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法与修辞各自独立,自成系统,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不仅需要结合,而且可以结合。语法与修辞各自独立以前彼此界限不分,语法与修辞各自独立以后常常相互结合。语法与修辞可以多角度结合,从语法的角度研究修辞,从修辞的角度研究语法,从语用、篇章、语言单位等角度研究语法与修辞,一方面可以保持语法与修辞的各自独立性,另一方面可以谋求语法与修辞在可能范围内的结合,开拓语法与修辞研究的新视野。
关键词:语法 修辞 结合
一、语法与修辞需要结合
(一)语法与修辞各自独立自成系统
语法与修辞是语言研究中两个不同的分支部门,二者是各自独立的。
语法是指语言结构的规律,一般分为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研究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等,句法研究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等。语法研究可以涉及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句法平面研究词语与词语(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对句子从句法结构上进行分析。语义平面研究词语与事物(符号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对句子从语义关系上进行分析。语用平面研究词语与使用者(符号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句子从语用表达上进行分析。
修辞是指语言运用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人们通常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修辞研究为了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怎样选用恰当的语言手段以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题旨情境包括修辞内容、接受对象和语言环境等。语言手段包括词语的选用和配合,句子的选择和锤炼,运用特定的修辞方式、篇章结构和语体风格等。表达效果是修辞内容通过修辞手段表达出来后在接受对象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二)语法与修辞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语法与修辞联系密切,二者是相互渗透的。
语法讲的是“是否合理”的问题,修辞讲的是“是否合用”的问题。一般说来,讲究修辞要以合乎语法为基础。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文章合乎语法,才有调整、加工的可能。话语和文章的意蕴、力量、气势、情彩、跌宕等方面的效果,往往要靠句式的选用、调整和句群的组织,例如句子的长短、繁简、整散、分合,句式的常规与变异等。有时看起来不合乎语法的句子,却是利用超常规特点加工进行修辞的结果。
语法为修辞提供表现形式。例如语法上的并列句,为修辞提供了对偶、对比、错综、排比、顶真、回环等手法及其语言模式。句法修辞内容的丰富多彩,说明修辞在语言运用中扩大了语法的功用。
有的修辞手段的特点是由语法特点决定的,某些修辞现象会转化为语法现象。例如短句子明快、有力,长句子严密、细致,选用长短句就形成了不同的修辞手段。成分省略原来是种修辞手段,经常使用,就形成了固定的格式,从而转化为语法现象。
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人们深切感受到语法与修辞都有必要扩大自己的研究领域,相互借鉴和吸收对方的研究成果,在独立之后再走向结合。
二、语法与修辞可以结合
语法与修辞是语言的两个分支,既各自独立、自成系统,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结合的基础。语言研究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一)语法与修辞各自独立以前彼此界限不分
1898年,我国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的出版,标志着语法作为语言的一个分支部门独立出来。从此,语法与修辞走上了各自发展的道路。但是,语法与修辞各自独立以前,彼此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很明确,可以看作是无意识的结合。
南北朝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除了很多章节谈到修辞以外,也谈到了语法。在《章句》中,刘勰论述了虚词的作用:
又《诗》人以“兮”字入于句限,《楚辞》用之,字出句外。寻“兮”字成句,乃语助余声。舜咏《南风》,用之久矣;而魏武弗好,岂不以无益文义耶!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劄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据事似闲,在用实切。巧者回运,弥缝文体,将令数句之外,得一字之助矣。外字难谬,况章句欤!
虚词在文中来回穿插弥缝,作用往往超出句子,对于理解文章意义大有好处。根据性质刘勰把虚词分为“发端”“劄句”“送末”三类,大大超出了前人。
在《章句》中,刘勰还提出了要按照内容和情韵安排章句的主张。按照内容,要“控引情理,送迎际会”,即根据表达的情理,有时枝蔓扶疏,旁征博引;有时紧扣题旨,不蔓不枝。按照情韵,“若夫章句无常,而字有枚数,四字密而不促,六字裕而非缓,或变之以三五,盖应机之权节也”。在句式的选择上,用长用短,或长短穿插,整散结合,完全要根据情韵需要。情韵急,用音节少的短语句;情韵缓,用舒曼的长语句;情韵起伏跌宕,长句、短句并用,整句、散句结合,以收到荡气回肠的效果。
我国的第一部修辞学专著——宋朝陈骙的《文则》,除了主要论述修辞以外,也涉及到了语法,论述了辞意关系、长短句的运用和助词的作用等。他认为,要做到文章贴切、自然、和谐,首先要辞意相协。句子的长短,是由内容决定的,还和写说的目的有关,该长就长,该短就短,不能随意“增损”。虚词可以加强文章的气势,美化语句的声律。
(二)语法与修辞各自独立以后常常相互结合
语法与修辞各自独立以后,常常互相借鉴和吸收彼此的研究成果,可以看作是有意识的结合。
1951年,吕叔湘、朱德熙发表的《语法修辞讲话》,在“表达”部分把语法、修辞和逻辑结合起来讲,从实用的角度,着重指出毛病,主要讨论为什么表达错了。其中,语法、修辞和逻辑结合得非常紧密,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979年出版的郭绍虞的《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上、下)》,是一部语法修辞著作。郭先生认为,汉语的特点在于简易性、灵活性和复杂性,后两个特点使汉语语法与修辞结合甚密,因此研究汉语语法必须与修辞以及逻辑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汉语语法研究有实用意义。
