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课堂是以生态学的理念来关注课堂教学的各个元素,它主张给予学生人性关怀,把每个学生作为独特的生命个体看待,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语文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是生态课堂中最关键的问题。随着课程文化建构的不断完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语文观、教学观、文化观,对教学目标把握、教学价值观、阅读教学的主体意识、教学过程的关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与认识。小学语文课堂中也出现了不少独特的风景:预设与生成,接受与探究,欣赏与表现,合作与分享……大家都在寻找教学中的平衡点,《中庸》中的“极高明而道中庸”,也正是我们要把握的秘诀──寻求平衡,寻之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之路。但如果对今天的生态语文课堂细细作一番审视时,我们不难发现其中隐藏着诸多的“失衡”现象,现呈现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案例,和大家一起讨论、探索和反思。
一、重课堂评价,失评价价值
课堂评价是教师对学生课堂思维及其表现的反映,是指引课堂由预设向科学生成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渗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信心,增强他们的积极性,所以赏识评价在课堂上也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但当你沉浸课堂中时,却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当你置身课堂,享受“掌声”时,会觉察仅仅是一种形式。
案例1:请学生到黑板上写词语。
生写:“专心志致”
师(批改):没关系,离答案只有一步之遥了。我们为他能上黑板来的勇气鼓掌。(掌声一片)
案例2:图片出示满园的春色。
师:当你看到这样的图片,有没有词语在你脑海里浮现?
生:春色满园
师:你真会想象。(掌声)还有吗?
生:春暖花开
师:你真聪明!(掌声)
生:春光明媚、桃红柳绿
师:你能一下说出两个,真了不起!(掌声)
……
这两个案例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的,当学生的回答使老师成为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赏识评价”时,很明显是赏识过了头,评价也过了头,模糊了学生的是非准则。案例1写错受到了老师表扬。对表扬者而言是表扬是批评还是讽刺?对其他学生而言,这个词语可以写错吗?事实上,这个词语应该掌握,不应该写错。案例2是一种典型的“奉命式”表扬,虽然表扬的角度都一样,但让我们感到一种可笑的热闹感,缺乏应有的激励性,使表扬者觉得表扬来得太容易。这样的“不跳就能够到苹果”的简单从众式表扬,缺乏评价所应有的价值,显得机械呆板。
课堂评价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针对性评价,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是评价之真,评价之实。我们教师也要努力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有效地调控评价的过程,激起学生主动参与、不断创新的欲望,促使学生的心理常常处于一种“蠢蠢欲动”和“欲罢不能”的积极状态。例如孩子的文章写得很不错,如果你用一种赞美的语言表扬他,“你的作文有大师的风格,百读不厌!”“我在全班面前朗读!”“建议你的文章可以投稿!”等,相信这样的评价肯定有效、激励的作用。
二、重“花样新翻”,失实际效果
“见贤思齐”是种美德。部分教师将当前丰富多彩的课程改革从“见贤思齐”简单地演绎为“见新就搬”。过分追求“花样翻新”,缺乏真正的领悟,生搬硬套,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导致了“诚信原则”的缺失。
如今课堂中正流行这样的语言“读读你最拿手的词语,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情!”“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段!”“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你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挑自己想写的词语,由于只流于形式,机械求“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随之而来:有的学生就读最简单的一段,唱读,乱读,漫无边际地交流……
课堂追新表现多种对样,给学生自由空间,让其自己选择,看似自主探究、与众不同,实际上游离了本意,显而易见没有达成预设的效果。
三、重个性阅读,失德育教育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少教师曲解了“个性化”和“独特感受”,只要与众不同就加以肯定,对学生非理性的解读,不置可否,不能及时纠偏,使课堂中出现了“反德育”现象。
如:《狐狸和乌鸦》——乌鸦自己太笨了,它不值得同情;《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我们连鱼都不要吃了;《虎門销烟》——林则徐没有环保意识!那么多烟渣冲入大海会造成多么严重的污染!对大海中植物和生动的危害更大了!虽然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对这些脱离文本主旨,游离文本语境天马行空式的“独特体验”,不果断加以引导和纠正,任其蔓延,就会迷失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方向。新课程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建立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的,于语文课中无形渗透德育教育。否则,德育教育将功亏一篑。
四、重情境趣味,失问题功能
明代诗人祝允明说“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生接而情生。”《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尽可能有趣味性,学生才能喜欢课堂。于是,很多老师把情境创设作为语文课堂的教学手段之一。事实证明,恰当的教学情景不仅能为学生成功的学习拉开序幕,而且能促进和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究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好地体验教学的情境,而且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有趣。然而,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不和谐的画面:有的教师为了设置“引人入胜”的情境,注重表面的热闹,片面追求情境的趣味性,忽视了依托于情境的“问题功能”。
一、重课堂评价,失评价价值
课堂评价是教师对学生课堂思维及其表现的反映,是指引课堂由预设向科学生成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渗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信心,增强他们的积极性,所以赏识评价在课堂上也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但当你沉浸课堂中时,却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当你置身课堂,享受“掌声”时,会觉察仅仅是一种形式。
案例1:请学生到黑板上写词语。
生写:“专心志致”
师(批改):没关系,离答案只有一步之遥了。我们为他能上黑板来的勇气鼓掌。(掌声一片)
案例2:图片出示满园的春色。
师:当你看到这样的图片,有没有词语在你脑海里浮现?
