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1
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护理个体化综合干预的结果。方法:2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脑缺血性疾病护理常规和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地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对照组按脑缺血性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效果评价指标为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平均住院时间、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因人而异的护理,有针对性地解决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尽早解决可能引起脑组织损害进一步加重的因素,效果显著。
关键词:脑梗塞 个体化综合护理 探讨
脑梗死是全世界面临的多发病、常见病,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高,一旦发生,常常影响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但脑血管病迄今还缺乏非常有效儿安全的的治疗方法(1)。本研究针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综合性护理,效好良好.现报告如下。
对象:人选标准:(1)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2)发病24 h内人院治疗;(3)头颅CT检查排除脑出血、肿瘤、外伤等,无明显意识障碍;(4)瘫痪肢体肌力O~4级;(5)无出血病史及出血趋向;(6)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7)年龄50-80岁。
分组 将发病24 h内2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104例,对照组108例。观察组男72例,32例,年龄50~8O岁,平均66岁,伴高血压72例。对照组男71例,女37例,年龄50~80岁,平均65岁,伴高血压69例。在不同发病时间窗内,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既往史差异无显著性。
护理规范
床头抬高15~30。,头偏向一侧,颈项不得屈曲,2-3 h更换体位1次。规范饮食,观察意识、头痛、呕吐、瞳孔、呼吸、血压变化,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记录。观察扩血管、扩容、抗凝、溶栓剂等药物的副作用。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早期进行肢体康复。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排痰,必要时吸痰。对失语者的进行语言训练。
特殊护理
1 抗凝治疗的护理
护理的要点,(1)掌握治疗的禁忌证:① 治疗前CT检查发现有出血、占位效应、脑水肿、脑肿瘤、脑动静脉畸形;②血压高于180/110 mmHg;③有活动性内出血,消化道、泌尿系出血;④血糖低于2.7 mmol/L;⑤意识障碍者;⑥严重的内科疾病,肝肾功能衰竭;⑦癫痫者;⑧ 妊娠者;⑨大面积脑梗死。(2)用药后:①卧床休息24 h;②监测神经功能变化和出血征象:③观察病情变化,24 h后每天神经系统检查,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立即停止用药;④用药后24 h复查CT;⑤ 观察神志、瞳孔、肢体肌力、生命体征。控制平均动脉90—130 mmHg;⑥观察凝血功能变化,调整药物剂量,提高药物的安全性。
2 导管护理
包括气管、胃管、尿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要预防感染(2),用糜蛋白酶或透明质酸酶稀释痰液, 定时滴人生理盐水或青霉素等抗生素,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湿化。
3 控制血糖脑梗死后脑缺血,使血糖有氧代谢降低,半暗带的乳酸增加造成神经元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的损伤,乳酸性酸中毒可产生血管源性水肿,间接影响脑内的微循环,应把血糖控制小于l1.1 mol/L,如高于这一水平,应遵医嘱给予胰岛素治疗。
4 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急性脑梗死病人如有神志不清合并脑水肿者,常用脱水剂,易造成水及电解质失衡,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化指标及尿量的变化,并遵医嘱给予补液。
5 预防脑水肿和颅内高压脑中风第一个星期内死亡多由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所造成的 其潜在的危险因素,如(1)高血压、动脉硬化;(2)高血脂、高胆固醇;(3)高血糖、糖尿病;(4)血液高凝、高黏状态;(5)不良生活习惯,大量酗酒、吸烟、脾气暴躁等。在护理过程中,抓住主要问题进行防范,使病人平稳度过危险期。
结果
1、两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的比较
分别比较治疗护理前、后每例的CSS和Barthel指数评分差值均数。结果显示, 治疗后10 d,观察组CSS(41.54 4-41.68),改善优于对照组(41.29±51.35)(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48.65±26.32)与对照组(46.63 4-25_31)无明显差(P>0.05)。
2、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比较观察
和对照组相比较,平均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尸<0.05,P<0.01)。
3、两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分别为1%、3%均低于对照组的3%、15%(均P<0.01),前者平均死亡时间为治疗第(26.2±15_3)天,后者平均死亡时间为治疗第(16.5±22_3)天。主要原因为肺部感染竭、心或肾衰竭、中枢衰竭。并发症主要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疾病和褥疮。
结论
本组2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在不同的发病时间窗内,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既往史上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的近期疗效CSS改善优于对照组,远期疗效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对近期病人治疗有显著作用,可以早期改善病人症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缩短病程。对远期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无显著改善,可能与病例数不足或病灶本身有关,需进一步研究证实。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亦提示观察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优于对照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也减轻。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因人而异的护理.有针对性地解决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矛盾,早期发现并快速纠正可能引起脑组织损害进一步加重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董亚贤,梁风桃,黎振平,等.急性脑梗死的基础性治疗[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6):6-8.
(2)刘丽红,肖柳红.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机械通气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7):762-763.
