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1]把心理素质教育列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高等学校的德育目标之一;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质,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是高等学校德育目标的具体要求之一”。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素质;举措
1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1 心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教育活动。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套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好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先进科学的教育观念。心理健康教育在承认学生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价值,相信每一个学生有发展自我的潜能,不以学习成绩、智力水平、家庭背景、经济状况衡量评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人才的心理素质培养,因为未来社会人才竞争的基础是心理素质的竞争。
1.2 心育是每一个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
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升学指挥捧的作用,使得学生及家长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无暇顾及其他方面的发展。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生的成才道路选择将会更加多样化、丰富化。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的学生会更加注重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意识到成才的条件不仅要有强健的身体、丰富的知识,更要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创新的能力、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适应能力,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赢得竞争的胜利。
1.3 心育是教师必备的知识和职业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教育的每一个过程中,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而且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具备心理教育的能力,在各自的教育实践中自觉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缺乏心理教育能力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随着网络技术时代的到来,专家们预测教师的传统功能—“传道、授业、解惑”中“授业”的功能将减弱,而人格培养的功能将加强。
2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历史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大学生个体成长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教育主体,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正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对象。在校高职生年龄阶段上跨度较大,一般分布在15岁-22岁左右年龄段上,平均年龄为18岁左右,他们正处在生理、心理快速发展时期,心理发展水平往往滞后于生理的发展水平,积极与消极的心理特点并存,如精力旺盛与冲动,情感丰富与波动,富有理想与不切实际等等。其发展也不平衡,所以往往易于产生各种各样的内心矛盾,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多数处于青春期的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其他内容的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可以预防心理疾病
从心理疾病渐进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各个环节和层次上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自觉认识疾病、缓解症状、阻止病情发展及治疗的预后等方面均有作用,对防治心理疾病的发生具有十分关键的、直接的价值。
2.2 可以减少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一种主要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上的疾病,这种疾病的症状是生理性的,但其产生却没有直接的生理疾因。心因性患者往往经历过情绪上的某种压力,长期的紧张或焦虑,尤其是气愤和恼怒,其他还有挫折感、忧虑无望、焦虑等。高职院校大学生正处在人体发育的高峰阶段,在生理发育的作用下,情绪很不稳定,个体心理机制若不健全,意志控制能力就比较差。大量的实践证明,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可以减少和减轻大学生心身疾病的发生。
2.3 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人格是现实的,有特色的个人,是人经由社会化获得的,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个人特质结构,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综合。教育的可能性以人的可塑性为前提。之所以要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关键是由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动力定型。
3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3.1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有别于国外高校心理咨询也别于医疗机构心理咨询,在内容、目标、对象、方法、途径、机构建设、人员素质等方面具有了自己的特色,为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应抓紧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3.2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讲座
这是基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提出的教育对策,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面向全院学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它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适应心理;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的情绪情感;学生的交往心理;学生的恋爱与性心理、性道德;学生的消费心理;学生的择业心理等。
3.3 高职心理卫生三级保健网
预防是心理教育的首要任务,在高校建立心理卫生三级保健网可以在经费不足、人力有限的条件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初级保健网:由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学生中通过各种途径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培养一批学生咨询员,减少、防止心理疾病发生。系级保健网:对系部层次的与学生联系密切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管理人员、辅导员进行培训,区分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使之能及时解决一些一般的心理问题。校级保健网:以学校心理教育机构、心理咨询中心为主。主要是培养训练专业人员及对一些严重的问题、疑难问题处理,形成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为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提供有力支持。
3.4 重视“心育”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中,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观念不断得到强调和重视,与之相比,心理教育的观念和必要性却长期被忽视。近几年来由于学生心理问题日趋突出,引起学校各级领导、教师及家长的广泛重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要求,无不提醒学校教育: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大学生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5 经常性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心理咨询具有四种功能,即教育功能、发展功能、保健功能、治疗功能。国际心理学联合会编辑的《心理学百科全书》中指出:咨询心理学始终遵循教育的而不是临床的,治疗的或医疗的模式。咨询对象被认为是在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的正常人。咨询心理学家的任务就是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已经存在的能力,或者形成更为适当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素质;举措
