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凸现校本培训的实效性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ye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本”的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以学校为培训基地,或以专家为导师,或以全体教师互为师生,以校长和领导干部为组织者领导者,以提高教学实际能力为目的的一种培训模式。校本培训能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帮助教师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身知识结构,提高领悟和内省能力,使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更好地结合起来,增强教育机智,迅速成长。其实践性强、灵活性强、针对性强,费用开支少,实效性较高。各地各校各不一样,其关键就在于有实效。
  
  统一思想认识
  
  校本培训应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专业发展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新课程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满足教学需要,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培训机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为目的。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着手课堂教学的改革,积极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帮助教师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推进课程改革。
  
  明确目标要求
  
  校本培训要面向全体教师,提高职业道德素养,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教育的发展动向,完善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提高履行岗位职责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成为觉悟高、观念新、业务精、能力强、善创新的教育工作者。
  
  落实培训工作
  
  1 通识培训
  每学期都应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相关解读,选取新课程理论文章、国内外教育动向介绍,组织教师集中学习讨论,深入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不断更新教师的课程观、知识观、教材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评价观,加快教师知识结构的调整,为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奠基。
  
  2 学习课标
  根据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组织任课教师分组分学科甚至分学段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由教研组长组织选学一些教育教学期刊、教学专著上能帮助教师深入理解课标的文章或段落。学校要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教师培训的重点任务来抓,并常抓不懈。学校还可以开展课标学习检测,促进全体教师深入地研习课改理论。
  
  3 教材培训
  结合教研例会,全体钻研教材:单元或小节重点、难点、疑点、生长点的确定,以及与传统教材的比较,知识的更新、体系的变化、色彩的鲜明、能力的训练等及其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和突出,为教师备课和教学实践提供第一信息。
  
  4 问题探究
  教学中出现的预设外情况处理、课堂教学机制把握、各类变故解决策略等的讨论交流,以便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积累经验、促进发展。学生情况分析交流,如学具准备、内容预习、资料收集、调查访问、课外作业、家庭配合等情况的讨论交流,以便同年级教师早做准备。各教研组可以把日常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连同产生此问题的背景及原因提出来交给学校,学校筛选综合,选取比较典型的问题,返给骨干教师或学校资深教师分头思考,准备答疑。然后分学科分别召开答疑会,各层次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究,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5 案例分析
  可先由学校分学科将一则教学片段发放到各学科各教研组,以教研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分析评价,谈感受,提建议,形成共识,再由一名教师代表参加学校案例分析比赛,以引领教师养成留心日常教学中精彩教学片段、典型教学案例的习惯,并提高对其进行描述、分析、提炼的能力。
  
  6 教学展示
  上练兵课,全员参与。每人每期至少一次,本教研组教师观课议课。上课教师课前精心准备,课后结合同伴评议深刻反思,认真写出成败得失及改进意见,甚至还可在平行班再教再反思。
  
  7 学习汇报
  凡外出观摩学习的教师,返校后要全面汇报见闻或感受。一是写出观摩学习体会,或精彩片段感悟评析,或教师基本素质评说,或课改理论提升归纳,或对比自己总结改进。二是在教研组或学校谈感受,通过不同形式把外面的信息全面广泛地传达到学校,尽快深入到课堂上。
  
  8 专题研究
  每学期组织至少一次大型的专题研究活动。以教师为主体,以新课程理念和教师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如“互动交流,促进发展”“实践性学习研讨”“合作学习探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教师角色的定位”“正确的教材观、学生观”“有效的教学评价”等为研究专题,通过专题讲座、观摩研讨、案例剖析、课改沙龙、现场诊断等多种形式的实践研讨活动,帮助教师提升理念,内化认识,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最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这种培训针对性强收效快。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问题,有创意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总结研究成果。实践证明,只有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从事的教学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学校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才有可能真正得到提高。
  
