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用心感悟

来源 :美与时代· 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_yanjiang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教学应重视儿童画的创作,通过对儿童画的解读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得到美的熏陶。在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美术素养,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本文主要是对美术儿童画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儿童画 创作
  每每欣赏书本上的学生作品时就会听到学生这样谈论:“哇,这个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其实这个小作者画的是《下雪了,冬眠的动物冷吗》,他用细腻的画笔描绘了地下冬眠的小动物们,土黄略带棕色的泥土,蜷缩着的蚯蚓以及小昆虫,连我自己都很佩服这位小作者,这样的画就反映了儿童原创性绘画的意趣,孩子对生活有着极强的丰富想象力,这些都是儿童特有的而成人世界忽略的东西。也许有的家长或者学生认为画的干净、画的像就是好画的标准,其实我觉得更可贵的应该是孩子对生活的理解和想象。很多家长或者老师以教授美术技艺为绘画目的,孩子过早接受了传统的技法却失去了最宝贵的童真,能非常老练的创作儿童画,却也在这些过程中慢慢失去了自己的个性。
  “我花费了终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也经常思考到底儿童画有哪些地方吸引了绘画大师们呢?应该就是去关注儿童绘画的意趣,作为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又该如何去看待和把握儿童绘画的意趣表现呢?
  一、儿童画的精神:追求美术情感,在涂画中
  感受美的绘画情趣
  每个孩子都会画画,他也是儿童早期自我感情宣泄的需要。从最早的涂鸦开始,孩子就有了自己的绘画需要。儿童时期孩子能大胆作画,没有什么束缚,想到哪画到哪,这种思维方式是成人所不能理解与替代的。常常与其它老师探讨,有些参加比赛的孩子的作品是出自于孩子本身的想法吗?过多含有成人思维的作品还具有儿童画的精神吗?我也会自己去反思这样的问题。
  儿童画的绘画精神是需要唤起儿童绘画表现的“本质力量”,这是每个孩子都有的能力,决不是老师或者家长能够替代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前,应认真分析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以及年龄特点,把握知识的难易程度,做到因材施教。所以我想美术教学还是应该以学生为主,主要引导学生的是思维方法的学习,而对于绘画作品本身,我们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创作想法。
  原创性是指创作中的想像力,是作者在自身内在的驱动下,自发地进行美术活动,去表现原生状态的作品。在儿童画的创作中,在新美术教育理念下,追求精彩个性、创意无限的美术课堂,一直是孜孜以求、外慧内秀的美术教师的不懈追求。
  比如画厨房的时候,孩子以一种纯朴而大胆的手法,表现一个家庭包粽子的情景:外婆坐在桌子的正面,两边坐着妈妈和自己,画面显得稚拙而明快。这幅画也让我们了解到儿童的精神世界和属于儿童独有的艺术语言,当然这些作品也反映出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一方面他们注意保护了儿童们的创造性,另一方面又通过正确的教学引导,使画面表现得更加完美生动富有生活趣味。
  儿童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提示儿童描绘具体的生活,画自己熟知的事物,小中见大,逐渐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使自己的绘画内容更加充实、饱满。儿童画的精神世界是孩子自我思想表现的一种方式,内涵着他们情感的变化,反映着他们的经验和感受,体现着他与周围事物的情感关系。在绘画作品中,注意作品是如何表现孩子内心活动的,如何将绘画与个人情感表达联系起来的,我觉得有情感的作品才是有精神的儿童画作品。
  二、儿童画的创作:在视觉上创意,让儿童画
  有更多共鸣
  在绘画教学中,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长久保持,是推进教学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借助有效的教学指导提高孩子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告诉我们:知识的获取必须要有一个认知的过程,首先教师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环境,再给刺激,使他产生对于知识的渴求,通过思考,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知识的获得过程就成为孩子智慧闪光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贴近学生生活,更能吸引学生,产生别开生面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把生活中的事物引进课堂,符合学生情感表达的需要,往往会有意外惊喜。
