诸药合用,能够起到益气活血、健脾胃的有效作用"同时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合理的随症加减为对症治疗[4]。
通过本研究清楚显示出,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后,治疗总有效(92.5%)明显高于对照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77.5%),(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并且在中医辨证治疗的过程中,不良情况发生率(2.5%)明显低于接受西药常规治疗(7.5%),(P<0.05),因此说明,中医辨证治疗对不良反应的发生拥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值得推广[5]。
参考文献
[1] 李安琼.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探讨[J].中外医疗,20112,31(22):118-119.
[2] 刘贵生.扶正祛邪法治疗萎缩性胃炎36例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0,1(4):92-93.
[3] 贺永旺,闫平.中药治疗萎缩性胃炎62例疗效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1):2800-2801.
[4] 黄敬东.中药胃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2例临床观察[J].健康大视野,2013,21(8):387.
[5] 赵岁录.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5例[J].河南中医,2008,28(2):37-38.
【关键词】 中医中药辩证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 西医治疗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57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114-0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科较为常见的病症,往往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治疗才能治愈,具有复发率高、治疗时间长等特点,为探究中医辨证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收治的80例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后疗效较为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收治的80例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以及电子胃镜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2例,患者年龄为25-63岁,平均年龄为(45.2±2.3)岁,患者病程为1-11年,平均病程为4.6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0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为(43.1±2.4)岁,平均病程4.5年;对照组患者40例,男性23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为(44.2±2.7)岁,平均病程为4.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选择中药配方柴胡疏肝散,其成分为柴胡20g、茯苓14g,丹参18g,北沙参14g,南沙参14g,泽泻12g,炒白术13g,半枝莲12g,白芍5g,赤芍6g,白蔻仁8g,黄连7g,法半夏4g,炙甘草10g[1]。对于脾胃虚弱征较为明显的患者还需要加入黄芪5g,升麻3g;若患者胃寒表现较为严重则需加入附子6g、干姜4g;若患者体征表现为胃阴不足,则需要加入6g麦冬,3g百合。若患者体征表现为胃粘膜水肿则需要加入4g猪苓3g,5g薏苡,若患者体征表现为胃粘膜充血则需加入4g败酱草,6g蒲公英[2]。
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患者马丁灵10mg,以此增强患者为动力,同时给予患者枸橼酸铋钾0.3g,2次/d,吗叮咛于饭前服用,枸橼酸铋钾在饭后服用,规定患者接受治疗28d为一个疗程[3]。
1.3 疗效评价
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接受病理检查后显示为浅表性胃炎,粘膜形态在通过胃镜检查后恢复良好为显效;患者通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消失,病理检查后显示仍为萎缩性胃炎,粘膜形态在通过胃镜检查后有恢复为有效;患者通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病理检查后显示仍为萎缩性胃炎,粘膜形态在通过胃镜检查后无好转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下表1为两组患者治疗28d后疗效对照表,如下表2为两组患者治疗中所发生的不良情况对照表。
通过表1清楚的显示出,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后,显效22例(55.0%)明显高于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患者显效例数字(15例37.5%),(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例(7.5%)无效,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无效9例(22.5%),观察组患治疗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77.5%,(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表2清楚显示出,观察组患者在中医辨证治疗过程中,不良情况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7.5%),(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28d后疗效对照表[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中所发生的不良情况对照表[n,(%)]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大多数情况下从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病程迁延往复,大部分患者无法明确描述自身的病情发展。临床中医的主要治疗方法为益气活血、健脾胃。柴胡疏肝散能够疏肝健脾、活血祛痕等,方中的柴胡疏肝解郁、清虚热,白芍养血柔肝浮去半夏燥湿化痰,白寇仁理气宽中,薏苡仁健脾胃,黄茂配伍党参补中益气,诸药合用,能够起到益气活血、健脾胃的有效作用"同时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合理的随症加减为对症治疗[4]。
通过本研究清楚显示出,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后,治疗总有效(92.5%)明显高于对照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77.5%),(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并且在中医辨证治疗的过程中,不良情况发生率(2.5%)明显低于接受西药常规治疗(7.5%),(P<0.05),因此说明,中医辨证治疗对不良反应的发生拥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值得推广[5]。
参考文献
[1] 李安琼.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探讨[J].中外医疗,20112,31(22):118-119.
[2] 刘贵生.扶正祛邪法治疗萎缩性胃炎36例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0,1(4):92-93.
[3] 贺永旺,闫平.中药治疗萎缩性胃炎62例疗效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1):2800-2801.
[4] 黄敬东.中药胃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2例临床观察[J].健康大视野,2013,21(8):387.
[5] 赵岁录.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5例[J].河南中医,2008,28(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