1986年出版的吴士文、冯凭主编的《修辞语法学》,再一次论述了语法和修辞结合的问题,是作者语法修辞结合观的实践性探索。作者从多方面论述了语法上不可随意而为,但修辞上可以有意而为的相似语言现象,体现出语法与修辞的结合随处可见。
三、从语法角度研究修辞
刘大为主要从语义角度研究了认知性辞格。他认为,认知性辞格是由于认知关系的改变而造成的,认知关系的变化进入语言就是语义的变化,所以对认知性辞格的语言特征的探求就是把语义变化最清晰地显示出来。
(一)必有特征、可能特征和不可能特征
刘大为认为,既要对词的语义构成进行分析,又要显示词的意义变化,就必须区分必有特征与可能特征。
必有特征是属于某个类别的对象必须具有的特征,当这一类别被词语指说时,它就是这一词语的区别性语义特征或内涵特征,任何词语的词义都是一个必有特征的集合。例如“杯子”的必有特征有:实体、具体、无生、固体、容器、圆柱体。
可能特征是属于某个类别的对象可能具有的特征,当这一类别被词语指说时,它就是这一词语能通过句法组合接受的语义特征,也就是这一词语的外延特征。例如“杯子”的可能特征有:带盖儿、带把儿、瓷质、纸质。
在区分必有特征与可能特征的基础上,刘大为论述了不可能特征。不可能特征是属于某个类别的对象不可能具有的特征,当这一类别被词语指说时,它就是这一词语不能通过句法组合接受的语义特征。不可能特征有性质上的和程度上的之别。性质上的不可能特征与词语的必有特征冲突,例如“叫唤”“发芽”是“杯子”的性质上的不可能特征。程度上的不可能特征在性质上是可能的,程度上的扩展或收缩必然引起认知关系的改变。如果设想某一程度上的特征为真,必定导致不同事物建立在正常认知关系中的程度比例的变异或不同类别事物之间差异的消失,从而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图景。程度上的不可能特征有绝对性的和相对性的。绝对性的程度上的不可能特征与可能特征语义特征本身有区别而且词语形式不同,例如“全世界的阳光都在这里聚集”“他一不小心撞扁迎面而来的太阳”。相对性的程度上的不可能特征与可能特征的词语形式相同但是在与不同的对象组合时显示出程度的差异,例如“我(像发情的雄狮子一样在宁静的大街上)一边疯跑,一边狂跳。”“她的脸色蜡黄泛青(像一条腌过的酸黄瓜)。”
(二)接纳不可能特征
刘大为认为,认知性辞格的本质在语言格局上就是一个词接纳了一个不可能特征。当某一语义特征所要求的共现特征不为某词的必有特征所具备并且与之冲突时,它是该词的不可能特征。当我们必须接受这一不可能特征时,就会修改共现要求或词义构成而使认知发生变化,该词的语义特征就会强制性地改变自身的必有特征,以与共现特征契合。如果用Wa表示本体词,用Ta表示本体词的不可能特征,认知性辞格的语言形式可以表示为:
Wa+Ta——————————(1)
词接纳不可能特征有五组方式:
1.有介/无介的接纳方式
有介的接纳方式是指不可能特征通过一个介体才能间接地加到本体上。对本体词而言的不可能特征,同时必然是介体词的可能特征。语言中或者有明确的标记显示它对介体词的归属,或者该特征的语义指向非常清楚,只要理解了该特征就一定能够将它与介体词联系起来。例如:
(1)洒水车也开放了像一朵白菊花有凉爽爽的香味(于坚《四月之城》)
(2)把头顶上的天空撕成六月的碎雪│所有的委曲都决堤了(代薇《像秋天一样》)
“洒水车”接受了一个不可能特征“开放了”,而“像”“一朵白菊花”的出现起了标记作用。“委曲都决堤了”虽然没有标记显示不可能特征“决堤了”的归属,但是“决堤了”的语义指向非常清楚,只能是“洪水”的可能特征。在有介的方式中,无论介体是否以语言形态的方式出现,实际上都存在于语言结构中。用Wb表示介体,用Tb表示介体的可能特征,有介的接纳方式用公式表示就是:
Wa+Wb+Tb————————(2)
但是在比拟、移就等辞格中,介体是隐含着的,用 “{}”表示隐含,有介的接纳方式用公式表示就是:
Wa+{Wb}+Tb———————(3)
无介的接纳方式是指不可能特征无须通过介体就能直接加到本体上。语言结构中不能有介体出现,而且加到本体上的既是本体的不可能特征同时又不能引起关于任何对象的确切联想。既然不可能特征不指向介体,就只能是本体的不可能特征中去除介体的可能特征。无介的接纳方式用公式表示就是:
Wa+/Ta-Tb/———————(4)
2.有距/无距的接纳方式
有距的接纳方式是指本体词与表现不可能特征的词语之间有加大语义距离的词语Wb(介体词)、R(表示相似或等同关系的词语“像”“似的”“是”等)、M(表示不确定性的词语“好像”“似乎”“仿佛”等)的插入。如果用“[]”表示语义距离,用“()”表示可选符号,有距的接纳方式的公式是:
Wa+[(Wb)(R)(M)]+Ta————(5)
无距的接纳方式是指表现不可能特征的词语直接加在本体词之上而没有语义距离。语义距离为零,这时无距的接纳方式的公式是:
Wa+Ta——————(6)
3.隐含/显现的接纳方式
显现的接纳方式是指有待接纳的不可能特征都以语词的形式出现在语言中。
隐含的接纳方式是指有待接纳的不可能特征不以语词的形式出现而是暗含在语言中。有一定的语言标记暗示不可能特征的存在。隐含的接纳方式的公式是:
Wa+Wb+{Tb}——————(7)
4.正向/负向的接纳方式
正向的接纳方式是指本体词接纳不可能特征也就是接纳介体词的可能特征的方式。
负向的接纳方式是指介体词接纳不可能特征也就是接纳本体词的可能特征的方式。负向的接纳方式的公式是:
Wb+ Ta{Wa+ Tb}(Wb→Wa)——————(8)
“→”表示介体词取本体词而代之,语面上因而只有介体词与本体特征发生关系,但大括号又表示隐含着本体词对介体特征的全方位接纳。
5.性质/程度上的接纳方式
用Tɑ表示程度上的不可能特征,程度上的接纳方式的公式是:
Wa+Tɑ——————(9)
用Tɑ表示性质上的不可能特征,性质上的接纳方式的公式是:
Wa+Tɑ——————(10)
在分析了明喻、暗喻、借喻、比拟、移就、夸张、通感等认知性辞格接纳不可能特征的基础上,刘大为探讨了比喻、近喻和自喻的认知结构和语言结构等内容。
胡范铸的《幽默语言学》主要从语义方面分析了幽默语言的结构。幽默语言的深层结构包括心理期望的突然扑空,经验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情感郁积的巧妙释放等。幽默语言的表层结构包括岔断型、倒置型、转移型、干涉型、降格型、升格型等。
四、从修辞角度研究语法
吴士文、冯凭主编的《修辞语法学》,认为语法结构的变化是根据修辞的需要,修辞起主导作用。它从修辞角度研究语法,一开始就把语法与修辞紧密地结合起来。主要运用辩证法把常规与超常规两种对立的修辞现象统一在题旨、情境中,显示出修辞的价值。《修辞语法学》从修辞与词、修辞与词组、修辞与句子成分、修辞与单句句式、修辞与复句句式、修辞与标点、修辞与篇章等方面,论述了语法与修辞的结合。
关于修辞与词,不可随意拆字、拆词、造词,但可有意析字、析词、镶嵌、仿词;不可随意指称、褒贬、模糊、释词、义有两歧、大词小用、知错不改,但可有意借代、易色、反语、伸缩、别解、双关、降用、飞白;不可随意变类、滥用虚词,但可有意转类、务虚。
关于修辞与词组,不可随意并列、苟简、变义、换形,但可有意破列、节缩、翻新、变格。
关于修辞与句子成分,主谓、定中、状中、述宾、中补不可随意搭配,但可有意比喻、比拟、移就、拈连、夸张;句子成分不可随意残缺、颠倒、重说,但可有意省略、倒装、反复;不可随意插语、呼语、加音,但可有意旁逸、呼告、垫音、摹声。
关于修辞与单句句式,不宜随意施受、发问、否定,而宜有意施受合体、设问、反问、撇语;不宜一味对偶、排比,而宜有意错综;不宜随意文白夹杂,而宜有意选用文言句式;不宜滥用书面语句式、长句,而宜适当使用口语句式、长短并用。
