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的思考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i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向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科学精英和领袖人才,研究形成了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系统化实施策略。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策略
  一、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与培养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快速丢失为代表的诸多国际环境问题不断恶化,应对措施日益复杂,并逐渐演变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和全球经济问题。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政府环保职能扩增、环保督察力度加大,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的科研人员数量不足、管理人员欠缺专业知识等问题日益凸显。2011年,当时的环境保护部等6个部委联合印发《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环发〔2011〕55号),明确指出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立足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战略要求,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生态环保人才队伍。然而,我国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还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由于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环境和管理复合交叉型拔尖创新人才,中国在联合国和生态环境相关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不够,未能有效参与和引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因此,科学素养和专业技能过硬、具有卓越领导力和全球胜任力的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日益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急需人才[1]。
  以我国高校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学科专业设置与建设来了解生态环境治理的人才培养状况。1997年,我国设立“生态学”本科专业,在环境科学或生物学科均可设置[2]。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公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正式将“生态学”增设为一级学科。2012年,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在理学门类(07)生物科学类(0710)设置“生态学”(071004);在工学门类(08)环境科学与工程类(0825)设置“环境生态工程”(082504);在农学门类(09)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0902)设置农业资源与环境(090201)、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090202)、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203)。2012—2019年,在目录内和历年新增专业中,明确以“生态”作为名称关键词的本科专业仅有“生态學”“环境生态工程”2个本科专业。参考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的统计信息(2020年2月),有68所高校招收“生态学”专业学生、42所高校招收“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学生。部分高校按大类招生,所以实际培养上述两个专业学生的高校还要稍多一些。
  2017年,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生态学”学科排名A+的高校为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两校均在生命科学学院设有本科专业“生态学”,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主要面向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实践。“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A+的高校中,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均在环境学院设有本科专业“环境工程”,同济大学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本科专业“环境科学”,三校均未设置“环境生态工程”本科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主要面向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技术原理和工程措施。我国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相对独立发展,然而随着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日益复杂,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生态环境治理人才培养体系亟待建立。
  二、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定位
  (1)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发展需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和全局的战略高度,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自此,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正式提出组建生态环境部,“生态文明”被写入宪法。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培养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正是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而孕育而生。
  (2)聚焦国家生态安全和人类生存空间等关键领域。近年来,全球人口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日趋严重,已经上升为影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维护国家稳定安全、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有效治理现有生态环境和积极拓展新的生存空间,已成为极为重大的科研攻关问题。随着太空飞行、登月、火星计划等载人航天以及深海探索事业快速发展,现阶段人类进一步走向深海、太空和外星拓展生存空间已逐渐成为可能。培养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正是为此做好高端研究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3)促进基础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发展。生态学与环境科学既有所区别,又密不可分。作为22个ESI学科大类之一,国外大部分高校将环境与生态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发展。由于历史沿革等众多原因,2019年之前,全国仅有4所重点院校(云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和内蒙古大学)将生态学与环境科学有机整合在同一学院共同发展,如云南大学设有生态学与环境学院,厦门大学设有环境与生态学院等。将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生态环境治理相关学科紧密结合的专业或研究方向有待进一步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单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治理是多个基础学科交叉融合才能有效解决的重大课题,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正是充分体现和支撑了基础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发展。
