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苏联解体后,东欧剧变,人们认为社会主义灭亡了,针对这种情况,作者阐明苏联解体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全部的灭亡,随之作者便指出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三个不同的概念,然后进一步为我们阐明什么是社会民主主义。
【关键词】 民主社会主义 修正主义 阶级 社会化
该书一开始便阐述了社会主义最初的目标,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最初目标,工业化的全面实现是一个必备条件,只有物质的极大丰富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但后期却发现即使物质极大丰富,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平等实现自我的机会,只有人们在政治、劳动、文化方面都拥有自决权和参与决定权,同时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
一、民主社会主义历史实质
1.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
18到19世纪,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是封建专制的制度国家,人们被分成不同社会等级,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享有特权且受法律保护,社会底层的民众却缺乏基本权利,这个时候便产生了欧洲国家的反封建的自由运动,他们提出自由、平等、博愛观点,国家层面,不可剥夺的人权和公民权被认为是自由主义宪法的核心,经济领域,国家社会不应干预经济发展,国家应该保护个人财产自由,但实际情况确是工人阶级长期遭受剥削,议会中拥有选举权的是资产阶级,面对这种历史困境,社会主义提出摆脱财产限制,在团结互助中实现自由平等。
2.社会主义的原则
人们要想在生活领域拥于自决权,那么人民之间必须平等,那么只有团结互助才能实现,要想实现权力平等,必须取消生产资料私有制,总之,实现自决和权利平等需要公平的分配共同创造的财富和所有人参与决定的公众事物。
3.社会主义的经济纲领
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缺陷,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导致财富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里,私有制也造成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那么社会主义提出的经济纲领就是: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全部生产资料归全体社会成员共有,真正体现出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完全平等关系,从而彻底铲除社会中阶级不平等的经济根源,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是全面工业化,只有全面实现工业化,人们才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自决活动。
二、社会民主主义由来
1.社会民主主义的理论
关于实现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提到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资本主义;一种是通过和平渐进的方式在西欧国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这两种表述导致了两种社会主义观的产生,后者就是社会民主主义。
2.修正主义理论
马克思预言,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资本集中在少数资产阶级手中,绝大多数是贫穷的无产阶级,但实际情况确是,庞大的无产阶级没有出现,反而诞生了一大批中小企业,阶级成分更加复杂,这种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导致修正主义产生。伯恩斯坦修正主义是19世纪90年代出现的“马克思主义内部的一个反马克思主义派别”它认为,社会主义其实不应该有一种明确规定机构制度的社会模式,而是组织社会的一种原则,实行那种体制模式,应根据特定的现实需求和当时有关人民的意愿来建立。其次、实现社会主义,不一定非得生产资料国有化社会化,不一的非得取消市场,社会化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
三、民主社会主义和马列主义
1.两派的产生
社会主义劳工运动分裂造成民主社会派和马列共产主义派,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政党坚持革命推翻本国政府,用革命政策全面代替社会主义政党改良,德国社会主义者为了表明自己与列宁的共产主义区别,自称为民主社会主义政党。
2.两派的分歧
列宁认为实现共产主义,必须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的外围开始,苏联就是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环节,革命首先在俄国开始,马列主义对民主集中制的看法,只有集中领导有纪律的党才能推翻资本主义,要想保证党的纯洁性不受其他思想侵蚀,那么党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统一的意志,党员必须无条件的无从党的领导。
四、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
1.社会主义实现是一个艰巨的过程
民主社会主义最初认为可以在西欧资本主义国家逐步改造来实现社会主义,但是希特勒独裁统治使得这种可能成为幻想,后期才认识到,“社会主义是一个持久任务-为了实现自由和公正而斗争,保卫自由和公正,而且自身也要经受自由和公正的考验。”
2.经济的民主化
在苏联,全面国有化和实行计划经济,并没有实现高度发达的全面工业化,反而导致了一个庞大的经济官僚机构的诞生,一切政策都有上级决定,导致主观目标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所以民主社会主义者主张,经济应当保持适当的灵活性,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可以相互结合,公有制和私有制可以互相结合,只要它是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五、总结
民主社会主义纲领它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中有许多经验,在今天看来也有先见之明,如过度高速的工业化,会导致大气、水、土壤等的破坏,会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等,但它也存在很大缺陷,例如在经济上,马克思说“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但民主社会主义没有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文化上,“民主社会主义的世界观是多元的,其理论来源也应该是多元的。”因此它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思想,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吸收借鉴其有益成分。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社会党国际和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C].北京:中央党校党校出版社,1993,17.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刘书林.关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起源的考察与论辩[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04):55-76.
