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欢迎,你们随意玩儿吧!”乍暖还寒的初春,主人王林海站在门廊处,用特别的方式向我们打招呼。他穿着一身素衣,口音略带江南情韵,时而伴有爽朗的笑声,而抑扬顿挫的语调,又似一位传道授业的古代夫子。走进来的那一刻,你会感到他的气场与古雅的山间小院儿没有人与环境之间的疏离、隔阂,浑然一体。
稍憩片刻之后,他邀我们盘腿坐在榻榻米上,拿起一款从日本淘来的石榴红釉茶杯,饮一口茶汤之后笑着说:“我很喜欢玩儿,玩了一辈子,生活就是玩儿出来的。我常常跟古人对话,到天地间去玩儿,跟古人玩儿……”伴着这番闲情意趣又广阔悠远的开场白,我打量着眼前的空间,从生活角度来看,它是一个栖居之所,他在这里创作书法、绘画,与妻子、女儿在此生活;而从格局来看,它又好似承载了某种公共性。他似乎看出了我的疑虑:“其实这里也是一间传习文脉与艺术的书院——诚明内书院。”“诚、明”二字取自《中庸》所讲的“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意味着无论是天性还是后天人为的教育,做到了真诚,二者也就合一了。“我的学生在这里跟着我学习书道、艺术,跟我一起悟道,有时候他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找不到答案,我也需要悟,这对我自己是提升,也是乐趣。”
此时,另一间房里传出婉转的古琴声,他的妻子、古琴艺术家杨春薇抚弄着琴弦。琴声把时光凝聚成一条线,那些远古的、宏大的、深远的、闪耀着智慧之光的文人传统和生活方式仿佛都被这条线串联起来,跃然于眼前。他继续说:“什么是家?身心就是家,我们的精神就是我们活出来的样子。你盖一个宅子,和自己的心性要合,要考虑到空间与人心的关系。”这个小院儿从改造到细节布局,都由他自己完成,但他并不认为这个过程是“设计”,而是像玩儿一样,是自然而生的,“生活是不能被设计的”,他反复对我说。
与很多用理性与精确数据做空间的设计师不同,王林海用一种非常人文的视角来展开他的空间理想,如同写文章的谋篇布局。“如果把這个房子划分为一百分,我会将二十分放在建筑格局上,格局是虚实、明暗、冷暖,静动。让室内、室外通透一体,让空间流动,跟外界互动。比如我用门廊和玻璃落地窗把自然融到室内来,这叫作融势,势就是天地间的生机。”
“光和气占了三十分,也就是中国人说的风水,这虽看不见却是最重要的。光就是热能,一定要借好,光不暗淡,随四时而动;气不能淤,要流动起来。空气流通了,到了夏天也很凉快,像是天然的空调。”他说气不只是流动,也需要沉下来,如果宅子的“火气”很大,那也不是对的状态。透过玻璃窗,他指着院子里的两块巨石说:“我找了很久才从江南找来这两块石头,一大一小,像两只蟾蜍一样趴在这里,它们包浆了,温润了,让房子的气沉了下来。”
还有二十分,他留给了家具和日用。“我有很多明清的家具,也用了西方的家具,而古今中西该怎么融合?家具怎么使用?这就需要通律。西方和东方的家具也不都是矛盾的,也有很多相似处,这张意大利的沙发就很像古代的榻,你找到脉络就好了。”艺术品占了最后的三十分,他在空间里摆放了很多供石、挂画、书法,对他来说,这些艺术品都是人的精神所在,“家中的艺术品一定要跟主人的内心贴台,它才会慢慢滋养你!”
尽管搬到这座小院儿已有一年,也只是一个开始,他说院子还要慢慢养的,层层深化,才日益丰满。在古代,尤其是开明文雅的明代,文人从来都不只会在案台上作画、做文章,他们也会走到天地间,对建筑、园林、家具、玩器、摆件饱含着独具创意的趣味和研究,而这一文人传统在王林海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他出生在浙江丽水的文人家庭,受家学影响,从小就喜欢涂涂画画,从未间断,“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点点对书画的爱,使生命中有了一台永不停息的发动机”,他在自己的著作《一管笔》中如是写。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他来到山东曲阜跟随陈我鸿先生学艺。陈我鸿先生是一位性情中人,生活中不修边幅,艺术上却一往情深。他在老师身边待了3年,主课是临摹古人的书画文本;然后就是外出云游,听老师谈天说地,生大情怀。后来陈老师又推荐他去杭州拜朱豹卿先生为师,由此开始了学习“传统笔墨精神”的历程。老先生们都待他如子,并传授一种艺术的精神,“艺术是活出来的,是从生命中长出来的,学不来的。”
后来他到了北京,开始创作现代国画,在世界各地办展览、卖画,自鸣得意。直到1996年他在欧洲办画展游学,一次埃及之旅,让他的心态发生了巨变。“欧洲的自然环境、社会秩序,艺术的自由,博物馆,宗教建筑,一下子把我给震慑住了。我在心里滋生一种愤怒,觉得自己无知。后来我到了埃及,在金字塔前我觉得很酸楚,埃及文化断灭造成的衰相,使我照见了现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处境,以及何为中国人的疑问?心里升起了一种伤感和不满,回国后,人就像泄了气的气球。”为了找到心里的答案,从1996年开始,他过上了闲居涵养的日子,结交天下的明士,从一位艺术爱好者渐渐变成了文化爱好者,也慢慢地悟到了“笔墨精神”的内涵,精勤地下了几年功夫,笔在他的手下活了起来。
这种状态得来不易,为了长久不失,他将书道上的感悟扩大到生活里,扩大到万事万物中。“中国文化精深的奥秘并不神秘,只在生活日用中。”如今他与家人生活在这山间小院儿,感受着天地万物自然而发的美,并用传习讲学的方式,将何为人文精神,何为艺术,分享给更多的有缘人。而对他来说,这一切依旧是生活之日常,依旧是玩儿!(更多图片请见下页)
