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叙事的文学性及其他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jxbj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之所以将陈舒藻先生的回忆录《回望深深——追思已逝去的知青岁月》的文体归于长篇散文而不是小说一类,是基于此:一是小说虚构的成分大于真实,即便是自传体小说,你能相信那完全是作者的真实生活?二是这部作品文学化的表达,是在完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展开的,并有节制地运用了一些艺术手段,洋洋三十多万字,文采斐然,散而不乱,张弛有度,实乃本土长篇散文中之佼佼者也。
  本书的艺术特征集中体现在结构和语言两个方面。
  其一,散点式结构。在长篇散文中,疏朗合理的结构是作品成败的关键,而这又与作品所叙写的内容密切相关。同样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但作者既不是成群结队中的一员,也不是回乡务农的一个,而是一位不到十六岁的少年,跟着外婆、父母、兄姐,带着弟弟妹妹,老老少少一家八口人,被造反派从县城赶到一个叫塔元的陌生山村,开始了他一家长达十年受尽屈辱的插队生活。这种特殊的经历,必将影响这部作品的结构,使之有别于其他的知青叙事。第一节,作者先是以凝炼生动的文笔,抒写自己的出生地——永兴县城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和优美的环境,以及儿时在河中沙洲尽情玩耍的几个场景。看来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快乐,殊不知在小伙伴们惊奇和兴奋的呼喊声中,厄运却悄悄地不期而至——从一架飞机上撒下的“文革宣言”《五一六通知》,无一幸免地将所有中国人,包括陈舒藻一家卷入一场持续十年之久的大浩劫中。作品至此出现了重大转折。从第二节开始,作者始写县城轰轰烈烈的“破四旧”运动,继写老右派的父亲挨批斗以致全家顿陷恐慌和饥馑之中,再写一家人被迫下乡插队……
  我之所以概述这部作品的前一部分,目的是想说明这一部分在整个作品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一是渐次引入,巧妙交待了十年插队的时代背景和家庭悲剧的肇端,且开头叙写的美好生活与之后接踵而来的苦难人生,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反差。二是作者过早结束了他那无忧无虑的少年生活之后,他的命运将铁定和他家里的每一个人捆绑在一起,和塔元村的政治经济环境、生产生活、坏人好人乃至风俗习惯捆绑在一起。因而,按照“形式服从内容”的写作原则,决定此作绝不可能如同其他的知青作品,将自己作为写作重点来设计和确定作品的结构,其结果必然是散点式的而非单一式的,尽管作品叙写的一切都是作者的所历所见所闻。同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再次确立和证实了这部作品的散文性质。
  于是,作者以总体克制的笔触,选取最能表现当时生活状态和人物心理性格的典型事例,从他父亲开始,依次写了在政治高压之下忍辱负重的陈家每一个成员;写了他们从春种秋收到修渠筑坝等诸多生产环节中的种种不堪遭遇,以及劳动和当地民俗带给他们偶尔一闪的欢乐;也写了不少良知未泯的热心村民和趾高气扬的当地掌权者,还写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敏婶以及陈家返城后的状况,等等……如此众多和散乱的人事,作者是如何组织、布局并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呢?如果是写小说,想象的故事空间和运用的艺术手段是无限的,最笨拙的作者也会设置戏剧性的矛盾和冲突,以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然而,在长篇散文中,这种艺术手段可以适当使用却不能滥觞,它需要的是“形散而神不散”!如果说,时间是这部长篇散文的自然线索,那么,对“全家十年插队”的屈辱而生发的那种由压抑、愤慨到反思、警示乃至谅解,则是作者的灵魂与思想之脉络,即这部作品的内在线索。正是这条内在线索组织的散点式结构,使此书在风格上总体统一有致,没有散乱无章之感,似乎每一节都是全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可或缺。作为头一回写如此大篇幅散文的作者,能够在结构上达到这样上佳的效果,可见他内功之深,努力之甚!实在是可喜可贺!
  其二,白描式语言。舒藻的文章,过去我读了一些,总觉得其语言仿如他的名字,感情充沛,讲究词藻,常引名流之言,时发哲人之思。而他的这部长篇散文,在很大程度上让我对他的语言风格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没想到他竟是一位白描式叙述语言的好手,尤其是作为叙述语言之一的——说明,他运用得更为熟练,更为自如,几近得心应手的境地。
  由于年代已久,再加之社会发展,当时政治环境和生产生活的许多东西已不复存在。而这类东西在这部作品中俯拾即是。比如政治类的有“挂牌子”“万人大会”“黑五类”“接收再教育”“政治夜校”等;经济生活类的有“记工分”“商品粮”“赤脚医生”“抖土墙”“叉泥鳅”“集体餐”等;农事类的如“捡狗屎”“人工拖泥”“开行”“捉田埂”“车水”等;民俗类的如“糊鸟儿嘴巴”“尝新”等……如果不进行必要的说明和解释,三四十岁以下的许多读者就不可避免地发生阅读障碍。基于此,出现在书中大量的说明文字,不仅不以为奇,而且成了该书的一大亮点。由于作者拥有较高的文字驾驭能力,这些说明文字被写得从容畅达,通晓明白,讀来非但不烦不躁,而且饶有兴味,既可一扫不知者的阅读障碍,也可使过来人重温历史,在熟悉与遗忘中感叹时光之忽倏,沧桑之巨变,更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说到语言,我还想指出,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这四种写作表达方式中,叙述是最难掌握的语言。独具一格的成功叙述,不仅反映出作者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清晰的逻辑思维,更能体现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不能说陈舒藻先生的叙述水平达到了怎样的高度,但他显然已深识个中三味,在长篇散文的初次尝试中,就取得不俗的成绩,岂不令人惊叹和钦佩!当然,此书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是有些地方议论多了些。虽然许多议论意义深刻,甚至充满哲人式的思考,但如果所占篇幅过大,多少也会影响叙述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因此,议论还是以前人推崇的“点睛之笔”为佳。二是细节描写稍弱。该作品感人之处甚多,但为何有些地方总有点“情犹未尽”之感,恐怕问题还是出在细节上。其实,这两个问题又是相互联系的。当情感未能通过细节得到充分表达时,议论就会跑来帮忙,但效果往往是难遂人意,给作者和读者留下些许遗憾。
