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3月29日,郑州新郑黄帝故里,伴着庄严肃穆的礼炮声,来自世界各地的两万余名炎黄子孙,举行了隆重的黄帝祭祖大典。(图1)
“故乡啊,我们回来了,回到了您的怀抱!”声声发自肺腑的呼唤,深深震撼着全世界1.2亿客家人的心灵。
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移民现象始终相伴相随,客家人是移民中形成的特殊群体。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遍及全球,因而有“东方犹太人”之称。然而客家民系自诞生之日起,犹如团团迷雾,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一种观点认为“客家”一词是“河洛”的音变,客家是相对于当地原住民而言,先到为主,后来为客。
“河洛”即指黄河与洛水相交汇的地方,这里是客家人发源地的核心,也是他们祖先最初的家园。
洛水发源于陕西华山南麓的兰田县,它由西南而来,流至郑州辖区内的巩义后,与西来东去的黄河相交汇。这里水面浩瀚,黄白两水相互裹挟形成巨大的漩涡,犹如一幅天然“太极图”。民间传说此处就是伏羲“观河水东流,察日月交替,思寒暑循环,构演太极八卦”的地方,神秘的“河图洛书”就出自于此。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管理学院教授于希贤说,河图洛书形成的时间非常早,它的出现是先人观察大自然,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得到的结果。表现的哲理是大自然、生物界、人类社会、天地人之间都有根本规律,这个根本规律就是事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归结为两张图:河图、洛书,这是中国人世代相传形成的变化万千的魔方。
“唯唯客家,系出中原,根在河洛”。所谓的“客家”的源头在大河之南、伊洛水及嵩山周围一带。(图2)
毋庸置疑,客家人就是夏商周三代的后裔,是炎黄子孙。夏商周这三代,是我国奴隶制自起始期到全盛期,也是百家姓得以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其中夏商两个朝代的中心区域都在河洛地带。“客家”人实际上是以河洛地区为中心,迁徙到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中原人。
当年南迁的中原难民大多数渡过黄河,沿着颍水、汝河、淮河南下,经汝颍平原到达长江沿岸,散落于江淮一带和太湖、鄱阳湖之间。其中相当一部分沿长江继续南下,最后辗转迁入闽粤赣交界地区。他们举族而走,原想待战事平息后再归故土。不成想历史在河南几度洗牌后,给他们留下的竟是缠绵的寻根絮语:“本是河洛郎,祭拜河南堂”。
文献记载,中原大地曾遭受无数次重大劫难,或天灾,或战争,人祸大于天灾,这些劫难险些致华夏文明堕入死亡之门。
西晋末年,晋武帝死后,皇族之间争夺政权,揭开了连绵16年的“八王之乱”序幕。八王之乱后,匈奴贵族刘渊乘中原内乱,率5万大军呼啸而来,大举南侵,其势力迅速扩大到了黄河以北。公元311年,匈奴人在宁平城即今天的河南鹿邑西南歼灭晋军十万余人,并攻克京师洛阳,大肆杀戮王公士民三万多人,史称“永嘉之祸”或“五胡乱华”。
到了公元316年匈奴占领长安,晋元帝南迁时,大批中原百姓、皇室与门阀贵族、士大夫为逃避战乱杀戮,成家族的相随南逃,史称“衣冠南渡,八姓入闽”。衣冠南渡即中原人向南迁徙;入闽八姓,指林、陈、黄、郑、詹、邱、何、胡。除此,还有王、刘、谢、袁等望族大姓,自黄河以南的河洛一带迁往闽粤。
这次移民达百万之众,占当时中原人口的五分之一,声势之浩大,其景之惨烈,惊天地泣鬼神。
永嘉五年,流民杜弢聚众起事,反抗西晋政权的压迫,结果8000流民被官军沉杀于长江中。
客家人的迁徙是一部流亡史、血泪史。他们闯过一道道死亡之门,沿途留下一串串血染的足迹。他们是“政治难民”,也被称为“灾荒流人”。
