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海伦钢琴”第五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比赛在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本届比赛分为教师独奏、教师双钢琴演奏等四个组别。笔者报名参加了教师双钢琴演奏B组,并获得了一等奖,本文叙述了此曲的演奏感受及比赛前的准备过程及德国艺术类高校高度重视对此专业的学科建设,希望以下内容能对喜爱双钢琴的演奏艺术形式的演奏者们提供一些经验及方法。
【关键词】双钢琴演奏;特殊性;练习步骤;钢琴演奏专业;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找最默契的搭档与适合的曲目是事半功倍的保障
能拥有演奏能力相当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并且愿意“合作”的搭档是最好不过了。很多人觉得夫妻、兄弟姐妹才是最佳合作对象,但跟家人合作也是需要磨合的,所谓磨合是一个时间的过程,但能否秉着相互“尊重”的态度是在磨合之上的先决条件。
二、作品选择的历史背景与意义
十九世纪末的巴黎是西方文化运动的中心,当时文学的象征主义与绘画的印象主义促使了代表著法过的印象乐派产生,拉威尔不断在传统的基础上力求调性、和声及音色变化的创作,他的《大圆舞曲》虽然是仿约翰?施特劳斯之圆舞曲而作,但又不失其个人风格的独特性。1920年10月23日,双钢琴版在维也纳首演。演奏者为拉威尔与意大利钢琴家Alfredo Casella。两个月后的12月12日,Camille Chevillard指挥拉姆尔管弦乐团在巴黎首演管弦乐版,芭蕾的首演日期不清楚,据拉威尔的自传,在1928年10月时,已有两个舞团上演过芭蕾《大圆舞曲》。
选择曲目一方面要考虑参赛曲目的时间规定,另一方面要考虑曲目的整体集中表现力。作为钢琴二重奏曲目不像钢琴独奏海量的作品,专门为双钢琴演奏创作的作品数量不多,而创作这类作品的作曲家则大多数对钢琴音乐及交响音乐创作有着非常深厚作曲水平与音乐造诣。选择拉威尔的《大圆舞曲》,是几年前我曾经弹过这首曲子的四手联弹和独奏两种演奏形式,所以想再一次演绎他双钢琴形式的作品。两架钢琴面对面摆放的结构不仅让声音从琴尾完全融和,而且能很好地体现交响乐团所具备的丰富音色的震撼力。因此,这绝不是视觉上所看到“斗琴”的画面,相反所体现的独立和依附、和谐与对比也正是双钢琴演奏的魅力所在。
拉威尔的作品像是内在循环,创造出完美的外形,在外形下安排和声,作品的表现方式必须节制情感投入,和作品保持距离,不能像演奏俄罗斯乐派那样敞开心扉。笔者认为诠释者须能够如作曲家一般思考,才可能有能力就乐曲最初的灵感再度创作,这首曲子就是将原有钢琴音乐赋予在交响乐思维的基础上完成并具有丰富织体以及震撼人心的音响表现力,不管以什么样的演奏形式:独奏、四手联弹、双钢琴、交响乐都是音乐家在重要音乐会里的保留曲目之一。
三、演奏版本的选择及任务分配
拉威尔的双钢琴版本、四手联弹和独奏版本都由Durand Edition Musicales出版公司于1920年首次出版,这是法国古典音乐乐谱的权威出版社,对于演奏者来说,选择第一原始版本是为了更贴近作曲家对这首曲子的精准诠释。
在分配任务的时候,不是一钢琴比二钢琴重要!钢琴二重奏并不是想表达伴奏与主旋律的关系。如果学过钢琴艺术指导、器乐艺术指导及声乐艺术指导的课程就会明白,每个声部之间不仅需要各自表达也需要相互融为一体,分清楚自己在作品中所承担的作用。钢琴二重奏也同样如此,重奏艺术更需要的是一种配合与包容的态度,即表达自己的同时也需要让别人有表达的权力,劲儿往一处使对曲不对人,所以合作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音乐表现形式。
四、练习过程中的步骤
