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高等院校涉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院校教育国际化和人才培养的改革是当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地方性高等院校涉外人才培养是本土教育国际化重要体现。广西师范学院以教育国际化为推手,立足东盟,面向世界,构建融学科性、复合型、应用性和国际化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强化涉外人才“三要”和“三外”的培养理念,形成专业基础与实践技能并进,课内外结合、国内外一体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内涵式发展,为地方性高等院校教育国际化和涉外人才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广西师范学院;教育国际化;涉外人才培养
  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语境,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化人才培养已成为各国人才竞争的焦点,教育的国际化呈现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当下的社会转型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教育的国际化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刘延东同志指出:“加强国际合作,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一所大学的开放程度如何,深刻影响着办学水平和发展空间。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重要趋势。”(1)涉外人才的培养,既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走向世界、服务世界和融入世界的重要举措。地方性高等院校在区域性国际化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际化涉外人才培养的改革和探索中有着难以取代的地位。如何适应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应用性涉外人才,不仅是地方性高校教育国际化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的热点,也是和当下高等教育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
  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涉外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在国外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和人才培养模式,国内还相对滞后,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地方性高等院校,还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广西师范学院1978年开始办本科教育,199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已成为广西学科门类较为齐全、教学设施良好、师资优良、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本科院校。广西师范学院是广西起步较早、立足东盟,面向世界的开放办学和探索教育国际化的高校。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开始接收来自越南和欧美的留学生。作为地方性院校,由于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的限制,教育国际化的起点较低,国际化程度也不高。早期主要接收语言进修和培训的留学生,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培养方案针对性不强,还谈不上特色。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主动走出去和引进来,不断拓宽与国外高校交流合作,逐步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化之路。至今,广西师范学院已与美、英和东盟等国家近40所院校签订了国际教育合作协议,留学生层次不断提高,在东盟国家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新世纪以来,中国-东盟博览会、北部湾发展战略以及中国西南经济圈、华南沿海经济圈、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把广西推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国际化进程中产生重要的影响。广西师范学院作为广西有影响力的高校,充分利用国家发展战略、政策导向以及广西区位优势和自身办学特色,积极应对东盟国家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充分利用好地缘条件和区位优势,广泛开展、不断深化与东盟国家高校的交流合作,先后与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2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国外高校广泛的合作交流为涉外人才培养搭建起立体的交流平台。同时,广西师范学院还在学校内设立了泰国语言文化中心(泰国政府在全球建立的10个泰国语言文化中心之一)、印尼汉语中心、东南亚文化语言研究中心、韩国文化研究中心、美国卡布兰语言培训中心等机构,成为学校推行教育国际化的良好平台。就留学生教育而言,培养层次已从最初的语言培训、进修发展到现在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专业也从单一的汉语进修发展到了汉语言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和旅游等专业;与国外院校合作办学的方式也从单一的接收留学生发展为全方位的合作交流:师资、学生的互派和交换,联合培养和学分的互认以及科研协作等,大大加快了教育国际化的步伐,既为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又使国内培养的涉外人才提供到国外留学和实习的机会。
