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标准》重要的目标维度,这就是要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通过历史教育“形成(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这正是德育教育的目的。
在新课程标准下,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要想很好地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实现新课改的任务,这就要求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历史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制定多元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终实现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又能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达到德育教学的重要目标。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从多个角度实现中学生的全面德育教育。
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千百年来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学德育教育的精髓。要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要使得学生从小就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从而培养其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向学生介绍近百年来先进的中国人为维护民族统一、实现民族独立、反对西方对中国入侵所做的艰苦卓越的斗争和努力,从而使其认识到:今天的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来之不易。
从认知角度来看,中学生处于感性认知阶段,单纯的说教不仅不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利用历史学科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对学生进行教育。
顾炎武在三百年前就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理念激励着后来的中国人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的先进人物和英勇事迹。这些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此事例不胜枚举,比如“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再比如为中华民族奋斗终生,至死还念念不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孙中山,“宁可饿死也不吃洋米洋面”的一代文豪朱自清,这些事例对中学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二、集体主义教育和助人为乐品质的培养
千百年来形成了中华民族以家庭为本的观念,这种观念慢慢延伸成了中国人浓厚的集体主义观念,这也是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最大区别之一。但是这种集体主义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中国特有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随着对外开放的实施,大量的或好或差的西方思想开始涌入中国,个人主义就是众多思想中的一个。这种思想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其更好地适应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但是这种思想也在不断地侵蚀我国优良的集体主义传统。这就需要在中学教育中加强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心齐,泰山移”这样的名句是对其的应用。在近代也涌现出了大量的集体主义典范,革命时期的邱少云、董存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雷锋、王进喜等都是践行集体主义的代表。这些都是我们今天需要强化和学习的。学生们只有形成了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助人为乐的品质,以后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
道德,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和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一个人道德的高下、品质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时期,也就是说,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道德定型的关键时期。因此,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我们应该利用历史上的优秀人物,比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邓世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吉鸿昌等,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历史学科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教学素材,但我们在利用这些素材的同时,还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也就是课堂上引用的素材一定要符合历史的原貌,不能凭空虚构,同时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一定要客观、全面。
在新课程标准下,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要想很好地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实现新课改的任务,这就要求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历史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制定多元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终实现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又能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达到德育教学的重要目标。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从多个角度实现中学生的全面德育教育。
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千百年来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学德育教育的精髓。要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要使得学生从小就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从而培养其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向学生介绍近百年来先进的中国人为维护民族统一、实现民族独立、反对西方对中国入侵所做的艰苦卓越的斗争和努力,从而使其认识到:今天的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来之不易。
从认知角度来看,中学生处于感性认知阶段,单纯的说教不仅不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利用历史学科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对学生进行教育。
顾炎武在三百年前就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理念激励着后来的中国人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的先进人物和英勇事迹。这些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此事例不胜枚举,比如“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再比如为中华民族奋斗终生,至死还念念不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孙中山,“宁可饿死也不吃洋米洋面”的一代文豪朱自清,这些事例对中学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二、集体主义教育和助人为乐品质的培养
千百年来形成了中华民族以家庭为本的观念,这种观念慢慢延伸成了中国人浓厚的集体主义观念,这也是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最大区别之一。但是这种集体主义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中国特有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随着对外开放的实施,大量的或好或差的西方思想开始涌入中国,个人主义就是众多思想中的一个。这种思想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其更好地适应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但是这种思想也在不断地侵蚀我国优良的集体主义传统。这就需要在中学教育中加强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心齐,泰山移”这样的名句是对其的应用。在近代也涌现出了大量的集体主义典范,革命时期的邱少云、董存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雷锋、王进喜等都是践行集体主义的代表。这些都是我们今天需要强化和学习的。学生们只有形成了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助人为乐的品质,以后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
道德,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和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一个人道德的高下、品质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时期,也就是说,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道德定型的关键时期。因此,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我们应该利用历史上的优秀人物,比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邓世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吉鸿昌等,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历史学科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教学素材,但我们在利用这些素材的同时,还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也就是课堂上引用的素材一定要符合历史的原貌,不能凭空虚构,同时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一定要客观、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