稍憩片刻之后,他邀我们盘腿坐在榻榻米上,拿起一款从日本淘来的石榴红釉茶杯,饮一口茶汤之后笑着说:“我很喜欢玩儿,玩了一辈子,生活就是玩儿出来的。我常常跟古人对话,到天地间去玩儿,跟古人玩儿……”伴着这番闲情意趣又广阔悠远的开场白,我打量着眼前的空间,从生活角度来看,它是一个栖居之所,他在这里创作书法、绘画,与妻子、女儿在此生活;而从格局来看,它又好似承载了某种公共性。他似乎看出了我的疑虑:“其实这里也是一间传习文脉与艺术的书院——诚明内书院。”“诚、明”二字取自《中庸》所讲的“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意味着无论是天性还是后天人为的教育,做到了真诚,二者也就合一了。“我的学生在这里跟着我学习书道、艺术,跟我一起悟道,有时候他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找不到答案,我也需要悟,这对我自己是提升,也是乐趣。”
此时,另一间房里传出婉转的古琴声,他的妻子、古琴艺术家杨春薇抚弄着琴弦。琴声把时光凝聚成一条线,那些远古的、宏大的、深远的、闪耀着智慧之光的文人传统和生活方式仿佛都被这条线串联起来,跃然于眼前。他继续说:“什么是家?身心就是家,我们的精神就是我们活出来的样子。你盖一个宅子,和自己的心性要合,要考虑到空间与人心的关系。”这个小院儿从改造到细节布局,都由他自己完成,但他并不认为这个过程是“设计”,而是像玩儿一样,是自然而生的,“生活是不能被设计的”,他反复对我说。
与很多用理性与精确数据做空间的设计师不同,王林海用一种非常人文的视角来展开他的空间理想,如同写文章的谋篇布局。“如果把這个房子划分为一百分,我会将二十分放在建筑格局上,格局是虚实、明暗、冷暖,静动。让室内、室外通透一体,让空间流动,跟外界互动。比如我用门廊和玻璃落地窗把自然融到室内来,这叫作融势,势就是天地间的生机。”
“光和气占了三十分,也就是中国人说的风水,这虽看不见却是最重要的。光就是热能,一定要借好,光不暗淡,随四时而动;气不能淤,要流动起来。空气流通了,到了夏天也很凉快,像是天然的空调。”他说气不只是流动,也需要沉下来,如果宅子的“火气”很大,那也不是对的状态。透过玻璃窗,他指着院子里的两块巨石说:“我找了很久才从江南找来这两块石头,一大一小,像两只蟾蜍一样趴在这里,它们包浆了,温润了,让房子的气沉了下来。”
还有二十分,他留给了家具和日用。“我有很多明清的家具,也用了西方的家具,而古今中西该怎么融合?家具怎么使用?这就需要通律。西方和东方的家具也不都是矛盾的,也有很多相似处,这张意大利的沙发就很像古代的榻,你找到脉络就好了。”艺术品占了最后的三十分,他在空间里摆放了很多供石、挂画、书法,对他来说,这些艺术品都是人的精神所在,“家中的艺术品一定要跟主人的内心贴台,它才会慢慢滋养你!”
尽管搬到这座小院儿已有一年,也只是一个开始,他说院子还要慢慢养的,层层深化,才日益丰满。在古代,尤其是开明文雅的明代,文人从来都不只会在案台上作画、做文章,他们也会走到天地间,对建筑、园林、家具、玩器、摆件饱含着独具创意的趣味和研究,而这一文人传统在王林海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他出生在浙江丽水的文人家庭,受家学影响,从小就喜欢涂涂画画,从未间断,“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点点对书画的爱,使生命中有了一台永不停息的发动机”,他在自己的著作《一管笔》中如是写。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他来到山东曲阜跟随陈我鸿先生学艺。陈我鸿先生是一位性情中人,生活中不修边幅,艺术上却一往情深。他在老师身边待了3年,主课是临摹古人的书画文本;然后就是外出云游,听老师谈天说地,生大情怀。后来陈老师又推荐他去杭州拜朱豹卿先生为师,由此开始了学习“传统笔墨精神”的历程。老先生们都待他如子,并传授一种艺术的精神,“艺术是活出来的,是从生命中长出来的,学不来的。”
后来他到了北京,开始创作现代国画,在世界各地办展览、卖画,自鸣得意。直到1996年他在欧洲办画展游学,一次埃及之旅,让他的心态发生了巨变。“欧洲的自然环境、社会秩序,艺术的自由,博物馆,宗教建筑,一下子把我给震慑住了。我在心里滋生一种愤怒,觉得自己无知。后来我到了埃及,在金字塔前我觉得很酸楚,埃及文化断灭造成的衰相,使我照见了现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处境,以及何为中国人的疑问?心里升起了一种伤感和不满,回国后,人就像泄了气的气球。”为了找到心里的答案,从1996年开始,他过上了闲居涵养的日子,结交天下的明士,从一位艺术爱好者渐渐变成了文化爱好者,也慢慢地悟到了“笔墨精神”的内涵,精勤地下了几年功夫,笔在他的手下活了起来。
这种状态得来不易,为了长久不失,他将书道上的感悟扩大到生活里,扩大到万事万物中。“中国文化精深的奥秘并不神秘,只在生活日用中。”如今他与家人生活在这山间小院儿,感受着天地万物自然而发的美,并用传习讲学的方式,将何为人文精神,何为艺术,分享给更多的有缘人。而对他来说,这一切依旧是生活之日常,依旧是玩儿!(更多图片请见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