  广西师范学院在不断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同时,注重利用自身办学的区域优势和师范特色,改革留学生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广西师范学院一直注重因材施教,注意根据留学生的实际,优化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汉语学习的留学生,除了个性化的培养外,在课程结构上突出“语言、文化、友情”的专业教学模式,强化国际理解教育,逐渐形成了留学生教育的“三有”培养目标,即“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对中国语言有所掌握、对中国人民富有友情”。为了强化语言教育中的“文化”和“友情”的教育,除了在课程体系中增设中国文化和社会概况等课程外,要求老师在语言教学和专业基础课中渗透文化和友谊的教育,强化跨文化交流,传播中国文化,如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仁德”内涵,体现“传授专业技能,了解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交际,增进共同理解”的教育理念,使“三有”的国际理解的人才培养观潜移默化到教学全过程,达到“润物无声”的人才培养目的。这种教学理念和模式成为广西师范学院打造品牌、创造特色的重要举措,在留学生教育特别是对外汉语教育师资培养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在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同时,广西师范学院积极探索涉外人才培养,扩大为地方社会经济和国际交流服务功能和发展理念。学校注重把留学生教育和汉语的国际推广结合在一起,使教育国际化的探索转化为学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以及涉外人才培养的动力,促进学校跨越式的发展。2008年,学校整合了校内分散的留学教育资源,成立了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使之成为广西师范学院对外交流的新窗口。目前,该学院已开设有对外汉语、高级涉外文秘、泰语、越南语等四个本科专业,全部定位于培养面向东盟、走向世界的涉外人才,不仅优化了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也推动了广西师师范学院教育的国际化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国际化教育和涉外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交互平台。   作为地方性的师范院校,广西师范学院以教育国际化为推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探索涉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主要路径和方法如下:
  一、按面向东盟、走向世界的办学理念,构建涉外人才培养模式
  对外汉语、涉外文秘、泰语和越南语等四个本科专业,均以面向东盟,走向国际的办学理念进行顶层设计、构建人才培养目标;按国际化教育理念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于培养适应区域性国际化竞争的人才;通过人才目标定位、课程体系的开发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等全方位探索改革的路径和方法,形成了“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涉外人才培养目标和校内外一体、国内外结合的培养机制。人才培养上要求涉外专业学生学会一门东盟国家的语言(英语除外),较好地理解东盟国家社会经济的最新发展以及文化民俗,培养复合型、应用性、国际化的涉外人才。
  二、以区域性、国际化人才培养为目的和导向。构建和优化涉外人才的课程体系
  根据中国一东盟一体化对人才和专业方向的要求,强化区域性和国际化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公共课(指令性的基础课、理论课)、专业课(专业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专业选修课(国际化特别是东盟国家语言、文化,历史等课程)、涉外应用实践技能等板块构成,形成“专技+拓展”的课程结构;强化校本课程和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形成融专业特色、理论基础和实用技能为一体的涉外人才培养模式,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应用技能,培养学生开放性的国际视野和综合素质。
  整体上注重课程设置结构和板块的优化,突出“东盟”特色;每个专业均要求开设一个与东盟相关的课程板块,主要是由小语种以及所在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课程组成。如“对外汉语”和“涉外文秘”专业,要求学生选修一门东盟小语种(国内学习两年),大三以后可选择出国一年,到所学语言国实习和选修相关语言课程(在广西师范学院交流合作东盟高校学习),学分上互认,代替国内部分学分。越南语和泰语专业,提供两个课程板块,即东盟国际贸易与对外汉语课程板块,拓宽了“专技”,实现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中注重增加本校培养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所有专业均增设东盟国家概况和跨文化交际的课程;对外汉语专业中增设海外华文教育课程;在涉外文秘方向增加“国际贸易”课程,在泰语和越南语专业增加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等,突出了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观。
  三、开放性、多元化的教育观和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发挥广西师范学院优势和办学特色,注重充分发挥和利用广西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和留学生教育的资源,根据区域性、国际化涉外人才的定位、目标、导向,构建开放式的教育和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融学科性、复合型、应用性和国际化为一体课程体系,形成了“专业基础与实践技能并进,课内外结合、国内外一体”的开放式教育和涉外人才培养特色,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增强了专业的适应性。
  学校充分利用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院校,采用了开放性、灵活性和多样化的办学理念构建开放性和多元化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拓宽办学渠道和联合培养,把原来留学生2+2(2年国内,2年国外)、3+1(3年国内,1年国外)的学习机制和培养模式引入本校涉外人才培养。目前,四个涉外本科专业均与越南、泰国等高校实行“3+1”的联合培养模式。同时,聘任国外交流院校的老师为本科生开设基础课,并参与到学校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使学生不出国门就能接受“留学教育”。联合培养模式还为学生国内外的培养基地学习和实习提供了便利,真正实现了国内外学习、实践为一体的国际化培养。
