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保障支出是衡量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一国政府治理国家理念的重要体现。2007年到2012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不断增长,主要原因有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保险支出和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的增长、社会保障支出的刚性特征以及通货膨胀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社会保障;支出
中图分类号:D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09-02
第一节:前言
近日,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发布的《老龄社会的养老金结构与制度整合》的课题报告指出,如果现行退休金政策不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年支出总成本到2035年约达2.7万亿元。一时间,关于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的问题成为热门问题,有人认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缴纳社保税费却得到如此高的养老金有失公平,有人认为应该取消养老金双轨制,更有人认为社保基金缺口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的高支出有直接关系。笔者从这个问题出发,通过观察近几年来社会保障支出的数据来分析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的原因。本文的分析是基于2007年到2012年社会保障支出的数据,一是因为2007年财政收支分类科目发生调整,2007年以后年度社会保障支出科目究竟与以前年度不一致,因此,2007年前后数据不具有可比性;二是因为2007年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完善的至关重要的一年,2007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城镇廉租房制度建立,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
第二节:对2007-2012年社会保障支出的分析
年份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亿元) 财政总支出(亿元) 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亿元)
2007 5447.16 49781.35 10.94
2008 6804.29 62592.66 10.87
2009 7606.68 76299.93 9.97
2010 9130.62 89874.16 10.16
2011 11109.40 109247.79 10.17
2012 12541.79 125712.25 9.98
以上表格是2007年到2012年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表中数据整理自《财政统计年鉴》以及世界经济信息网),由表中数据可知,2007年到2012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数值呈现上升趋势,2012年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2007年相比翻了两番之多,达到12541.79亿元。与此同时,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所占比例稳定在10%左右,說明社会保障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第三节:2007-2012年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的原因
一、社会保障体系逐步走向完善
(一)社会保障支出项目增加。广泛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中国来说,早在古代时期,遇到灾荒之年,百姓流离失所,饥寒问题难以解决时,政府为了稳定统治,收获民心,往往会开仓放粮,而在民间,一些富商寺庙也会发粮施粥,以慰百姓之苦,这是现代社会社会救济的原型。而在欧洲,从德国的《济贫法》开始,社会救济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在现在看来,这些保障措施更多的是以社会救济的形式,并且具有随意性、临时性、不确定性,支出与不支出的界限完全取决于政府和个人的选择;保障的范围极小,没有规定的发放政策,而仅仅凭借先来后到的原则领取救济,这易造成不公平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上升,人们对社会保障的需要已不仅仅限于社会救济,而更多地向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的方向发展。2007年国务院提出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弥补了城镇中非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空缺,到2009年底已经覆盖半数以上的城镇居民,到2012年,已基本覆盖所有城镇居民。2008年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研究部署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09年在全国300多个县开展了试点,2011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到2012年7月1日,基本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这填补了农村居民和城镇非就业居民养老保险长期以来的制度空白,人人享有养老保险成为现实,这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007年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7年,政府通过了《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并在2009年发布《公共租赁住房指导意见》,政府正式介入住房领域。随着社会保障项目的增加,与之相对应的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到2008年底,中国社会抚恤、福利和救济方面的财政支出6804.29亿元,占当年财政支出的10.96%在发展社会保险和扩大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的同时,更加重视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9年义务教育经费已经全部纳入财政保障。2009年决定进行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3年内新增财政投入8500亿元。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兴建廉租房、改造城乡危房成为大规模国债投资项目的重要领域。2008年中国提出3年投资9000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其中一部分投资来源于财政资金。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保障性住房专项补助资金551亿元,2010年拟安排632亿元。住房保障与教育、卫生一样成为中国广义社会保障不容忽视的内容。2008年,国家财政用于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为11767.25亿元 。
(二)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扩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劳动者的社会福利,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中国建立了具有城乡差别的社会保障体制。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在城镇建立了以劳动保险为主体,社会救助为辅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劳动保险为劳动者以及家属提供了多种保险与企业福利。而在中国农村,只有“五保户”制度以及传统合作医疗制度,这两种制度是集体经济支持的,少有社会保障的成分。整体看来,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仅仅为城镇职工及其家属。 1978年中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与此相应,城镇的企业在经过多年的探索后,于20世纪90年代建立起社会保险为主,最低生活保障为辅的多层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进入21世纪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都得以快速发展。在21世纪的头10年,尤其是“十一五”期间,社会保障制度获得快速发展,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从城镇扩大到农村,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用人单位,从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
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保障项目仅覆盖城镇职工及部分农村居民,并且他们的支出主要由企业和集体承担,而在现阶段,社会保障覆盖的范围包括城乡、各个用人单位、各类就业人员,并且由财政支出的项目大大增加。特别是在2007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城镇廉租房制度建立;2009年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公租房制度建立;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后,社会保障支出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支出进一步增加。
二、社会保险支出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持续增长
