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雕塑家罗丹有一句名言:“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诗歌来说,这句话照样适用。“发现”不是对观照对象的抄录、复写,而是从对象中体验到别人没有体验到的东西。这辑作品名为“发现篇”,从不同对象中发现别人没有感悟到的诗意,在熟悉的对象中获得新鲜而陌生的体验,是这组诗的共同特征。
宋朝的组诗《白云山外来》写的都是“老地方”“老物件”,生活气息浓郁。《墙壁》从“我见过很多白墙,雪白雪白的/后来,都脏了”,引发更深的思考,“悲伤如薄霜,只在清晨的墙壁一侧/在乌瓦上,停顿片刻,就消散了”,看似淡,但它包含的是对生命更替的思考。郑德宏的组诗《春水寒》写的是日常生活,《1981,最美春分》通过“农妇程培兰”1981年的一个小细节写出了女性的伟大;《春水寒》奉献了这个专栏的题目,小小的麻雀,“它们小得风一吹就散了,/就像这河水,一个漩涡,便不见了一些亲人”。字里行间蕴含的沧桑之感,令每一个严肃对待生命的人动容。易杉的诗和现实关联很密切,《一个人对老了不服气》写的是有些人试图通过染发、戴假发、整容等外在的方式显示自己的“不服老”,但在诗人看来,一切皆是有规律的,“大山老了,成为隐者/更多的树木老了/我们听见轮回的鸟鸣”,我们应该尊重生命演变的规律。王文军的《草原上的时光》《等落日的人》写的其实都是生命体验,不变和变化,于淡然之中体现出深意。
薛松爽对母亲的怀念支撑了作品的站立。在《雨》中,作者想起母亲,雨水“与我有一个房间的距离”,而雨水疲惫的脚,“有一只是母亲的”。雨声、怀念,雨水、母亲,在短短的篇幅中纠缠在一起,碰撞着诗人的内心。《创造新词》写的也是母亲,“现在,母亲就站在这里/朝着一个个病词/伸出新鲜的手指”,对母亲的怀念,使作品没有了“病词”。蒋戈天的《活着》从爷爷身上感受到了生命的变迁,体验到了生命的启示。他“用不间断的重复和回首/生动着一页页历史,装订成书”“检阅/并照亮来路,照亮苦菜花般的童年”,并告诉后来人,“活着,就要像铁匠,直面水火交融”。《找回身体里的鹰》中,诗人要找回的其实是生命的本真,是内在的丰富。峻刚行者《遗物辞》的切入角度很别致,“对过世的父母,我是他们人间/一件会走动的遗物”,换了一个角度,事情的样子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周瑟瑟近些年一直关注诗歌地理学,他试图通过一组一组的作品,揭示他深入考察、调研过的某个地方,尤其是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我不知道他的这两首诗来自何处,但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道家文化对他的影响,诗人对生命表现出特别的尊重,甚至化身为“花栗鼠”,直接说出一个小动物的内心。杨孟军的《月光落在树叶上》由月光的变化抒写了生命的变迁,“有些人离开,只是因为/他们用尽了人间的悲欢/有些人回来,只是因为/月光重新落了下来”。
总体来说,这些作品没有声嘶力竭的吼叫,只是让心灵的流泉淡淡地、缓缓地从文字之间渗出,但它们恰好说出了读者内心细微的秘密,而这些,又是其他人、其他作品没有表达的。这都得益于诗人对历史、现实的深度感悟,以及由此而獲得的诗美发现。
宋朝的组诗《白云山外来》写的都是“老地方”“老物件”,生活气息浓郁。《墙壁》从“我见过很多白墙,雪白雪白的/后来,都脏了”,引发更深的思考,“悲伤如薄霜,只在清晨的墙壁一侧/在乌瓦上,停顿片刻,就消散了”,看似淡,但它包含的是对生命更替的思考。郑德宏的组诗《春水寒》写的是日常生活,《1981,最美春分》通过“农妇程培兰”1981年的一个小细节写出了女性的伟大;《春水寒》奉献了这个专栏的题目,小小的麻雀,“它们小得风一吹就散了,/就像这河水,一个漩涡,便不见了一些亲人”。字里行间蕴含的沧桑之感,令每一个严肃对待生命的人动容。易杉的诗和现实关联很密切,《一个人对老了不服气》写的是有些人试图通过染发、戴假发、整容等外在的方式显示自己的“不服老”,但在诗人看来,一切皆是有规律的,“大山老了,成为隐者/更多的树木老了/我们听见轮回的鸟鸣”,我们应该尊重生命演变的规律。王文军的《草原上的时光》《等落日的人》写的其实都是生命体验,不变和变化,于淡然之中体现出深意。
薛松爽对母亲的怀念支撑了作品的站立。在《雨》中,作者想起母亲,雨水“与我有一个房间的距离”,而雨水疲惫的脚,“有一只是母亲的”。雨声、怀念,雨水、母亲,在短短的篇幅中纠缠在一起,碰撞着诗人的内心。《创造新词》写的也是母亲,“现在,母亲就站在这里/朝着一个个病词/伸出新鲜的手指”,对母亲的怀念,使作品没有了“病词”。蒋戈天的《活着》从爷爷身上感受到了生命的变迁,体验到了生命的启示。他“用不间断的重复和回首/生动着一页页历史,装订成书”“检阅/并照亮来路,照亮苦菜花般的童年”,并告诉后来人,“活着,就要像铁匠,直面水火交融”。《找回身体里的鹰》中,诗人要找回的其实是生命的本真,是内在的丰富。峻刚行者《遗物辞》的切入角度很别致,“对过世的父母,我是他们人间/一件会走动的遗物”,换了一个角度,事情的样子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周瑟瑟近些年一直关注诗歌地理学,他试图通过一组一组的作品,揭示他深入考察、调研过的某个地方,尤其是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我不知道他的这两首诗来自何处,但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道家文化对他的影响,诗人对生命表现出特别的尊重,甚至化身为“花栗鼠”,直接说出一个小动物的内心。杨孟军的《月光落在树叶上》由月光的变化抒写了生命的变迁,“有些人离开,只是因为/他们用尽了人间的悲欢/有些人回来,只是因为/月光重新落了下来”。
总体来说,这些作品没有声嘶力竭的吼叫,只是让心灵的流泉淡淡地、缓缓地从文字之间渗出,但它们恰好说出了读者内心细微的秘密,而这些,又是其他人、其他作品没有表达的。这都得益于诗人对历史、现实的深度感悟,以及由此而獲得的诗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