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统领者”,他既承担着学校各项活动的推行工作,也承担着一个班级的各项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尤其是小学班主任,面对着心智各方面还不健全的小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地位就更加突出了。不過,学生是班级工作的主体,任课教师则是班主任的合作伙伴,所以,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与其他对象之间进行“沟通”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关键词:沟通;班级;管理工作;主要方法
班级管理工作纷繁复杂,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统领者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承担着多种多样的重任,他们是学校与学生、学校与家长、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联系的主要纽带。所以作为一位有工作能力的班主任,他的工作能力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沟通”水平上。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经验,来谈谈我对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工作方法——“沟通”的认识。
一、积极进行沟通的意义
1.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实施者,但是,学生却是班级各种活动的主体。二者之间不仅仅是施与者与被施与者之间的关系。在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与学生之间形成有效沟通并在此基础上认真了解学生的需要。班主任要能够根据学生性格特征出发,因材施教地帮助学生,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更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潜能发挥。
2.化解班级中的种种问题
班级管理工作不仅仅包括推行各种各样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还有主要的一项就是化解学生之间出现的种种矛盾。小学班级中由于人数比较多,班级当中学生的性格特征也千差万别,因此,就很容易造成个体之间的矛盾产生。通过沟通的方式,班主任能化解学生个体之间的矛盾,并进一步与学生建立感情。
3.形成班级团队意识
小学生的自豪感与自信心一般来自最初阶段的班级荣誉感,通过形成班级荣辱观,可以养成学生的团队意识。所以小学班级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提升班级的凝聚力。通过沟通的方式,班主任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对于促进班级形成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方法分享
1.沟通时一定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爱之情”
学生对于情感需求旺盛,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对于情感的需求更加强烈,教师在于学生之间交流时,一定要将情感传递给学生。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应当付出真切的情感,这样才能够令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学生也才能够真正地愿意与教师敞开心扉,并与教师建立良好关系。为此,教师应当在沟通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宽容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小学生同样拥有人格,尊重小学生才能够赢得小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
2.沟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公平对待
教学实践中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教师眼中的主体,都应该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关注对象,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也是如此,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班级管理的受关注对象。小学生班主任应当始终坚持公平原则,这是班主任能够赢得学生信任的重要标准。同时,班级当中的学生也并没有优劣之分,班主任不能够差异对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公平的环境当中成长。
3.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以宽容为本
班级管理工作中制定出班级管理制度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有了班级管理制度,才能使班级工作“有法可依”。不过,制定班级管理工作的管理制度时,一定要以人为本,以宽容为本。积极督促学生健全科学班级管理考评机制。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一线执行人员,对于班级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最为清楚,可以针对现实情况进行班级考评方式的建言献策,让学校积极的采取全面综合的考评机制,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考评,而不仅仅以成绩为主要标准。宽容心态对小学生而言,教师属于威严与权力的代表,学生往往非常惧怕老师。因此,学生不会与教师之间主动建立联系。也就不能够形成有效的沟通。为此,教师应当更多宽容小学生的行为,做到平易近人才能够令学生不会对教师产生距离感。
4.沟通要因人而异,要因时而异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沟通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其实,教师的沟通对象既有学生,也有教师、家长和学校。所以,沟通要针对学生、教师、家长做区别对待,通过沟通来了解情况,同时得到一定的工作的配合。在于学生沟通中,虽然要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不足,但是不可运用过多激烈的言辞去刺激学生,要保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要在公众场合言辞激励的批评学生,要让学生对班主任有充分的尊重感,但是不能有反感情况出现。沟通中要先鼓励和肯定优点,而后提出不足和纠正,避免学生的抵触心理,同时要把控批评的频次,过多的批评会让学生感觉麻木,要把控每次的沟通,积极的赢得家属、教师的支持配合,达到力量的集合效果。
5.利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进行沟通
沟通的前提是对于自己要沟通的对象有足够的认识与了解,再有,毕竟班主任只有一位,而班上的受教育对象是很多个体,所以,教师在沟通之前一定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应用多种方式充分了解和发挥学生资源。在班级管理中,要对学生情况做全面的了解,如果有精力可以与各学生的家长做充分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性格和家庭教育环境,同时也可以与各科目教师做定期的沟通,对学生的在课堂和学习状态上做充分的了解。也可以日常通过班级会议或者私下的谈话来了解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要积极的利用学生资源,让具有优秀管理能力的学生做班级管理的辅助,让班级管理中可以由学生干部做执行的工作做一定的权利下放。教师应当根据班级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不同方式的沟通,每一个班主任对学生都能够形成不同的沟通渠道,并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综上所述,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他面对的工作对象既有学校的教育教学对象学生,也有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教师与学校管理者和学生的家长。所以,班主任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具备一定的沟通水平是必然的。