  四、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三要”和“三外”培养理念,营造国际化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学校注重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强调教学中贯穿本土化、区域性和国际化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上与国际接轨。初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班教学,注重团队探究式讨论,采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中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培养而言,把留学生的“三有”国际理解教育转化为国内涉外人才培养中综合素质的“三要”,即要基本掌握一门东盟国家的语言,要较为深刻地了解东盟的“盟情”,要善于跨文化交际;同时,注重培养过程的国际化,使“三外”的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涉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聘任外教担任基础课教学,送学生到外国留学,到涉外单位或国外实习。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学校通过大力引进国外师资,建立国内外的实习实践平台,营造校内国际化学习氛围,使学生尽快尽早地融入和接受国际化的教育。学校把多年积累的留学生教育经验运用到涉外人才培养中,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特别是校内各种国际性的语言文化中心,成为学生知识拓展和课外学习的重要园地。学校创造条件让前来学习的东盟国家学子与本校涉外专业学生结对子、建立友好班级,达到互帮互学,增进友谊的目的;同时,广泛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文体活动和学术讲座等,拓展第二课堂学习内容和活动范围,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氛围。学校还通过构建信息化平台,为涉外专业学生的专业自主学习、完善知识建构和个性化成长提供智能化的开放平台。
  广西师范学院通过内涵发展打造涉外人才专业品牌和特色,探索和优化了多元化和开放式的涉外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而又符合国际化进程的发展之路。近两年各涉外专业毕业生,有的直接到国外工作,有的到泰国、越南高校攻读硕士学位,更多的人在国内涉外单位从事与东盟国家相关的工作,社会反响良好。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教育国际化和涉外人才培养既是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转型、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和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虽然知识具有普遍性,但知识的运用却往往带有地方性。高等教育是从属于所在的地方社区并对它负有责任。这种地方性的参与是大学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工作任务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过,在增强地方针对性的同时,各学校还应通过为关系整个社会的各种科学、教育和文化问题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来加强其在国际上的参与。”(2)这是地方性高等院校教育国际化和人才培养必须兼顾的现实,通过国际合作和参与解决地方性社会问题才是地方性高校教育国际化的真正目的和价值所在。整体上看,地方性高等院校教育国际化起点低、基础差,实践路径和方法各有不同,但跨国性的人员的交流、联合培养、课程设置和学术交流的本质内涵并无二致,只是突出了国际化进程中本土化和地方性参与特色而已。广西师范学院根植于本土文化、办学历史和现实基础之上,积极参和投身于广西地方经济发展和改革开往,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特色和区域性优势,在涉外人才培养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初步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和行之有效的国际化之路,服务于广西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为地方国际化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区域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是地方性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涉外人才的鲜明个性和优势,也是广西师范学院教育国际化和人才培养的自觉追求。广西师范学院注重发挥地处中国一东盟桥头堡的区域优势,通过与东盟国家高校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宽国际化办学之路,为国内涉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优质的资源和平台。面向东盟,走向世界的办学理念极大地促进了国内涉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正是借助国外智力和资源,加快了学校学科专业的调整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也弥补了本身专业师资(主要是东盟小语种)的不足,克服了涉外人才教育课程结构较为单一、培养模式僵化的困境。涉外人才培养中的跨国和跨文化的教育,不仅使学生获得了语言、文化的直接教育和体验,也增强了涉外应用技能的培养,全面地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大地拓宽了教育国际化的路径。
  强化内涵建设、带动专业学科群建设,打造品牌效应和提高办学声誉是地方性高校教育国际化和涉外人才培养改革的目的。教育国际化和人才培养改革只是手段,目的是促进高校自身的内涵建设、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广西师范学院紧紧把握教育国际化这一根本目的,注重把握学科发展前沿,瞄准东盟社会发展趋势,大力培育区域性国际化专业学科,形成多学科交叉效应,促进涉外人才培养专业学科群的建设,打造涉外专业学科的品牌和学科特色。涉外人才培养改革所形成的集约效应,促进了人才培养的创新,反哺学校的教育改革,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国际知名度。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广西师范学院“汉语教师教育”已成为学校特色鲜明、具有品牌效应的特色学科,极大地促进了学校涉外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改革。“汉语教师教育”复合型、应用性和国内外一体的培养模式,所产生的辐射效应,为涉外专业学科的课程重组和整合以及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学科发展的新跨越。目前,学校已增设了国际汉语与文化教育硕士点,提升了涉外人才的培养层次,为地方性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教育国际化和涉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探索提供了借鉴。
