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所:全新的文化空间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stu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例外在宁波慈城庆祝品牌创立十四周年,例外董事长毛继鸿谈及尚在筹划中的方所,言辞切切,充满期许。一年后,11月25日,方所在广州开幕,离当初的筹划,已时隔两年。
  2005年,毛继鸿的台湾诚品书店之行颠覆了他对传统书店的印象。尤其是看到诚品书店为民众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印象颇深。“当初到台湾看诚品,很羡慕台湾民众每个礼拜都有那样一个地方可以分享到一些东西、吸收一些东西,也希望大陆能出现这样一个地方。”毛继鸿虽然从未涉足图书或者出版领域,却由此希冀建立一个平台,为艺术和文化发声,传递文化关照和感动。
  
  后来,毛继鸿通过台湾友人找到台湾行人文化实验室的廖美立女士,谈及自己的想法。廖美立为毛继鸿单纯的心念所感,也认同其所持有的文化理想和胆魄,便应允一同打造一个文化平台。而行人文化此时也正由原本的出版领域扩展至纪录片的拍摄、建立剧本数据库以及文化园区规划等范围。方所,成为其中的尝试之一。
  对于两者的合作,毛继鸿说,“一方面,行人文化一直都在从事文化艺术的探索和工作,而例外在服装行业的创作,也属领先的品牌和企业,这些方面是我们合作的基础。”例外和行人文化虽处于不同行业,但在文化理念的认同之下,方所吸纳了两者在创作上的碰撞。
  
  整个方所团队由毛继鸿担任董事长、廖美立担任总顾问、香港著名艺术家/设计师又一山人担任艺术顾问。廖美立的台湾团队负责整个案子的运作,包括人事、产品线以及未来的走向和行销方面的规划。除了廖美立,台湾团队成员中曾有诚品书店、法国法雅客书店、新加坡大众书局相关工作经验的谭白绢,当初正是因为方所的创意,未谈薪资,便欣然前往,担任运营总监;拥有20多年的业内经验的原台湾诚品信义店经理罗玫玲,此次加入方所,负责选书部分。可谓集结两岸三地之能人联手打造。
  近2000平方米的方所,是涵盖了书店、时尚服饰、美学生活、咖啡、展览空间在内的一体式全新文化空间。开幕即吸引了众多广州市民,乃至两岸三地的媒体和文化人的关注。
  
  商业空间的全新尝试
  方所首选广州,起初团队颇有疑虑。谭白绢说,“大家很担心,因为广州向来是文化沙漠,在广州很难开的。但是另外的鼓励是,你能在广州开得让人家欢迎的话,你在全中国都可以开了。”
  早先的案子将第一家方所定在了北京或者上海,并且考虑3000平方米以上的空间,但是“在商业空间条件、环境等因缘的际会下,广州太古汇的点先跳出来了。因为太古汇提供了一些条件和承诺。而且,毛总觉得当初例外起家在广州,在广州开第一家方所会有不同的意义。”谭白绢说。
  
  作为广州城市时尚新地标的太古汇,汇集了世界各顶级时尚品牌,实可与上海国金中心相媲比。当然租金之贵,可想而知。而方所择址于此,毛继鸿另有考虑。“我们一直在做一些反常规的事情,并且习惯进入这样的渠道。我们其实是希望能在商业里面去做一些改变,提供除了商品之外的,在文化和价值感上面的产品和内容。目前外界评价中国说‘中国人只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这其实是对民族本身的生活方式的一种否定,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这代人会有一种责任——首先改变人们对商业空间的认识。我觉得商业空间本身是一个公共空间,如果大家都用荷包来衡量它进出的门槛,不是一个太平等的现象;其次我想改变shopping本身,让它变得更有乐趣,更有价值。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讲,对于城市文明的理解很大程度是取决于公共空间的构建和传播,这样的模式对现代都市来讲是一种探索。”
  早在2008年11月,例外的北京SOGO生态店开业之时,便利用“双面例外”尝试结合了服饰和文化艺术类图书一同经营,并且店面装修和陈设全部采用环保和回收材料,主张文化与服饰的一体两面。但方所,绝非是“双面例外”,一如方所不是诚品。
  