可以说,客家精神与文化的渊源正是形成于历史上那数次艰难迁徙的过程中,那是一个痛苦迷茫的过程,谁也不知道要到哪里去,要去的地方到底还有多远。伴随着沿途原土著居民的挤迫,他们流离失所,始终处在饥寒交迫之中。
这一历史的行程,最终以中原汉人定居岭南而宣告结束。华夏文明的火种也随着南迁的步伐洒向了大江以南,闽粤之地。
客家人眷恋祖先的乡音,铭记先人的姓氏。至今,台湾有着“林陈半天下,郑黄排满街”一说,而这四大姓的地望均在中原一带。
林姓的姓氏发源地在今河南卫辉市以北,他们是商朝末期重臣比干的后裔,今天这里依然保留着比干的庙宇和墓葬。比干为商王太丁之子,纣王的叔父。商纣王执政期间,暴虐淫乱,横征暴敛。看到国家岌岌可危,比干冒死劝谏,却被纣王剖心而死。
比干死时,夫人陈氏已怀有身孕,为躲避灾祸逃入深山老林,生下一男儿,取名坚。此后不久,周武王灭商得天下,为了弘扬比干的忠肝义胆,特赐比干之子林姓,封为大夫。
“天下郑氏出荥阳”。在今郑州辖区荥阳市东南角的檀山脚下,坐落着郑氏祖先的塑像。他们分别是春秋时郑国的国君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亡国后的郑国子民以国名为姓。后居于荥阳郡的一支,人丁兴旺,于是“荥阳”便成了郑姓的郡望和堂号。(图3)
陈姓源于五帝之一舜之后,祖上在周族担任陶正,专门负责烧制陶器。因深得周文王的赏识,文王的儿子武王灭商以后,封其到陈地宛丘建立陈国,宛丘即今河南淮阳。其子孙以国为姓,便有了血缘家族的符号。
黄姓是帝舜时期我国东部沿海一带东夷部落首领伯益的后裔。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其中的黄氏大约始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春秋时,黄国被楚国所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同样以国为姓。黄姓大举南迁始于西晋末年。如今的黄国故地,历史上的文化遗存随处皆是……
著名客籍学者、外交家黄遵宪在他的《已亥杂诗》中对客家人的南迁有着这样的抒怀:“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诗中高度概括了客家人千年迁徙、万里长旅的艰辛与刻骨铭心的思故之情。
据广东韶关张氏家谱提供的信息,唐代开元年一代名相张九龄的祖上就是两晋时期从中原迁往岭南的客家人。被誉为“岭南第一人”的张九龄曾预言,安禄山日后必反,并上谏唐玄宗对此人早作提防,以防后患,但唐玄宗不以为然。在张九龄死后不久,果然爆发“安史之乱”。被迫奔往蜀地的唐玄宗因追思张九龄的卓见而痛悔不已,遣使至广东曲江祭九龄,但事已晚矣。安史之乱又一次引发了中原人离乡背井大举南迁。
史料显示,唐代天宝至元和年间的河南府人口,由原来的十二万七千四百四十户,锐减到一万八千七百九十九户,其中的十万零八千六百多户人家在数十年间不知所向,史料中未作任何交代。
安史之乱爆发,战争延续八年,主战场集中在秦岭到淮河以北这条线,老百姓没法过日子,而当时南方人口稀少,土地比较充足,中原地区的流民就纷纷地往南边迁徙。
安史之乱后,又爆发了以黄巢为代表的农民起义。战争给中原百姓又带来一次灾难。祖籍嵩山脚下、伊洛河畔的诗人杜甫对此战乱悲吟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蓠。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中原人第三次南迁,发生在金人占领开封,蒙古人入主中原期间。宋王朝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仓惶渡江南迁的同时,相随着的是大批中原百姓,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政治、文化的南迁。自此,延续了数千年的黄河文明开始步入低谷。
大批的中原人流入岭南,落足于闽粤赣一带,其中有伟大的爱国诗人文天祥的祖先。正是这位由中原辗转流落至江西吉安的客家之后,在南宋王朝即将覆灭的时刻挺身而出,率义军于赣粤一带同蒙古铁骑进行了殊死抗争,其情之惨烈悲壮令后人仰慕。尤其是他留下的千古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故乡啊,我们回来了,回到了您的怀抱!”声声发自肺腑的呼唤,深深震撼着全世界1.2亿客家人的心灵。
