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析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mming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城市化进程也出现了深入建设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市政道路工程的重要性开始凸显,施工单位应当针对这一部分的应用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达到理想的建设目标。软土路基属于市政道路建设中常见的问题之一,通过对其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工程的基础质量。本文首先分析软土路基的工程概念,随后阐述其建设特征,最后深入研究相关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规划大量的道路施工项目。而软土路基属于道路建设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因此需要针对这一现象采取特殊施工技术,尽可能提高整体通行效果,避免出现不良现象,如裂缝、坍塌等。在这一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明确软土路基的对应概念,并根据其建设特征,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与处理措施,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为以后的车辆通行打下坚实基础。
  1 软土路基的工程概念
  软土路基本身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特殊地质类型,其需要在工程建设前采取针对性技术进行处理,才能够达到较为稳固的通行效果。通常情况下,软土路基分布于江、河或海洋沿岸区域,部分内陆的湖泊或降雨规模较大的洼地也能够发现软土路基区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软土路基本身含水量较高、渗透性较差,因此强度普遍存在不理想的问题,导致工程建设的难度较大。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注重软土路基的高度问题,便有可能导致结构稳定性下降,进而引起各式各样的施工问题,不利于后续的进一步建设[1]。
  2 软土路基的建设特征
  2.1 结构不均匀
  在软土路基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土壤条件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硬度与强度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统一的建设方式,便有可能出现结构不均匀的问题,影响道路通行的稳定性。部分地基的密度以及强度可能较高,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外力挤压便会引起内部结构改变,进而出现不均匀现象。这种问题不仅会降低施工的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建设的工程量,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
  2.2 稳定性不足
  由于软土路基的土壤条件原因,其结构普遍具有孔隙较多、整体含水量高的问题。因此,软土路基的市政道路建设普遍存在稳定性不足的情况,强度效果达不到通行的理想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采取针对性技术方案进行处理,便有可能导致后续通行过程中道路区域出现塌陷,或在暴雨的影响下引起边缘坍塌等问题。此类问题属于软土路基较为常见的缺陷,因此施工单位不能忽视加固策略,应当进一步拓展施工技术,使软土路基能够达到理想的强度效果,达到市政道路施工的目标。
  2.3 吸水性较弱
  软土路基具有吸水性较差的特征,如果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相关区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便有可能引起土质密度进一步上升,引起地面重量负荷加大,最终导致沉降、流塑等问题。
  2.4 耐受力不佳
  由于软土路基内部含水量较高,因此容易产生孔隙数量过多的问题。在这种条件的影响下,软土路基的耐受力会受到严重削弱,进而降低市政道路的应用寿命。此外,含水量上升引起的空隙问题会导致路面潮湿,进而在重型车辆驶过的情况下出现压缩现象。这一问题会降低路基的承受力,导致道路出现变形问题,不利于通行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3 市政道路工程应用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3.1 强夯施工技术
  为了达到理想的軟土路基建设目标,施工单位应当采用强夯技术进行施工。这一方式需要采用重量高达10~40吨的铁锤从固定高度砸下,使路基能够借助巨大的重力实现强度提升的目标。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可以将高度设置为10~40米,尽可能提高动力固结的效果。在应用这一措施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针对实施强夯的区域、隔段、次序等内容进行深入规划,尽可能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有效提高软土路基的稳定程度与饱和程度。如果软土路基的土壤条件包括黏土、碎石或湿陷泥土,则需要合理运用强夯技术,实现良好的建设目标,为以后的车辆通行打下坚实基础[2]。强夯技术对施工单位的材料需求较小,可以降低工程成本,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是,施工人员需要注意强夯技术无法适用于所有情况,例如针对高饱和的黏土条件应用这一方法便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结合施工的区域状态,选择合适的应用技术,尽可能提高市政道路的通车效果。
  3.2 排水固结施工技术
  排水固结技术对软土路基的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其需要施工单位在开始工程前进行加荷的预压处理,使软土路基的水分能够得到有效排出,达到理想的建设目标。在黏性较强的软土地基条件下,施工单位可以利用排水柱装置强化其承载效果与抗性级别。同时,这一方式也可以显著降低地基的含水量,使其能够达到紧实效果,为后续的施工建设提供有力条件。通常情况下,排水固结技术需要进行搭配应用,如结合加压处理技术等。如果条件允许,施工单位还应当在加压处理前针对软土路基的承载情况进行分析,尽可能明确其状态与质量,达到良好的施工目标,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
  3.3 回填施工技术
  回填土施工技术属于置换方式的一种,其可以处理软土路基内部较为松软的土质,使整体区域能够达到建设标准,避免出现意外情况。在应用这一技术进行建设时,施工单位需要首先铲除软土路基的松软区域,并利用强度较高的材料进行回填处理。通常情况下,高强度材料包含砂石、素土、矿渣等,这些原料不仅仅需要具备较高的基础强度,同时还应当保持稳定效果,降低受到腐蚀的概率。回填土施工技术相对于其他方法,具有较为良好的适用性。其可以应用在低洼区域,达到良好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目标。施工单位需要注重软土路基的回填处理流程,尽可能降低其出现变形的概率,保障通行的稳定性。在应用这一技术进行回填操作时,施工单位需要合理规划施工的需求标准以及对应的计划层次,降低出现不良问题的可能性,实现优秀的回填处理效果[3]。在常规道路铺设过程中,需要确保土虚铺层厚度<30厘米以下才可以进行碾压操作。施工人员可以采取反复碾压的方式,确保路面处于平整状态,提高施工效果。针对材料进行筛选时,则可以应用特殊的抗压缩类型,确保工期能够处于正常范围内,避免出现延长施工的问题,提高经济效益。由于回填土施工技术具有效果较为良好、适用范围广等特征,因此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可以深入应用这一技术形式,为后续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3.4 化学固结施工技术
  在施工技术中,还存在化学固结这一建设方法。其能够有效解决软土路基土壤较为松软的问题,并预防结合紧密导致的沉降现象。施工单位需要应用化学固化剂进行操作,使其能够渗入到软土路基的土壤缝隙内。通过对应的反应方式,达到提升凝固度的效果。这一方案能够显著增强软土路基的强度与硬度级别,有利于后续工程的进一步建设。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针对软土路基进行施工需要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方案,尽可能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为以后的车辆通行创设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林海峰.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2016,36(18):152-153.