  方所的主力,不在书店
  许是因为廖美立身份背景的关系——廖美立早年规划、筹建诚品,并执掌诚品书店发展与经营管理事务长达十九年。故而,在方所成立之初,不少人拿方所同诚品做比较,评价方所是“广州的诚品”、“诚品的复制品”,言下之意虽未含贬义,却并非是方所的本质。方所开幕前后,众多媒体对于方所的报道也大多聚焦于书店部分,谭白绢却辩驳说:“方所主力不在书店。我们其实是想打造一个文化分享的平台。以书为内容的空间才650~700平方米,而且只是用书墙把场子包起来,所以,不能单从空间运用上来平效地看待这件事。况且我们没有指望用书店来牟利。也没有一定的氛围要大家买什么,我们只是想办活动,有咖啡可以喝,然后用植物来传达方所生命的延续力等等,可以带给你生活中不同于一般美学的东西。我们一直没有说它是‘方所书店’。”
  方所集结了例外服饰、美学生活、咖啡等文化生活空间,并非只是从书店角度进行打造。“方所目前只是初见雏形,任何一块在未来是可以放大、变化的。”于是,书店是一个变量,美学生活亦是,利用品牌的追随者带动书店或者其他经营。更为重要的是,方所在各种业态的组合下,提倡了一种新阅读、新美学、新生活的理念。
  