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移民现象始终相伴相随,客家人是移民中形成的特殊群体。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遍及全球,因而有“东方犹太人”之称。然而客家民系自诞生之日起,犹如团团迷雾,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一种观点认为“客家”一词是“河洛”的音变,客家是相对于当地原住民而言,先到为主,后来为客。
“河洛”即指黄河与洛水相交汇的地方,这里是客家人发源地的核心,也是他们祖先最初的家园。
洛水发源于陕西华山南麓的兰田县,它由西南而来,流至郑州辖区内的巩义后,与西来东去的黄河相交汇。这里水面浩瀚,黄白两水相互裹挟形成巨大的漩涡,犹如一幅天然“太极图”。民间传说此处就是伏羲“观河水东流,察日月交替,思寒暑循环,构演太极八卦”的地方,神秘的“河图洛书”就出自于此。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管理学院教授于希贤说,河图洛书形成的时间非常早,它的出现是先人观察大自然,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得到的结果。表现的哲理是大自然、生物界、人类社会、天地人之间都有根本规律,这个根本规律就是事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归结为两张图:河图、洛书,这是中国人世代相传形成的变化万千的魔方。
“唯唯客家,系出中原,根在河洛”。所谓的“客家”的源头在大河之南、伊洛水及嵩山周围一带。(图2)
毋庸置疑,客家人就是夏商周三代的后裔,是炎黄子孙。夏商周这三代,是我国奴隶制自起始期到全盛期,也是百家姓得以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其中夏商两个朝代的中心区域都在河洛地带。“客家”人实际上是以河洛地区为中心,迁徙到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中原人。
当年南迁的中原难民大多数渡过黄河,沿着颍水、汝河、淮河南下,经汝颍平原到达长江沿岸,散落于江淮一带和太湖、鄱阳湖之间。其中相当一部分沿长江继续南下,最后辗转迁入闽粤赣交界地区。他们举族而走,原想待战事平息后再归故土。不成想历史在河南几度洗牌后,给他们留下的竟是缠绵的寻根絮语:“本是河洛郎,祭拜河南堂”。
文献记载,中原大地曾遭受无数次重大劫难,或天灾,或战争,人祸大于天灾,这些劫难险些致华夏文明堕入死亡之门。
西晋末年,晋武帝死后,皇族之间争夺政权,揭开了连绵16年的“八王之乱”序幕。八王之乱后,匈奴贵族刘渊乘中原内乱,率5万大军呼啸而来,大举南侵,其势力迅速扩大到了黄河以北。公元311年,匈奴人在宁平城即今天的河南鹿邑西南歼灭晋军十万余人,并攻克京师洛阳,大肆杀戮王公士民三万多人,史称“永嘉之祸”或“五胡乱华”。
到了公元316年匈奴占领长安,晋元帝南迁时,大批中原百姓、皇室与门阀贵族、士大夫为逃避战乱杀戮,成家族的相随南逃,史称“衣冠南渡,八姓入闽”。衣冠南渡即中原人向南迁徙;入闽八姓,指林、陈、黄、郑、詹、邱、何、胡。除此,还有王、刘、谢、袁等望族大姓,自黄河以南的河洛一带迁往闽粤。
这次移民达百万之众,占当时中原人口的五分之一,声势之浩大,其景之惨烈,惊天地泣鬼神。
永嘉五年,流民杜弢聚众起事,反抗西晋政权的压迫,结果8000流民被官军沉杀于长江中。
客家人的迁徙是一部流亡史、血泪史。他们闯过一道道死亡之门,沿途留下一串串血染的足迹。他们是“政治难民”,也被称为“灾荒流人”。
可以说,客家精神与文化的渊源正是形成于历史上那数次艰难迁徙的过程中,那是一个痛苦迷茫的过程,谁也不知道要到哪里去,要去的地方到底还有多远。伴随着沿途原土著居民的挤迫,他们流离失所,始终处在饥寒交迫之中。