  [2]翟晓攀.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5(28):1222.
  [3]徐丽.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探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8(11):168.
其他文献
摘 要: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是在传统碎石封层材料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将适量纤维掺加到碎石封层材料之内,以此大幅提升层间结合效果。本文在全面了解同步加纤碎石下封层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对同步加纤碎石下封层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同步加纤碎石下封层;原理;工程概况  中图分类号:U416.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交通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当前,公路
期刊
摘 要:市政建设不仅是城镇化的发展标志,也是重要的民生保障。其中给排水的施工建设更是关系到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所以近年来人们逐渐加强对给排水施工质量的重视。对此本文将以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为出发点,围绕给排水管道施工的质量问题以及施工质量的管控措施进行逐一阐述,旨在为相关施工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参考。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工程质量  中图分类号:TU992.0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以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为背景,首先阐述其主要特征,再分析现阶段安全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探讨相适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希望所提内容可作为同行的参考,携手营造安全的公路工程施工环境。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特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U415.12 文献标识码:A  1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特征  首先,公路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尽管工程开展初期组织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水胶比、试拌和坍落度、强度对比、粉煤灰与矿粉对强度的影响、亏方等问题,明确了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最佳设计方式,以供建设团队研究与参考。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常见问题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水泥混凝土的制作方式相对较为简单,整体施工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特性。因此,其在工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利用这一材料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
期刊
摘 要: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产生,将严重破坏路面结构层,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危害行车安全。为此,必须重视车辙病害问题,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处治措施。本文在全面了解车辙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成因,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形成机理  中图分类号:U416.68 文献标识码:A  1 车辙形成机理  作为一种多相分散体,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构成成分为石质
期刊
摘 要:随着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不断提升,桥梁外观质量逐渐成为了反映施工企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避免裂缝产生成为了施工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重点分析桥梁混凝土有关施工技术以及常见的裂缝防范方法。  关键词: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裂缝防范  中图分类号:U445.27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作为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承台将会直接关系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推进,公路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由于我国地理范围比较广,各个区域之间的情况各有不同,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土地基是非常常见的。软基施工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软土地基问题,改善地基条件,提高地基结构整体性能,减小地质因素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及交通安全造成的影响,预防和减少地基过度沉降等问题出现。因此,本文对公路工程常用软基施工处理技术进行
期刊
摘 要:根据江汉平原已通车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工后沉降量情况,结合软土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不同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对通车后工后沉降量的影响。工程实际表明如果有足够的预压高度、约6个月的预压时间,采用排水固结法处理后的工后沉降量与采用复合地基处理后的工后沉降量基本相当,完全满足规范对工后沉降量的要求。  关键词:软土地基;高速公路;工后沉降量;地基处理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桥梁工程的规划数量也开始增多。在这一背景条件下,桥梁建设项目中出现混凝土裂缝的概率出现了上升的趋势,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避免其影响整体施工质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针对混凝土裂缝的基础类型与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治理策略,避免出现裂缝问题,影响桥梁的结构稳定性与美观性。本文首先分析桥梁工程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类型与原因,随后深入研究防治策略,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积极做好深基坑支护工作至关重要,且在深基坑加固过程,施工技术的使用和管理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基坑稳固性。由此,文章详细介绍了建筑工程建设中深基坑支护方法及技术管理要点。  关键词:建筑项目;深基坑支护;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深基坑支护不仅和主体结构相关,也和许多自然因素有关。经严格管控深基坑支护,可以防止施工环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