关于修辞与复句句式,不宜只单不复、一层不变,而宜单复相配、一多结合;不宜苟简主语、关联词语,而宜有意隐现、意合;不可前后无序、并列不当、不加选择、缺少因果,但可有意倒装、层递、疑离、折绕。
五、从语用角度研究语法与修辞
(一)从语用角度研究修辞
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寻找并确定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语用学从研究符号与符号解释者的关系发展到不仅研究如何使用语言,还特别注重研究如何理解语言,如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其中的蕴含意义。修辞学研究如何依据题旨情境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修辞学探讨如何运用名种语文材料和表现手法,恰当地表达思想和感情,指导人们运用和创造各种修辞方法,来恰当地表现所要传达的内容。
语用学与修辞学的研究内容有交叉,有重合。它们都从制约语言使用的因素——语境出发,探讨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研究如何改善言语交际技能,提高语言交际效果。因此,可以借鉴语用学的一些研究成果,从语用的角度研究修辞。近几十年来,不少学者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李军的《语用修辞探索》从代码交际模式、言意境及其关系、现行汉语修辞学思想、修辞适应语境说、修辞控效说、修辞追求的效果及修辞学的性质、语用行为的社会效果、传统思维对汉语修辞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语用修辞理论探索。另外,作者还从汉语言语行为、文学语言、社会语用等方面探讨了使役、道歉、安慰语,作家作品语言、网络、广告语等。
(二)从语用角度研究语法
胡裕树、范晓等倡导的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主张从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研究语法。范晓的《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认为,跟句法有关的语用即在语用平面研究的语用主要包括主题和述题、表达重心和焦点、语气、口气、评议、句型或句式的变化等。
“主题—述题”结构是句子的语用结构。主题是说明的对象,一般是已知信息;述题是对主题句型说明的部分,对主题或作叙述,或作描记,或作解释,或作评议,一般是未知信息。说话时,根据表达的需要,可选择跟动词联系着的某个成分作主题。同一语义结构如果在显层的句子里主题不一样,句式也不一样,其语用价值也会不一样,例如“台上坐着主席团”和“主席团在台上坐着”,两句的主题不同(前句“台上”是主题,后句“主席团”是主题),语用价值就有差别。研究主题和述题,有助于了解句子所表示的旧信息和新信息,知道说话者关心的是什么。
表达重心(也称表达重点)是指句法结构中由于表达需要而着重说明的成分。表达重心跟结构中心有区别:结构中心属句法平面,而且是固定的,如定心结构和状心结构的结构中心都在中心语上,动宾结构和动补结构的结构中心都在动词上;表达重心则属于语用平面,一个句法结构在具体句子里哪个句法成分属表达重心决定于句子的表达意图。一般地说,句法结构的非结构中心在具体句子里常常是表达重心,即定语、状语、宾语、补语常常是表达重心。但结构中心也可成为表达重心。例如如果问“他跌得怎么样?”回答说“他跌伤了”,表达重心是在补语上;如果问“他怎么受伤的?”回答说“他是跌伤的”,表达重心就在动词上。焦点是直陈句所传递的新信息的核心、重点,一般位于句末的实词语上。例如“我们打败了敌人”,“敌人”是焦点;“我们把敌人打败了”,“打败”就是焦点。研究表达重心和焦点有助于了解说话者的表达意图。
句子都有一定的语气。语气能反映句子的表达用途,可以表示直陈、疑问、祈使、感叹等。按语气对句子进行分类,分出来的类叫作句类。研究语气有助于了解句子的表达用途和说话者的言语行为类型。
句子可以有多种口气,如肯定与否定、强调与委婉等。研究句子的口气,有助于了解说话者对所述内容的主观情态。
句子中的“句法—语义”结构反映客观事实,插加或添加在该结构上的词语一般带有评议性,或表推测,或表确定,或表估计,或表说话者的主观态度、意见。研究句子中评议性的词语,有助于了解说话者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评估和态度。
静态的句型或句式有一定的规则,在动态的具体句子里,借助于一定的语境,句型或句式会起某种变化,或省略某个成分而成为省略句,或移动某成分的次序而成为移位句,这就是所谓的变式句。对变式句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具体句子的说话语境,分析句型或句式的语用价值。
六、从篇章角度研究语法与修辞
(一)从篇章的角度研究修辞
修辞早就把篇章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刘勰的《文心雕龙》在《附会》和《章句》中比较集中地阐述了篇章修辞。《附会》说:“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这里讲文章的通盘考虑和组织结构,是修辞中的首尾呼应、突出中心或主题的手法,对于篇章修辞具有指导意义。该篇在篇章修辞理论中具有纲领性的价值。怎样谋篇修辞呢?作者明确提出篇章的中心性、条理性、恰切性和照应性等原则,关键是附辞会义、顺而成章。又如《章句》:
原始要终,体必鳞次。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跗萼相衔,首尾一体。若辞失其朋,则羁旅而无友;事乖其次,则飘寓而不安。是以搜句忌于颠倒,裁章贵于顺序:斯固情趣之指归,文笔之同致也。
《章句》与《附会》阐述的内容基本类似,重点突出了起句点明题意和收句追踪题旨的逻辑顺序。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和刘勰的《文心雕龙》还阐述了文体修辞和语言风格等理论。篇章修辞、文体修辞和语言风格等都成了现代修辞的重要内容。
(二)从篇章角度研究语法
近几十年来,一些学者开始从篇章角度研究语法。他们越来越感到,如果只局限于词法和句法,有时很难做出极有说服力的解释。于是,他们把语法研究的范围扩大到篇章。
屈承熹《汉语篇章语法》可以说是篇章语法的一部力作。它的主要贡献在于:
1.对与篇章有关的一些句法标记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屈承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除了从句法、语义等方面进行研究外,还着重从篇章功能方面对动词词缀、情态副词、句末助词等进行了探讨。
屈承熹认为,在说明对孤立小句的语义影响时,句末助词“了”通常表示情状起了变化。但是在多数情况下,还要同时考虑相关的语用因素。例如:
(3)A:今天中午我请文山吃饭。我也请你。
B:伯母,谢谢您,我不在您这儿吃饭了。我一会就得走,因为……
说话者不能留下吃饭,可以解释为是他/她原本愿意留下吃饭的情状的改变。“了”更适于出现在大于小句的语言单位中。例如:
(4)a.繁荣的社会使“穷书生”琢磨起怎样赚钱来了。
b.从事第二职业的也越来越多了。
例(4)读起来不很流畅,因为a句中的句末助词“了”和b句中的句首代词都和小句间的衔接有关。修改时要么删除a句中的句末助词“了”并把句号改为逗号,要么在b句开头加上代词“他们”。
在一些情况下,“了”可以出现,但是没有出现。例如:
(5)a.他回到美国以后
b.就信了天主教(了),
c.一天一天消瘦(了),
d.到圣诞节的时候,已经不成人样了。
例(5)是篇章块,如果单独考虑,a~c中的每个小句都可以用表示情状改变的“了”结尾。但是作为语篇,只有最后一个小句末尾用了“了”以表示篇章结束。又如:
(6)我们昨天到迪斯尼世界去。
如果话说到这儿就停下,听起来说话者还有话要说,但是他/她却不说了。在句尾加上“了”就表明,说话者已经说完了。
2.辨别出汉语篇章研究中还没有充分利用的概念
屈承熹对汉语中的信息、前后景、话题、原型、回指等概念作了分析,特别是对句子和段落进行了界定。
屈承熹给出了“汉语句”的定义:“汉语句”由一个或一个以上小句组成,其间用显性标记的形式手段相连接。形式手段包括话题链、连词、副词、动词形式、表述模式、小句的句序和篇章结尾等,显性标记有零回指、连词、副词、动词词缀、动词类型、无标记小句的句序和句末助词等。例如:
(7)a.我们中国人老早就认识康乃馨牛奶水,
b.好像一般人称之为三花牌奶水,
c.因为罐头标签上画着三朵花,
d.而那朵花的名字不是
e.我们一般人所习知的。
f.因此我到了这家公司去参观,
g.倍觉亲切,
h.好像是
i.无意中走到了一个熟朋友的老家。
j.一个公司行号非万不得已
k.不会挂出“谢绝参观”的牌子,
l.更不会毫不客气的告白“闲人免进”,
m.招待参观
n.正是极高明的广告手段。
o.康乃馨公司门口就竖了牌示,
p.指点参观人应采取的路线,……
小句a和b是通过“康乃馨牛奶水”和“之”之间的共指连接的。小句e是个没有中心词的关系小句,句法上从属于d句;而d句又通过连词“而”与c句联系起来。最后,c~e作为一个整体通过连词“因为”与b句连起来。a~e小句块符合“汉语句”的标准,是个汉语句。f~i,j~n,o~p也各是一个汉语句。
可以根据较为具体的标记来确定段落的界限。标记词并不是确定段落的绝对标准,它们所标示的单位也只是潜在的可能段落。但是这些标记的功能一旦得到确定,就可以与其他特征共同担负确切地区分段落的任务。
七、从语言单位角度研究语法与修辞
语言单位有字、语素、词、短语、句子、段落、篇章等。从语言单位角度研究语法与修辞,可以看作是语法与修辞结合的一种形式。
(一)从字的角度研究语法与修辞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读音和形体,有的汉字还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因此可以作为语言研究的基本单位。
王艾录、徐通锵、王洪君、潘文国、汪平、鲁川等提倡字本位理论。潘文国的《字本位与汉语研究》认为,汉语的研究应该从根本上摆脱印欧语的眼光,尝试汉语研究的新思路。字是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汉语最自然的单位。字与词不同,是汉语所特有的。字本位是真正从汉语出发,为汉语研究找出的一条新路。汉语语法的出路在于跳出传统句法的范围,走从字到篇再从篇到字的一体化思路。
潘文国从字本位的语形角度研究了章句学。章句学指的是句法学、篇章研究以及一部分修辞学,包括篇章、句子、句读等内容。潘文国认为,对待古今中外的语言学理论应该“兼收并蓄”“遗貌取神”“以我为主”。汉语章句学分为生成论和调控论。生成论主要依据刘勰“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的理论,结合现代语言学中关于结构、系统、生成等有关思想,以刘勰的“字、句(读)、章(句)、篇”为基础,加上近现代汉语中“辞”的作用增强的因素,把生成研究分为三个部门:由“字”到“辞”的构辞学;由“读”到“句”的造句学;由“句”到“篇”的篇章学。这三个部门相应于现代语言学的“构词法”“句法”和“篇章研究”。调控论主要依据刘勰“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的理论和当代篇章语言学家关于篇章调控的原则。调控性原则包括效率性(即如何用最小的努力来达到最大的交际效果)、效果性(即如何使语篇造成强烈印象并为达到某一目的创造有利条件)、得体性(即语篇的具体处理要符合前述的语篇性)。这三条原则与刘勰从正面讲的“彪炳、明靡、清英”和从反面讲的“无疵、无玷、不妄”相同,都是从上往下进行语篇调控的标准。刘勰的理论包括了两个部分或两个系统,一个是从下往上的系统,一个是从上往下的系统,即波格朗所说的客观存在的语言“真实系统”和进入使用的语篇“现实系统”。
潘文国还从字本位的语用、语义、语形、语音等角度分别研究了音义互动、字义学、形位学、音韵学等。
(二)从其他语言单位角度研究语法与修辞
除了字以外,还可以从语素、词、短语、句子、段落、篇章等语言单位的角度研究语法与修辞,为语言研究提供广阔的空间。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短语是由词和词构成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能够表达相对完整意思并且有一定句调的语言单位。段落是由句子或句群构成的文章的结构单位、语言单位,也称自然段。篇章是由段落组成的系统的、条理的语言单位。
20世纪以来,提倡“本位”理论的学者不断涌现。1924年黎锦熙在他的《新著国语文法》中首次提出了“句本位”理论,后来史存直等继承了这一主张;朱德熙、郭绍虞、张寿康等提倡“词组本位”的理论;程雨民等提倡“语素本位”的理论;史有为、邢福义等提倡“小句本位”的理论;史有为等提倡“移动本位”的理论;马庆株等提倡“复本位”的理论;邵敬敏提倡“无本位”的理论。各种“本位”理论与其说是为了研究这一单位本身,不如说是从该单位出发去研究别的单位,都有一些可取之处,对语言研究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语法与修辞结合的角度还有很多,难以一一列举。我们可以一方面保持语法与修辞的各自独立性,另一方面谋求语法与修辞在可能范围内的结合,从而开拓语法与修辞研究的新视野。
参考文献:
[1]刘大为.比喻、近喻和自喻:辞格的认知性研究[M].上海:上海
教育出版社,2001.
[2]胡范铸.幽默语言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3]潘文国.字本位与汉语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屈承熹.汉语篇章语法[M].潘文国等译.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
版社,2006.
[5]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2.
[6]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上、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7]吴士文,冯凭.修辞语法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5.
[8]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5.