  9 教师论坛
  教师论坛一般可分两个层次进行。首先是各教研组开展教师论坛,每位教师选择自己的教学内容,深入剖析,在教研组上交流。或剖析成功片段,总结经验;或剖析教学失误,反思教训;或根据教学现象提出疑问,引起同行的思考探索;或探讨教学规律求得印证,争取同行的修改补充。教师人人都有机会,个个都显本事。教导处按照所报时间,组织有关行政人员到各教研组上参加教师论坛,听取剖析。然后是各教研组推选出教师参加全校教师论坛,并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展示相关重点。各学科教师全员参与,面广人多,信息量大,可借鉴性强,可以加强学校各学科教学整合。
  
  10 行动研究
  各教研组根据教学实际,经过讨论确定研究的问题,并深度钻研,精心设计,拟订好一个或多个研究实施方案,交教导处备案。各教研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可多人按照一种方案实施,也可按设计的不同实施方案,由教研组成员分别实施研究。教研组各成员积极行动,同伴互助,相互观课议课,翻阅文献资料,及时分析对比,反思感悟,深入总结,撰写报告,形成经验成果的文本资料。教导处组织有关人员采用集中或分散的形式,到教研组看课,参与研讨,全面监控行动研究实施情况。学校还可以举办行动研究成果评比,以扩大影响,推介经验。
  
  11 结对帮扶
  各级骨干教师、名优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帮扶活动。打破学科界限,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优势,青年教师自由选择与一名或多名骨干教师作为自己的某 一方面或几方面的辅导教师或指导教师。骨干教师主动选择青年教师作为自己的培养对象,认真严格地辅导或指导,形成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传帮带氛围,充分利用和挖掘校本资源,建设师资,促进了各层面教师的专业成长。
  
  12 承办活动
  主动承办校外教科研活动,建设师资。兄弟学校、教委教科所、进修学校培训班等到学校教学联谊、观课议课,也不失为学校打造教师发展师资的好时机。组织策划,部署安排,钻研教材,研课磨课,观课议课,报告讲座等总能让学校从行政人员到教师群体受益匪浅。承担送教下乡任务,是磨炼教师,提升一批教师教研能力的契机,这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
  
  资料归档
  
  学校应十分重视每次活动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并进行资料归档,成果物化,以便经验传承,形成可供借鉴的校本培训的系统经验,甚至校本培训的校本课程。从计划通知、过程实施、理论学习、情况总结等一一收集归档。教师外出学习的体会文章、教学实践活动及研讨的相关记录、评课材料,教师论坛的发言材料,行动研究的问题背景、方案设计、行动描述、反思总结、研究报告等,都整理成卷,以利于日后精选推广。
  
  建立制度
  
  为了规范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学校应制定《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具体要求。为了督促和鼓励教师完成目标,学校还要完善有关校本教研、外出考察学习汇报、教育科研奖励、教师培训、校本培训实施、教研活动管理、课题工作管理等一系列制度或办法,逐步形成“骨干引领、全员研修”“主动参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协作解决、共同提高”的良好研训一体化氛围。
  
  严格督察
  
  为了加强对校本培训监控、检查、指导、反馈,学校除了建立评价体系,还应加强考勤,严格督察,严明纪律,确保研训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一是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校本培训策划、组织和实施。二是学校领导组织专人考勤考核,并常常深入一线,检查、督促、参与和指导研训工作。三是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职能作用,定时定人定内容,确保研训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四是考核评价。加强学习过程、资料上交的考核评价。评价过程中,重点检查个人记录、学习体会、教学设计、分析材料、讲座材料、经验总结、论坛讲稿、典型案例等,把培训考核与评优、评职、科研奖励直接挂钩,激发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热情。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义务教育得到了真正的实施,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迈进了大众化的门槛,国民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我国正在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我国教育发展战略布局中,始终存在着一个令人担心的问题,这就是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战略不明。其主要表现是:(1)战略上没位置。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
目前,不少校长、教师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了,用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成效。学生的发展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向教育者提出各种各样的挑战。在社会各界日益重视青少年的德育问题的今天,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了。现代社会多元的价值观以及各种思潮的相互交织对学生的冲击又使学生管理工作变得愈加艰难。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的“多”和“少”。    多一份和谐,少一份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校园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环境氛围、办学风格、办学思想和价值取向的反映,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透射出独特的校园精神的凝聚力、感染力和震撼力。它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学生掌握知识、陶冶情操、发展能力、构建健康人格,全面提高素质产生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