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古墓出土珍玉

来源 :收藏界·古文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aun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尚玉之风,千古一同,南宋时亦然,对玉器的尊崇更在金器之上。追求时尚、讲究品位的社会风尚,使得玉器成为帝王将相、士夫富贾的珍爱之物。
  青白玉莲苞形瓶 南宋
  浙江衢州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史绳祖墓出土,衢州博物馆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南宋的玉器走向世俗化。南宋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商业贸易发达,手工业兴盛。新兴市民阶层的消费需求不断提高,民间碾玉作坊和买卖玉器的店铺林立。《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临安有一家“七宝社”,经营玉带、玉碗、玉花瓶、玉束带、玉劝盘、玉轸芝、玉绦环等玉器,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衣饰、酒具、花器等实用器。
  ◆螭虎环绕 寄情复古
  随着北方手工业者的大批南下和生产技术的传入,南宋时期的手工业迎来了南北技艺相互碰撞、融合创新的崭新局面。玉器制作也不例外,在造型、题材、纹饰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南宋玉器一方面是以仿生器、花鸟纹为主的自然写实风格,惟妙惟肖,浪漫天真,布局设计亦受宋代花鸟画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在恢复礼乐制度的影响下,受士大夫金石学的学术旨趣导向,玉作呈现出复古的特征,多有玉卣、玉璧、玉带钩等仿古器形,纹饰则流行螭虎纹、云纹、谷纹等。其中,璧环类玉器原为礼器,然而南宋时或多成为寄托复古情怀之物,一些小型器也或为佩饰。
  蝻虎纹玉饰件 南宋
  新昌博物馆藏。南宋玉器流行以螭虎纹为饰。螭虎纹玉璧(环)有圆形、椭圆形两种样式。南京江宁建中村宋墓出土的螭虎纹玉椭圆环,外形为长方形委角,内孔为椭圆形,一面满饰勾云纹,一面光素,环绕两只镂雕的螭虎。这类设计元素在江苏宝应西汉墓、河北定州43号墓(东汉)、河南洛阳东汉墓、湖南衡阳东汉墓、南京中央门外郭家山东晋墓等出土的玉佩上已经出现,可视为南宋中兴复古思潮的表现。
  玉带具 南宋
  安徽休宁南宋工部侍郎朱唏颜夫妇合葬墓出土,安徽博物院藏。南宋带制器有玉、金、银、金涂银、犀、通犀、角,其中玉带等级很高,亲贵勋旧方可受赐玉带。考古中發现的南宋玉带不多,有江西上饶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赵仲諲墓出土人物纹玉带具和安徽休宁南宋工部侍郎朱晞颜墓出土玉带具两例。
  ◆温润细物 男女皆配
  玉石、水晶、玛瑙等珠串饰品在南宋男子墓葬出土,表明为男子的挂件。浙江新昌丁村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卢渊墓出土一挂玉串饰,圆珠子共73粒,间饰5件玉石质细雕件:龟游荷叶、叠环、叠胜、圆片、长方片。其中龟游荷叶由龟与荷叶组成,龟甲背纹规整,荷叶茎络分明,雕刻精致。
  玉卣 南宋
  安徽休宁南宋工部侍郎朱晞颜夫妇合葬墓出土,安徽博物院藏。安徽休宁南宋工部侍郎朱晞颜夫妇合葬墓出土有一件玉卣,玉色青白,局部有黄色沁和白斑。扁圆体,平沿,直口,粗颈,矮圈足,足微外撇。颈部左右两侧琢耳,饰兽首,中钻孔为口。前后侧出扉棱,两边饰相对的龙纹。腹部左右两侧镂雕卧伏回首状小螭龙。前后雕刻兽面纹。通体抛光细致。
  浙江新昌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季氏墓出土一件镂雕玉帔坠,滴珠形,底端为一个心字,上方一对鸳鸯于荷塘间同向而游,前只回首,两两相望。荷塘间开满慈姑叶、莲蓬,一朵婀娜的莲花于顶端盛放,花瓣间的空隙可用于穿系。整幅图案设计精巧,为满池娇的纹样,雕刻细腻,形象生动。同样的造型纹饰的玉帔坠还曾出土于浙江金华浙师大新攀岩场工地。
  ◆文酒之事 以玉助兴
  宋人饮酒多使银器,酒楼常以成套的银酒具招待客人。而以似透非透的玉杯来斟饮美酒自是风味更佳。考古出土物有安徽休宁朱晞颜夫妇墓出土的青玉杯,贵州遵义杨价夫妇墓出土的花口玉耳杯,而最为匠心别致的当属浙江衢州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史绳祖墓出土的白玉荷叶杯。
  透雕玉帔坠 南宋
  浙江新昌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季氏墓出土新昌博物馆藏
  白玉荷叶杯 南宋
  浙江衢州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史绳祖墓出土,衢州博物馆藏。整体构造为荷花枝梗及慈姑花叶托着的一片较大的椭圆形荷叶,形成容器的主体;荷枝卷曲成环形器柄,托住上方一片卷边的小荷叶而成为鋬。荷香送酒,取式于荷叶荷花制的象生杯盏,自可在筵席间佐清欢、助燕喜。象生花式杯在南宋金银酒盏中颇为常见,在玉器中为首例。
  白玉荷叶杯 南宋
  浙江衢州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史绳祖墓出土,衢州博物馆藏。南宋文房器具在各地墓葬中多有出土,除了笔、墨、纸、砚外,还有笔架、镇纸、水丞、印章等。其中玉制文房用具属新兴之风。
  “墨元”白玉印 南宋