[9]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11]袁晖,宗廷虎.汉语修辞学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
[12]李军.语用修辞探索[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13]刘坚.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4]张斌.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5]胡裕树.现代汉语(第6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1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2.
(郝立新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新媒体与出版传播系 200093;上海 复旦大学中文系 200433)
关键词:语法 修辞 结合
一、语法与修辞需要结合
(一)语法与修辞各自独立自成系统
语法与修辞是语言研究中两个不同的分支部门,二者是各自独立的。
语法是指语言结构的规律,一般分为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研究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等,句法研究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等。语法研究可以涉及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句法平面研究词语与词语(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对句子从句法结构上进行分析。语义平面研究词语与事物(符号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对句子从语义关系上进行分析。语用平面研究词语与使用者(符号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句子从语用表达上进行分析。
修辞是指语言运用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人们通常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修辞研究为了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怎样选用恰当的语言手段以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题旨情境包括修辞内容、接受对象和语言环境等。语言手段包括词语的选用和配合,句子的选择和锤炼,运用特定的修辞方式、篇章结构和语体风格等。表达效果是修辞内容通过修辞手段表达出来后在接受对象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二)语法与修辞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语法与修辞联系密切,二者是相互渗透的。
语法讲的是“是否合理”的问题,修辞讲的是“是否合用”的问题。一般说来,讲究修辞要以合乎语法为基础。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文章合乎语法,才有调整、加工的可能。话语和文章的意蕴、力量、气势、情彩、跌宕等方面的效果,往往要靠句式的选用、调整和句群的组织,例如句子的长短、繁简、整散、分合,句式的常规与变异等。有时看起来不合乎语法的句子,却是利用超常规特点加工进行修辞的结果。
语法为修辞提供表现形式。例如语法上的并列句,为修辞提供了对偶、对比、错综、排比、顶真、回环等手法及其语言模式。句法修辞内容的丰富多彩,说明修辞在语言运用中扩大了语法的功用。
有的修辞手段的特点是由语法特点决定的,某些修辞现象会转化为语法现象。例如短句子明快、有力,长句子严密、细致,选用长短句就形成了不同的修辞手段。成分省略原来是种修辞手段,经常使用,就形成了固定的格式,从而转化为语法现象。
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人们深切感受到语法与修辞都有必要扩大自己的研究领域,相互借鉴和吸收对方的研究成果,在独立之后再走向结合。
二、语法与修辞可以结合
语法与修辞是语言的两个分支,既各自独立、自成系统,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结合的基础。语言研究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一)语法与修辞各自独立以前彼此界限不分
1898年,我国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的出版,标志着语法作为语言的一个分支部门独立出来。从此,语法与修辞走上了各自发展的道路。但是,语法与修辞各自独立以前,彼此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很明确,可以看作是无意识的结合。
南北朝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除了很多章节谈到修辞以外,也谈到了语法。在《章句》中,刘勰论述了虚词的作用:
又《诗》人以“兮”字入于句限,《楚辞》用之,字出句外。寻“兮”字成句,乃语助余声。舜咏《南风》,用之久矣;而魏武弗好,岂不以无益文义耶!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劄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据事似闲,在用实切。巧者回运,弥缝文体,将令数句之外,得一字之助矣。外字难谬,况章句欤!
虚词在文中来回穿插弥缝,作用往往超出句子,对于理解文章意义大有好处。根据性质刘勰把虚词分为“发端”“劄句”“送末”三类,大大超出了前人。
在《章句》中,刘勰还提出了要按照内容和情韵安排章句的主张。按照内容,要“控引情理,送迎际会”,即根据表达的情理,有时枝蔓扶疏,旁征博引;有时紧扣题旨,不蔓不枝。按照情韵,“若夫章句无常,而字有枚数,四字密而不促,六字裕而非缓,或变之以三五,盖应机之权节也”。在句式的选择上,用长用短,或长短穿插,整散结合,完全要根据情韵需要。情韵急,用音节少的短语句;情韵缓,用舒曼的长语句;情韵起伏跌宕,长句、短句并用,整句、散句结合,以收到荡气回肠的效果。
我国的第一部修辞学专著——宋朝陈骙的《文则》,除了主要论述修辞以外,也涉及到了语法,论述了辞意关系、长短句的运用和助词的作用等。他认为,要做到文章贴切、自然、和谐,首先要辞意相协。句子的长短,是由内容决定的,还和写说的目的有关,该长就长,该短就短,不能随意“增损”。虚词可以加强文章的气势,美化语句的声律。
(二)语法与修辞各自独立以后常常相互结合
语法与修辞各自独立以后,常常互相借鉴和吸收彼此的研究成果,可以看作是有意识的结合。
1951年,吕叔湘、朱德熙发表的《语法修辞讲话》,在“表达”部分把语法、修辞和逻辑结合起来讲,从实用的角度,着重指出毛病,主要讨论为什么表达错了。其中,语法、修辞和逻辑结合得非常紧密,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979年出版的郭绍虞的《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上、下)》,是一部语法修辞著作。郭先生认为,汉语的特点在于简易性、灵活性和复杂性,后两个特点使汉语语法与修辞结合甚密,因此研究汉语语法必须与修辞以及逻辑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汉语语法研究有实用意义。
