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定位普遍存在“高、大,空、远”的现象,脱离了学生实际生活和个人需要,忽视了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基本是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德育内容以社会为本位,过于空泛,学生难以从情感上达到认同。政治立场、政治观念和政治思想意识的单一化在学校德育中占有主导地位,忽视学生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内在的、自觉的行为环境认同的需要。在德育方法上大量采取的是灌输式的说教、训斥,简单、机械的命令与禁止,脱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践。专门的德育教学和评价注重的是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知识化、认知化,忽视道德的情感、态度、行为、意志的培养,德育没有真正渗透到学生学校生活之中,也孤立于家庭、社会之外。德育工作依旧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德育缺乏科学性、预见性和针对性,不能摸准脉络、对症下药。
学生主体缺位。纵观古今中外德育的历史,可以发现传统的主流德育,是一种看不见“人”的德育。德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灌输,因此不容易让学生接受。在德育中,学生被当作受教育者,从未被真正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不允许自己对各种道德取向进行独立的选择。无视德育主体,把德育当作一种外部力量,强调它对人的约束,强调道德教育对人的驯化,致使道德和道德教育偏离了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宗旨。即使在当今教育改革提出学生主体性学习的理念时也仅限于智育等领域,德育领域一直强调外在强制性的社会性要求。德育的本意不在使学生拥有某方面谋生的专业技能,只在使其成为人。但在工具化的教育追求中,德育被边缘化了,已经蜕变为注入规范、规则的外在化教育。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教育压抑了学生“主体性”“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以肯定地说,在学生没有成为主体,没有充分行使参与权和自觉参与活动的德育过程中,是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人格的。
目标过高。德育目标的制订,必须依据两个因素: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受教育者人格成长的需要。过去我们的德育目标定得太高、太大,甚至有不科学的东西。认为德育是无所不能的,只讲理想,不讲实效;只讲超越,不讲现实;只讲方向性,不研究可能性,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因此,中职学校的德育目标就像美丽的彩虹挂在空中,只能远看不能装点真实的人生。学校的德育活动出现了名义上“加强”,实际上“淡化”;名义上“落实”,实际上“落虚”的现象。有教授曾指出:人类长期经历了一种道德异化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道德变成束缚、限制乃至反对发展的工具,变成消解独立个体存在的手段。德育的本质是培养完全的人格,抓不住德育的本质就会偏离德育目标。
内容空泛。从德育内容来看,学校德育与实际相脱离,表现为:无视社会转型期的经济观、价值观、文化观的多元形态,只讲政治教育,一元代替多元,脱离社会生活实际;无视道德形成与发展的阶段性。有人说我国的德育是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到了大学才讲怎样做人,把德育的内容顺序给颠倒了,脱离学生的年龄实际;无视现代“人本德育”理念的确立,在“个体与群体关系”上,重群体、轻个体,个体是群体的附属品,只能依附于群体之中,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个性,目中无“人”,不考虑学生人格成长的实际需要。这些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性思想品德规范的过度扩张,使学校德育流于形式化、教条化、空泛化,最终导致德育及其对于人的行为调节的无效性。
方法匮乏。在实际工作中.某些教师缺乏科学的德育工作方法论作指导,对于德育工作的细微品性缺乏认知和领悟。在智育面前,德育不过是一种陪衬和摆设。他们往往习惯于用行政命令搞德育,把复杂的德育简单化,以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主,无视德育的学习方式,以运动式和突击性来代替德育实践。这种千篇一律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很好地区分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德育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我们的德育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在于按照科学教育、技术教育的方法来进行德育,把德育作为一种知识来教,作为一种技术来练。其实知识学习强调的是接受、理解和创造,技能操作强调的是训练、熟练和应用,而德育应该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生活实践。
学生主体缺位。纵观古今中外德育的历史,可以发现传统的主流德育,是一种看不见“人”的德育。德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灌输,因此不容易让学生接受。在德育中,学生被当作受教育者,从未被真正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不允许自己对各种道德取向进行独立的选择。无视德育主体,把德育当作一种外部力量,强调它对人的约束,强调道德教育对人的驯化,致使道德和道德教育偏离了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宗旨。即使在当今教育改革提出学生主体性学习的理念时也仅限于智育等领域,德育领域一直强调外在强制性的社会性要求。德育的本意不在使学生拥有某方面谋生的专业技能,只在使其成为人。但在工具化的教育追求中,德育被边缘化了,已经蜕变为注入规范、规则的外在化教育。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教育压抑了学生“主体性”“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以肯定地说,在学生没有成为主体,没有充分行使参与权和自觉参与活动的德育过程中,是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人格的。
目标过高。德育目标的制订,必须依据两个因素: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受教育者人格成长的需要。过去我们的德育目标定得太高、太大,甚至有不科学的东西。认为德育是无所不能的,只讲理想,不讲实效;只讲超越,不讲现实;只讲方向性,不研究可能性,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因此,中职学校的德育目标就像美丽的彩虹挂在空中,只能远看不能装点真实的人生。学校的德育活动出现了名义上“加强”,实际上“淡化”;名义上“落实”,实际上“落虚”的现象。有教授曾指出:人类长期经历了一种道德异化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道德变成束缚、限制乃至反对发展的工具,变成消解独立个体存在的手段。德育的本质是培养完全的人格,抓不住德育的本质就会偏离德育目标。
内容空泛。从德育内容来看,学校德育与实际相脱离,表现为:无视社会转型期的经济观、价值观、文化观的多元形态,只讲政治教育,一元代替多元,脱离社会生活实际;无视道德形成与发展的阶段性。有人说我国的德育是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到了大学才讲怎样做人,把德育的内容顺序给颠倒了,脱离学生的年龄实际;无视现代“人本德育”理念的确立,在“个体与群体关系”上,重群体、轻个体,个体是群体的附属品,只能依附于群体之中,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个性,目中无“人”,不考虑学生人格成长的实际需要。这些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性思想品德规范的过度扩张,使学校德育流于形式化、教条化、空泛化,最终导致德育及其对于人的行为调节的无效性。
方法匮乏。在实际工作中.某些教师缺乏科学的德育工作方法论作指导,对于德育工作的细微品性缺乏认知和领悟。在智育面前,德育不过是一种陪衬和摆设。他们往往习惯于用行政命令搞德育,把复杂的德育简单化,以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主,无视德育的学习方式,以运动式和突击性来代替德育实践。这种千篇一律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很好地区分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德育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我们的德育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在于按照科学教育、技术教育的方法来进行德育,把德育作为一种知识来教,作为一种技术来练。其实知识学习强调的是接受、理解和创造,技能操作强调的是训练、熟练和应用,而德育应该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生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