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人们对建筑要求的提高,现代建筑正朝着面积的大型化和结构的复杂化发展。大型化和复杂化的建筑提高了建筑的美感和功能,但在施工效率上是巨大的挑战,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可以对建筑设置后浇带。
【关键词】后浇带;功能;施工技巧;设置;注意事项
现代建筑的施工过程必然要面临高层主体与底层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建筑浇灌材料的变形和收缩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后浇带运用而生,后浇带是施工期间预留的条状缝,起到了解决沉降收缩产生的变形等问题的效果,所以掌握后浇带相关知识尤为重要。
1. 后浇带的设置
1.1 后浇带设置的要求。“抗放兼备,以抗为主”是后浇带设置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后浇带主要是为了释放一部分约束应力,继而在缝隙中填入混凝土,从而把残余的约束应力释放,最终解决混凝土特性所产生的裂缝问题。在填入的混凝土中,要加入适量的膨胀剂,或直接采用膨制水泥,使混凝土填入后不收缩变形。施工中应当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所规划的预留带来预设,对于设计图纸是未考虑到的在施工中出现的不可知因素,从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当实事求是,按照工程要求设计,经过设计单位认可后才可施工,否则产生不利影响。后浇带与后浇带之间的距离应当设计合理,矩形建筑物后浇带之间至少间距30米,多则为40米,后浇带的宽度应当在7米以上,基于各个工程的实际情况,为了施工的操作方便,在大型工民建中最宽可以达到10米以上。后浇带的梁板受力钢筋不能间断,间断后则失去了承力作用,在跨度较大的地方可采用焊接式,保证梁板的不间断。另外,一般来说,后浇带的施工位置应当选择受力较小的地方,可以在剪力小的梁板反弯点周边。再则后浇带的模板应当在浇筑混凝土完毕之后在拆除,以免混凝土压力降梁板压至变形。在后浇带完成之前不能拆除任何支撑作用的结构部件。
1.2 后浇带的设置方法。
(1)后浇带模板的设置上,后浇带模板的设置有筏板后浇带模板、剪力墙后浇带模板和顶板后浇带模板。梁板受力大而钢筋在后浇带部位纵贯,所以要采用筏板后浇带模板,在筏板下部扎完钢筋之后,应当在钢筋和垫层之间抹置高强度的砂浆,宽度在一米左右。采用双层钢丝片,在后浇带两侧采用相应的措施保证位置不偏移。剪力墙后浇带模板是在浇注混凝土時机成熟时单独设置后浇带模板,模板规格要精确,距离要适当,两侧应设置不切除的螺栓,以便在后期固定模板,用两层钢丝网和剪力墙钢筋在后浇带扎好,并在后浇带上口封好。这样保证了模板安装和拆除的灵活性,有利于节省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2)在后浇带浇注上,后浇带在浇注混凝土之前必须必须要清除施工过程和自然原因产生的杂物、表层的沙石和土块等,以施工缝的要求对整个截面进行清理,用水冲洗干净,在保持充分的湿润程度前提下,尽快涂上界面处理剂,以避免新老混凝土之间的凝和度不足而出现的渗水问题。砼的浇注必须在主体结构封闭后进行,而且后浇注的砼强度要比先浇注的砼高。在后浇带材料的配置上应当以小量搅配为好,因为后浇带浇注通常是小量的,在现场搅拌过程中采用混凝土配合搅拌方法,严格按照浇注前试验好的水泥、沙石及其他添加物的配合比率来配置,浇筑后及时养护已浇筑部分,提高后浇带浇筑质量。
(3)在后浇带位置的选择上,如前面所述,应当选择在受力较小的部位,可以选择在弯矩不大、剪力小的梁板反弯点附近,也可在弯矩稍大但剪力不大的梁板中部,根据跨度的大小来加强钢筋配置,钢筋不可以断开,应当焊接补齐保持连贯性。
2. 后浇带施工问题及施工办法
2.1 后浇带设置的普遍问题。
(1)后浇带处结构承载力问题。在底板浇筑施工过程中,地梁内纵横穿越的钢筋使模板合缝性不严密,在震捣混凝土时,混凝土容易从不严密的模板缝隙当中流入地梁内,由于钢筋多,难以进入清理,或者有的施工主管不重视,使流入的混凝土凝固后才开始清理工作,容易对梁板钢筋造成损伤,从而降低了后浇带结构的坚强度。
(2)施工过程繁杂。顶板后浇带施工步骤的分离,使后浇带上部结构施工比基础后浇带施工慢很多,在这期间,原先完成的后浇带部分容易由人为或自然原因造成垃圾“残余”,比如容易掉入自然的垃圾,还有施工过程中留下的沙石等杂物,有的工程负责人比较重视,在开始后段浇注施工时先清理,有的工程在此期间用板块把已施工部分遮住,防止进入杂物。但往往再次施工时仍会有大量杂物,以粉末状灰质物居多。
