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为什么都愿意穿越回宋朝?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ettym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读过一些当代文人怀念宋朝的文章,表达出了愿意生活在宋朝的强烈愿望,那么,为什么文人都愿意回到宋朝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一点,是因为在历朝历代中,宋朝对读书人是最宽容的,所以才让读书人心向往之。
  相对于动辄大兴文字狱的清朝,宋朝可谓是文人的天堂。在两宋时代,几乎没有文字狱,知识分子可以自由地上书言事、批评时政,尽管有时言论过激,但也不必担心因言获罪。为什么宋朝对知识分子这么宽容呢?这要从宋朝立国说起,众所周知,宋太祖赵匡胤原是后周大将(禁军殿前都点检),后来依靠手中的军权,发动陈桥兵变,夺了柴家的江山,坐了天下,因此,赵匡胤对拥有兵权的武将特别不放心,处处提防,所以整个宋朝重文轻武,武将处于文官的节制下。但赵匡胤对文人却很信任,他认为文人只是写写字、发发牢骚,手中没有兵,所以对政权构不成威胁。正因如此,赵匡胤在坐定天下以后,颁布了“祖宗家法”,据北宋叶梦得在《避暑漫抄》中记载,“祖宗家法”被刻于碑上,共三条,其中的第二条就是关于读书人的,内容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要子孙后代共同遵守。由此可见,宋朝统治者对知识分子宽容,是从老祖宗那里定下的规矩,在祖宗之法不可违的封建时代,这样的规矩对子孙当然有着极强的约束力。
  宋朝皇帝不但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们并不是摆摆样子、做做表面文章,而是身体力行,把规定落实到了实处。王君玉在《国老谈苑》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回,赵匡胤设宴招待各位大臣,有一个叫王著的翰林学士,喝醉了,大吵大闹,赵匡胤便命人将他扶出去休息,但王著却不肯走,放声痛哭,左右的人硬把他搀扶出去了。第二天,有人就上奏赵匡胤,说:“王著逼宫门大恸,思念世宗”。意思是说,王著之所以大哭,是在思念周世宗(即柴荣,前朝皇帝)。王著到底是不是因为思念周世宗而大哭?没有真真凭实据,只是一种猜测,但冲他的表现,如果硬给安上这么个罪名,也不是没有道理,在皇权专制的封建时代,这是个很大的罪名。可是,赵匡胤看到这份奏折后,却轻描淡写地说:“王著这个人,不过是一个酒徒,世宗在世时我就了解他。他只是一介书生,就是真的哭世宗,又能怎样呢?”王著因此捡了一条命,官还照当不误,可见宋朝对士大夫是真的很宽容。
  还有一件事,也能说明宋朝皇帝对读书人的宽容,这件事发生在宋仁宗在位期间,当时,四川有一个年纪已经老大不小了的书生,给成都太守献了一首诗,诗中有这样两句:“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成都太守认为首诗的意思是煽动造反,便把这个书生抓了起来,押送到京城,交给皇帝惩治。仁宗仔细询问了案由,说:“此乃老秀才急于仕宦而为之,不足治也。可授以司戶参军,不厘事务,处于远小郡。”意思是说,这个书生是因为年纪大了,还没有当上官,着急了,不能因此就治他的罪,可以给他一个小官当!你看,仁宗皇帝多么仁爱,不但没追究这个书生的责任,还替他开脱,还给他安排了个工作,试想一下,如果换成雍正或乾隆那样的皇帝,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都能导致血流成河、家破人亡,写出这样的“反诗”的老秀才还活得了吗?