  南宋南京江宁建中村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墓,南京市博物馆藏。
  “墨元”白玉印 南宋
  南京江宁建中村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墓南京市博物馆藏。
其他文献
花钱也称压胜钱、厌胜钱、民俗钱等,是中国古代具有压胜、祈吉等文字和图案的“钱币”。不能作为钱币流通,主要用于佩戴、馈赠、赏玩、撒帐等。花钱的铸造较为随意,民间与官方均有铸造,形制各异,因此花钱的种类较多。从形制看,花钱主要分为镂空钱、实体钱。其中,镂空钱两面通透,古人也称玲珑钱或通花钱①。两面不通透者称为实体钱。  镂空花钱出现较早,南宋洪遵《泉志》中记述了一枚轻影钱,“右轻影钱,洞冥记日:汉武帝
期刊
黃胄  字映斋,长安画派代表人物。因其父四十多岁方得此子,取乳名“老傻”,以求平安。“黄胄”是初中时自己起的笔名,以后一直沿用此名。曾用名梁叶子、苗迪。文革中作品曾题名梁蓬、梁泉。1925年3月生于河北蠡县,后迁居西安。早年参加革命,任西北军区战士读物出版社编辑。1942年任蠡县中学美术教员。1946年任陕西省西安雍华图书杂志社主编。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部队美术工作,任西北军区政治
期刊
颜伯龙(1898-1954年)满族,正黄旗,北京人。名云霖,字伯龙(以字行),号长白布衣,所居椿草堂。著名的花鸟画家,工山水、人物、翎毛、走兽。名云程,字云霖,号长白布衣。  旧时祖上为大金国完颜氏,后又在清朝世袭镶蓝旗佐领之职,辛亥革命清朝覆灭,一夜间沦为布衣,又因颜先生祖籍长白,故称“长白布衣”。  早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继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国画系,受业于王梦白(云),陈衡恪(师曾)诸先生,
期刊
琴和瑟,均为中国最古老的拨弦乐器。《诗经·周南·关雎>中载:“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可知琴瑟自古便被联系在一起,同时作为儒家传统礼乐文化的重要参与者,始终与国家礼乐建构关系密切。清朝时满汉文化相互影响、互相融合,清朝逐渐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礼乐体系,在尊儒崇礼的文化背景下,琴瑟等礼乐器的存在更使儒家礼乐文化的发展增光加彩。  一、琴瑟与清朝礼乐文化  康熙六年(1667)颁中和韶乐于太学,雍正
期刊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  吴冠中先生学贯中西古今,兼绘油画国画,他一生以家乡、以江南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吴冠中的画,充满了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
期刊
在近现代画坛上被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的张大千(1899-1983),可说是一位全能画家,山水、人物、花卉、仕女、翎毛画,无所不精。然而,张大千最爱画的就是仕女了。据说张大千在中学时,便经常在课堂上偷画美人作为消遣;到了30多岁,即已遍习唐寅、仇英、陈洪绶、改琦、顾洛、任伯年等明、清诸家的仕女画风;42岁起赴敦煌临摹壁画之后,其人物画功力更上一层楼。在他笔下,无论是古装仕女,抑或经过他理想化的时装
期刊
1992年9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地区的玲珑公园西墙外,发现了一座四周带有壁画的唐代墓葬。可惜的是墓葬早期已被盗掘,随葬器物早已不知所终。幸运的是在塌陷的墓室四周,遗留下了反映墓主人生前生活的精美壁画,尤其是北壁上牡丹芦雁图壁画,被认为是我国北方现存唐墓壁画中最为重要的发现。它是以大幅的牡丹花为中心,并在左右两侧配有两只栩栩如生、相互呼應的鸬鹚乌,以及花草中两只灵动的蝴蝶所组成的生动画面。而根据墓
期刊
宋代是中国雕版印刷术全面成熟期及第一个辉煌时代,相对于刚刚发轫的唐朝,其可谓跨越式发展。上至中央下至地方,从官府到私人,皆重视刻书,最重要的是形成了一种产业,实现了商业化,出现了大批刻书作坊。镂刻区域广泛,各行政区皆有,并出现了浙江、福建、四川三大刻书中心。在此背景下,宋刻书成了中国典籍史上光彩夺目的存在。其内容丰富,囊括经史子集。版式美观大方,字体雅致,确立了中国刻印书籍的基本面貌,此后近千年无
期刊
丹佛艺术博物馆(Denver Art Museum)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丹佛艺术博物馆的收藏涵盖了非洲艺术、建筑和设计、美洲古代艺术、亚洲艺术、1900年以前的欧洲和美国艺术、拉丁美洲的艺术、海洋艺术、现当代艺术、摄影、纺织艺术和时尚、北美原住民艺术和美国西部艺术共计12个主要门类。博物馆的收藏为当地居民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野,而“纺织艺术和时尚”藏品门类中的一套20世纪早期蓝
期刊
李传新表现江南风光的山水画,拥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形成了带有作者自身识别标签的画风。在山水画摹古之风大肆流行的今天,他的画一改荒寒萧瑟,冷峻清郁的避世哲学,展现出一派就在我们身边,而不轻易为人所发现的朴实美景,有着浓郁的当代田园生活气息,是画家追寻自己内心的世外桃源的心迹流露。他的画总能给人带来一种清新脱俗,雅致雋永,意趣天成的感受。生活在江南的他受地域文脉的影响,以及对一方水土的眷恋,把自己的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