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过《赵铮河南坠子艺术》一书的人,都知道《摘棉花》是本书的第一个作品,也是笔者就读于河南省戏曲学校首届曲艺班学习赵派河南坠子的第一个曲目。记得赵铮先生在课堂上作示范演唱,我为他拉坠琴伴奏。说实在的,我生于坠子家庭,也算见过些世面,但第一次听到赵铮那高亢、辽远、韵味悠长的起腔时,就深深地被打动了。后来,我的专业老师王开端先生又为这个曲目作了伴奏音乐处理,犹如在一幅壮美的田园风景画上添了浓重的一笔。接下来我就《摘棉花》的伴奏音乐及伴奏方法谈一谈看法。
这是引子,或者说是前奏曲,先由竹笛舒缓奏出一个长音,接下来由慢到快由低而高,吹出一串串布谷鸟的鸣叫声,接着一个长长的琶音过后,仿佛拉开了一副田园风光画卷的帷幕,紧接着坠琴弦乐快速进入,欢快而跳跃的旋律,象征着新的一天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接下来速度减慢至自然状态,引出自由开阔的唱腔。
为了整齐起见,第一个字“太”音要空出来,从“阳”进入,主要伴奏乐器坠琴要有一个音头,与乐队一起由强而弱,并用快速而均匀的颤弓完成,仿佛太阳初升前的一抹红色的云霞,应说是一个田园的全景,然后再突然放开音量,犹如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金色光辉顿时照亮大地。“从那村庄里”的伴奏音量要适当降低,为主人公的出场作好铺垫。从“走过来两个姑娘”开始用强音烘托伴奏,使两个正处在青春年华的姐妹那俊俏活泼的村姑形象迸发出青春的活力,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剧情中的小姐儿俩踩着田垄是要下地摘棉花,“看了看”三个字的唱腔是单独出来的,伴奏只是从后面的过门进入,目的是要凸显出后面的内容——棉花地里“有的是棉花桃儿,有的开了花”的繁荣景象。像这样局部空出唱腔的处理方法,以后还会多次用到。
过去的艺人对伴奏的过门音乐称之为“说二话”,言外之意是说唱腔之后的过门几乎原封不动地模仿前边唱腔,就像鹦鹉学舌一样,这种伴奏方法如果有必要,用一下也是蛮有效果的。《摘棉花》本身就是一个喜剧作品,故事内容为两个姐妹在摘棉花过程中,争相夸奖自己的未婚夫,结果被旁边一位多事的卖盆老汉听到,取笑之余不小心把自己的瓦盆打碎了,田野里传出小姐儿俩银铃般的笑声。作品中姐妹两个夸未婚夫自然是整个曲目的主要内容,姐姐性格开朗,未婚夫是一名工人;妹妹性格较为腼腆,未婚夫是一名军人。妹妹从手中的棉花联想到驻守边疆的未婚夫,怕他天寒着凉。姐姐却嘲笑她一个大姑娘家提起自己的未婚夫不害臊,结果妹妹面含羞容要打姐姐,还红着脸说道:
在这里,“不让我”三字的唱腔是要空出来的,接下来的“提他”二字用顿弓轻轻一点即可,用来表现小二姐的羞涩、娇媚,接下来的“我偏偏地要提他”中的“偏偏”二字要用强弓奏出,表现小二姐的顽皮性格。这样一来伴奏的独具匠心与演员惟妙惟肖的表演合二为一。正如赵铮先生所说的那样,她之所以爱上了河南坠子,就是因为这种美的魅力。她曾说河南坠子就像是一个天生丽质的农村姑娘,只是缺少打扮。接下来小二姐像洪水爆发似的向面前的姐姐夸起了未来的丈夫:他是一名光荣的边防战士,身体好,有文化;他苦练杀敌本领,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神枪手,为此在训练比武中还荣获了嘉奖。在夸奖的过程中,赵铮先生在唱腔上采用了地地道道的乔派唱腔:
在伴奏这句唱腔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小姐儿俩的惊奇,从哪儿钻出来这么个爱听女孩儿悄悄话的老头儿;第二是小姐儿俩的羞怯,我们姐儿俩的秘密怎么让一个陌生人知道了。为了表现这样一种情绪,首先,在前三个字“忽听得”的伴奏上,要轻轻地、用顿音奏出,同时还要将速度放慢,造成姐儿俩仔细聆听,或者是张口结舌的惊讶状态;然后在接下来的唱腔中要快速地反弹,有人将这种音乐上的速度变化叫作“猴皮筋”。这种“猴皮筋”式的处理方法,在赵派坠子中会多次出现,其产生的效果也是千差万别的。但在此处的作用应该是小姐儿俩惊讶之后很快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也许会本能地快速将自己隐蔽起来,屏住呼吸露出眼睛,密切注视身后的老汉。下边的唱词非常生动传神:
在伴奏这句唱腔时,要空出唱腔,单模仿唱腔的最后一个音“伸着个头儿”时,坠琴用它特有的、近似人声的滑音技巧,模仿“头儿”的声音;“瞪着个眼儿”也是只模仿后一个“3”音。这样一来,伴奏就像鹦鹉学舌,使老汉的形象好似皮影戏中的人物一样,一曲一伸,滑稽可笑。紧接着的唱腔也是点睛一笔,因为演员还伴有精彩的捻胡子的动作,每当我操琴伴奏到此处的时候,会小心翼翼地渐慢拉开速度,然后突然反弹又是一个“猴皮筋”。接下来的唱腔别出心裁,是赵铮先生借鉴山东快书而设计的:
山东快书属于韵诵类曲艺表演形式,如果此时伴奏完全停下让演员一个人在舞台上大段地说快书,不太妥当。所谓借鉴,不是生搬硬套不加修饰地拿来就用,而是应该融入到自己的艺术表演形式中。作品中的老头儿是卖瓦盆的,他看到两个姑娘在田间地头争抢着夸自己未来丈夫的时候,覺得新鲜有趣。也难怪,一个旧社会过来的人怎么见过这种场面呢,正如他接下来说的:“这两个大姑娘还没出嫁,就在这棉花地里把她的女婿夸。现在的年轻人哪,提起来对象嗨就是劲头儿大,想当初哎我那个老伴儿啊,她可不敢这样把我来夸。”老汉这几句话,被赵铮先生设计成了半说半唱的形式,山东快书的伴奏乐器是两片半圆形的金属片,叫鸳鸯板,梨花板,有铜制的,也有钢制的,是一种击节乐器。此外还用坠琴及乐队伴奏。怎样伴奏呢,我在和演员一起调弦的时候,脚踩着梆子打着节奏,突然灵感一闪现,有了!山东快书虽然没有音乐旋律,但还是有节奏的,何不用坠子的音调和着山东快书的节奏,只要情绪符合,可以一试,所以后来的伴奏音乐是这样的:
舞台实践证明,非常合适。按故事发展的线索来说,下面应该是卖盆老汉乐极生悲的情形,把自己心爱的瓦盆给摔碎了,他捡起唯一的一个没被摔碎的瓦盆儿,左手托起来放在耳边,右手敲击认真聆听,这样一个十分符合老汉身份的动作是相当传神的。音乐要和动作配合起来,要表现动作,就要发挥其功能,音乐的主要表现因素一个是音符,一个是节奏。首先从音符的布局上不可大跳,最好是级进;其次是节奏的安排,我反复推敲斟酌,感觉用附点节奏型较为合适。结果从舞台实践来看,也是相当成功的,因为它表现了老汉聚精会神的状态,不幸的是这唯一的一个瓦盆也出现了破音儿,一怒之下老汉砸碎了瓦盆,还扔下了一句:
谁知这极不符合逻辑的一句话,却逗得小姐儿俩笑破了肚皮,这银铃般的笑声,穿过了棉花地,也穿过了时空,把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憧憬带给了你,也带给了我。我为自己能够为这美丽的田园风景画添彩而自豪。
这是引子,或者说是前奏曲,先由竹笛舒缓奏出一个长音,接下来由慢到快由低而高,吹出一串串布谷鸟的鸣叫声,接着一个长长的琶音过后,仿佛拉开了一副田园风光画卷的帷幕,紧接着坠琴弦乐快速进入,欢快而跳跃的旋律,象征着新的一天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接下来速度减慢至自然状态,引出自由开阔的唱腔。
为了整齐起见,第一个字“太”音要空出来,从“阳”进入,主要伴奏乐器坠琴要有一个音头,与乐队一起由强而弱,并用快速而均匀的颤弓完成,仿佛太阳初升前的一抹红色的云霞,应说是一个田园的全景,然后再突然放开音量,犹如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金色光辉顿时照亮大地。“从那村庄里”的伴奏音量要适当降低,为主人公的出场作好铺垫。从“走过来两个姑娘”开始用强音烘托伴奏,使两个正处在青春年华的姐妹那俊俏活泼的村姑形象迸发出青春的活力,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剧情中的小姐儿俩踩着田垄是要下地摘棉花,“看了看”三个字的唱腔是单独出来的,伴奏只是从后面的过门进入,目的是要凸显出后面的内容——棉花地里“有的是棉花桃儿,有的开了花”的繁荣景象。像这样局部空出唱腔的处理方法,以后还会多次用到。
过去的艺人对伴奏的过门音乐称之为“说二话”,言外之意是说唱腔之后的过门几乎原封不动地模仿前边唱腔,就像鹦鹉学舌一样,这种伴奏方法如果有必要,用一下也是蛮有效果的。《摘棉花》本身就是一个喜剧作品,故事内容为两个姐妹在摘棉花过程中,争相夸奖自己的未婚夫,结果被旁边一位多事的卖盆老汉听到,取笑之余不小心把自己的瓦盆打碎了,田野里传出小姐儿俩银铃般的笑声。作品中姐妹两个夸未婚夫自然是整个曲目的主要内容,姐姐性格开朗,未婚夫是一名工人;妹妹性格较为腼腆,未婚夫是一名军人。妹妹从手中的棉花联想到驻守边疆的未婚夫,怕他天寒着凉。姐姐却嘲笑她一个大姑娘家提起自己的未婚夫不害臊,结果妹妹面含羞容要打姐姐,还红着脸说道:
