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少数派的种子结出多数派的果实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篇小说中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养蜂人孟志远错过了采蜜的最好时间,只能让蜜蜂去采桃花蜜。桃花上的蜜虽然少,但集腋成裘,最终也能产出数量可观的蜂蜜。这一幕在小说中算不上什么核心情节,但却在我心中留下一颗种子,如果要对这篇小说有一个印象式的概括,“集腋成裘”是我首先想到的词。
  从标题开始,读者大概就已经在小说中嗅到了一种笔记体小说的味道。表面上的笔记体形式,近似叶公好龙、画龙点睛的寓言,加上作为故事背景的世外桃源式的仙女镇、自称陶潜的重要角色以及作为符号出现的李义山李太白诗集等等,分明体现着作者想要营造一种“历史感”的企图。但是小说的语言偏偏又是极具“当下性”的,尤其是涉及到人物形象塑造的语言。从中我感受到了当下这个时代的风风雨雨,在语言的间隙与潜层中,不乏来自类型文学的影响,以及稍微严肃化但仍然有网络用语身影的口语或修饰词。
  夹在古代与当下之间,《醉陶十谭》体现的又是颇具“先锋”味道的形式意识。小说的结构仿佛切分生日蛋糕,小说在纵向上被分成十块,彼此刀痕鲜明味道各异,但如果你以为这样就抓住了小说结构的实质,就大错特错了。横向上,志远的经历与阿远的故事一实一虚,就像是蛋糕和奶油,在视觉上泾渭分明,在口感上却相辅相成。横向的层次感与纵向的间隔产生着化学反应,小说的形式远比看上去复杂。与此同时,小说的叙述时序是错综斑斓的,人物视角也虚虚实实、闪烁徘徊。其“拼图式”的阅读体验,不禁让我想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马原、扎西达娃等作家的小说。用很有距离感的比喻、象征来再现人物的感觉。此外,一些过于精致的只字片语让“小说”具有了“诗”的品格,这又让人不由得想起苏童、格非等作家早期的中短篇小说。
  上面列出了诸多话语资源,在我看来,作者于其间闪转腾挪,就像蜜蜂穿梭在花丛中,用“集腋成裘”的方式酿出了这篇四万余字的小说。一篇合格的评论,必须要对小说的内容有清晰、简约的概括,而这篇小说内容纷繁、芜杂,提炼大意就成了一件难事。这种难并不在于我们说不出文本的大意,而是在于一旦将小说浓缩成很短的梗概,小说的神韵就会大为折损。从表面上看,这个故事姑且可以如此概括:主人公志远在机缘下安家仙女镇,与镇上人称“仙女”的孟怡经营着时浓时淡的婚姻,两人爱恨交织。在一次因志远疏忽而造成的大火中,孟怡出走(也可能是死去),从此志远的精神陷入了强烈的自责、孤独、矛盾之中。这些是小说的“前事”,在交待这些前事的同时,作者又置入一个神秘人陶潜关于龙的虚构故事,而形成了新的文本层次。志远在现实和陶潜的虚构中寻求告解,陶潜则在自己的虚构以及与志远的相处中确认自己。两人同样孤独、矛盾,他们的寻求与确认也不约而同地失败了。
  我认为自己为《醉陶十谭》作出了一个大致公允的概括,但认真阅读了文本的读者也可以轻松反驳我的概括,因为作者几乎为自己所有说过的话都留了后路。叙述上有意的遮掩,人物略带疯癫与醉态的精神气质,仿佛都在告诉读者,文中的每一句话都既能被证实,也能被证伪。我的这些评述让作者变成了一个经验丰富的欺诈者,但是认真阅读文本,读者也许会从作者和角色的“满纸荒唐言”中,读出一些“辛酸泪”。
  小说题名中的关键词是“醉陶”,“醉陶”是什么?除了酒香和在春天开放,没有什么别的能够证明最后出现的那朵极其美丽的虚无之花,就是传说中的“醉陶”;但是这朵花偏偏是在一个癫狂而又可怜的人物死后才绽放,就仿佛有意和谁的命运开着玩笑。老陶、阿远与龙的故事占据小说将近一半篇幅,偏偏也是可疑的,讲述者陶潜不止一次用调笑的口吻说故事其实是胡诌出来的;但是那句“龙是真的,我是假的”却又是那么催人感慨,陶潜与每一个故事中人命运的虚无与荒诞甚至会让读者岌岌自危,心有余悸。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这段话分号前后的内容顺序对调,也是成立的。正着说,一切荒诞的背后其实是悲伤和无奈,而反过来说,一切的自嘲、自怜、哀伤、麻木的背后还是虚无。当最后那个类似小丑一般的人,满脸自豪地说自己姓佴,与无奈的“奈”是谐音时,我感受到了一种无端的愤怒以及凄惶,志远和陶潜情感的“真实”在这个小丑的宣言中不再有立锥之地。在“自相矛盾”中,小说的形式为文本赋予了一种摇晃在“可悲”与“可笑”之间的审美意味。