这一历史的行程,最终以中原汉人定居岭南而宣告结束。华夏文明的火种也随着南迁的步伐洒向了大江以南,闽粤之地。
客家人眷恋祖先的乡音,铭记先人的姓氏。至今,台湾有着“林陈半天下,郑黄排满街”一说,而这四大姓的地望均在中原一带。
林姓的姓氏发源地在今河南卫辉市以北,他们是商朝末期重臣比干的后裔,今天这里依然保留着比干的庙宇和墓葬。比干为商王太丁之子,纣王的叔父。商纣王执政期间,暴虐淫乱,横征暴敛。看到国家岌岌可危,比干冒死劝谏,却被纣王剖心而死。
比干死时,夫人陈氏已怀有身孕,为躲避灾祸逃入深山老林,生下一男儿,取名坚。此后不久,周武王灭商得天下,为了弘扬比干的忠肝义胆,特赐比干之子林姓,封为大夫。
“天下郑氏出荥阳”。在今郑州辖区荥阳市东南角的檀山脚下,坐落着郑氏祖先的塑像。他们分别是春秋时郑国的国君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亡国后的郑国子民以国名为姓。后居于荥阳郡的一支,人丁兴旺,于是“荥阳”便成了郑姓的郡望和堂号。(图3)
陈姓源于五帝之一舜之后,祖上在周族担任陶正,专门负责烧制陶器。因深得周文王的赏识,文王的儿子武王灭商以后,封其到陈地宛丘建立陈国,宛丘即今河南淮阳。其子孙以国为姓,便有了血缘家族的符号。
黄姓是帝舜时期我国东部沿海一带东夷部落首领伯益的后裔。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其中的黄氏大约始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春秋时,黄国被楚国所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同样以国为姓。黄姓大举南迁始于西晋末年。如今的黄国故地,历史上的文化遗存随处皆是……
著名客籍学者、外交家黄遵宪在他的《已亥杂诗》中对客家人的南迁有着这样的抒怀:“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诗中高度概括了客家人千年迁徙、万里长旅的艰辛与刻骨铭心的思故之情。
据广东韶关张氏家谱提供的信息,唐代开元年一代名相张九龄的祖上就是两晋时期从中原迁往岭南的客家人。被誉为“岭南第一人”的张九龄曾预言,安禄山日后必反,并上谏唐玄宗对此人早作提防,以防后患,但唐玄宗不以为然。在张九龄死后不久,果然爆发“安史之乱”。被迫奔往蜀地的唐玄宗因追思张九龄的卓见而痛悔不已,遣使至广东曲江祭九龄,但事已晚矣。安史之乱又一次引发了中原人离乡背井大举南迁。
史料显示,唐代天宝至元和年间的河南府人口,由原来的十二万七千四百四十户,锐减到一万八千七百九十九户,其中的十万零八千六百多户人家在数十年间不知所向,史料中未作任何交代。
安史之乱爆发,战争延续八年,主战场集中在秦岭到淮河以北这条线,老百姓没法过日子,而当时南方人口稀少,土地比较充足,中原地区的流民就纷纷地往南边迁徙。
安史之乱后,又爆发了以黄巢为代表的农民起义。战争给中原百姓又带来一次灾难。祖籍嵩山脚下、伊洛河畔的诗人杜甫对此战乱悲吟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蓠。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中原人第三次南迁,发生在金人占领开封,蒙古人入主中原期间。宋王朝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仓惶渡江南迁的同时,相随着的是大批中原百姓,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政治、文化的南迁。自此,延续了数千年的黄河文明开始步入低谷。
大批的中原人流入岭南,落足于闽粤赣一带,其中有伟大的爱国诗人文天祥的祖先。正是这位由中原辗转流落至江西吉安的客家之后,在南宋王朝即将覆灭的时刻挺身而出,率义军于赣粤一带同蒙古铁骑进行了殊死抗争,其情之惨烈悲壮令后人仰慕。尤其是他留下的千古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