(3)裂缝问题。由于后浇带混凝土浇注时间把握不到位,或者浇注的混凝土没有加入适当的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变形难以控制,再加上认为操作过程中并未严格按设计设置合格的接面,使新老混凝土交界处的连和性不好,最终出现裂缝,给建筑安全埋下隐患。
2.2 后浇带施工技巧。
(1)后浇带连接性问题,为了避免上述3.1里连和性不好的问题,后浇带可以采用钢筋支架钢丝网隔断,两侧混凝土搅混配制过程中,应当比正常水平少加一些水,提高水泥的比重,使两侧混凝土局部更干硬一些,在采用凹凸接面设计的基础上,彻底清理接面,提高连接度。
(2)后浇带两侧钢筋支架的相关设计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可采取两侧隔断做法,用钢筋支架铅丝网或单层钢板网隔断。为了提高支撑的稳定性,钢丝网间距要谨慎控制,混凝土固结成型后,方可去除支撑架构。
(3)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灌注混凝土的时间问题是后浇带施工过程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后浇收缩带的收缩完成至少要60天,才能进行后浇温度带的施工,一般应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后浇温度带设置。现代建筑中后浇带应用的广泛性是我们必须重视它的施工问题,应当预留凹凸接面,按照时间严格执行,否则容易照成变形,或者出现缝隙。
(4)建筑主体之间的沉降变形等问题很多是源于对后浇带钢筋位置把握得不合理,因此施工过程要采取措施准确定位钢筋的位置,后浇带中一般给钢筋预留7米至10米宽的位置,钢筋定位时也应要求钢筋的连续性,上部钢筋的横径虽然大,但不可直接用脚踩踏,给建筑变形埋下隐患。
综上所述,后浇带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但后浇带施工现状告诉我们,目前我们仍需不断努力,只有按照科学的设计图纸施工,实事求是,严格把握好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提高后浇带施工质量,促进建筑整体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后浇带;功能;施工技巧;设置;注意事项
现代建筑的施工过程必然要面临高层主体与底层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建筑浇灌材料的变形和收缩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后浇带运用而生,后浇带是施工期间预留的条状缝,起到了解决沉降收缩产生的变形等问题的效果,所以掌握后浇带相关知识尤为重要。
1. 后浇带的设置
1.1 后浇带设置的要求。“抗放兼备,以抗为主”是后浇带设置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后浇带主要是为了释放一部分约束应力,继而在缝隙中填入混凝土,从而把残余的约束应力释放,最终解决混凝土特性所产生的裂缝问题。在填入的混凝土中,要加入适量的膨胀剂,或直接采用膨制水泥,使混凝土填入后不收缩变形。施工中应当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所规划的预留带来预设,对于设计图纸是未考虑到的在施工中出现的不可知因素,从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当实事求是,按照工程要求设计,经过设计单位认可后才可施工,否则产生不利影响。后浇带与后浇带之间的距离应当设计合理,矩形建筑物后浇带之间至少间距30米,多则为40米,后浇带的宽度应当在7米以上,基于各个工程的实际情况,为了施工的操作方便,在大型工民建中最宽可以达到10米以上。后浇带的梁板受力钢筋不能间断,间断后则失去了承力作用,在跨度较大的地方可采用焊接式,保证梁板的不间断。另外,一般来说,后浇带的施工位置应当选择受力较小的地方,可以在剪力小的梁板反弯点周边。再则后浇带的模板应当在浇筑混凝土完毕之后在拆除,以免混凝土压力降梁板压至变形。在后浇带完成之前不能拆除任何支撑作用的结构部件。
1.2 后浇带的设置方法。