  上述就是我对于《醉陶十谭》一个非常粗略的印象,在文章接近末尾时,我也不妨借鉴一下小说的结构方式,在最后才真正点出题目的意思。作者陈小手是北师大文学创作专业的硕士生,这个专业有别于其他高校“创意写作”的训练,而是以培养文学新人“严肃文学”的态度、深度以及“先锋文学”的写作思维为旨归,包括苏童、格非、余华等当代严肃文学中的重要作家都执教于此,陈小手作为苏童的学生也得到颇多指导。《醉陶十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它令人目眩的形式,以及对于存在与虚无等形而上内容的思考。这正体现作者在相当程度上继承了这些先锋作家的衣钵,而先锋小说那种欲拒普通读者于门外的形式感,以及对于深刻、沉重命题的探索与承担,注定使其属于少数人,此为题目中“少数派”的意思。
  小手在把小说发给我时,说这个小说“应该会对我的胃口”。既然如此,按着他的说法,在阐释的过程中我也不免先入为主,夹带一些“私货”。在我看来,“先锋”不会终结,但却会在某个可长可短的时间段中“式微”,因此“先锋”形式的有效性是每一个作者都应该注意的问题。
  吴亮曾经用“叙述圈套”来形容马原的写作策略,其实“圈套”生效与否,最重要的是其中的“诱饵”够不够诱人。八十年代先锋小说的写法,是之前中国数十年间不曾采用的写法,而其中对人性的探索、对被遮蔽历史的揭示也是之前数十年文学中“禁止”的。这种新鲜感恐怕超过文本的艺术性,成为许多人愿意穿过层峦叠嶂、往还分岔的形式去触碰小说内核的重要原因。而在上述条件已经变化的当下,先锋形式的有效性恐怕会大打折扣。如何把这种形式的难易程度设置得恰到好处、如何提供更加诱人的“诱饵”,也会难上加难。
  因此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陈小手作品中的先锋性,最令我感兴趣的却是其中对当下话语资源的化用。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的文学,如果这一批“九〇后”作家,能够让纯文学的底蕴、技巧与更具有亲和力的当下语言、形式有所结合,继承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资源,让带有少数派基因的作品能够走到多数派的阅读之中,对于当代文学和读者而言岂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回到《醉陶十谭》对于存在与虚无的探索之中。如果我们的思考稍微“错位”,那么类似《水浒传》中的由聚到散、《三国演义》的由分到合、《金瓶梅》的由色入空、《红楼梦》的由盛到衰,探讨的不也是存在与虚无的问题?这些古典名著中的故事与人物异常扎实、沉稳,形式则平易近人,它们在诞生之时对应的可能正是通俗文学,而并非先锋。因此严肃文学在面对当下时寻找“接地”的入口,并不一定意味着“削足适履”,严肃与通俗之间的关系也并不一定就是非此即彼。在陈小手等“九〇后”作家的筆下,这种融合的趋势已经现出一些端倪,期待来自少数派的种子,终有一天能在他们的灵感与文字之中,结出多数派的果实。
  (责任编辑:李璐)
其他文献
【作者介绍】  比格·海德·豪斯,曼哈顿人,生平难以查考。  【说明】  本篇是“美国往事”中著名的作品,写的是美国小城百姓塞缪尔误入鬼市与当地黑帮头目教父结识的故事。歌颂了塞缪尔勇敢诚实的品行,批判了女性茜茜的狡猾凶狠,反映了那个年代美国民不聊生的时代特色。本篇故事情节离奇曲折,人物刻画鲜明,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阅读价值。  塞缪尔原籍美国东海岸某小城,在当地是个有勇有谋的人,没有其他的嗜好,唯独
期刊
“在那北京城内,大圈圈里头有个小圈圈,小圈圈里头有个黄圈圈”,这便是二环路以内的北京,分成了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区。在北京人眼中,崇文宣武并未撤销,海淀更是个镇子,南北城从未合并,城墙的影子还在,出入二环便是进城出城。城外是一望无际的田野般的乱坟岗,再远便是京郊。如今京郊的观念变了,“乡贤”这词儿也离得远了。  开书:京郊的幸与不幸  在从前的胡同中,总有点德高望重的人,他们是资深者年长者,有文
期刊