  (作者单位:郴州日报社)
  责任编辑 佘 晔
其他文献
一  钱穆先生作为史学大家,于文学独为钟情,他之论述高屋建瓴以至宏大如航拍,于今日欧风美雨的文学话语中自有体统。要之,钱穆之品评文学,除却其个人的直觉体悟外,常常渗透着儒家伦理的文化诉求。比如他对金圣叹品评《水浒传》大为叹服,却对圣叹列《西厢记》于六才子书中大为不解,以其“重才轻德,亦非文学史上一识途老马矣”。①说来有趣,钱穆的理由是,西方文学每以男女恋爱为主题,“而中国文学内容则多在夫妇方面,少
期刊
199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学创作,有一些新变。进入21世纪以后,新变之“变”,更趋明显。乡土叙事的强大惯性与道德排它性、主流评价体系之价值观的褊狭与武断、大众媒体趣味的媚俗与逐利、1980年代的自我神圣化与叙述的经典化,等等,各种因素,合力遮蔽甚至是庸俗化了某些文学新变。基本上可以预测的是,一旦“当代”的浮华权威消逝,后人必有“重写”乃至“精写”文学史的举动。  1940年代末至1970年代后期,
期刊
壁画被认为是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不但传承历史记忆,并且利用美的崇高性和感染力,提升观者对神圣力量的向往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壁画于1851年正式被法国建筑学家们定义为公共艺术。尔后,随着现代主义对个体独特性的肯定,艺术家们也开始利用壁画表达个人思想。美国自1920年代开始,受到墨西哥壁画运动的影响,壁画从具装饰性和教育性意义的艺术作品转而成为社会运动的载具,并针对反战、女权、食品安全、文化认同
期刊
作为北京大学电影学人学术研究丛书之一的《存在与发言》于近期推出。此著系陈旭光多年来关于当代中国电影研究的学术成果的结集。陈旭光是当代中国电影研究的重要学者。而这本书中所收录的,更是他自己优中选优的得意之作。从这本书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本书作者对于自改革开放以来以讫于当今的中国电影的精辟见解,更重要的是,它向我们展示了当下国内电影研究——尤其是关于当代中国电影的研究——的一种学术理路与方法。而在这背
期刊
如今,“代际”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批评话语,也正是对“80后”作家进行考察的重要标准之一。随着对“80后”作家的研究不断深入,这种具有高度宏观和概括性的代际视角考察“80后”作家及其创作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末,以《萌芽》杂志举办“新概念”作文大赛为契机,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80后”作家群体出场,轰动了文坛。批评界始终对这批具有鲜明特色的青年作家群体保持高度关注,这一作家
期刊
李骏虎是山西小说界近年来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截至目前的创作,可以明显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写青年人在城市的生活,如《奋斗期的爱情》《公司春秋》《婚姻之痒》,等等。第二个阶段,写乡村生活,如《母系氏家》 《前面就是麦季》 《还乡》,等等。第三个阶段,写革命历史,如《抗日战场之国共共赴国难》,等等。文坛一般公认他在第二个阶段的写作更能体现他的艺术水准,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的《前面就是麦季
期刊
在当代俄罗斯电影界,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安德烈·日瓦金采夫等著名导演之外,近年也涌现出一批年轻的导演新秀,安娜·缅里柯杨应该算是其中一位。尤为重要的是,她的女性导演身份,在俄罗斯男性导演一统天下的世界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安娜·缅里柯杨,1976年出生在前苏联阿塞拜疆首府巴库,17岁时随家人迁居到莫斯科。缅里柯杨毕业于全俄国家电影学院,师从著名导演谢尔盖·索洛维约
期刊
公共艺术是世界各地组成社区的重要部分。公共艺术的用途很多,包括纪念重要的人物、历史事件、强化一个概念、为大众打造一个娱乐性的休闲聚集地等等。Levinson (1998) 认为在选择纪念哪个历史人物或是哪个历史事件的时候,往往会造成社区内部的争议。而且,由于制作公共艺术作品偏向使用持久性高的材料,它们的价值与寿命往往比当初决议设置或是创造作品的艺术家还要长。但是,我们的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变革而改变,
期刊
今年是中国新诗诞生一百周年。在这一百年里,新诗一路磕磕绊绊走到现在,已经形成新的传统。中国诗歌还有一个传统是用文言文写的旧诗。新诗初期是宣称与旧诗决裂的,是在高喊“破坏”的声音中一路走过来的。但经过一百年的发展,现在新诗与旧诗已经和解了。在这个语境下研究新诗与旧诗传统的关系,无疑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青年学者罗小凤这些年一直潜心研究新诗与旧诗的关系,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著有《1930年代新诗对古典诗传
期刊
《生命签证》是一部历史价值和文学作值并重的优秀长篇小说。此书由谭仲池、朱赫创作,作品描写了被称为“中国辛德勒”的何凤山,在二战中冒险拯救许多犹太人性命的故事。这是一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献礼作品,其历史意义不言而喻。在文学艺术上,作品展现出多种艺术手法,笔者试从比较小的切入点,不尽全面地来阐述创作者的独特风格和文学魅力。  一、运用“黑白”的特写,渲染耀目的人性光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