不同于一架钢琴的谱子,是使用双钢琴总谱演奏。从阅读曲谱开始,一眼下去四行谱在一个小节内就是一个整体,这样平行的读下去所用时间会很慢,因为一小节就相当于独奏的四个小节。所以要分声部阅读,把共同的地方圈出来,再把不同的地方做上记号,那么看似复杂且没头绪的曲子马上就变得清晰了很多。在练习的过程中,对方声部也是需要练习的,自己弹的同时,脑子里也要想着对方声部在做什么,这是一种类似巴洛克时期复调的思维练习方式。通过标题大圆舞曲,要始终在练习的过程中保持圆舞曲的形象特点,以防偏题。
排练是两个人对曲子节构认识及各自练习达到一定的成熟度才可以上升到的另一个层次。笔者跟搭档属于初次合作,开始上手的节奏感觉是完全不一致的,因为不了解彼此的演奏习惯。所以首先采取用打节拍机的方式慢弹,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检查双方对读谱的细致程度;其次在“听”的方面比起弹独奏的听觉要更加的高标准,多声部的作品要让耳朵适应“多出来”的声部线条。所以在慢弹的时候需要听到节奏点,听到两架钢琴音量的平衡;最后听到自己的音色。需要想象感受铜管、弦乐和打击乐的音色,就需要采取不一样的击键方法和击键速度,有时会为了形成音色的对比而需要用肢体动作带动音色的流动等。
双钢琴的合奏不同于其它演奏形式,即沒有指挥,双方座位距离较远根本看不到对方手的运动迹象,打开谱架的情況下就更难看到对方的肢体动作,快速的演奏中也只能通过大的乐句和乐段的呼吸进行目光交流。因此,只有通过平时练习中的大量沟通,在聆听自己声音的情况下多听对方声部,适当调节自己声部的音色与对方的音色融合,只有耳朵的听觉一致了,才能形成一个共同的、看不见的、內心的“指挥”。因为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对音乐的表达是不一样的,可以把想法放到“琴”面上来,各展示一次自己认为好的诠释,然后做比较,谁的处理更贴近作曲家想表达的内容就采纳谁的。这样再通过两个人整体演奏,慢慢地相互间就会形成一些音乐上共同的认识和默契,这样两人的音乐线条的表现力才能高度统一。
有效查找问题可以通过录音这个不会说谎的工具,它能让我们的音乐赤裸裸的展现出来,清晰地听到自己听不到的东西,这是检测努力成果的关键。每一次录音或多或少都有着不用的问题,录完—听完—解决,不断重复这样的工作,直到满意为止。
五、必要的舞台预演
作为一个舞台表演着,最终的目的是上台演奏,并希望把最好一面呈现出来。所以不管是弹音乐会也好,比赛也好,由于不安全感的存在,做足预演的准备是必有的环节,最好还能有个别观众在场,因为这是更多适应舞台的好机会。毕竟在琴房练习和在台上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需要适应舞台空间和声响效果。最终在舞台上的自信归功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台上十分钟的展示是台下无数努力的付出。
六、结语
在双钢琴比赛项目中能寻找跟自己能力相符且真诚合作的搭档是弹好双钢琴的先决条件;其次选择具有舞台效果的曲目是比赛获胜的战术;决定最终成绩的是细节,只有不段地研究,反复揣摩、大量的尝试,才能把艺术作品表现的更加完善,最后定能换来一个完美的结果。
德国罗斯托克音乐学院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所开展双钢琴演奏专业的学院,主要针对要以双钢琴演奏为事业或是为了专业性很强的比賽做准备的人所设计的,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考核四手联弹、双钢琴还有独奏的曲目来定夺考生是否有资格学习这个专业。之所以有这门学科,是因双钢琴这一艺术创作形式能让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我们有多好奇去探知这一形式所带来那么丰富,那么有魅力的音乐路途,就会发现钢琴艺术中有待于发觉的空间有多广阔,这无疑对大家拓宽了一个新的艺术领域,期待着喜爱这一演奏形式的同行们在音乐中找到彼此与自我。