  三、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确立了致力于培养“面向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家国情怀,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科学精英和领袖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体系的设计中,不仅仅考虑本科阶段,而是从本—硕—博贯通培养的视角设计分阶段、有统筹的培养目标。本科阶段,强调对学生的价值塑造,侧重于通识与学科基础的教育,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与扎实的基础学科能力;硕士阶段,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思辨能力、领导力、跨文化交流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与独立的科研能力;博士阶段,更加侧重培养学生敏锐的科研洞察力、跨学科交叉研究的能力和独立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并能够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取决于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和教育教学执行过程中的培养策略。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提出了“八个强化”的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1)强化教学制度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支持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规划学业发展路径,实现“学我所爱、爱我所学、一生一策、个性发展”,保障本科生个性化学业发展。进一步深化学分制体系改革,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优化教学资源供给侧改革,保障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优化“本—硕—博”分阶段、有统筹的贯通培养,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健全与学分制相适应的荣誉学位制度、个性化毕业审核制度、辅修制度等,形成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保障学生差异化和特色化的成才路径。
  (2)强化一流大师引领,挖掘学生学术潜质。以一流的科研团队打造一流的教学团队,充分发挥高水平专家学者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一流师资全程学业指导。聘请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等高水平教师任班主任,激励学生潜心钻研,投身基础学科研究。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高水平专家学者作为学业导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术潜质,全学业进程悉心指导。核心课程由高水平教授领衔授课,启迪心灵、开阔视野,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健全人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勇闯无人区的探索精神。核心课程授课采用“本校教授+世界一流高校师资”,实践实训课程授课采用“本校一流师资+一流科研机构师资”,科研训练平台基于“本校高水平科研平台+国内外一流科研实验室”,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化聚集。
  (3)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夯实学生学科能力。构筑学生广博宽厚的学科知识结构,全学程强化基础学科交叉融合。生态环境治理涉及生态、环境和管理学科等多个基础学科领域,本身就体现了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同时,依托学校特有的学科优势,拓展形成新的研究领域。比如: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治理的研究与发展,结合学校“航空、航天、航海”的特色,实现与空天地海紧密结合的生态环境研究新方向。在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方面,注重培养学生深厚的家国情怀、坚实的数理基础、广博的人文艺术修养和健康的体魄与心理素质。在学科专业教育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多学科前沿的广泛涉猎、科学研究的热爱与追求、科研探索的思维方式和创新实践能力。在理论课程深度交叉的基础上,探索设置专业综合设计类实践课程,将多学科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以实际的高水平科研项目为支撑,引导学生基于项目、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真正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素养。
  (4)强化小班研讨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成效。以智能化教学模式保障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实施小班研讨和探究式教學。由高水平教授领衔创新研发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基础课程,将原有各学科分散开设的课程进行优化,厘清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有机融会贯通,建设具有显著高阶性的专业课程。加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学时,以启发和问题导向,增强师生在课堂中的充分互动交流,提升学生学习成效。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基于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采用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等,提高课程教学的挑战度。充分发挥先进的智慧教室或高水平实验室功效,以一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获得感。
  (5)强化科教协同育人,提高学生研究能
  力。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和善于探索的科学研究能力,推动本科生进入高水平科研实验室,参与实际科研项目。以一流的科学研究带动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科研成果构建一流的前沿课程。从学生大一入校开始配备高水平的教授作为学业导师,直接加入本—硕—博的研究团队,参与高水平科学研究项目。高水平科研团队和实验室,均向本科生开放并实行双向选择,在校期间学生可以轮流进入多个实验室参与科研一线工作,使学生对自己的研究兴趣得以更深了解,老师对学生的研究能力可以更加客观公正评价,形成本科生快速进入科研体系的通道。大力推动学校与研究院所、企业的紧密合作,比如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华大基因等国内顶级科研机构合作,充分利用校外科研资源服务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每学年均设置科研实践实训环节,引导学生逐步建立科研思维和能力基础,充分体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6)强化国际合作交流,拓展学生全球视
  野。以国际化师资、全球胜任力课程和国际交流学习体验为支撑,扩大本科生国际交流覆盖面,引导学生胸怀天下,形成更为广阔的视野与格局。设立“生态环境治理国际学堂”,邀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哥本哈根大学等生态环境领域顶级的世界一流大学专家学者来校授课,引导学生加强对国际文化和国际事务的学习和研究。在课程体系设计中,设置“全球视野类”课组,着力提升学生“会语言、通规则、精领域”的全球胜任力。加强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国际组织的联系与合作,为每一位本科生在校期间争取至少一次国际交流实践。为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开设有“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辅修专业通道,为学生未来进入国际组织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7)强化文化氛围浸润,激发学生使命担
  当。引导学生扎根中国大地,积极参与公益志愿活动,砥砺家国情怀,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劲头投身科技报国。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将课堂教学、学术交流、科研探索和公益实践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塑造。注重加强对学生人文、历史、哲学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命运、关注社会进步、关注区域发展,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研究的公益社团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走出象牙塔,走进生活、走进现实,切实感受和体会人类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生存挑战、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紧迫性,激发学生使命担当,以强烈的责任感主动学习,投身科研,科技报国。
  (8)强化改革持续改进,保障学生培养质
  量。实现在校生与毕业生跟踪调查全覆盖,持续改进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治理体系。强化全员质量保障主体意识,制订专业、课程和教学管理评估质量标准,完善科学规范、职责明确、运行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和专项督导相结合的评估与反馈系统,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形成覆盖人才培养全流程、全领域的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完善教师、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等多主体参与、有机协同的教学质量跟踪反馈与持续改进机制,通过专业评估与认证,切实促进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言荣. 对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19(9):4-6.