  方所的主力,不在书店
  许是因为廖美立身份背景的关系——廖美立早年规划、筹建诚品,并执掌诚品书店发展与经营管理事务长达十九年。故而,在方所成立之初,不少人拿方所同诚品做比较,评价方所是“广州的诚品”、“诚品的复制品”,言下之意虽未含贬义,却并非是方所的本质。方所开幕前后,众多媒体对于方所的报道也大多聚焦于书店部分,谭白绢却辩驳说:“方所主力不在书店。我们其实是想打造一个文化分享的平台。以书为内容的空间才650~700平方米,而且只是用书墙把场子包起来,所以,不能单从空间运用上来平效地看待这件事。况且我们没有指望用书店来牟利。也没有一定的氛围要大家买什么,我们只是想办活动,有咖啡可以喝,然后用植物来传达方所生命的延续力等等,可以带给你生活中不同于一般美学的东西。我们一直没有说它是‘方所书店’。”
  方所集结了例外服饰、美学生活、咖啡等文化生活空间,并非只是从书店角度进行打造。“方所目前只是初见雏形,任何一块在未来是可以放大、变化的。”于是,书店是一个变量,美学生活亦是,利用品牌的追随者带动书店或者其他经营。更为重要的是,方所在各种业态的组合下,提倡了一种新阅读、新美学、新生活的理念。
其他文献
前不久,光合作用书店因债务问题被一伙供應商哄抢,而导致全盘休业,在业界、政府主管部门、读者心目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引来了不少话题。人们更多的是报以惋惜和同情,惋惜的是光合作用从厦门出发,成为民营书业的一朵奇葩,白领阶层的私人书房,读者心目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一路走来不容易。同情的是歇业也并非光合不努力,而是大环境出了问题。网络书店等各种新兴平台不断分流读者,使得光合作用往日风光不再;物价,特别是
期刊
根据英国出版商联合会(The Publisher Association)今年9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英虚构类电子书销售自2012年1月至6月与2011年同比增长了188%; 其中,在童书类的电子书销售中,虚构类书籍与非虚构类书籍,亦同比增长了171%与128%。与该协会今年5月出版的2011年年报结果相比,英国读者在电子书方面的消费2010年迅速增长了336%。作为目前全英规模最大的图书零售
期刊
自由的人,你会永远爱海吧!  海是你的镜子,在波涛的  无止境进展中,你鉴照灵魂  而你的精神却是同样辛酸的深渊  ——《人与海》(L'Homme et la mer)/波特莱尔《恶之华》  1857年6月25日,彼时欧陆艺文界正处于浪漫主义末期,法国现代派诗人波特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业经多年纵浪生涯,终在他三十六岁那年正式出版诗歌巨作《恶之华》(Les
期刊
罗思容用前半生的蓄能,在诗词中挥情洒意,将客家传统装点出爵士女伶风。乐评人马世芳说:“罗思容的歌,常常透着巫的气质,或者可竟说是近乎于大地母神的形象。”马世芳形容在罗思容吟唱之前,他从未想过透过客语吟哦竟能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草音乐如此契合,后者歌如劲烈苦辣的私酿威士忌,思容的歌则是一壶温过的黄酒,喝多了仍是会醉的。  出生在苗栗乡村的罗思容在客家山村成长。记忆中的上学路,要经过磨坊、火车轨道,越过
期刊
在如今的台湾书市上,以“科幻”为标签的小说作品少之又少。但找不到并不代表没有。近几年,猫头鹰、奇幻基地、远流、大块等出版社陆续推出不少科幻作品,不过在为作品(特别是新人作家作品)宣传造势之时并不会特意强调那是科幻小说,有些甚至特意避开“科幻”字眼,取而代之的是其他吸引眼球的表述,出现最多的是“科学惊悚”。  对一个读者来说,科幻的魅力可能在于,它不是构建于现实世界,而是一个作者精心打造的虚构世界。
期刊
恋书,是一件文艺的事情。虽然文艺只是个标签,而恋书却是深入骨髓。不管你的一天始于何时何处,而恋书者的一天必将从读书开始。  在2007年出版的《书时光》中,张宗子这样描述他的生活:“每天早晨,坐在图书馆的餐厅,面对一杯咖啡、一碟面包、一本书,开始新的一天,这是相当惬意的事。你无法知道每一天会为你带来什么。”  读书久了,自然也有表达的欲望,这些笔记、散文、诗歌辑录出来,便是一本精致隽永的小书。张宗
期刊
“其实,至始至终,华文的科幻小说是不是曾经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还是相当受到争议。”台湾著名科幻作家苏逸平曾如是说。以他个人的观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还没有。”科幻小说这种纯西方的文体,特定的结构和桥段一直如同鬼魅一般缠绕在华文科幻小说里。此现象在华文文学重镇的台湾同样存在,但台湾科幻文学似乎始终都有些许属于自己的特质,并依稀可以看见一条若隐若现的通往未来之路。    中国风味  论及台湾科幻文学,必
期刊
2011年11月25日,方所成立。  这个由大陆第一原创设计师品牌“例外”(EXCEPTION)和台湾行人文化实验室一同打造的场所,甫一开幕,即成为文化亮点,吸引业内人士一窥其貌。  其实,方所,并非书店。虽然诸多媒体和业内人士将视线聚焦于书店部分。    “方所”,典出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定是常住,便成方所”,力图“为懂得文化创意生活的人,打造一个内在渴望归属的场所”,是涵括了书店、美学生活、咖
期刊
科幻小说的定义一直都是混乱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不妨从英文来理解,科幻小说的英文叫Science Fiction,意思是有关于科学的虚构故事,换句话说,它必须具备两个因素才能成立,第一个是虚构的故事,否则就变成科学报道了;第二它里面一定要有科学因素,如果把科学因素抽离掉,那就不能成为科幻小说。还有一个地方要强调的,就是科幻小说和科学小说不一样,因为里面的科学因素,如果是科学小说,那这个因素
期刊
“2011年博客来报告”于12月20日正式出炉。虽然台湾整体出版产业萎缩,但博客来今年共销售1400万册的各式图书,较去年成长16%,也就是平均每两秒就卖出一本书籍,而其中会员消费样貌及阅读趋势也传达出各地的政经消费现象;如:全球金融景气不明、贾伯斯(乔布斯)过世、台湾本土电影话题、百年婚潮等,这些销售情报更成为出版界参考指标。  第五届“2011年博客来报告”书籍销售排行榜显示,2011年TO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