1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1 心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教育活动。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套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好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先进科学的教育观念。心理健康教育在承认学生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价值,相信每一个学生有发展自我的潜能,不以学习成绩、智力水平、家庭背景、经济状况衡量评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人才的心理素质培养,因为未来社会人才竞争的基础是心理素质的竞争。
1.2 心育是每一个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
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升学指挥捧的作用,使得学生及家长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无暇顾及其他方面的发展。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生的成才道路选择将会更加多样化、丰富化。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的学生会更加注重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意识到成才的条件不仅要有强健的身体、丰富的知识,更要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创新的能力、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适应能力,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赢得竞争的胜利。
1.3 心育是教师必备的知识和职业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教育的每一个过程中,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而且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具备心理教育的能力,在各自的教育实践中自觉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缺乏心理教育能力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随着网络技术时代的到来,专家们预测教师的传统功能—“传道、授业、解惑”中“授业”的功能将减弱,而人格培养的功能将加强。
2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历史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大学生个体成长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教育主体,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正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对象。在校高职生年龄阶段上跨度较大,一般分布在15岁-22岁左右年龄段上,平均年龄为18岁左右,他们正处在生理、心理快速发展时期,心理发展水平往往滞后于生理的发展水平,积极与消极的心理特点并存,如精力旺盛与冲动,情感丰富与波动,富有理想与不切实际等等。其发展也不平衡,所以往往易于产生各种各样的内心矛盾,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多数处于青春期的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其他内容的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可以预防心理疾病
从心理疾病渐进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各个环节和层次上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自觉认识疾病、缓解症状、阻止病情发展及治疗的预后等方面均有作用,对防治心理疾病的发生具有十分关键的、直接的价值。
2.2 可以减少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一种主要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上的疾病,这种疾病的症状是生理性的,但其产生却没有直接的生理疾因。心因性患者往往经历过情绪上的某种压力,长期的紧张或焦虑,尤其是气愤和恼怒,其他还有挫折感、忧虑无望、焦虑等。高职院校大学生正处在人体发育的高峰阶段,在生理发育的作用下,情绪很不稳定,个体心理机制若不健全,意志控制能力就比较差。大量的实践证明,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可以减少和减轻大学生心身疾病的发生。
2.3 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人格是现实的,有特色的个人,是人经由社会化获得的,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个人特质结构,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综合。教育的可能性以人的可塑性为前提。之所以要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关键是由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动力定型。
3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3.1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有别于国外高校心理咨询也别于医疗机构心理咨询,在内容、目标、对象、方法、途径、机构建设、人员素质等方面具有了自己的特色,为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应抓紧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3.2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讲座
这是基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提出的教育对策,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面向全院学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它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适应心理;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的情绪情感;学生的交往心理;学生的恋爱与性心理、性道德;学生的消费心理;学生的择业心理等。
3.3 高职心理卫生三级保健网
预防是心理教育的首要任务,在高校建立心理卫生三级保健网可以在经费不足、人力有限的条件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初级保健网:由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学生中通过各种途径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培养一批学生咨询员,减少、防止心理疾病发生。系级保健网:对系部层次的与学生联系密切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管理人员、辅导员进行培训,区分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使之能及时解决一些一般的心理问题。校级保健网:以学校心理教育机构、心理咨询中心为主。主要是培养训练专业人员及对一些严重的问题、疑难问题处理,形成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为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提供有力支持。
3.4 重视“心育”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中,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观念不断得到强调和重视,与之相比,心理教育的观念和必要性却长期被忽视。近几年来由于学生心理问题日趋突出,引起学校各级领导、教师及家长的广泛重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要求,无不提醒学校教育: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大学生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5 经常性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心理咨询具有四种功能,即教育功能、发展功能、保健功能、治疗功能。国际心理学联合会编辑的《心理学百科全书》中指出:咨询心理学始终遵循教育的而不是临床的,治疗的或医疗的模式。咨询对象被认为是在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的正常人。咨询心理学家的任务就是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已经存在的能力,或者形成更为适当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