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动商的培养,是在学校体育改革中不应该被忽视的课题,动商的研究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也意义非凡。“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一直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推出的一项重要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举措,同时也是广大体育理论研究者和基层体育教师一直研究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近年来“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的推广,针对如何通过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动商进行浅析。
动商由南京理工大学王宗平教授于2012年提出,是继智商、情商之后。提出的全新概念。动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动商是指个体的运动商数,是个体克服自身和客观事物进行身体运动的能力,是人的运动天赋水平和运动潜能发挥能力,主要包括:运动素质、运动心理、身体机能;广义的动商是指一切通过人的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包括身体运动、生产劳动、生活行动、社会活动的特质和能力,由先天遗传、后天环境和后天调控共同决定。人人都有动商,只是其先天的动商水平高低不相同,发展学生动商要以课程为载体,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教育的课程对学生动商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1 体育课兴趣化的必要性
1.1 低年级阶段小学生注意力分散,需要兴趣吸引
小学生在低年级阶段感知能力开始逐渐提高,身体发育速度加快,需要通过兴趣吸引他们参与体育课。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能够连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15分钟左右,注意力集中时间通常和兴趣的大小有关,感知事物往往是一时的兴趣和新鲜感。其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整体向局部发展,逐渐发现事物的主要特点和事物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低年級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还不发达。他们的记忆属于无意识记忆,具有随机性的特点。他们情绪控制能力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1.2 高年级阶段小学生需要感兴趣的教学方法以保持期待
小学生到了高年级阶段后情绪控制能力开始增强,能够连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有一定的增长,大约能达到25分钟左右,但是依然无法完全集中于一节完整的40分钟左右的课。小学生到了高年级阶段,其抽象思维开始逐渐发展,对待事物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也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根据高年级阶段小学生身心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也要有相应的变化。因此,不宜过早地发展小学生的力量和耐力等素质,可以利用该阶段小学生柔韧素质的快速发展期锻炼他们的柔韧素质。与此同时,小学体育老师在教学方法的安排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体育老师需要采用学生能够理解并且会使学生产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学生对体育课保持期待,体育课兴趣化也得以顺利开展。
2 “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培养动商的途径
2.1 体育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发展自身动商
体育教师要经常性地参加上级的理论培训和观摩课堂展示,在培训学习中无形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体育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乃至今后人生的引路人,因此,教师的动商水平影响着学生动商的培养与发展,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教师的榜样作用尤其明显。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动商,首先要有一支高动商的体育教师队伍,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们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教学理念,不断发展自己的动商水平。
2.2 传播动商理念,激发学生主动提升动商的动力
动商概念是2012年提出的概念,自提出尚未满十年,还属于一个理论内涵不断丰富中的新概念,虽然动商的测量标准很模糊,但是这些年来动商概念已经渐渐为人们所接受。可见,动商的提出是非常具有科学性的。对于广大小学生来说,动商概念还是很陌生的,不知道有动商这个概念,自然就不会有提升动商的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动商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动商。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体育理论课的课堂给学生们讲解动商的概念和意义内涵,让学生了解动商的重要性,同时营造学习提升动商的氛围,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动商观,以提高动商为荣。在小学阶段就让学生对动商有清醒的认识,也对其“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有重要意义。
2.3 围绕学生的体育兴趣,建立快乐体育课堂
传统的体育教学一味地追求学生动作技能的培养,学生被动地学习生硬的动作技能,用教专业队训练的方式教学生学习动作,枯燥的训练手段占满了课堂,使很多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恐惧心理,出现所谓的“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动商的培养。而“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以来,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多改变,快乐体育的理念融入了体育课堂教学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学生对体育产生了兴趣,就有助于其动商的培养和提升。
3 结语
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可以只关注其智商与情商的发展,同时还需要多关注其动商的培养与发展,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成长的必要途径,因此,学校课程对学生动商意识的培养和动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通过让教师团队的不断进步、快乐体育课堂的构建,可使学生们逐步培养动商并不断提升动商水平。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动商由南京理工大学王宗平教授于2012年提出,是继智商、情商之后。提出的全新概念。动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动商是指个体的运动商数,是个体克服自身和客观事物进行身体运动的能力,是人的运动天赋水平和运动潜能发挥能力,主要包括:运动素质、运动心理、身体机能;广义的动商是指一切通过人的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包括身体运动、生产劳动、生活行动、社会活动的特质和能力,由先天遗传、后天环境和后天调控共同决定。人人都有动商,只是其先天的动商水平高低不相同,发展学生动商要以课程为载体,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教育的课程对学生动商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1 体育课兴趣化的必要性
1.1 低年级阶段小学生注意力分散,需要兴趣吸引
小学生在低年级阶段感知能力开始逐渐提高,身体发育速度加快,需要通过兴趣吸引他们参与体育课。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能够连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15分钟左右,注意力集中时间通常和兴趣的大小有关,感知事物往往是一时的兴趣和新鲜感。其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整体向局部发展,逐渐发现事物的主要特点和事物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低年級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还不发达。他们的记忆属于无意识记忆,具有随机性的特点。他们情绪控制能力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1.2 高年级阶段小学生需要感兴趣的教学方法以保持期待
小学生到了高年级阶段后情绪控制能力开始增强,能够连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有一定的增长,大约能达到25分钟左右,但是依然无法完全集中于一节完整的40分钟左右的课。小学生到了高年级阶段,其抽象思维开始逐渐发展,对待事物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也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根据高年级阶段小学生身心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也要有相应的变化。因此,不宜过早地发展小学生的力量和耐力等素质,可以利用该阶段小学生柔韧素质的快速发展期锻炼他们的柔韧素质。与此同时,小学体育老师在教学方法的安排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体育老师需要采用学生能够理解并且会使学生产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学生对体育课保持期待,体育课兴趣化也得以顺利开展。
2 “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培养动商的途径
2.1 体育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发展自身动商
体育教师要经常性地参加上级的理论培训和观摩课堂展示,在培训学习中无形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体育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乃至今后人生的引路人,因此,教师的动商水平影响着学生动商的培养与发展,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教师的榜样作用尤其明显。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动商,首先要有一支高动商的体育教师队伍,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们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教学理念,不断发展自己的动商水平。
2.2 传播动商理念,激发学生主动提升动商的动力
动商概念是2012年提出的概念,自提出尚未满十年,还属于一个理论内涵不断丰富中的新概念,虽然动商的测量标准很模糊,但是这些年来动商概念已经渐渐为人们所接受。可见,动商的提出是非常具有科学性的。对于广大小学生来说,动商概念还是很陌生的,不知道有动商这个概念,自然就不会有提升动商的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动商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动商。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体育理论课的课堂给学生们讲解动商的概念和意义内涵,让学生了解动商的重要性,同时营造学习提升动商的氛围,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动商观,以提高动商为荣。在小学阶段就让学生对动商有清醒的认识,也对其“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有重要意义。
2.3 围绕学生的体育兴趣,建立快乐体育课堂
传统的体育教学一味地追求学生动作技能的培养,学生被动地学习生硬的动作技能,用教专业队训练的方式教学生学习动作,枯燥的训练手段占满了课堂,使很多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恐惧心理,出现所谓的“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动商的培养。而“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以来,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多改变,快乐体育的理念融入了体育课堂教学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学生对体育产生了兴趣,就有助于其动商的培养和提升。
3 结语
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可以只关注其智商与情商的发展,同时还需要多关注其动商的培养与发展,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成长的必要途径,因此,学校课程对学生动商意识的培养和动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通过让教师团队的不断进步、快乐体育课堂的构建,可使学生们逐步培养动商并不断提升动商水平。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