(1)后浇带模板的设置上,后浇带模板的设置有筏板后浇带模板、剪力墙后浇带模板和顶板后浇带模板。梁板受力大而钢筋在后浇带部位纵贯,所以要采用筏板后浇带模板,在筏板下部扎完钢筋之后,应当在钢筋和垫层之间抹置高强度的砂浆,宽度在一米左右。采用双层钢丝片,在后浇带两侧采用相应的措施保证位置不偏移。剪力墙后浇带模板是在浇注混凝土時机成熟时单独设置后浇带模板,模板规格要精确,距离要适当,两侧应设置不切除的螺栓,以便在后期固定模板,用两层钢丝网和剪力墙钢筋在后浇带扎好,并在后浇带上口封好。这样保证了模板安装和拆除的灵活性,有利于节省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2)在后浇带浇注上,后浇带在浇注混凝土之前必须必须要清除施工过程和自然原因产生的杂物、表层的沙石和土块等,以施工缝的要求对整个截面进行清理,用水冲洗干净,在保持充分的湿润程度前提下,尽快涂上界面处理剂,以避免新老混凝土之间的凝和度不足而出现的渗水问题。砼的浇注必须在主体结构封闭后进行,而且后浇注的砼强度要比先浇注的砼高。在后浇带材料的配置上应当以小量搅配为好,因为后浇带浇注通常是小量的,在现场搅拌过程中采用混凝土配合搅拌方法,严格按照浇注前试验好的水泥、沙石及其他添加物的配合比率来配置,浇筑后及时养护已浇筑部分,提高后浇带浇筑质量。
(3)在后浇带位置的选择上,如前面所述,应当选择在受力较小的部位,可以选择在弯矩不大、剪力小的梁板反弯点附近,也可在弯矩稍大但剪力不大的梁板中部,根据跨度的大小来加强钢筋配置,钢筋不可以断开,应当焊接补齐保持连贯性。
2. 后浇带施工问题及施工办法
2.1 后浇带设置的普遍问题。
(1)后浇带处结构承载力问题。在底板浇筑施工过程中,地梁内纵横穿越的钢筋使模板合缝性不严密,在震捣混凝土时,混凝土容易从不严密的模板缝隙当中流入地梁内,由于钢筋多,难以进入清理,或者有的施工主管不重视,使流入的混凝土凝固后才开始清理工作,容易对梁板钢筋造成损伤,从而降低了后浇带结构的坚强度。
(2)施工过程繁杂。顶板后浇带施工步骤的分离,使后浇带上部结构施工比基础后浇带施工慢很多,在这期间,原先完成的后浇带部分容易由人为或自然原因造成垃圾“残余”,比如容易掉入自然的垃圾,还有施工过程中留下的沙石等杂物,有的工程负责人比较重视,在开始后段浇注施工时先清理,有的工程在此期间用板块把已施工部分遮住,防止进入杂物。但往往再次施工时仍会有大量杂物,以粉末状灰质物居多。
(3)裂缝问题。由于后浇带混凝土浇注时间把握不到位,或者浇注的混凝土没有加入适当的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变形难以控制,再加上认为操作过程中并未严格按设计设置合格的接面,使新老混凝土交界处的连和性不好,最终出现裂缝,给建筑安全埋下隐患。
2.2 后浇带施工技巧。
(1)后浇带连接性问题,为了避免上述3.1里连和性不好的问题,后浇带可以采用钢筋支架钢丝网隔断,两侧混凝土搅混配制过程中,应当比正常水平少加一些水,提高水泥的比重,使两侧混凝土局部更干硬一些,在采用凹凸接面设计的基础上,彻底清理接面,提高连接度。
(2)后浇带两侧钢筋支架的相关设计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可采取两侧隔断做法,用钢筋支架铅丝网或单层钢板网隔断。为了提高支撑的稳定性,钢丝网间距要谨慎控制,混凝土固结成型后,方可去除支撑架构。
(3)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灌注混凝土的时间问题是后浇带施工过程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后浇收缩带的收缩完成至少要60天,才能进行后浇温度带的施工,一般应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后浇温度带设置。现代建筑中后浇带应用的广泛性是我们必须重视它的施工问题,应当预留凹凸接面,按照时间严格执行,否则容易照成变形,或者出现缝隙。
(4)建筑主体之间的沉降变形等问题很多是源于对后浇带钢筋位置把握得不合理,因此施工过程要采取措施准确定位钢筋的位置,后浇带中一般给钢筋预留7米至10米宽的位置,钢筋定位时也应要求钢筋的连续性,上部钢筋的横径虽然大,但不可直接用脚踩踏,给建筑变形埋下隐患。
综上所述,后浇带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但后浇带施工现状告诉我们,目前我们仍需不断努力,只有按照科学的设计图纸施工,实事求是,严格把握好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提高后浇带施工质量,促进建筑整体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