  1.比较
  学生在兴趣之中画,只要他们画自己的想法,就不要轻易地否定。有时他们画起来随意涂抹,特别像抽象派的画,但是画起来却津津有味,有时还伴随着自言自语,甚至唱起来,笑起来,这正是他们画到得意之时,此时在与他们分享童趣中,抓住指导的好时机,引导他们画完。比如在辅导学生画《美丽的盘子》时,有两位同学画的都是火车,一位同学画的较小,一位同学画的较大,我就让他们自己比较自己的画,最后画得比较小的同学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就进行了修改,中间是一列火车,周围画上了一圈火车轨道,修改过后我惊异于他的想法,也让我知道了应该保护孩子这样的创造能力,让孩子保持自己的绘画想法,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欣赏和鼓励。
  2.情景化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在孩子的绘画教学中,我们借助情景化的过程设计来唤醒孩子的情感,用教师的机智激励他们主动去观察,并借机鼓舞孩子主动学习绘画表现技能,发现美的绘画语言,使孩子们在人文情感的熏陶下获得表现美的技能和情趣。在《下雨了》这一课中,模拟下雨时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回忆和模仿下雨了会有的一些表情动作,然后做一些生动的表演,学生在这种情景中油然表现,最后在创作活动中学生的作品生动有趣,表情夸张,把下雨时情景表现的淋漓尽致。我认为在美术活动中这样的情景感悟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表现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创作出具有童趣的作品。
  在《相同图样排排队》这一课,导入环节我也设计了一个童话故事,给学生设置一个情景,12只可爱的小兔分成两队,一队小兔胡乱拥挤谁都进不了门;另一队小兔排的整整齐齐,一个一个进门去。在这样的情景中让学生感受排列的整齐有序,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并且在下面的学习中会很好的去运用。最后学生完成的作业非常有童趣,很生动活泼。   3.想象
  想象是美术设计的先决条件,新颖的作品来自大胆想象。想象力在美术中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小至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如铅笔刀的外形设计,大到大型建筑,都离不开大胆的想象。如果孩子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借助于美术这支神奇的彩笔,能描绘出生活最美最好的一切,自由自在地宣泄自己对生活的热爱,那么这一张张纯真稚嫩画面,就是一张张成功的儿童创作画。所以在给学生欣赏作品的时候有时候大师的作品未必一定适合孩子,我会先挑选一些同龄孩子的作品,比如《像什么呢》这一课中我会让孩子自己先去想,有的时候教师的示范或参考作品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思维,让孩子自己去想自己去添加,就有了生动有趣的联想添画作品《美丽的鞋》、《踢足球》等。因此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活动中决不能任意以自己的审美标准对其加以改造和替代,孩子们画的画所表现的大胆、新奇和充满童真趣味的想像力才是儿童绘画的魅力所在。
  一幅儿童画就是一个小心灵的展现,现实生活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许多美好的印象,形成了他们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他们获得了大人们所体验不到的生活情趣,他们的画也因此而透露出一股天真浪漫的稚气。
  三、儿童画的阅读:凸显感悟,与学生的作品
  拉近距离
  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让学生徜徉在玩与学之间,有助于学生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从而愉快地、积极地、主动地去探索。有了兴趣的指引,学生的绘画就大胆了,在阅读儿童画的很多时候,画面外的价值更为重要。用孩子的眼光理解孩子的作品,引导学生在欣赏中体验充满情感美的绘画内涵,是绘画教学最重要的价值。因此,赏析好的作品,能够帮助孩子成熟绘画技能与思维。
  儿童画的最可爱之处来自于孩子无拘无束的大胆想象,例如在《这是我呀》教学中,开始一些学生缺乏信心,不敢画,怕画不好,但有的学生很大胆,我抓住契机,及时用赞赏性语气评价了学生的半成品画作,赞美、鼓励他大胆自由的想像。然后我让学生欣赏印象派的名家自画像,让学生从中感受明白原来可以这么画,只要抓住自己的某些特点,可以采用夸张手法表现,让学生觉得自己行,从而屏弃了胆怯心理,大胆创作,在创作过程中我鼓励他们进行更大胆的想象。学生从中受到极大鼓舞,进而大胆想象、创作,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最后上交的作业画面生动有趣、精彩纷呈。
  对于孩子来说,用笔画画是他们的内在需求,我们给予孩子成长最大的帮助就是倾听他们的心灵之语,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艺术之美,在情感熏陶中提升审美情趣,在活动中提高绘画技能,获得心灵感悟。