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护理个体化综合干预的结果。方法:2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脑缺血性疾病护理常规和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地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对照组按脑缺血性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效果评价指标为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平均住院时间、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因人而异的护理,有针对性地解决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尽早解决可能引起脑组织损害进一步加重的因素,效果显著。
关键词:脑梗塞 个体化综合护理 探讨
脑梗死是全世界面临的多发病、常见病,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高,一旦发生,常常影响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但脑血管病迄今还缺乏非常有效儿安全的的治疗方法(1)。本研究针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综合性护理,效好良好.现报告如下。
对象:人选标准:(1)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2)发病24 h内人院治疗;(3)头颅CT检查排除脑出血、肿瘤、外伤等,无明显意识障碍;(4)瘫痪肢体肌力O~4级;(5)无出血病史及出血趋向;(6)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7)年龄50-80岁。
分组 将发病24 h内2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104例,对照组108例。观察组男72例,32例,年龄50~8O岁,平均66岁,伴高血压72例。对照组男71例,女37例,年龄50~80岁,平均65岁,伴高血压69例。在不同发病时间窗内,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既往史差异无显著性。
护理规范
床头抬高15~30。,头偏向一侧,颈项不得屈曲,2-3 h更换体位1次。规范饮食,观察意识、头痛、呕吐、瞳孔、呼吸、血压变化,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记录。观察扩血管、扩容、抗凝、溶栓剂等药物的副作用。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早期进行肢体康复。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排痰,必要时吸痰。对失语者的进行语言训练。
特殊护理
1 抗凝治疗的护理
护理的要点,(1)掌握治疗的禁忌证:① 治疗前CT检查发现有出血、占位效应、脑水肿、脑肿瘤、脑动静脉畸形;②血压高于180/110 mmHg;③有活动性内出血,消化道、泌尿系出血;④血糖低于2.7 mmol/L;⑤意识障碍者;⑥严重的内科疾病,肝肾功能衰竭;⑦癫痫者;⑧ 妊娠者;⑨大面积脑梗死。(2)用药后:①卧床休息24 h;②监测神经功能变化和出血征象:③观察病情变化,24 h后每天神经系统检查,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立即停止用药;④用药后24 h复查CT;⑤ 观察神志、瞳孔、肢体肌力、生命体征。控制平均动脉90—130 mmHg;⑥观察凝血功能变化,调整药物剂量,提高药物的安全性。
2 导管护理
包括气管、胃管、尿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要预防感染(2),用糜蛋白酶或透明质酸酶稀释痰液, 定时滴人生理盐水或青霉素等抗生素,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湿化。
3 控制血糖脑梗死后脑缺血,使血糖有氧代谢降低,半暗带的乳酸增加造成神经元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的损伤,乳酸性酸中毒可产生血管源性水肿,间接影响脑内的微循环,应把血糖控制小于l1.1 mol/L,如高于这一水平,应遵医嘱给予胰岛素治疗。
4 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急性脑梗死病人如有神志不清合并脑水肿者,常用脱水剂,易造成水及电解质失衡,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化指标及尿量的变化,并遵医嘱给予补液。
5 预防脑水肿和颅内高压脑中风第一个星期内死亡多由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所造成的 其潜在的危险因素,如(1)高血压、动脉硬化;(2)高血脂、高胆固醇;(3)高血糖、糖尿病;(4)血液高凝、高黏状态;(5)不良生活习惯,大量酗酒、吸烟、脾气暴躁等。在护理过程中,抓住主要问题进行防范,使病人平稳度过危险期。
结果
1、两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的比较
分别比较治疗护理前、后每例的CSS和Barthel指数评分差值均数。结果显示, 治疗后10 d,观察组CSS(41.54 4-41.68),改善优于对照组(41.29±51.35)(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48.65±26.32)与对照组(46.63 4-25_31)无明显差(P>0.05)。
2、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比较观察
和对照组相比较,平均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尸<0.05,P<0.01)。
3、两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分别为1%、3%均低于对照组的3%、15%(均P<0.01),前者平均死亡时间为治疗第(26.2±15_3)天,后者平均死亡时间为治疗第(16.5±22_3)天。主要原因为肺部感染竭、心或肾衰竭、中枢衰竭。并发症主要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疾病和褥疮。
结论
本组2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在不同的发病时间窗内,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既往史上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的近期疗效CSS改善优于对照组,远期疗效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对近期病人治疗有显著作用,可以早期改善病人症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缩短病程。对远期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无显著改善,可能与病例数不足或病灶本身有关,需进一步研究证实。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亦提示观察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优于对照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也减轻。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因人而异的护理.有针对性地解决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矛盾,早期发现并快速纠正可能引起脑组织损害进一步加重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董亚贤,梁风桃,黎振平,等.急性脑梗死的基础性治疗[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6):6-8.
(2)刘丽红,肖柳红.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机械通气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7):762-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