1986年出版的吴士文、冯凭主编的《修辞语法学》,再一次论述了语法和修辞结合的问题,是作者语法修辞结合观的实践性探索。作者从多方面论述了语法上不可随意而为,但修辞上可以有意而为的相似语言现象,体现出语法与修辞的结合随处可见。
三、从语法角度研究修辞
刘大为主要从语义角度研究了认知性辞格。他认为,认知性辞格是由于认知关系的改变而造成的,认知关系的变化进入语言就是语义的变化,所以对认知性辞格的语言特征的探求就是把语义变化最清晰地显示出来。
(一)必有特征、可能特征和不可能特征
刘大为认为,既要对词的语义构成进行分析,又要显示词的意义变化,就必须区分必有特征与可能特征。
必有特征是属于某个类别的对象必须具有的特征,当这一类别被词语指说时,它就是这一词语的区别性语义特征或内涵特征,任何词语的词义都是一个必有特征的集合。例如“杯子”的必有特征有:实体、具体、无生、固体、容器、圆柱体。
可能特征是属于某个类别的对象可能具有的特征,当这一类别被词语指说时,它就是这一词语能通过句法组合接受的语义特征,也就是这一词语的外延特征。例如“杯子”的可能特征有:带盖儿、带把儿、瓷质、纸质。
在区分必有特征与可能特征的基础上,刘大为论述了不可能特征。不可能特征是属于某个类别的对象不可能具有的特征,当这一类别被词语指说时,它就是这一词语不能通过句法组合接受的语义特征。不可能特征有性质上的和程度上的之别。性质上的不可能特征与词语的必有特征冲突,例如“叫唤”“发芽”是“杯子”的性质上的不可能特征。程度上的不可能特征在性质上是可能的,程度上的扩展或收缩必然引起认知关系的改变。如果设想某一程度上的特征为真,必定导致不同事物建立在正常认知关系中的程度比例的变异或不同类别事物之间差异的消失,从而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图景。程度上的不可能特征有绝对性的和相对性的。绝对性的程度上的不可能特征与可能特征语义特征本身有区别而且词语形式不同,例如“全世界的阳光都在这里聚集”“他一不小心撞扁迎面而来的太阳”。相对性的程度上的不可能特征与可能特征的词语形式相同但是在与不同的对象组合时显示出程度的差异,例如“我(像发情的雄狮子一样在宁静的大街上)一边疯跑,一边狂跳。”“她的脸色蜡黄泛青(像一条腌过的酸黄瓜)。”
(二)接纳不可能特征
刘大为认为,认知性辞格的本质在语言格局上就是一个词接纳了一个不可能特征。当某一语义特征所要求的共现特征不为某词的必有特征所具备并且与之冲突时,它是该词的不可能特征。当我们必须接受这一不可能特征时,就会修改共现要求或词义构成而使认知发生变化,该词的语义特征就会强制性地改变自身的必有特征,以与共现特征契合。如果用Wa表示本体词,用Ta表示本体词的不可能特征,认知性辞格的语言形式可以表示为:
Wa+Ta——————————(1)
词接纳不可能特征有五组方式:
1.有介/无介的接纳方式
有介的接纳方式是指不可能特征通过一个介体才能间接地加到本体上。对本体词而言的不可能特征,同时必然是介体词的可能特征。语言中或者有明确的标记显示它对介体词的归属,或者该特征的语义指向非常清楚,只要理解了该特征就一定能够将它与介体词联系起来。例如:
(1)洒水车也开放了像一朵白菊花有凉爽爽的香味(于坚《四月之城》)
(2)把头顶上的天空撕成六月的碎雪│所有的委曲都决堤了(代薇《像秋天一样》)
“洒水车”接受了一个不可能特征“开放了”,而“像”“一朵白菊花”的出现起了标记作用。“委曲都决堤了”虽然没有标记显示不可能特征“决堤了”的归属,但是“决堤了”的语义指向非常清楚,只能是“洪水”的可能特征。在有介的方式中,无论介体是否以语言形态的方式出现,实际上都存在于语言结构中。用Wb表示介体,用Tb表示介体的可能特征,有介的接纳方式用公式表示就是:
Wa+Wb+Tb————————(2)
但是在比拟、移就等辞格中,介体是隐含着的,用 “{}”表示隐含,有介的接纳方式用公式表示就是:
Wa+{Wb}+Tb———————(3)
无介的接纳方式是指不可能特征无须通过介体就能直接加到本体上。语言结构中不能有介体出现,而且加到本体上的既是本体的不可能特征同时又不能引起关于任何对象的确切联想。既然不可能特征不指向介体,就只能是本体的不可能特征中去除介体的可能特征。无介的接纳方式用公式表示就是:
Wa+/Ta-Tb/———————(4)
2.有距/无距的接纳方式
有距的接纳方式是指本体词与表现不可能特征的词语之间有加大语义距离的词语Wb(介体词)、R(表示相似或等同关系的词语“像”“似的”“是”等)、M(表示不确定性的词语“好像”“似乎”“仿佛”等)的插入。如果用“[]”表示语义距离,用“()”表示可选符号,有距的接纳方式的公式是:
Wa+[(Wb)(R)(M)]+Ta————(5)
无距的接纳方式是指表现不可能特征的词语直接加在本体词之上而没有语义距离。语义距离为零,这时无距的接纳方式的公式是:
Wa+Ta——————(6)
3.隐含/显现的接纳方式
显现的接纳方式是指有待接纳的不可能特征都以语词的形式出现在语言中。
隐含的接纳方式是指有待接纳的不可能特征不以语词的形式出现而是暗含在语言中。有一定的语言标记暗示不可能特征的存在。隐含的接纳方式的公式是:
Wa+Wb+{Tb}——————(7)
4.正向/负向的接纳方式
正向的接纳方式是指本体词接纳不可能特征也就是接纳介体词的可能特征的方式。
负向的接纳方式是指介体词接纳不可能特征也就是接纳本体词的可能特征的方式。负向的接纳方式的公式是:
Wb+ Ta{Wa+ Tb}(Wb→Wa)——————(8)
“→”表示介体词取本体词而代之,语面上因而只有介体词与本体特征发生关系,但大括号又表示隐含着本体词对介体特征的全方位接纳。
5.性质/程度上的接纳方式
用Tɑ表示程度上的不可能特征,程度上的接纳方式的公式是:
Wa+Tɑ——————(9)
用Tɑ表示性质上的不可能特征,性质上的接纳方式的公式是:
Wa+Tɑ——————(10)
在分析了明喻、暗喻、借喻、比拟、移就、夸张、通感等认知性辞格接纳不可能特征的基础上,刘大为探讨了比喻、近喻和自喻的认知结构和语言结构等内容。
胡范铸的《幽默语言学》主要从语义方面分析了幽默语言的结构。幽默语言的深层结构包括心理期望的突然扑空,经验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情感郁积的巧妙释放等。幽默语言的表层结构包括岔断型、倒置型、转移型、干涉型、降格型、升格型等。
四、从修辞角度研究语法
吴士文、冯凭主编的《修辞语法学》,认为语法结构的变化是根据修辞的需要,修辞起主导作用。它从修辞角度研究语法,一开始就把语法与修辞紧密地结合起来。主要运用辩证法把常规与超常规两种对立的修辞现象统一在题旨、情境中,显示出修辞的价值。《修辞语法学》从修辞与词、修辞与词组、修辞与句子成分、修辞与单句句式、修辞与复句句式、修辞与标点、修辞与篇章等方面,论述了语法与修辞的结合。
关于修辞与词,不可随意拆字、拆词、造词,但可有意析字、析词、镶嵌、仿词;不可随意指称、褒贬、模糊、释词、义有两歧、大词小用、知错不改,但可有意借代、易色、反语、伸缩、别解、双关、降用、飞白;不可随意变类、滥用虚词,但可有意转类、务虚。
关于修辞与词组,不可随意并列、苟简、变义、换形,但可有意破列、节缩、翻新、变格。
关于修辞与句子成分,主谓、定中、状中、述宾、中补不可随意搭配,但可有意比喻、比拟、移就、拈连、夸张;句子成分不可随意残缺、颠倒、重说,但可有意省略、倒装、反复;不可随意插语、呼语、加音,但可有意旁逸、呼告、垫音、摹声。
关于修辞与单句句式,不宜随意施受、发问、否定,而宜有意施受合体、设问、反问、撇语;不宜一味对偶、排比,而宜有意错综;不宜随意文白夹杂,而宜有意选用文言句式;不宜滥用书面语句式、长句,而宜适当使用口语句式、长短并用。
关于修辞与复句句式,不宜只单不复、一层不变,而宜单复相配、一多结合;不宜苟简主语、关联词语,而宜有意隐现、意合;不可前后无序、并列不当、不加选择、缺少因果,但可有意倒装、层递、疑离、折绕。
五、从语用角度研究语法与修辞
(一)从语用角度研究修辞
