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令是北宋仁宗时期的青年文人,在致力于诗歌写作的同时,于散文、辞赋创作也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就,其骚体赋、文体赋,情理兼胜,很好地做到了“缘情发义、托物兴辞”。
关键词:王令;辞赋;情理兼胜
王令是北宋仁宗时期的青年文人,他才华富赡,虽然在世仅28年,但以惊人的毅力、罕见的热情,创作了数量可观的诗文,其才学和节行受到当时许多文人士大夫的赞誉,在江淮一带颇负盛名。王令在致力于诗歌写作的同时,于散文、辞赋创作也倾注了不少心血,其文集中的13篇辞赋,情理兼胜,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就。
一、骚体赋
骚体又叫楚辞体,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荆溪林下偶谈》云:“屈原以此《离骚》命名,其文则赋也。”〔1〕刘熙载《艺概·赋概》云:“古者,辞与赋通称。《史记·司马相如传》言‘景帝不好辞赋’,《汉书·扬雄传》‘赋莫深于离骚,辞莫丽于相如’。”〔2〕可见辞赋可互称通用。对于宋人之骚体辞赋,朱熹曾论曰:“宋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自欧阳文忠公、南丰曾巩、与眉山苏公相继迭起,以其文擅名当世,杰然自为一代之文。独于楚人之赋,有未数数然者。”〔3〕认为北宋古文家们对骚赋创作不予重视。其实北宋中叶的骚赋创作总体来说并不沉寂,当时的一些文人由于忧世不治,道不得行,而借骚赋抒发个人的政治郁闷或表现高尚的道德操守,蔡襄的《季秋牡丹赋》、《慈竹赋》、李觏的《吊扬子》、刘敞的《秦昭和钟赋》、梅尧臣的《离忧赋》、沈括的《怀旧赋》等都是这方面的作品。欧阳修也有一些骚体辞赋,如《醉翁吟》、《啄木辞》、《哭女师辞》等。
王令的骚体辞赋数量较多,集中标明为赋的骚赋有三篇,分别是《藏芝赋》、《怀感赋寄满建中粹翁》、《言归赋三章》;其它虽不以辞赋为名,但通篇带有大量“兮”字,明显是楚辞句调,因此亦是骚体赋,有《南山之田赠王介甫》、《送黄莘任道赴扬州主学》、《效醉翁吟》、《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我思故人答焦千之伯强》、《山中词》、《江上词》、《鲁子思哀词》八篇。王令的骚体赋在体裁上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模拟《楚辞》如《藏芝赋》等,另一部分模拟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如《言归赋三章》等。
在辞赋的创作上,王令亦主张明道,在《藏芝赋》序中,他对于屈原陈忠直私、忿废怨逐流露出批评之意:“若夫陈忠直私,忿废而怨逐,托于彼而取此以见义,此则予知;至于道,则予不得而一也。”〔4〕可知王令的骚体辞赋绝不仅是为个人之不遇而幽忧愤叹,因此不能从一般意义上的贤人失志来解读。这些辞赋多是表达他对完善道德的追求。《藏芝赋》以芝草况意个人隐而求道之处境和高洁人格;《南山之田赠王介甫》以耕作荒芜的田地来象征求道的努力不懈。有些辞赋则抒发归欤之情,表现对道德的坚守和高洁人格的追求。
《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中概括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内容,但主题思想有所不同,强调儒道的治世作用。陶渊明的“桃花源”理想既有对道家弃圣绝智思想的发展,又有对儒家重视民生和社会稳定等观念的改造、革新。而王令则从儒家的纲常伦理出发,怜悯“桃花源”人们“耳目无知”,希望家在武陵的张颉能“穷探兮远览,究是非之所从。因高言而大唱,一洗世之昏聋”〔5〕。
二、文体赋
