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促人向上,而且具有提高效率和学习质量的功效。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习惯是人们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语言、思维、行为方式,是在人头脑中形成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而有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比较稳固的神经联系系统。它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强化以致形成的一种定型。而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倾向。
1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这个年龄段是打好学习基础、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从小养成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调查显示: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占有重要位置。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
2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
一是语言引导。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老师想象几近神圣和完美,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二是行为示范。小学生的学习往往从模仿开始,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因此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三是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使学生形成习惯,但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所以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四是养成教育要注意和家长的共同配合。父母是孩于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和家长配合起来,共同教育好孩子。
3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要有一套自己的养成教育体系。一是培养学生勤思、攻难的习惯。 “学以思为贵”。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思考可以使大脑变得更灵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要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把知识学活、用活。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现在一些学生缺乏勤于思考的习惯,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不是向其他同学求助就会转向教师寻求答案。这时候,教师千万不能代孩子解答难题,而是要用坚定的神色鼓励他们动脑筋,用热情的语言激励孩子敢于攻克难关。也就是在辅导学生学习时,不能只对一题一文进行辅导,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用脑的习惯,帮助他们克服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使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他们学习兴趣,对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也有重要意义。二是培养学生按时、按量完成作业的习惯。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学生都应该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一种时间定向,自觉地产生了学习的情绪和愿望。这样在训练学生的专注能力的同时,也能不断提高学习效率。现在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总是强迫孩子不停的学习,这样反而导致他们迟迟不能进到学习状态中,这些孩子貌似学习,但实际上学习效果极低,既白白浪费了时光,又会养成做事心不在焉的坏习惯。久而久之,会造成思维迟钝,影响智力发展,使学习成绩落后,所以从小要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学习,这样才能让他们精神专注,高效率地完成任务,使孩子能真正的贏在起跑线上,轻松迈开第一步。三是培养学生不耻下问的习惯。现在的小学生问问题的现象几乎销声匿迹了,这种现象一直困扰着我们。学生有不懂的地方,教师和家长不能加以斥责,而是要鼓励他们找出不懂的地方并说明原因,然后积极启发他们去动脑筋,切忌烦躁、或因心烦而放下不管。善于请教的前提就是要取于提词,勤于思考。教师要指导学生随时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向别人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尝试而终究解决不了的。所提问题一定要讲质量,翻开书本就能解決的,最好自己解决。有些疑难问题,如果自己有尝试性答案,带着答案去请教、会收获更大。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四是培养学生温故而知新的习惯。复习可以把当天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和记忆,起到巩固的作用:预习是一种课前自学,只有预习了才能知道问题所在,做到心中有数,听课时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与老师有更多的互动,因而听讲也会更专心,不易开小差。经常督促学生按时复习当天课程,预習第二天要上的新课,是打下基础的好办法。如果当天所学的知识不巩固,日积月累,在学习上就会产生积重难返的大困难。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总结的系统学习方法。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每个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真正做到教为学所用,育为生所导,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刘宇林 男 汉族 1977年10月29日出生 本科学历, 1997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麒麟区教体局基础教育科副科长 主要负责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及民族教育管理,多次被教体局评为优秀工作者。
参考文献
[1] 吴祖伟.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中学课程辅导》.2014年10期.
[2] 马明孝.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学课程辅导》.2013年31期.
[3]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曲靖市麒麟区教体局 云南 曲靖 655000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习惯是人们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语言、思维、行为方式,是在人头脑中形成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而有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比较稳固的神经联系系统。它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强化以致形成的一种定型。而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倾向。
1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这个年龄段是打好学习基础、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从小养成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调查显示: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占有重要位置。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
2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
一是语言引导。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老师想象几近神圣和完美,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二是行为示范。小学生的学习往往从模仿开始,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因此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三是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使学生形成习惯,但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所以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四是养成教育要注意和家长的共同配合。父母是孩于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和家长配合起来,共同教育好孩子。
3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要有一套自己的养成教育体系。一是培养学生勤思、攻难的习惯。 “学以思为贵”。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思考可以使大脑变得更灵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要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把知识学活、用活。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现在一些学生缺乏勤于思考的习惯,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不是向其他同学求助就会转向教师寻求答案。这时候,教师千万不能代孩子解答难题,而是要用坚定的神色鼓励他们动脑筋,用热情的语言激励孩子敢于攻克难关。也就是在辅导学生学习时,不能只对一题一文进行辅导,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用脑的习惯,帮助他们克服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使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他们学习兴趣,对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也有重要意义。二是培养学生按时、按量完成作业的习惯。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学生都应该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一种时间定向,自觉地产生了学习的情绪和愿望。这样在训练学生的专注能力的同时,也能不断提高学习效率。现在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总是强迫孩子不停的学习,这样反而导致他们迟迟不能进到学习状态中,这些孩子貌似学习,但实际上学习效果极低,既白白浪费了时光,又会养成做事心不在焉的坏习惯。久而久之,会造成思维迟钝,影响智力发展,使学习成绩落后,所以从小要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学习,这样才能让他们精神专注,高效率地完成任务,使孩子能真正的贏在起跑线上,轻松迈开第一步。三是培养学生不耻下问的习惯。现在的小学生问问题的现象几乎销声匿迹了,这种现象一直困扰着我们。学生有不懂的地方,教师和家长不能加以斥责,而是要鼓励他们找出不懂的地方并说明原因,然后积极启发他们去动脑筋,切忌烦躁、或因心烦而放下不管。善于请教的前提就是要取于提词,勤于思考。教师要指导学生随时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向别人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尝试而终究解决不了的。所提问题一定要讲质量,翻开书本就能解決的,最好自己解决。有些疑难问题,如果自己有尝试性答案,带着答案去请教、会收获更大。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四是培养学生温故而知新的习惯。复习可以把当天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和记忆,起到巩固的作用:预习是一种课前自学,只有预习了才能知道问题所在,做到心中有数,听课时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与老师有更多的互动,因而听讲也会更专心,不易开小差。经常督促学生按时复习当天课程,预習第二天要上的新课,是打下基础的好办法。如果当天所学的知识不巩固,日积月累,在学习上就会产生积重难返的大困难。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总结的系统学习方法。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每个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真正做到教为学所用,育为生所导,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刘宇林 男 汉族 1977年10月29日出生 本科学历, 1997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麒麟区教体局基础教育科副科长 主要负责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及民族教育管理,多次被教体局评为优秀工作者。
参考文献
[1] 吴祖伟.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中学课程辅导》.2014年10期.
[2] 马明孝.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学课程辅导》.2013年31期.
[3]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曲靖市麒麟区教体局 云南 曲靖 6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