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寻找并确定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语用学从研究符号与符号解释者的关系发展到不仅研究如何使用语言,还特别注重研究如何理解语言,如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其中的蕴含意义。修辞学研究如何依据题旨情境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修辞学探讨如何运用名种语文材料和表现手法,恰当地表达思想和感情,指导人们运用和创造各种修辞方法,来恰当地表现所要传达的内容。
语用学与修辞学的研究内容有交叉,有重合。它们都从制约语言使用的因素——语境出发,探讨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研究如何改善言语交际技能,提高语言交际效果。因此,可以借鉴语用学的一些研究成果,从语用的角度研究修辞。近几十年来,不少学者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李军的《语用修辞探索》从代码交际模式、言意境及其关系、现行汉语修辞学思想、修辞适应语境说、修辞控效说、修辞追求的效果及修辞学的性质、语用行为的社会效果、传统思维对汉语修辞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语用修辞理论探索。另外,作者还从汉语言语行为、文学语言、社会语用等方面探讨了使役、道歉、安慰语,作家作品语言、网络、广告语等。
(二)从语用角度研究语法
胡裕树、范晓等倡导的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主张从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研究语法。范晓的《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认为,跟句法有关的语用即在语用平面研究的语用主要包括主题和述题、表达重心和焦点、语气、口气、评议、句型或句式的变化等。
“主题—述题”结构是句子的语用结构。主题是说明的对象,一般是已知信息;述题是对主题句型说明的部分,对主题或作叙述,或作描记,或作解释,或作评议,一般是未知信息。说话时,根据表达的需要,可选择跟动词联系着的某个成分作主题。同一语义结构如果在显层的句子里主题不一样,句式也不一样,其语用价值也会不一样,例如“台上坐着主席团”和“主席团在台上坐着”,两句的主题不同(前句“台上”是主题,后句“主席团”是主题),语用价值就有差别。研究主题和述题,有助于了解句子所表示的旧信息和新信息,知道说话者关心的是什么。
表达重心(也称表达重点)是指句法结构中由于表达需要而着重说明的成分。表达重心跟结构中心有区别:结构中心属句法平面,而且是固定的,如定心结构和状心结构的结构中心都在中心语上,动宾结构和动补结构的结构中心都在动词上;表达重心则属于语用平面,一个句法结构在具体句子里哪个句法成分属表达重心决定于句子的表达意图。一般地说,句法结构的非结构中心在具体句子里常常是表达重心,即定语、状语、宾语、补语常常是表达重心。但结构中心也可成为表达重心。例如如果问“他跌得怎么样?”回答说“他跌伤了”,表达重心是在补语上;如果问“他怎么受伤的?”回答说“他是跌伤的”,表达重心就在动词上。焦点是直陈句所传递的新信息的核心、重点,一般位于句末的实词语上。例如“我们打败了敌人”,“敌人”是焦点;“我们把敌人打败了”,“打败”就是焦点。研究表达重心和焦点有助于了解说话者的表达意图。
句子都有一定的语气。语气能反映句子的表达用途,可以表示直陈、疑问、祈使、感叹等。按语气对句子进行分类,分出来的类叫作句类。研究语气有助于了解句子的表达用途和说话者的言语行为类型。
句子可以有多种口气,如肯定与否定、强调与委婉等。研究句子的口气,有助于了解说话者对所述内容的主观情态。
句子中的“句法—语义”结构反映客观事实,插加或添加在该结构上的词语一般带有评议性,或表推测,或表确定,或表估计,或表说话者的主观态度、意见。研究句子中评议性的词语,有助于了解说话者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评估和态度。
静态的句型或句式有一定的规则,在动态的具体句子里,借助于一定的语境,句型或句式会起某种变化,或省略某个成分而成为省略句,或移动某成分的次序而成为移位句,这就是所谓的变式句。对变式句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具体句子的说话语境,分析句型或句式的语用价值。
六、从篇章角度研究语法与修辞
(一)从篇章的角度研究修辞
修辞早就把篇章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刘勰的《文心雕龙》在《附会》和《章句》中比较集中地阐述了篇章修辞。《附会》说:“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这里讲文章的通盘考虑和组织结构,是修辞中的首尾呼应、突出中心或主题的手法,对于篇章修辞具有指导意义。该篇在篇章修辞理论中具有纲领性的价值。怎样谋篇修辞呢?作者明确提出篇章的中心性、条理性、恰切性和照应性等原则,关键是附辞会义、顺而成章。又如《章句》:
原始要终,体必鳞次。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跗萼相衔,首尾一体。若辞失其朋,则羁旅而无友;事乖其次,则飘寓而不安。是以搜句忌于颠倒,裁章贵于顺序:斯固情趣之指归,文笔之同致也。
《章句》与《附会》阐述的内容基本类似,重点突出了起句点明题意和收句追踪题旨的逻辑顺序。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和刘勰的《文心雕龙》还阐述了文体修辞和语言风格等理论。篇章修辞、文体修辞和语言风格等都成了现代修辞的重要内容。
(二)从篇章角度研究语法
近几十年来,一些学者开始从篇章角度研究语法。他们越来越感到,如果只局限于词法和句法,有时很难做出极有说服力的解释。于是,他们把语法研究的范围扩大到篇章。
屈承熹《汉语篇章语法》可以说是篇章语法的一部力作。它的主要贡献在于:
1.对与篇章有关的一些句法标记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屈承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除了从句法、语义等方面进行研究外,还着重从篇章功能方面对动词词缀、情态副词、句末助词等进行了探讨。
屈承熹认为,在说明对孤立小句的语义影响时,句末助词“了”通常表示情状起了变化。但是在多数情况下,还要同时考虑相关的语用因素。例如:
(3)A:今天中午我请文山吃饭。我也请你。
B:伯母,谢谢您,我不在您这儿吃饭了。我一会就得走,因为……
说话者不能留下吃饭,可以解释为是他/她原本愿意留下吃饭的情状的改变。“了”更适于出现在大于小句的语言单位中。例如:
(4)a.繁荣的社会使“穷书生”琢磨起怎样赚钱来了。
b.从事第二职业的也越来越多了。
例(4)读起来不很流畅,因为a句中的句末助词“了”和b句中的句首代词都和小句间的衔接有关。修改时要么删除a句中的句末助词“了”并把句号改为逗号,要么在b句开头加上代词“他们”。
在一些情况下,“了”可以出现,但是没有出现。例如:
(5)a.他回到美国以后
b.就信了天主教(了),
c.一天一天消瘦(了),
d.到圣诞节的时候,已经不成人样了。
例(5)是篇章块,如果单独考虑,a~c中的每个小句都可以用表示情状改变的“了”结尾。但是作为语篇,只有最后一个小句末尾用了“了”以表示篇章结束。又如:
(6)我们昨天到迪斯尼世界去。
如果话说到这儿就停下,听起来说话者还有话要说,但是他/她却不说了。在句尾加上“了”就表明,说话者已经说完了。
2.辨别出汉语篇章研究中还没有充分利用的概念
