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它提倡“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指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是有用的?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呢?这确实需要老师去引领。
1创设教学情境,使“数学教学生活化”
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兴趣,开发思维。尤其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对于直观的教学容易接受,凡是借助生活中的实物,他们都比较容易学会、学懂。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
1.1运用实例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中,我创设了一个小玲买东西的情境,让学生进入这个情境,认识了小面值的人民币之后,在帮助小玲买东西的过程中,通过付钱、找钱等活动,牢固的掌握了人民币小单位之间的互换,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2动手操作创设情境。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识的时候,我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时间,通过画一画,变一变等活动,使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点都有了一个充分、的直观的感受和理解,对于知识的掌握有很大帮助。
1.3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生活化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使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进位)这一课内容时,我利用了多媒体,使得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理解了个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上进一,十位上的数再加上进来的一这样一个计算过程,不再是死记住这样的一条规则来解决问题,使学数学单纯的学数学,而不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研究生活中的数学,使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揭示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我们老师如果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那就是把学生头脑当成了知识的容器,“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但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因此我们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去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2.1要挖掘教材中生活资源。例如:①数数。通过对学校中老师,同学,自行车,树木,花等事物的数数,进一步巩固学生对1~100各数的掌握。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要求学生模仿家庭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用硬纸板动手做一个长方体和正长体。
2.2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教学。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数数这一课还可以让学生数一数客厅的瓷砖、光碟等数量,比一比身高、体重,认一认周围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等等。
3设计“数学生活化”的练习
帮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通过练习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3.1在练习过程中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练习融合于生活中,就可以使原有的练习为我所用。如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第二课时)时,书上有一个习题:1张5元可以换( )张1元,1张100元可以换( )张10元……我换了一个形式,给小朋友相应的钱,扮演银行营业员,另一位小朋友作为顾客,去银行换钱,营业员换对了,就发给一张“优秀营业员”的证书,这极大的调动了小朋友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对换钱这一难点掌握得很好,对于大于1元的人民币之间的互换有了一个新认识。
3.2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上,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做数学练习,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在教学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时,我拿了一些学生中流行玩的卡片,说是要奖给表现好的小朋友,在拿出来的时候故意的掉了许多,让学生帮忙拣起来,再让拣的学生数一数有多少张,再数数老师有多少张,问老师带来多少张,这样,既引出了本课新授的问题,也使学生在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生活化。
4数学教学评价生活化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使学生成功。随着课堂改革的逐渐成熟,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不能再停留在“他的回答很完整,声音很响亮”等表面的客套上,而应把评价的内容注重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的变化,生活实践能力上,评价也不只限于某一节课的表现上,可以是作业比上两次书写有所进步教师写下几句表扬的话;也可以是某位学生在学校、家里的表现……评价方式也应该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设计。如我对一年级的小学生奖励红五星,笑脸等,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成功欲望,使其获得满意的评价和成功的快感,从而努力从成功走向新的成功,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继续大踏步地去探索和不断创新。
小学数学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数学能力,并发展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做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
总之,我们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力争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已有的知识,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富有生活气息的情景和练习,使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设教学情境,使“数学教学生活化”
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兴趣,开发思维。尤其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对于直观的教学容易接受,凡是借助生活中的实物,他们都比较容易学会、学懂。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
1.1运用实例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中,我创设了一个小玲买东西的情境,让学生进入这个情境,认识了小面值的人民币之后,在帮助小玲买东西的过程中,通过付钱、找钱等活动,牢固的掌握了人民币小单位之间的互换,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2动手操作创设情境。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识的时候,我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时间,通过画一画,变一变等活动,使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点都有了一个充分、的直观的感受和理解,对于知识的掌握有很大帮助。
1.3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生活化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使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进位)这一课内容时,我利用了多媒体,使得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理解了个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上进一,十位上的数再加上进来的一这样一个计算过程,不再是死记住这样的一条规则来解决问题,使学数学单纯的学数学,而不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研究生活中的数学,使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揭示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我们老师如果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那就是把学生头脑当成了知识的容器,“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但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因此我们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去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2.1要挖掘教材中生活资源。例如:①数数。通过对学校中老师,同学,自行车,树木,花等事物的数数,进一步巩固学生对1~100各数的掌握。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要求学生模仿家庭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用硬纸板动手做一个长方体和正长体。
2.2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教学。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数数这一课还可以让学生数一数客厅的瓷砖、光碟等数量,比一比身高、体重,认一认周围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等等。
3设计“数学生活化”的练习
帮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通过练习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3.1在练习过程中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练习融合于生活中,就可以使原有的练习为我所用。如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第二课时)时,书上有一个习题:1张5元可以换( )张1元,1张100元可以换( )张10元……我换了一个形式,给小朋友相应的钱,扮演银行营业员,另一位小朋友作为顾客,去银行换钱,营业员换对了,就发给一张“优秀营业员”的证书,这极大的调动了小朋友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对换钱这一难点掌握得很好,对于大于1元的人民币之间的互换有了一个新认识。
3.2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上,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做数学练习,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在教学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时,我拿了一些学生中流行玩的卡片,说是要奖给表现好的小朋友,在拿出来的时候故意的掉了许多,让学生帮忙拣起来,再让拣的学生数一数有多少张,再数数老师有多少张,问老师带来多少张,这样,既引出了本课新授的问题,也使学生在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生活化。
4数学教学评价生活化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使学生成功。随着课堂改革的逐渐成熟,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不能再停留在“他的回答很完整,声音很响亮”等表面的客套上,而应把评价的内容注重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的变化,生活实践能力上,评价也不只限于某一节课的表现上,可以是作业比上两次书写有所进步教师写下几句表扬的话;也可以是某位学生在学校、家里的表现……评价方式也应该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设计。如我对一年级的小学生奖励红五星,笑脸等,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成功欲望,使其获得满意的评价和成功的快感,从而努力从成功走向新的成功,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继续大踏步地去探索和不断创新。
小学数学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数学能力,并发展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做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
总之,我们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力争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已有的知识,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富有生活气息的情景和练习,使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