下表是我国2007年到2012年社会保障各项支出以及其在社会保障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从数据中可以分析得出,社会保险支出和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数额大且呈逐年上涨的趋势,社会保险支出在社会保障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支出在社会保障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最大,达到20%到30%之间。
其中,社会保险支出在社会保障支出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首先,人口老龄化使我国人口呈现老年型,越来越多的成员需要依靠国家养老,这促使我国养老支出增加,表现在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上;其次,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促使社会保障支出在医疗方面的增加,表现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另外,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我国失业人数众多,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大量失业人口,我国在失业保险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完善。我国目前建立的是以社会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尤其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社会保险支出项目增加,支付水平提高,社会保险支出必然上升。
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数额大,占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比重多,主要原因一是行政事业单位提高了退休及以及相关补助,其中,行政事业单位中有较多人员享受着特殊的津贴补助,并且他们在职时工资水平较高而退休后养老金替代率也较高,因此社会保障支出在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中所占比例高。二是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大于正常减员,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高,增长快,越来越多的人员选择早退休,这造成离退休人员多余正常减员,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必然增加。
三、社会保障支出刚性的特征
社会保障支出的刚性特征是社会保障支出所固有的特征,在西方代议制民主的社会中,与公民权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人民评价执政者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準,为了能在竞选中获胜,当政者以及竞选者会绞尽脑汁地满足民众的福利需求,一旦社会保障支出减少了,民众必然会产生抗议甚至会危及政府的统治。
与西方社会一样,中国的社会保障支出也具有刚性的特征,一方面,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必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以满足民众作为消费者的需要。另一方面,政府必须为人民服务,满足大众需求,着力提高福利水平,以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例如,包头市在农牧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坚持保基本、全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通过不断提高基础养老金,使农牧民养老保险的平均待遇达到了每月170元。包头市农牧民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分三个档次,60至69周岁每人每月120元,70至79周岁每人每月130元,80周岁及以上每人每月140元。经市政府同意,2014年全市农牧民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提高10元,在自治区提高5元的目标上实现了翻番,增幅位列自治区前列。提高后,包头市农牧民养老保险平均待遇达到每月170元。
四、通货膨胀促使社会保障支出在货币计量上上涨
近几年通货膨胀虽然已经不像前几年一样让人畏惧,但是仍然保持着一定的通货膨胀,在2007年到2012年间,人民币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特别是在2007年和2011年两年中,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货币的购买力相比之前下降幅度大。在这种背景下,看病需要更多的钱、养老金大幅贬值,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来获得与以往一样的消费水平,为了适应消费水平的变化,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福利要求,社会保障支出在货币计量上上涨。
参考文献:
[1]李珍.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
[2]何杰平.中国财政年鉴(2007---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
关键词:中国社会保障;支出
中图分类号:D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09-02
第一节:前言
近日,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发布的《老龄社会的养老金结构与制度整合》的课题报告指出,如果现行退休金政策不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年支出总成本到2035年约达2.7万亿元。一时间,关于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的问题成为热门问题,有人认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缴纳社保税费却得到如此高的养老金有失公平,有人认为应该取消养老金双轨制,更有人认为社保基金缺口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的高支出有直接关系。笔者从这个问题出发,通过观察近几年来社会保障支出的数据来分析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的原因。本文的分析是基于2007年到2012年社会保障支出的数据,一是因为2007年财政收支分类科目发生调整,2007年以后年度社会保障支出科目究竟与以前年度不一致,因此,2007年前后数据不具有可比性;二是因为2007年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完善的至关重要的一年,2007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城镇廉租房制度建立,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
第二节:对2007-2012年社会保障支出的分析
年份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亿元) 财政总支出(亿元) 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亿元)
2007 5447.16 49781.35 10.94
2008 6804.29 62592.66 10.87
2009 7606.68 76299.93 9.97
2010 9130.62 89874.16 10.16
2011 11109.40 109247.79 10.17
2012 12541.79 125712.25 9.98
以上表格是2007年到2012年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表中数据整理自《财政统计年鉴》以及世界经济信息网),由表中数据可知,2007年到2012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数值呈现上升趋势,2012年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2007年相比翻了两番之多,达到12541.79亿元。与此同时,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所占比例稳定在10%左右,說明社会保障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第三节:2007-2012年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的原因
一、社会保障体系逐步走向完善