屈承熹对汉语中的信息、前后景、话题、原型、回指等概念作了分析,特别是对句子和段落进行了界定。
屈承熹给出了“汉语句”的定义:“汉语句”由一个或一个以上小句组成,其间用显性标记的形式手段相连接。形式手段包括话题链、连词、副词、动词形式、表述模式、小句的句序和篇章结尾等,显性标记有零回指、连词、副词、动词词缀、动词类型、无标记小句的句序和句末助词等。例如:
(7)a.我们中国人老早就认识康乃馨牛奶水,
b.好像一般人称之为三花牌奶水,
c.因为罐头标签上画着三朵花,
d.而那朵花的名字不是
e.我们一般人所习知的。
f.因此我到了这家公司去参观,
g.倍觉亲切,
h.好像是
i.无意中走到了一个熟朋友的老家。
j.一个公司行号非万不得已
k.不会挂出“谢绝参观”的牌子,
l.更不会毫不客气的告白“闲人免进”,
m.招待参观
n.正是极高明的广告手段。
o.康乃馨公司门口就竖了牌示,
p.指点参观人应采取的路线,……
小句a和b是通过“康乃馨牛奶水”和“之”之间的共指连接的。小句e是个没有中心词的关系小句,句法上从属于d句;而d句又通过连词“而”与c句联系起来。最后,c~e作为一个整体通过连词“因为”与b句连起来。a~e小句块符合“汉语句”的标准,是个汉语句。f~i,j~n,o~p也各是一个汉语句。
可以根据较为具体的标记来确定段落的界限。标记词并不是确定段落的绝对标准,它们所标示的单位也只是潜在的可能段落。但是这些标记的功能一旦得到确定,就可以与其他特征共同担负确切地区分段落的任务。
七、从语言单位角度研究语法与修辞
语言单位有字、语素、词、短语、句子、段落、篇章等。从语言单位角度研究语法与修辞,可以看作是语法与修辞结合的一种形式。
(一)从字的角度研究语法与修辞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读音和形体,有的汉字还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因此可以作为语言研究的基本单位。
王艾录、徐通锵、王洪君、潘文国、汪平、鲁川等提倡字本位理论。潘文国的《字本位与汉语研究》认为,汉语的研究应该从根本上摆脱印欧语的眼光,尝试汉语研究的新思路。字是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汉语最自然的单位。字与词不同,是汉语所特有的。字本位是真正从汉语出发,为汉语研究找出的一条新路。汉语语法的出路在于跳出传统句法的范围,走从字到篇再从篇到字的一体化思路。
潘文国从字本位的语形角度研究了章句学。章句学指的是句法学、篇章研究以及一部分修辞学,包括篇章、句子、句读等内容。潘文国认为,对待古今中外的语言学理论应该“兼收并蓄”“遗貌取神”“以我为主”。汉语章句学分为生成论和调控论。生成论主要依据刘勰“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的理论,结合现代语言学中关于结构、系统、生成等有关思想,以刘勰的“字、句(读)、章(句)、篇”为基础,加上近现代汉语中“辞”的作用增强的因素,把生成研究分为三个部门:由“字”到“辞”的构辞学;由“读”到“句”的造句学;由“句”到“篇”的篇章学。这三个部门相应于现代语言学的“构词法”“句法”和“篇章研究”。调控论主要依据刘勰“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的理论和当代篇章语言学家关于篇章调控的原则。调控性原则包括效率性(即如何用最小的努力来达到最大的交际效果)、效果性(即如何使语篇造成强烈印象并为达到某一目的创造有利条件)、得体性(即语篇的具体处理要符合前述的语篇性)。这三条原则与刘勰从正面讲的“彪炳、明靡、清英”和从反面讲的“无疵、无玷、不妄”相同,都是从上往下进行语篇调控的标准。刘勰的理论包括了两个部分或两个系统,一个是从下往上的系统,一个是从上往下的系统,即波格朗所说的客观存在的语言“真实系统”和进入使用的语篇“现实系统”。
潘文国还从字本位的语用、语义、语形、语音等角度分别研究了音义互动、字义学、形位学、音韵学等。
(二)从其他语言单位角度研究语法与修辞
除了字以外,还可以从语素、词、短语、句子、段落、篇章等语言单位的角度研究语法与修辞,为语言研究提供广阔的空间。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短语是由词和词构成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能够表达相对完整意思并且有一定句调的语言单位。段落是由句子或句群构成的文章的结构单位、语言单位,也称自然段。篇章是由段落组成的系统的、条理的语言单位。
20世纪以来,提倡“本位”理论的学者不断涌现。1924年黎锦熙在他的《新著国语文法》中首次提出了“句本位”理论,后来史存直等继承了这一主张;朱德熙、郭绍虞、张寿康等提倡“词组本位”的理论;程雨民等提倡“语素本位”的理论;史有为、邢福义等提倡“小句本位”的理论;史有为等提倡“移动本位”的理论;马庆株等提倡“复本位”的理论;邵敬敏提倡“无本位”的理论。各种“本位”理论与其说是为了研究这一单位本身,不如说是从该单位出发去研究别的单位,都有一些可取之处,对语言研究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语法与修辞结合的角度还有很多,难以一一列举。我们可以一方面保持语法与修辞的各自独立性,另一方面谋求语法与修辞在可能范围内的结合,从而开拓语法与修辞研究的新视野。
参考文献:
[1]刘大为.比喻、近喻和自喻:辞格的认知性研究[M].上海:上海
教育出版社,2001.
[2]胡范铸.幽默语言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3]潘文国.字本位与汉语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屈承熹.汉语篇章语法[M].潘文国等译.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
版社,2006.
[5]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2.
[6]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上、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7]吴士文,冯凭.修辞语法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5.
[8]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5.
[9]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11]袁晖,宗廷虎.汉语修辞学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
[12]李军.语用修辞探索[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13]刘坚.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4]张斌.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5]胡裕树.现代汉语(第6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1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2.
(郝立新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新媒体与出版传播系 200093;上海 复旦大学中文系 20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