  地方性高等院校教育国际化,必须主动适应、全方位配合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化趋势。广西师范学院紧跟中国一东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趋势,把握住广西在中国一东盟一体化进程中的机遇,加强与东盟国家高校合作,积极开展服务于东盟的涉外人才培养为目的的国际化教育,探索适合自身发展、发挥区域优势的国际化之路,为地方性高等院校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推进本土国际化教育以及当下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任重而道远。纵观全球,教育的国际化已上升为大多数国家的发展战略,高等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地方性高等院校如何更好地利用国际化进程实现内涵发展、强身健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的探索只是起步,没能终点。
其他文献
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被世人誉为中国的国粹。当下中国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作为文化形式的武术也不可避免的在社会变迁的综合作用下,迫切需要变革与创新。本研究从审美视角研究武术套路在时代激荡下所进行的创新变革,并且探讨如何将当代武术推向全球化的道路中保持自身所独有的民族性,以期为武术套路革新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中华武术;套路;审美特征  一、 中华武术套路审美基础  中华武
期刊
摘要:经济法是否具有可诉性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分析经济法可诉性的意义入手,分析我国经济法可诉性存在的缺陷,为进一步完善经济法提供依据。  关键词:经济法;可诉性  法的可诉性是法的基本属性之一,是指当法律规定的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公民可以诉诸司法机关通过诉讼程序维护自己权利的属性。而经济法的可诉性是指经济法主体能够将国家及其政府在履行各种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时发生的纠纷,按照一定的程序诉求一定的
期刊
摘要:传接球,作为篮球比赛中运用较为频繁的技术之一,不仅是队员之间相互联系以及组织进攻的纽带,更是战术运用的基础。篮球中传接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各队的进攻情绪,而影响技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篮球在运动训练学的项群理论中属于技能主导型同场对抗性项群训练,因此本文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分别从体能、技能、战术、心理素质和智能因素五个维度来分析篮球中的传接球技术。  关键词:运动训练学;篮球;传接球  前言
期刊
摘要:英语阅读理解题在英语高考试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且难度较大:一是题量大,二是句子结构复杂,三是生词量增多,通常有大概5%—10%生词量,四是所占分值高,一般在30%—40%左右。可见,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英语考试的成败。因此平时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阅读能力的提高又非一日之功。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从重视词汇教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云南省四所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情况及学生的选择动机、课程设置和课时情况、人力资源等情况进行调查,提出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今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云南省各高校中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云南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现状;发展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体育选项课与选修课教学不断改
期刊
摘要:张爱玲(1920年—1995年)是20世纪现代作家界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洞察人性,语言犀利。同时她也是一位出色的中英双语作家和翻译家。张爱玲一生进行了很多语内和语际翻译。她不仅翻译别人的作品,也翻译自己的作品,《金锁记》就是一个她自译的代表作。异化翻译是以原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是基于人类文化和语言的共性而发展,异化翻译的两种常用策略就是直译和音译;
期刊
摘要: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有其特殊性,其学生文学欣赏能力、语文能力相对较低而又不重视文化学习。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应结合其专业特点,增强教学审美性,沟通艺术与文学的内在联系;强化语文能力训练,以练促学;提升教学文化内涵,奠定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艺术专业;大学语文;审美性;语文能力;文化内涵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早在上世纪末就在高校逐渐
期刊
摘要:结构主义始于语言学界,在当代西方众多的哲学社会思潮和流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影响波及诸多领域,也对文化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白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结构主义角度出发,用结构主义方法论对白族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以期丰富我国地域文化内容并为民族文化的研究开辟新视界。  关键词:结构主义;白族;文化分析  国内对白族文化的研究领域较广,
期刊
摘要:在十九世纪,自然主义虽然不是欧洲的主流文化,但也是众多文学流派中的一朵奇葩。它出现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它既反对浪漫主义的追求个人自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又觉得现实主义对现实的刻画程度不够,过于约束和表面化。自然主义深刻而充分地展现了真实的社会现实和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中人类的悲惨命运。本文主要通过对同一时期作家的作品比较得出杰克伦敦的与其他自然主义作家在写作风格上的异同,并充分展现伦敦的
期刊
摘要:一场意外的相识,一段奇妙的旅行,一次灵魂的盛宴。电影《闻香识女人》刻画了一个老男人与一个小男人在“欲望”与“道德”之间的态度与原则。演绎了两个不同而又相似的“灵魂”在人生道路上的勇气与坚持。本文将通过对电影当中的人物性格进行分析,深入解读欲望与道德原则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欲望世界里,坚持内心的道德原则。  关键词:《闻香识女人》;欲望;原则  电影《闻香识女人》是由马丁·布赖斯特担当导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