关键词:沟通;班级;管理工作;主要方法
班级管理工作纷繁复杂,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统领者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承担着多种多样的重任,他们是学校与学生、学校与家长、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联系的主要纽带。所以作为一位有工作能力的班主任,他的工作能力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沟通”水平上。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经验,来谈谈我对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工作方法——“沟通”的认识。
一、积极进行沟通的意义
1.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实施者,但是,学生却是班级各种活动的主体。二者之间不仅仅是施与者与被施与者之间的关系。在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与学生之间形成有效沟通并在此基础上认真了解学生的需要。班主任要能够根据学生性格特征出发,因材施教地帮助学生,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更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潜能发挥。
2.化解班级中的种种问题
班级管理工作不仅仅包括推行各种各样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还有主要的一项就是化解学生之间出现的种种矛盾。小学班级中由于人数比较多,班级当中学生的性格特征也千差万别,因此,就很容易造成个体之间的矛盾产生。通过沟通的方式,班主任能化解学生个体之间的矛盾,并进一步与学生建立感情。
3.形成班级团队意识
小学生的自豪感与自信心一般来自最初阶段的班级荣誉感,通过形成班级荣辱观,可以养成学生的团队意识。所以小学班级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提升班级的凝聚力。通过沟通的方式,班主任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对于促进班级形成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方法分享
1.沟通时一定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爱之情”
学生对于情感需求旺盛,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对于情感的需求更加强烈,教师在于学生之间交流时,一定要将情感传递给学生。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应当付出真切的情感,这样才能够令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学生也才能够真正地愿意与教师敞开心扉,并与教师建立良好关系。为此,教师应当在沟通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宽容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小学生同样拥有人格,尊重小学生才能够赢得小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
2.沟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公平对待
教学实践中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教师眼中的主体,都应该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关注对象,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也是如此,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班级管理的受关注对象。小学生班主任应当始终坚持公平原则,这是班主任能够赢得学生信任的重要标准。同时,班级当中的学生也并没有优劣之分,班主任不能够差异对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公平的环境当中成长。
3.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以宽容为本
班级管理工作中制定出班级管理制度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有了班级管理制度,才能使班级工作“有法可依”。不过,制定班级管理工作的管理制度时,一定要以人为本,以宽容为本。积极督促学生健全科学班级管理考评机制。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一线执行人员,对于班级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最为清楚,可以针对现实情况进行班级考评方式的建言献策,让学校积极的采取全面综合的考评机制,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考评,而不仅仅以成绩为主要标准。宽容心态对小学生而言,教师属于威严与权力的代表,学生往往非常惧怕老师。因此,学生不会与教师之间主动建立联系。也就不能够形成有效的沟通。为此,教师应当更多宽容小学生的行为,做到平易近人才能够令学生不会对教师产生距离感。
4.沟通要因人而异,要因时而异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沟通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其实,教师的沟通对象既有学生,也有教师、家长和学校。所以,沟通要针对学生、教师、家长做区别对待,通过沟通来了解情况,同时得到一定的工作的配合。在于学生沟通中,虽然要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不足,但是不可运用过多激烈的言辞去刺激学生,要保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要在公众场合言辞激励的批评学生,要让学生对班主任有充分的尊重感,但是不能有反感情况出现。沟通中要先鼓励和肯定优点,而后提出不足和纠正,避免学生的抵触心理,同时要把控批评的频次,过多的批评会让学生感觉麻木,要把控每次的沟通,积极的赢得家属、教师的支持配合,达到力量的集合效果。
5.利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进行沟通
沟通的前提是对于自己要沟通的对象有足够的认识与了解,再有,毕竟班主任只有一位,而班上的受教育对象是很多个体,所以,教师在沟通之前一定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应用多种方式充分了解和发挥学生资源。在班级管理中,要对学生情况做全面的了解,如果有精力可以与各学生的家长做充分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性格和家庭教育环境,同时也可以与各科目教师做定期的沟通,对学生的在课堂和学习状态上做充分的了解。也可以日常通过班级会议或者私下的谈话来了解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要积极的利用学生资源,让具有优秀管理能力的学生做班级管理的辅助,让班级管理中可以由学生干部做执行的工作做一定的权利下放。教师应当根据班级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不同方式的沟通,每一个班主任对学生都能够形成不同的沟通渠道,并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综上所述,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他面对的工作对象既有学校的教育教学对象学生,也有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教师与学校管理者和学生的家长。所以,班主任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具备一定的沟通水平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