  当然,宋朝也不是一个读书人没杀过,宋高宗时代,杀了一个读书人,此人就是学生领袖陈东。靖康之变后,赵构即位,起用李纲为宰相,负责抗金。但宋高宗不敢坚决抗金,对主张“直捣黄龙、迎回二帝”的李纲心怀忌惮,不久就罢免了李纲的职务,而且谋划南逃。太学生陈东便上书赵构,请求留下李纲;请求宋高宗亲征北伐,以迎回二帝;请求高宗回到东京,不要南逃;请求高宗罢免不图进取的黄潜善等人……此时,有一个叫欧阳澈的平民,也给高宗上书,内容和陈东大致相同,黄潜善就建议高宗将陈东和欧阳澈杀掉,以维护政局稳定,免得引起大规模群体姓事件。宋高宗为一己之私,决定杀掉陈东等人, 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年)八月二十五日,陈东与欧阳澈一起被杀,太祖赵匡胤定下的不杀读书人的祖宗家法被破坏了,陈东成了宋朝唯一一个因上书言事被杀的读书人。
  虽然如此,宋朝对知识分子是最宽容的,这也正是令读书人心向往之的原因所在。
  编辑/林青雨
其他文献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你隐藏在窑烧里的秘密,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初听这首《青花瓷》,便极惊艳,惊艳歌词如此古典清雅,以及词中的“瓷”,一种素净别致的美。这种美,明晰,干净,于时光里安然沉静,纯净柔和,充满诗情画意。  色彩宁静,胎体透明,形状精巧,图案清心。这莹然可玩的优雅物事,是一代一代瓷器艺人的匠心之作,以无穷智慧,集毕生精力,创造了古往今来
期刊
编者按:扬之水原名赵丽雅,热爱读书,自学成才,曾在三联书店的《读书》杂志做编辑十年,后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  前段日子,在微信的一个小拍卖上看到扬之水的一个便笺,觉得很有意思。这个便笺是扬之水写给三联书店前总经理范用先生的,这里抄录如下:“范用先生:您好!此三册书早读一过,但自以为非其一读即罢之著,故欲置之案头,多‘赖’一些时日,今接催书单,不胜惶恐,因急急奉上,并深致歉意!即颂
期刊
小寒连大寒,病从寒中来   每年的公歷1月6日前后是小寒节气,1月20日前后是大寒节气,小寒和大寒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最后两个节气。在小寒到大寒这段时间里,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最冷的时候,谚语云:“小寒大寒,冷作一团。”因此,小寒和大寒期间养生保健最重要的就是针对一个“寒”字做文章,日常要保暖,疾病须预防。  保暖别忘头脚“小寒大寒,街上走走,金钱丢手。”民间这一说法道出了这段时间的寒冷程度,
期刊
朱熹: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焉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葢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
期刊
策划:本刊编辑部  主笔:祺悦  责编:刘书含  宋代大思想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段精辟言论集中刻画了儒家士子内圣外王,修齐治平的根本智慧。是中国人的真灵魂、真骨血、真精气。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在儒家,儒家的根本精神体现在《大学》。  《大学》,儒家之“圣经”,中华民族真精神。《大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脊梁。《大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真正的国士精神,士可
期刊
“大学”二字,大人治学,大人觉学,大人修学。大光明智慧之学,大手印大圆满修学次第。易经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什么是大人?顶天立地,知晓阴阳五行相生相克,顺天时察地利明人和。洞见吉凶祸福盛衰起伏成败利害的演化,奉天承运,与一切众生鬼神合道合德。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成为人格丰满的
期刊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对他(她)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人在学生时代,能遇到一个或几个对自己能有启蒙作用的老师,那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近读大学者钱穆的《师友杂忆》一书,发现钱穆就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在他求学阶段,遇到了三个十分另类的老师,对他的人生之路产生了极大影响。  钱穆十岁的时候,进入果育学校读书,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叫做伯圭的老师。钱穆喜欢读课外书,特别是《三国演义》,他读得很熟。于是
期刊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皇帝,传奇的不光是他寒微的出身、坎坷的经历以及成功创业奋斗史,还包括他的长相,这也一直是个难解的历史之谜。电影《邪不压正》上映后,因为廖凡与朱元璋画像“撞脸”,朱元璋的相貌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  流传至今的朱元璋画像大约有十几种,不外乎美丑两大类,只是程度有所不同,丑到极致的犹如今天的“恶搞”,那哪类更接近历史事实呢?我们先从一个民间故事说起:  朱元璋称帝后,遍召丹青高手
期刊
翠影层层,斑驳一地傲然风骨,芳香弥漫沁出一股绝世风姿。  不知何时,竹的身影进入了我的记忆中,只知道它有一身非凡的傲骨和芬芳的清香。窗外,竹子随风飘摆,婀娜多姿,空气中夹杂着一股沁人心脾的竹香——清幽而淡雅。  九百多年前,苏轼隐居归林,着一身素衣,桌上一杯素茶,零星几片竹叶飘落其中,突出了苏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傲然风骨,他豪气万丈,挥洒笔墨“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期刊
在《学衡》上的一篇文章里,梅光迪君说:“实则模仿西人与模仿古人,其所模仿者不同,其为奴隶则一也。况彼等模仿西人,仅得糟粕,国人之模仿古人者,时多得其神髓乎。”我因此引起一种对于模仿与影响、国粹与欧化问题的感想。梅君以为模仿都是奴隶,但模仿而能得其神髓,也是可取的。我则以为模仿都是奴隶,但影响却是可以的,国粹只是趣味的遗传,无所用其模仿,欧化是一种外缘,可以尽量的容受他的影响,当然不以模仿了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