【关键词】 民主社会主义 修正主义 阶级 社会化
该书一开始便阐述了社会主义最初的目标,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最初目标,工业化的全面实现是一个必备条件,只有物质的极大丰富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但后期却发现即使物质极大丰富,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平等实现自我的机会,只有人们在政治、劳动、文化方面都拥有自决权和参与决定权,同时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
一、民主社会主义历史实质
1.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
18到19世纪,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是封建专制的制度国家,人们被分成不同社会等级,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享有特权且受法律保护,社会底层的民众却缺乏基本权利,这个时候便产生了欧洲国家的反封建的自由运动,他们提出自由、平等、博愛观点,国家层面,不可剥夺的人权和公民权被认为是自由主义宪法的核心,经济领域,国家社会不应干预经济发展,国家应该保护个人财产自由,但实际情况确是工人阶级长期遭受剥削,议会中拥有选举权的是资产阶级,面对这种历史困境,社会主义提出摆脱财产限制,在团结互助中实现自由平等。
2.社会主义的原则
人们要想在生活领域拥于自决权,那么人民之间必须平等,那么只有团结互助才能实现,要想实现权力平等,必须取消生产资料私有制,总之,实现自决和权利平等需要公平的分配共同创造的财富和所有人参与决定的公众事物。
3.社会主义的经济纲领
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缺陷,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导致财富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里,私有制也造成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那么社会主义提出的经济纲领就是: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全部生产资料归全体社会成员共有,真正体现出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完全平等关系,从而彻底铲除社会中阶级不平等的经济根源,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是全面工业化,只有全面实现工业化,人们才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自决活动。
二、社会民主主义由来
1.社会民主主义的理论
关于实现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提到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资本主义;一种是通过和平渐进的方式在西欧国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这两种表述导致了两种社会主义观的产生,后者就是社会民主主义。
2.修正主义理论
马克思预言,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资本集中在少数资产阶级手中,绝大多数是贫穷的无产阶级,但实际情况确是,庞大的无产阶级没有出现,反而诞生了一大批中小企业,阶级成分更加复杂,这种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导致修正主义产生。伯恩斯坦修正主义是19世纪90年代出现的“马克思主义内部的一个反马克思主义派别”它认为,社会主义其实不应该有一种明确规定机构制度的社会模式,而是组织社会的一种原则,实行那种体制模式,应根据特定的现实需求和当时有关人民的意愿来建立。其次、实现社会主义,不一定非得生产资料国有化社会化,不一的非得取消市场,社会化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
三、民主社会主义和马列主义
1.两派的产生
社会主义劳工运动分裂造成民主社会派和马列共产主义派,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政党坚持革命推翻本国政府,用革命政策全面代替社会主义政党改良,德国社会主义者为了表明自己与列宁的共产主义区别,自称为民主社会主义政党。
2.两派的分歧
列宁认为实现共产主义,必须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的外围开始,苏联就是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环节,革命首先在俄国开始,马列主义对民主集中制的看法,只有集中领导有纪律的党才能推翻资本主义,要想保证党的纯洁性不受其他思想侵蚀,那么党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统一的意志,党员必须无条件的无从党的领导。
四、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
1.社会主义实现是一个艰巨的过程
民主社会主义最初认为可以在西欧资本主义国家逐步改造来实现社会主义,但是希特勒独裁统治使得这种可能成为幻想,后期才认识到,“社会主义是一个持久任务-为了实现自由和公正而斗争,保卫自由和公正,而且自身也要经受自由和公正的考验。”
2.经济的民主化
在苏联,全面国有化和实行计划经济,并没有实现高度发达的全面工业化,反而导致了一个庞大的经济官僚机构的诞生,一切政策都有上级决定,导致主观目标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所以民主社会主义者主张,经济应当保持适当的灵活性,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可以相互结合,公有制和私有制可以互相结合,只要它是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五、总结
民主社会主义纲领它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中有许多经验,在今天看来也有先见之明,如过度高速的工业化,会导致大气、水、土壤等的破坏,会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等,但它也存在很大缺陷,例如在经济上,马克思说“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但民主社会主义没有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文化上,“民主社会主义的世界观是多元的,其理论来源也应该是多元的。”因此它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思想,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吸收借鉴其有益成分。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社会党国际和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C].北京:中央党校党校出版社,1993,17.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刘书林.关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起源的考察与论辩[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04):5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