作者简介:周玥(1985—),女,云南昆明市,汉族,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钢琴演奏方向。
【关键词】双钢琴演奏;特殊性;练习步骤;钢琴演奏专业;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找最默契的搭档与适合的曲目是事半功倍的保障
能拥有演奏能力相当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并且愿意“合作”的搭档是最好不过了。很多人觉得夫妻、兄弟姐妹才是最佳合作对象,但跟家人合作也是需要磨合的,所谓磨合是一个时间的过程,但能否秉着相互“尊重”的态度是在磨合之上的先决条件。
二、作品选择的历史背景与意义
十九世纪末的巴黎是西方文化运动的中心,当时文学的象征主义与绘画的印象主义促使了代表著法过的印象乐派产生,拉威尔不断在传统的基础上力求调性、和声及音色变化的创作,他的《大圆舞曲》虽然是仿约翰?施特劳斯之圆舞曲而作,但又不失其个人风格的独特性。1920年10月23日,双钢琴版在维也纳首演。演奏者为拉威尔与意大利钢琴家Alfredo Casella。两个月后的12月12日,Camille Chevillard指挥拉姆尔管弦乐团在巴黎首演管弦乐版,芭蕾的首演日期不清楚,据拉威尔的自传,在1928年10月时,已有两个舞团上演过芭蕾《大圆舞曲》。
选择曲目一方面要考虑参赛曲目的时间规定,另一方面要考虑曲目的整体集中表现力。作为钢琴二重奏曲目不像钢琴独奏海量的作品,专门为双钢琴演奏创作的作品数量不多,而创作这类作品的作曲家则大多数对钢琴音乐及交响音乐创作有着非常深厚作曲水平与音乐造诣。选择拉威尔的《大圆舞曲》,是几年前我曾经弹过这首曲子的四手联弹和独奏两种演奏形式,所以想再一次演绎他双钢琴形式的作品。两架钢琴面对面摆放的结构不仅让声音从琴尾完全融和,而且能很好地体现交响乐团所具备的丰富音色的震撼力。因此,这绝不是视觉上所看到“斗琴”的画面,相反所体现的独立和依附、和谐与对比也正是双钢琴演奏的魅力所在。
拉威尔的作品像是内在循环,创造出完美的外形,在外形下安排和声,作品的表现方式必须节制情感投入,和作品保持距离,不能像演奏俄罗斯乐派那样敞开心扉。笔者认为诠释者须能够如作曲家一般思考,才可能有能力就乐曲最初的灵感再度创作,这首曲子就是将原有钢琴音乐赋予在交响乐思维的基础上完成并具有丰富织体以及震撼人心的音响表现力,不管以什么样的演奏形式:独奏、四手联弹、双钢琴、交响乐都是音乐家在重要音乐会里的保留曲目之一。
三、演奏版本的选择及任务分配
拉威尔的双钢琴版本、四手联弹和独奏版本都由Durand Edition Musicales出版公司于1920年首次出版,这是法国古典音乐乐谱的权威出版社,对于演奏者来说,选择第一原始版本是为了更贴近作曲家对这首曲子的精准诠释。
在分配任务的时候,不是一钢琴比二钢琴重要!钢琴二重奏并不是想表达伴奏与主旋律的关系。如果学过钢琴艺术指导、器乐艺术指导及声乐艺术指导的课程就会明白,每个声部之间不仅需要各自表达也需要相互融为一体,分清楚自己在作品中所承担的作用。钢琴二重奏也同样如此,重奏艺术更需要的是一种配合与包容的态度,即表达自己的同时也需要让别人有表达的权力,劲儿往一处使对曲不对人,所以合作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音乐表现形式。
四、练习过程中的步骤
不同于一架钢琴的谱子,是使用双钢琴总谱演奏。从阅读曲谱开始,一眼下去四行谱在一个小节内就是一个整体,这样平行的读下去所用时间会很慢,因为一小节就相当于独奏的四个小节。所以要分声部阅读,把共同的地方圈出来,再把不同的地方做上记号,那么看似复杂且没头绪的曲子马上就变得清晰了很多。在练习的过程中,对方声部也是需要练习的,自己弹的同时,脑子里也要想着对方声部在做什么,这是一种类似巴洛克时期复调的思维练习方式。通过标题大圆舞曲,要始终在练习的过程中保持圆舞曲的形象特点,以防偏题。