王令的文赋不多,只有《竹赋》、《送穷文》两篇。《竹赋》是王令早期的一篇咏物抒情小赋。全篇之行文格式模仿荀赋的咏物,前半以谜语描摩所咏之物的外形特征,后半则以筮文回答“弟子”之疑问,解释竹之丰富内蕴。竹子“临临兮其高其可仰也,挺挺兮其直其不可托也,毅毅兮其群而不为党也”〔6〕,这种特质象征着拔俗狷洁的人格,为王令所追慕;“其立自树而不倚”,“绝众而不离”,“恬无盛衰,以听四时。……其守不移,附者益增”〔7〕。这样的处世态度和坚定的操守正是王令所肯定的。
作于皇祐三年的《送穷文》模仿韩愈的同题古文而作,韩文之源为扬雄的《逐贫赋》,因此王令的《送穷文》亦属于文体之赋。此赋先以悲愤之情描写自己贫困潦倒的生活以及不容于世的境遇,然后借穷鬼之口写世态人情,痛斥当时的浇薄世风,从侧面突出了其固穷守节的德行。此赋虽有模仿的痕迹,但并不肯屋下架屋。韩愈批判的五鬼: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其实正是他本人所引以为荣的学问道德和狷洁人格,明抑实扬。而王令的穷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贫寒、偃蹇不遇,所以愤激之情充溢,语锋犀利,没有太多的诙谐语气,而批判社会的力度更大。表现自我上,王令相对要含蓄、委婉一些,不似韩文张扬。行文能化繁为简,巧妙构思,语言生动,寓理深刻。
三、王令辞赋的艺术特色
王令的辞赋一般篇幅较短小,讲求意尽文止,较长的不足五百多字,如《怀感赋寄满建中粹翁》,最短的仅有百余字,如《我思故人答焦千之伯强》。句式或接近于四言、六言诗,具有诗歌的特质和情韵;或随意长短,散文化倾向明显。风格具有丰富多样性,有的表现为婉转流畅,如《竹赋》多用“也”、“而”等虚词,使句子节奏纡徐圆畅,吟咏富有情韵。《藏芝赋》句式上源自屈原的《桔颂》,但变《桔颂》两句一节、第七字用韵为三一节、第十一字用韵,节奏显得较为纡徐舒缓。有的表现为清新自然,如《效醉翁吟》描绘出优美寂静的山间景色:“山岩岩兮谷幽幽,水无人兮自流,……山靡春兮野鹿进,亭无人兮飞鸟下。”〔8〕《送黄莘任道赴扬州主学》则简单勾画出明丽纯净的风光。其辞赋又多流露出豪壮奇峭的色彩,如《南山之田赠王介甫》云:“吾耕浅兮谷不穟,耕之深兮石挠吾耒。吾耒挠兮耕耨嗟难,雨专水兮日专旱。借不然兮颖以秀,螟悬心兮螣开口。”〔9〕想象耕耘的艰难,语意奇峭。
在王令的辞赋中,描写、说理能与抒情融为一体。《效醉翁吟》和《送黄莘任道赴扬州主学》都是通过对优美景物的描写,表达对道德高尚者的仰慕,自然风光在作者笔下,皆濡染了情义。说理议论在王令的辞赋中较为普遍,但大都饱含着强烈的感情,如《归田赋》;坚持操守的人却不能容于俗世,其说理中深蕴着愤慨之情,如(《南山之田赠王介甫》;《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感慨桃源人的无知,流露出的则以儒道济世的政治热情。
王令的辞赋创作,很好地做到了“缘情发义、托物兴辞”〔10〕,与古赋创作复兴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王令之后,骚体赋创作进一步受到重视,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等人都有大量的骚体赋作出现。这表明屈原、陶渊明的人格风范以及他们的“骚体”作品得到了北宋文人的普遍认可和爱慕。
【参考文献】
[1]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九
[2]刘熙载.刘熙载文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3]祝尧.古赋辨体.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八
[4][5][6][7][8][9]王令.王令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0]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00.