致  可以轻噬,哔剥有声  可以嘲笑那些岁月之鼓  荒唐的,堆积的大音  还有一点热风吗?  继续吹刮,被觊觎的热风  明灯彻夜厮守我们  终岁为我们引领的,明灯,热风  终岁明亮,渡我们至缄默的高喧之境  晨曦。  低暮的垂首。明亮的热风。悄然的热风。  唯的  疯子,病人  哟,看见你(我们)无限惊惧的心  无限小心,崭新如一的  惊惧,疯狂者的数字泅衣  束缚我们的战争,噼噼啪啪地  发出的
期刊
要为朋友公开唱一首赞美诗,总比私下为仇家下一个咒语艰难许多,这倒不是因为我们语言中赞美、歌颂的字词没有那些咒骂人的肮脏话语丰富多彩,恰恰相反,我们伟大的汉语除了在骂人上花样百出之外,谀辞的发达可谓源远流长(它们一般送给有权势的人物)。但当两个月前我准备写这篇关于雷平阳的短文时,却一直陷在巨大的犹豫之中,为他这样的好朋友、好兄长、好人,我该使用怎样的赞赏之词,才显出我不是那么谄媚而能不失体面?上个月
期刊
惊涛的《花与舌头》寄到我手上时,我的孩子正读小学二年级。孩子是个野孩子,动不动就以我为敌、让我难堪。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抱着父母扔过去的童话和寓言读得云里雾里,他不吃这一套,双目盯着我:“你不是作家吗?”拍着手上的洗脸毛巾,“请你给我讲一个毛巾的故事。”如果他正在往墙壁上贴着什么,他则要我给他讲墙壁的故事。如果他正在洗脚,他自然要我立即编一个洗脚盆的故事,水的故事,或者脚趾甲的故事。总之,他不要任何现
期刊
2016年春,南京,藏在日记本里的火车票  我总是在某些不经意的时刻特别怀旧。比如今夜,在给那些十八九岁、半年前才刚从高考的压力中释放出来的孩子们准备他们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西方文学史课讲稿时,我翻开了六年前的日记本。  日记本上的字迹已有些陌生了,稚气里透着一股认真。六年前的我与现在的他们年纪相仿,有着令人艳羡的活力,满口谈着“悲观主义”实则对一切充满希望,一觉睡醒似乎就能消化疲惫挣扎为成长。彼时我
期刊
B在梦中飞行,掠过一片蛮荒之地,耳畔是起伏的风声,像一首进行曲,不断变幻的空气之诗,他在上空,俯视着行动缓慢的犬群,太阳逐渐落下去,而地上的灰烬升起来,环绕其身,像要将其隐藏。B想到了地狱,唯一需要征伐之所,以及关于那里的一首短歌:在垂落的暮色中,丧钟在远处敲响;我亡父的长笛啊,你究竟埋葬在何方?想到这里,他又抑制不住自己的悲伤,落下眼泪,身体也随之下降,而后逐渐加速,景物模糊,时间被无限延宕,仿
期刊
王手自选集《讨债记》,作家出版社2018年2月版,收录了王手《少年少年》、《讨债记》、《乡下姑娘李美凤》、《第三把手》、《推销员为什么失踪》、《飞翔的骡子》、《双枪》、《市场“人物”》、《谣言》、《坐酒席上方的人是谁》这样一组中短篇小说。说实话,阅读的过程中,我被作家的故事,更确切地说是叙述深深地吸引住了,这很有点不可思议,我本来是带着挑剔的眼光来读这本小说集的。要知道,中短篇小说尤其短篇小说,最
期刊
一  在今年年初举行的第十四届《当代》长篇小说论坛上,白烨先生的一番话,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文情报告》的资深主编,白老师熟悉文坛现场,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在这次会上,白老师透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物数据中心提供的图书CIP数据,截止到2017年12月中旬,2017年全年的长篇小说总条目达到了8912条。由于时间节点的原因,这一数字并
期刊
我对中国古典文学情有独钟,“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史记》、《世说新语》都是我枕边常翻的读物,硕士毕业论文写的也是如何从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去进行当下的文学创作。写《醉陶十谭》这篇小说,可以说完全是阅读中国古典文学的产物。《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叫《黄英》的小说,篇中提及卖菊为生的菊妖陶生生性旷浪,为人嗜饮,和一个更能喝酒的曾生比酒量,“ 曾烂醉如泥,沉睡座间”,而陶生虽然醉了,但依然疏朗有致,准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