  [2] 盛连喜. 我国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形成过程及专业建设的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18(6):15-18.
  [责任编辑:余大品]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以“《红楼梦》经典章回评讲”慕课课程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如何构建线上开放课程与大学本科教学班级的线下实体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1)在慕课课程设计上,突出内容的普适性、学术性和应用性,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构建动态学习情境,实现慕课教学与讲台教学的优势互补,即“MOOC+讲台课”模式。(2)慕课运营策略同时关注实体本科课程与线上平台学生,充分利用“慕课堂”接口,在网络平台上实现大小课
期刊
摘 要:美国大学东亚系是海外中国典籍研究的重地,不少汉学者同时也教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古代文学教学以文本细读和大量阅读为依托,重视文本的艺术价值。倪豪士和韩瑞亚两名教授把自己研究的特长和方式贯穿到教学中,兼顾中西学生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优势,在教学中重视师生互动和学生的接受效果,学生对典籍适量的“误读”反而激发了教学的活力。他们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开放的教研素养成功地促进了文学典籍
期刊
摘 要: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基础,这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如何建设一门高水平的“金课”,不仅关系到课程内容的学术质量和授课教师的整体水平,而且关系到课程体系建设和本科专业发展。在如何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上,我们需要摆正这样四个关系,即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科研、授业与解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好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做好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关键词:一流
期刊
摘 要:教学模式是当前翻转课堂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运用“特殊—一般—特殊”的规律,对翻转课堂传统版、操作版、翻转版和综合版几种变式进行统一,提出了O-PIRTAS通用模式。“变式—统一—再变式”反映了翻转课堂的发展规律。“变式到统一”能为设计翻转课堂提供一般性的框架指导,“统一到再变式”能为实施翻转课堂提供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当前倡导翻转课堂,应破除对翻转课堂简单化、僵化的理解,在深刻把握翻转课堂本
期刊
摘 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采取的教学手段和策略旨在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以“教学方式量表”(Approaches to Teaching Inventory,ATI)为基础,建构了本土化的“聚焦学生知识建构”的教学方式量表,在87所院校获得了2000份本科任课教师的样本数据。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发现,
期刊
摘 要: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把教学改革的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除了重视课程专业知识内容外,将教育理论、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三者有效结合,使教学改革有教育理论指导,课程资源建设有研究支撑,课程改革效果评价有科学依据,循环迭代和持续改进,这是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成功路径。  关键词:一流本科课程;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翻转课堂;同伴教学
期刊
摘 要:世界史专业赖以存在的知识体系与技能基础,决定了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应当兼顾历史学与外国语言。我们践行“跨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既具有世界历史专业基础,又具有外国语言专业基础的新文科人才。这样的人才具备宽阔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具备历史学的理性与实证思维,具备高水平的外国语言能力,可以成为世界史学科研究生教育的优质生源,可以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与文化教育事业的后备力量,还可以
期刊
摘 要:调动学习主体的参与性一直是高等教育教学探索的方向和教学改革的难点。本文结合“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经历,对基于案例的参与式研讨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施进行总结,对案例选择、改善学生参与和学习体验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案例教学;参与式研讨教学;教学设计;学习体验  随着线上教学的不断兴起和大规模应用,对传统教学方式带来极大的冲击。但是由于线上教学隔空授课,教师很难了解学生的
期刊
摘 要: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提出培养跨学科人才,鼓励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跨越院系自由选课,一人一张课表。排课作为选课的基础保障,如何顺利实现跨院系选课、避免选课冲突,成为近年来高校排课工作中比较突出的困难。本文探析了排课问题的实质,分析了北京大学的排课机制,提出了优化排课制度的举措。  关键词:排课机制;大学教学改革;自由选课;跨院系选课;自动排课系统  北京大学本科教育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秉持“加强基
期刊
摘 要:公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培养是提升我国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本研究调研了东中西三所部属师范院校,发现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各责任主体认识不到位,学位认可度不高;入学考试缺乏,求学的时间及地点不尽合理;激励机制不健全,双导师缺位;专业和思政课均不够完善,网络课程效果不佳;考核过于宽松,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所在中小学校的支持力度不够等。在问题总结与归因分析基础上,针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