(一)社会保障支出项目增加。广泛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中国来说,早在古代时期,遇到灾荒之年,百姓流离失所,饥寒问题难以解决时,政府为了稳定统治,收获民心,往往会开仓放粮,而在民间,一些富商寺庙也会发粮施粥,以慰百姓之苦,这是现代社会社会救济的原型。而在欧洲,从德国的《济贫法》开始,社会救济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在现在看来,这些保障措施更多的是以社会救济的形式,并且具有随意性、临时性、不确定性,支出与不支出的界限完全取决于政府和个人的选择;保障的范围极小,没有规定的发放政策,而仅仅凭借先来后到的原则领取救济,这易造成不公平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上升,人们对社会保障的需要已不仅仅限于社会救济,而更多地向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的方向发展。2007年国务院提出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弥补了城镇中非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空缺,到2009年底已经覆盖半数以上的城镇居民,到2012年,已基本覆盖所有城镇居民。2008年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研究部署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09年在全国300多个县开展了试点,2011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到2012年7月1日,基本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这填补了农村居民和城镇非就业居民养老保险长期以来的制度空白,人人享有养老保险成为现实,这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007年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7年,政府通过了《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并在2009年发布《公共租赁住房指导意见》,政府正式介入住房领域。随着社会保障项目的增加,与之相对应的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到2008年底,中国社会抚恤、福利和救济方面的财政支出6804.29亿元,占当年财政支出的10.96%在发展社会保险和扩大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的同时,更加重视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9年义务教育经费已经全部纳入财政保障。2009年决定进行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3年内新增财政投入8500亿元。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兴建廉租房、改造城乡危房成为大规模国债投资项目的重要领域。2008年中国提出3年投资9000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其中一部分投资来源于财政资金。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保障性住房专项补助资金551亿元,2010年拟安排632亿元。住房保障与教育、卫生一样成为中国广义社会保障不容忽视的内容。2008年,国家财政用于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为11767.25亿元 。
(二)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扩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劳动者的社会福利,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中国建立了具有城乡差别的社会保障体制。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在城镇建立了以劳动保险为主体,社会救助为辅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劳动保险为劳动者以及家属提供了多种保险与企业福利。而在中国农村,只有“五保户”制度以及传统合作医疗制度,这两种制度是集体经济支持的,少有社会保障的成分。整体看来,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仅仅为城镇职工及其家属。 1978年中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与此相应,城镇的企业在经过多年的探索后,于20世纪90年代建立起社会保险为主,最低生活保障为辅的多层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进入21世纪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都得以快速发展。在21世纪的头10年,尤其是“十一五”期间,社会保障制度获得快速发展,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从城镇扩大到农村,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用人单位,从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
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保障项目仅覆盖城镇职工及部分农村居民,并且他们的支出主要由企业和集体承担,而在现阶段,社会保障覆盖的范围包括城乡、各个用人单位、各类就业人员,并且由财政支出的项目大大增加。特别是在2007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城镇廉租房制度建立;2009年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公租房制度建立;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后,社会保障支出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支出进一步增加。
二、社会保险支出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持续增长
下表是我国2007年到2012年社会保障各项支出以及其在社会保障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从数据中可以分析得出,社会保险支出和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数额大且呈逐年上涨的趋势,社会保险支出在社会保障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支出在社会保障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最大,达到20%到30%之间。
其中,社会保险支出在社会保障支出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首先,人口老龄化使我国人口呈现老年型,越来越多的成员需要依靠国家养老,这促使我国养老支出增加,表现在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上;其次,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促使社会保障支出在医疗方面的增加,表现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另外,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我国失业人数众多,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大量失业人口,我国在失业保险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完善。我国目前建立的是以社会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尤其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社会保险支出项目增加,支付水平提高,社会保险支出必然上升。
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数额大,占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比重多,主要原因一是行政事业单位提高了退休及以及相关补助,其中,行政事业单位中有较多人员享受着特殊的津贴补助,并且他们在职时工资水平较高而退休后养老金替代率也较高,因此社会保障支出在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中所占比例高。二是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大于正常减员,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高,增长快,越来越多的人员选择早退休,这造成离退休人员多余正常减员,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必然增加。
三、社会保障支出刚性的特征
社会保障支出的刚性特征是社会保障支出所固有的特征,在西方代议制民主的社会中,与公民权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人民评价执政者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準,为了能在竞选中获胜,当政者以及竞选者会绞尽脑汁地满足民众的福利需求,一旦社会保障支出减少了,民众必然会产生抗议甚至会危及政府的统治。
与西方社会一样,中国的社会保障支出也具有刚性的特征,一方面,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必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以满足民众作为消费者的需要。另一方面,政府必须为人民服务,满足大众需求,着力提高福利水平,以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例如,包头市在农牧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坚持保基本、全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通过不断提高基础养老金,使农牧民养老保险的平均待遇达到了每月170元。包头市农牧民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分三个档次,60至69周岁每人每月120元,70至79周岁每人每月130元,80周岁及以上每人每月140元。经市政府同意,2014年全市农牧民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提高10元,在自治区提高5元的目标上实现了翻番,增幅位列自治区前列。提高后,包头市农牧民养老保险平均待遇达到每月170元。
四、通货膨胀促使社会保障支出在货币计量上上涨
近几年通货膨胀虽然已经不像前几年一样让人畏惧,但是仍然保持着一定的通货膨胀,在2007年到2012年间,人民币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特别是在2007年和2011年两年中,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货币的购买力相比之前下降幅度大。在这种背景下,看病需要更多的钱、养老金大幅贬值,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来获得与以往一样的消费水平,为了适应消费水平的变化,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福利要求,社会保障支出在货币计量上上涨。
参考文献:
[1]李珍.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
[2]何杰平.中国财政年鉴(2007---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