  儿童绘画让我们发现了孩子们可贵的世界,我们应该始终以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孩子,用积极的态度激励孩子,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鼓励,学生也才能够真真正正的喜欢美术愿意表现他们的世界。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教育》2012年第五期,南京师范大学主办,中闻集团南京印务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
  吴碧波,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小学,213171,职称小学一级。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郭璇,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期刊
作者简介:  杜星星,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
期刊
摘 要 :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在整个西方绘画史的发展过程中,象作为做诶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始终贯穿于西方绘画的各个时期中,具有超越性、抽象等特征,在不同美术发展时期中,充当着画家与欣赏者之间思想交流的媒介。贾克梅蒂置身于西方艺术变革的激流中。  关键词:绘画艺术 贾克梅蒂 创作雕像 具象性 发展  一、具象性绘画的传承与发展  从达达主义到超现实主义,现代西方绘画走上了一条侧重观念的道
期刊
摘 要: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我国古代的蒙学在文字产生时就已经开始萌芽,而一直贯彻蒙学教育始终的是书法教育。然而,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书法的实用性已被钢笔和电脑取代,这给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带来巨大的隐患和危机。因此,书法教育尤为必要,而对于作为文化传承主要力量的中小学生来说,书法教学实践更是迫在眉睫。  关键词:书法;文化传承;蒙学;中小学
期刊
陈林(原名陈琳),安徽合肥人。200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现为教育部高校美术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中国画学会副主席、安徽省工笔画艺委会副主任,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当代“新工笔”代表画家。2000-2001年、2005年分别为美国中部华盛顿大学美术系访问学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工笔创作与研究,作品参加国内外展出并获奖,其中《红豆角·红蜻蜓》获2002年“纪念毛泽东
期刊
摘 要:阿文书法艺术蕴含着深刻的民族审美文化思想,由于其书法工具较特别,具有很强的装饰性。阿文书法艺术在民间工艺用品上的使用,表现了回族独特的艺术观、审美观,能强烈感受到宗教信仰和民族融合所赋予它们的特色和魅力。  关键词:阿文书法 民间工艺 美术用品 回族  [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艺术规划课题,编号:14NXYCFB38]  阿文书法是阿拉伯文书法的简称,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美的书法之一。阿文书
期刊
记得有次与化建国闲聊,他说画画其实是件有趣和无趣的事情。初听之下,不禁愕然,同一件事情为何既有趣又无趣?或许是看出了我心中的疑惑,化建国给出了如下解释:绘画的语言和风格是难以控制的,受制于创作者的心情、阅历和修养,因此在创作中要不断调整,才能准确表达自己在某个阶段的内心感悟,这是有趣的。倘若一味重复自己,纵然技法娴熟精湛,却也像是从树上掉落的果子——烂透了,这便无趣了。  诚如斯言,人在不同的年龄
期刊
作者简介:  易玲,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  徐菲,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
期刊
“变涂”,又称犀皮、西皮、波罗漆、虎皮漆,是填漆技法的一种,此技法起于唐朝,在宋朝时十分流行,制作出的图案取决于表面起皱和点纹高低起伏的变化。此技法最早在我国古代称之为“彰髹”。  《髹饰录》中曾有扬明的注释:“凡一切造物,禽羽、兽毛、鱼鳞、介甲,有文彰者皆象之,而极仿模之工。巧为天真之文,故其类不可穷也。”这里“彰”的意思是在漆艺的制作中,利用禽羽、兽毛、鱼鳞、介甲等自然物在变涂当中充当起纹的工
期刊
摘 要:中国文人画的发展是中国绘画史上浓重的一笔,笔者将针对文人画的具体含义,文人画发展中体现出“书画一律”的特点,以及中国画中“书画同源”与文人画的关系进行讨论。同时也探讨了“六法”论,“南北宗”论对中国文人画产生的影响等。  关键词:文人画 书画一律 六法 南北宗  谈起中国古代文人画,目前在我国以探讨得比较多的问题为文人画中的“书画一律”之观点,以及中国文人画与西方绘画之比较较为常见。  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