排练是两个人对曲子节构认识及各自练习达到一定的成熟度才可以上升到的另一个层次。笔者跟搭档属于初次合作,开始上手的节奏感觉是完全不一致的,因为不了解彼此的演奏习惯。所以首先采取用打节拍机的方式慢弹,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检查双方对读谱的细致程度;其次在“听”的方面比起弹独奏的听觉要更加的高标准,多声部的作品要让耳朵适应“多出来”的声部线条。所以在慢弹的时候需要听到节奏点,听到两架钢琴音量的平衡;最后听到自己的音色。需要想象感受铜管、弦乐和打击乐的音色,就需要采取不一样的击键方法和击键速度,有时会为了形成音色的对比而需要用肢体动作带动音色的流动等。
双钢琴的合奏不同于其它演奏形式,即沒有指挥,双方座位距离较远根本看不到对方手的运动迹象,打开谱架的情況下就更难看到对方的肢体动作,快速的演奏中也只能通过大的乐句和乐段的呼吸进行目光交流。因此,只有通过平时练习中的大量沟通,在聆听自己声音的情况下多听对方声部,适当调节自己声部的音色与对方的音色融合,只有耳朵的听觉一致了,才能形成一个共同的、看不见的、內心的“指挥”。因为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对音乐的表达是不一样的,可以把想法放到“琴”面上来,各展示一次自己认为好的诠释,然后做比较,谁的处理更贴近作曲家想表达的内容就采纳谁的。这样再通过两个人整体演奏,慢慢地相互间就会形成一些音乐上共同的认识和默契,这样两人的音乐线条的表现力才能高度统一。
有效查找问题可以通过录音这个不会说谎的工具,它能让我们的音乐赤裸裸的展现出来,清晰地听到自己听不到的东西,这是检测努力成果的关键。每一次录音或多或少都有着不用的问题,录完—听完—解决,不断重复这样的工作,直到满意为止。
五、必要的舞台预演
作为一个舞台表演着,最终的目的是上台演奏,并希望把最好一面呈现出来。所以不管是弹音乐会也好,比赛也好,由于不安全感的存在,做足预演的准备是必有的环节,最好还能有个别观众在场,因为这是更多适应舞台的好机会。毕竟在琴房练习和在台上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需要适应舞台空间和声响效果。最终在舞台上的自信归功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台上十分钟的展示是台下无数努力的付出。
六、结语
在双钢琴比赛项目中能寻找跟自己能力相符且真诚合作的搭档是弹好双钢琴的先决条件;其次选择具有舞台效果的曲目是比赛获胜的战术;决定最终成绩的是细节,只有不段地研究,反复揣摩、大量的尝试,才能把艺术作品表现的更加完善,最后定能换来一个完美的结果。
德国罗斯托克音乐学院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所开展双钢琴演奏专业的学院,主要针对要以双钢琴演奏为事业或是为了专业性很强的比賽做准备的人所设计的,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考核四手联弹、双钢琴还有独奏的曲目来定夺考生是否有资格学习这个专业。之所以有这门学科,是因双钢琴这一艺术创作形式能让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我们有多好奇去探知这一形式所带来那么丰富,那么有魅力的音乐路途,就会发现钢琴艺术中有待于发觉的空间有多广阔,这无疑对大家拓宽了一个新的艺术领域,期待着喜爱这一演奏形式的同行们在音乐中找到彼此与自我。
作者简介:周玥(1985—),女,云南昆明市,汉族,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钢琴演奏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