在这里,“不让我”三字的唱腔是要空出来的,接下来的“提他”二字用顿弓轻轻一点即可,用来表现小二姐的羞涩、娇媚,接下来的“我偏偏地要提他”中的“偏偏”二字要用强弓奏出,表现小二姐的顽皮性格。这样一来伴奏的独具匠心与演员惟妙惟肖的表演合二为一。正如赵铮先生所说的那样,她之所以爱上了河南坠子,就是因为这种美的魅力。她曾说河南坠子就像是一个天生丽质的农村姑娘,只是缺少打扮。接下来小二姐像洪水爆发似的向面前的姐姐夸起了未来的丈夫:他是一名光荣的边防战士,身体好,有文化;他苦练杀敌本领,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神枪手,为此在训练比武中还荣获了嘉奖。在夸奖的过程中,赵铮先生在唱腔上采用了地地道道的乔派唱腔:
在伴奏这句唱腔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小姐儿俩的惊奇,从哪儿钻出来这么个爱听女孩儿悄悄话的老头儿;第二是小姐儿俩的羞怯,我们姐儿俩的秘密怎么让一个陌生人知道了。为了表现这样一种情绪,首先,在前三个字“忽听得”的伴奏上,要轻轻地、用顿音奏出,同时还要将速度放慢,造成姐儿俩仔细聆听,或者是张口结舌的惊讶状态;然后在接下来的唱腔中要快速地反弹,有人将这种音乐上的速度变化叫作“猴皮筋”。这种“猴皮筋”式的处理方法,在赵派坠子中会多次出现,其产生的效果也是千差万别的。但在此处的作用应该是小姐儿俩惊讶之后很快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也许会本能地快速将自己隐蔽起来,屏住呼吸露出眼睛,密切注视身后的老汉。下边的唱词非常生动传神:
在伴奏这句唱腔时,要空出唱腔,单模仿唱腔的最后一个音“伸着个头儿”时,坠琴用它特有的、近似人声的滑音技巧,模仿“头儿”的声音;“瞪着个眼儿”也是只模仿后一个“3”音。这样一来,伴奏就像鹦鹉学舌,使老汉的形象好似皮影戏中的人物一样,一曲一伸,滑稽可笑。紧接着的唱腔也是点睛一笔,因为演员还伴有精彩的捻胡子的动作,每当我操琴伴奏到此处的时候,会小心翼翼地渐慢拉开速度,然后突然反弹又是一个“猴皮筋”。接下来的唱腔别出心裁,是赵铮先生借鉴山东快书而设计的:
山东快书属于韵诵类曲艺表演形式,如果此时伴奏完全停下让演员一个人在舞台上大段地说快书,不太妥当。所谓借鉴,不是生搬硬套不加修饰地拿来就用,而是应该融入到自己的艺术表演形式中。作品中的老头儿是卖瓦盆的,他看到两个姑娘在田间地头争抢着夸自己未来丈夫的时候,覺得新鲜有趣。也难怪,一个旧社会过来的人怎么见过这种场面呢,正如他接下来说的:“这两个大姑娘还没出嫁,就在这棉花地里把她的女婿夸。现在的年轻人哪,提起来对象嗨就是劲头儿大,想当初哎我那个老伴儿啊,她可不敢这样把我来夸。”老汉这几句话,被赵铮先生设计成了半说半唱的形式,山东快书的伴奏乐器是两片半圆形的金属片,叫鸳鸯板,梨花板,有铜制的,也有钢制的,是一种击节乐器。此外还用坠琴及乐队伴奏。怎样伴奏呢,我在和演员一起调弦的时候,脚踩着梆子打着节奏,突然灵感一闪现,有了!山东快书虽然没有音乐旋律,但还是有节奏的,何不用坠子的音调和着山东快书的节奏,只要情绪符合,可以一试,所以后来的伴奏音乐是这样的:
舞台实践证明,非常合适。按故事发展的线索来说,下面应该是卖盆老汉乐极生悲的情形,把自己心爱的瓦盆给摔碎了,他捡起唯一的一个没被摔碎的瓦盆儿,左手托起来放在耳边,右手敲击认真聆听,这样一个十分符合老汉身份的动作是相当传神的。音乐要和动作配合起来,要表现动作,就要发挥其功能,音乐的主要表现因素一个是音符,一个是节奏。首先从音符的布局上不可大跳,最好是级进;其次是节奏的安排,我反复推敲斟酌,感觉用附点节奏型较为合适。结果从舞台实践来看,也是相当成功的,因为它表现了老汉聚精会神的状态,不幸的是这唯一的一个瓦盆也出现了破音儿,一怒之下老汉砸碎了瓦盆,还扔下了一句:
谁知这极不符合逻辑的一句话,却逗得小姐儿俩笑破了肚皮,这银铃般的笑声,穿过了棉花地,也穿过了时空,把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憧憬带给了你,也带给了我。我为自己能够为这美丽的田园风景画添彩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