作者简介:张晓敏,郑州师范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唐宋文学。许芳芳,郑州市第五十七中学中教一级教师。
关键词:王令;辞赋;情理兼胜
王令是北宋仁宗时期的青年文人,他才华富赡,虽然在世仅28年,但以惊人的毅力、罕见的热情,创作了数量可观的诗文,其才学和节行受到当时许多文人士大夫的赞誉,在江淮一带颇负盛名。王令在致力于诗歌写作的同时,于散文、辞赋创作也倾注了不少心血,其文集中的13篇辞赋,情理兼胜,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就。
一、骚体赋
骚体又叫楚辞体,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荆溪林下偶谈》云:“屈原以此《离骚》命名,其文则赋也。”〔1〕刘熙载《艺概·赋概》云:“古者,辞与赋通称。《史记·司马相如传》言‘景帝不好辞赋’,《汉书·扬雄传》‘赋莫深于离骚,辞莫丽于相如’。”〔2〕可见辞赋可互称通用。对于宋人之骚体辞赋,朱熹曾论曰:“宋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自欧阳文忠公、南丰曾巩、与眉山苏公相继迭起,以其文擅名当世,杰然自为一代之文。独于楚人之赋,有未数数然者。”〔3〕认为北宋古文家们对骚赋创作不予重视。其实北宋中叶的骚赋创作总体来说并不沉寂,当时的一些文人由于忧世不治,道不得行,而借骚赋抒发个人的政治郁闷或表现高尚的道德操守,蔡襄的《季秋牡丹赋》、《慈竹赋》、李觏的《吊扬子》、刘敞的《秦昭和钟赋》、梅尧臣的《离忧赋》、沈括的《怀旧赋》等都是这方面的作品。欧阳修也有一些骚体辞赋,如《醉翁吟》、《啄木辞》、《哭女师辞》等。
王令的骚体辞赋数量较多,集中标明为赋的骚赋有三篇,分别是《藏芝赋》、《怀感赋寄满建中粹翁》、《言归赋三章》;其它虽不以辞赋为名,但通篇带有大量“兮”字,明显是楚辞句调,因此亦是骚体赋,有《南山之田赠王介甫》、《送黄莘任道赴扬州主学》、《效醉翁吟》、《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我思故人答焦千之伯强》、《山中词》、《江上词》、《鲁子思哀词》八篇。王令的骚体赋在体裁上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模拟《楚辞》如《藏芝赋》等,另一部分模拟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如《言归赋三章》等。
在辞赋的创作上,王令亦主张明道,在《藏芝赋》序中,他对于屈原陈忠直私、忿废怨逐流露出批评之意:“若夫陈忠直私,忿废而怨逐,托于彼而取此以见义,此则予知;至于道,则予不得而一也。”〔4〕可知王令的骚体辞赋绝不仅是为个人之不遇而幽忧愤叹,因此不能从一般意义上的贤人失志来解读。这些辞赋多是表达他对完善道德的追求。《藏芝赋》以芝草况意个人隐而求道之处境和高洁人格;《南山之田赠王介甫》以耕作荒芜的田地来象征求道的努力不懈。有些辞赋则抒发归欤之情,表现对道德的坚守和高洁人格的追求。
《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中概括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内容,但主题思想有所不同,强调儒道的治世作用。陶渊明的“桃花源”理想既有对道家弃圣绝智思想的发展,又有对儒家重视民生和社会稳定等观念的改造、革新。而王令则从儒家的纲常伦理出发,怜悯“桃花源”人们“耳目无知”,希望家在武陵的张颉能“穷探兮远览,究是非之所从。因高言而大唱,一洗世之昏聋”〔5〕。
二、文体赋
王令的文赋不多,只有《竹赋》、《送穷文》两篇。《竹赋》是王令早期的一篇咏物抒情小赋。全篇之行文格式模仿荀赋的咏物,前半以谜语描摩所咏之物的外形特征,后半则以筮文回答“弟子”之疑问,解释竹之丰富内蕴。竹子“临临兮其高其可仰也,挺挺兮其直其不可托也,毅毅兮其群而不为党也”〔6〕,这种特质象征着拔俗狷洁的人格,为王令所追慕;“其立自树而不倚”,“绝众而不离”,“恬无盛衰,以听四时。……其守不移,附者益增”〔7〕。这样的处世态度和坚定的操守正是王令所肯定的。
