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这几年Web 2.0概念的盛行,让大家知道了个有趣的网站:豆瓣。据说豆瓣网的老板是个“海龟”,美国归来自己搞了个Web 2.0,刚好当时住在北京豆瓣胡同,得,就起名叫豆瓣。不知怎的,他又获得了一点风险投资,于是乎,豆瓣就这么着扯起了大旗营运起来。
我还记得去年还是前年某刊物有篇介绍豆瓣的文章,说豆瓣从2005年3月上线至今,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 百万。但是豆瓣老板认为,最初那500名用户,才是豆瓣能活到今天的重要基础。
豆瓣简单,页面清爽。不过最近接连几次改版,改得让很多人都不知所措,用起来不顺手,但上网时仍是习惯性地打开豆瓣,去记录和看看别人最近做了什么。
在豆瓣上,你可以自由发表有关书籍、电影、音乐的评论,可以搜索别人的推荐,所有的内容、分类、筛选、排序都由用户产生和决定,甚至在豆瓣主页出现的内容上也取决你的选择。它会根据你的喜好为你推荐书、电影、音乐,甚至朋友。
正是因为早期豆瓣如此贴心,吸引了大批用户,注册人数增长迅猛。
豆瓣还有个功能是只要是注册用户就可以建主题小组,这是我现在仍然对豆瓣保持兴趣的重要原因。这些主题小组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给有相同爱好的网友一个讨论的空间。几乎每个人都会加入几个小组,有相当一部人还会建组。有的人还会建好几个主题不同的组。这就出现了一个相当耐人寻味的现象。
这个现象简而言之可以称之为“寻找自我”。这也是有一日我在使用豆瓣的过程中发现的。
我加的小组并不多,除了几个朋友建立邀请我去的,剩下的几个全是我每天都要去看看的小组,并且经常发言。我近年来在分别在两个地方长期生活,还有我经常参加的活动,经常去的地方,甚至我毕业的大学,我喜欢的作者,这些都能从我参加的小组名称中看出来。我又去看了几个朋友他们所参加的小组,发现每个人的小组加起来正好能拼出一个他自己来。这是相当有趣的。
豆瓣还有一些私密与半私密性小组。半私密小组普通用户只能浏览,不能留言不能加入,必须要有该组成员的邀请才能发言。而那些私密性小组,你甚至不能浏览,如何加入我也不清楚,我从未受邀进入过此类小组。八卦的天性让我很是好奇他们在聊些什么,从小组名字猜一猜,也算是宅人生活的一点调剂。
我记得前些年,有个说法是说某个沿海城市是文化沙漠,没有底蕴,大家都浮躁怎么怎么的。进而引申到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社会没有情感。生活越发达,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远。大家都想着怎么挣钱,忘记了读书看电影,忘记了享受生活。当年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很是觉得不可思议:人与人之间难道不该推心置腹地交往吗?可是不经意间十几年过去了,当时的个案却变成了这个社会的普遍现象。
现在大多数人的生活是两点一线的。上班,回家,上班。上班时每人面对一台电脑,同事之间除了开会甚少交流。回家天色已晚,很多人独居,于是回去也是沉默的。在这种冷漠孤独的环境下,有的人通过读书或者听音乐寻找精神寄托。但人毕竟是需要交流的,他们选择了网络。他们在类似豆瓣这样的网站,展示自己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在小组里寻找气味相投的人,运气好的话,或许能找着几个聊得来的朋友。
忍受孤独生活的办法就是爱上这个生活,而爱上生活的一大途径便是找到爱的突破口。对我而言这个突破口便是豆瓣——小圈子文化盛行,豆瓣可窥一斑。不知是幸运还是悲哀,人的社会交往职能已退缩到一方屏幕与一板键盘上,每天噼噼啪啪打出成千上万字,与网络对面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交流。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我还记得去年还是前年某刊物有篇介绍豆瓣的文章,说豆瓣从2005年3月上线至今,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 百万。但是豆瓣老板认为,最初那500名用户,才是豆瓣能活到今天的重要基础。
豆瓣简单,页面清爽。不过最近接连几次改版,改得让很多人都不知所措,用起来不顺手,但上网时仍是习惯性地打开豆瓣,去记录和看看别人最近做了什么。
在豆瓣上,你可以自由发表有关书籍、电影、音乐的评论,可以搜索别人的推荐,所有的内容、分类、筛选、排序都由用户产生和决定,甚至在豆瓣主页出现的内容上也取决你的选择。它会根据你的喜好为你推荐书、电影、音乐,甚至朋友。
正是因为早期豆瓣如此贴心,吸引了大批用户,注册人数增长迅猛。
豆瓣还有个功能是只要是注册用户就可以建主题小组,这是我现在仍然对豆瓣保持兴趣的重要原因。这些主题小组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给有相同爱好的网友一个讨论的空间。几乎每个人都会加入几个小组,有相当一部人还会建组。有的人还会建好几个主题不同的组。这就出现了一个相当耐人寻味的现象。
这个现象简而言之可以称之为“寻找自我”。这也是有一日我在使用豆瓣的过程中发现的。
我加的小组并不多,除了几个朋友建立邀请我去的,剩下的几个全是我每天都要去看看的小组,并且经常发言。我近年来在分别在两个地方长期生活,还有我经常参加的活动,经常去的地方,甚至我毕业的大学,我喜欢的作者,这些都能从我参加的小组名称中看出来。我又去看了几个朋友他们所参加的小组,发现每个人的小组加起来正好能拼出一个他自己来。这是相当有趣的。
豆瓣还有一些私密与半私密性小组。半私密小组普通用户只能浏览,不能留言不能加入,必须要有该组成员的邀请才能发言。而那些私密性小组,你甚至不能浏览,如何加入我也不清楚,我从未受邀进入过此类小组。八卦的天性让我很是好奇他们在聊些什么,从小组名字猜一猜,也算是宅人生活的一点调剂。
我记得前些年,有个说法是说某个沿海城市是文化沙漠,没有底蕴,大家都浮躁怎么怎么的。进而引申到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社会没有情感。生活越发达,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远。大家都想着怎么挣钱,忘记了读书看电影,忘记了享受生活。当年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很是觉得不可思议:人与人之间难道不该推心置腹地交往吗?可是不经意间十几年过去了,当时的个案却变成了这个社会的普遍现象。
现在大多数人的生活是两点一线的。上班,回家,上班。上班时每人面对一台电脑,同事之间除了开会甚少交流。回家天色已晚,很多人独居,于是回去也是沉默的。在这种冷漠孤独的环境下,有的人通过读书或者听音乐寻找精神寄托。但人毕竟是需要交流的,他们选择了网络。他们在类似豆瓣这样的网站,展示自己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在小组里寻找气味相投的人,运气好的话,或许能找着几个聊得来的朋友。
忍受孤独生活的办法就是爱上这个生活,而爱上生活的一大途径便是找到爱的突破口。对我而言这个突破口便是豆瓣——小圈子文化盛行,豆瓣可窥一斑。不知是幸运还是悲哀,人的社会交往职能已退缩到一方屏幕与一板键盘上,每天噼噼啪啪打出成千上万字,与网络对面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交流。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