生:春色满园
师:你真会想象。(掌声)还有吗?
生:春暖花开
师:你真聪明!(掌声)
生:春光明媚、桃红柳绿
师:你能一下说出两个,真了不起!(掌声)
……
这两个案例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的,当学生的回答使老师成为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赏识评价”时,很明显是赏识过了头,评价也过了头,模糊了学生的是非准则。案例1写错受到了老师表扬。对表扬者而言是表扬是批评还是讽刺?对其他学生而言,这个词语可以写错吗?事实上,这个词语应该掌握,不应该写错。案例2是一种典型的“奉命式”表扬,虽然表扬的角度都一样,但让我们感到一种可笑的热闹感,缺乏应有的激励性,使表扬者觉得表扬来得太容易。这样的“不跳就能够到苹果”的简单从众式表扬,缺乏评价所应有的价值,显得机械呆板。
课堂评价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针对性评价,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是评价之真,评价之实。我们教师也要努力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有效地调控评价的过程,激起学生主动参与、不断创新的欲望,促使学生的心理常常处于一种“蠢蠢欲动”和“欲罢不能”的积极状态。例如孩子的文章写得很不错,如果你用一种赞美的语言表扬他,“你的作文有大师的风格,百读不厌!”“我在全班面前朗读!”“建议你的文章可以投稿!”等,相信这样的评价肯定有效、激励的作用。
二、重“花样新翻”,失实际效果
“见贤思齐”是种美德。部分教师将当前丰富多彩的课程改革从“见贤思齐”简单地演绎为“见新就搬”。过分追求“花样翻新”,缺乏真正的领悟,生搬硬套,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导致了“诚信原则”的缺失。
如今课堂中正流行这样的语言“读读你最拿手的词语,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情!”“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段!”“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你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挑自己想写的词语,由于只流于形式,机械求“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随之而来:有的学生就读最简单的一段,唱读,乱读,漫无边际地交流……
课堂追新表现多种对样,给学生自由空间,让其自己选择,看似自主探究、与众不同,实际上游离了本意,显而易见没有达成预设的效果。
三、重个性阅读,失德育教育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少教师曲解了“个性化”和“独特感受”,只要与众不同就加以肯定,对学生非理性的解读,不置可否,不能及时纠偏,使课堂中出现了“反德育”现象。
如:《狐狸和乌鸦》——乌鸦自己太笨了,它不值得同情;《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我们连鱼都不要吃了;《虎門销烟》——林则徐没有环保意识!那么多烟渣冲入大海会造成多么严重的污染!对大海中植物和生动的危害更大了!虽然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对这些脱离文本主旨,游离文本语境天马行空式的“独特体验”,不果断加以引导和纠正,任其蔓延,就会迷失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方向。新课程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建立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的,于语文课中无形渗透德育教育。否则,德育教育将功亏一篑。
四、重情境趣味,失问题功能
明代诗人祝允明说“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生接而情生。”《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尽可能有趣味性,学生才能喜欢课堂。于是,很多老师把情境创设作为语文课堂的教学手段之一。事实证明,恰当的教学情景不仅能为学生成功的学习拉开序幕,而且能促进和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究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好地体验教学的情境,而且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有趣。然而,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不和谐的画面:有的教师为了设置“引人入胜”的情境,注重表面的热闹,片面追求情境的趣味性,忽视了依托于情境的“问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