作于皇祐三年的《送穷文》模仿韩愈的同题古文而作,韩文之源为扬雄的《逐贫赋》,因此王令的《送穷文》亦属于文体之赋。此赋先以悲愤之情描写自己贫困潦倒的生活以及不容于世的境遇,然后借穷鬼之口写世态人情,痛斥当时的浇薄世风,从侧面突出了其固穷守节的德行。此赋虽有模仿的痕迹,但并不肯屋下架屋。韩愈批判的五鬼: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其实正是他本人所引以为荣的学问道德和狷洁人格,明抑实扬。而王令的穷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贫寒、偃蹇不遇,所以愤激之情充溢,语锋犀利,没有太多的诙谐语气,而批判社会的力度更大。表现自我上,王令相对要含蓄、委婉一些,不似韩文张扬。行文能化繁为简,巧妙构思,语言生动,寓理深刻。
三、王令辞赋的艺术特色
王令的辞赋一般篇幅较短小,讲求意尽文止,较长的不足五百多字,如《怀感赋寄满建中粹翁》,最短的仅有百余字,如《我思故人答焦千之伯强》。句式或接近于四言、六言诗,具有诗歌的特质和情韵;或随意长短,散文化倾向明显。风格具有丰富多样性,有的表现为婉转流畅,如《竹赋》多用“也”、“而”等虚词,使句子节奏纡徐圆畅,吟咏富有情韵。《藏芝赋》句式上源自屈原的《桔颂》,但变《桔颂》两句一节、第七字用韵为三一节、第十一字用韵,节奏显得较为纡徐舒缓。有的表现为清新自然,如《效醉翁吟》描绘出优美寂静的山间景色:“山岩岩兮谷幽幽,水无人兮自流,……山靡春兮野鹿进,亭无人兮飞鸟下。”〔8〕《送黄莘任道赴扬州主学》则简单勾画出明丽纯净的风光。其辞赋又多流露出豪壮奇峭的色彩,如《南山之田赠王介甫》云:“吾耕浅兮谷不穟,耕之深兮石挠吾耒。吾耒挠兮耕耨嗟难,雨专水兮日专旱。借不然兮颖以秀,螟悬心兮螣开口。”〔9〕想象耕耘的艰难,语意奇峭。
在王令的辞赋中,描写、说理能与抒情融为一体。《效醉翁吟》和《送黄莘任道赴扬州主学》都是通过对优美景物的描写,表达对道德高尚者的仰慕,自然风光在作者笔下,皆濡染了情义。说理议论在王令的辞赋中较为普遍,但大都饱含着强烈的感情,如《归田赋》;坚持操守的人却不能容于俗世,其说理中深蕴着愤慨之情,如(《南山之田赠王介甫》;《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感慨桃源人的无知,流露出的则以儒道济世的政治热情。
王令的辞赋创作,很好地做到了“缘情发义、托物兴辞”〔10〕,与古赋创作复兴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王令之后,骚体赋创作进一步受到重视,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等人都有大量的骚体赋作出现。这表明屈原、陶渊明的人格风范以及他们的“骚体”作品得到了北宋文人的普遍认可和爱慕。
【参考文献】
[1]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九
[2]刘熙载.刘熙载文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3]祝尧.古赋辨体.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八
[4][5][6][7][8][9]王令.王令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0]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00.
作者简介:张晓敏,郑州师范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唐宋文学。许芳芳,郑州市第五十七中学中教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