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是家庭的宝贝,幼儿教育也时刻牵动着家长的心。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育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人化倾向。然而,一些家长们却不以为然,强烈要求孩子学习书本理论知识,参加各种补习班。本文针对这种教师与家长之间教育理念差异现象,阐述天性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引领作用,使教师与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能达到高度统一,共同关注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天性;幼儿教育;引领作用
1.幼儿教育活动发展现状
1.1 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缺乏交流
家庭是幼儿出生后的第一个生活环境,父母也将成为孩子的首位启蒙老师。当到了幼儿园阶段,孩子将在教师的引导下,新的环境里开始新的生活与学习,但是家庭教育仍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父母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应是最多的,可在平时的生活中,利用点滴机会言传身教,及时教育和影响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然而,家长与幼儿园之间交流的脱节,让双方在幼儿教育上显得尤为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家长由于工作原因,极少深入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其次是幼儿园的老师与家长极少通沟,信息传递不均衡;最后则是家长的联系仅限于缴学费、接送孩子等,并未有基于共同责任而建立的亲密关系,缺乏主动热情的合作意识。
1.2 家长期望过高,学习课程超载
如今,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年轻父母们对孩子生活、教育方面都力求给他最好的。为了不让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不断催促孩子学习,提早启发儿童智力,或在幼儿阶段便做多方面的潜能挖掘试探,给子女报各种兴趣班、学习拼音与算术,提前为上小学打好文化基础。熟不知家长们的这些行为,不仅给孩子造成身体上的疲惫、学业上的压力,而且使孩子过早地失去快乐的童年。
2.天性与幼儿教育的内涵
天性是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对于刚感知世界的幼儿来言,好奇、好动、好玩、好问、善良、无邪等都是孩子的天性。这些最美、最富有灵性的天性就像一只燃烧的蜡烛,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大人熄灭。家长们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充分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灵性,保护其天赋和创造力,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理念。
幼儿教育是使幼儿在身心两方面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在现实中,很多家长根据自己的意志任意塑造孩子,急切地向孩子灌输知识,过早地让孩子承担学业负担,这可能导致孩子失去自己的思想,丧失个性,乖巧的做一个大人的木偶,不再独立去思考,也不再发表自己的看法,更不再去憧憬美好的未来。这些都不是我们最初想要的结果,孩子们呼唤着解放,家长们则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的天性,因材施教,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3.幼儿教育变革,天性引领发展
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要求孩子从小学习各种技能,家长们的这种想法也使得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而设立拼写、算术、英语等一些文化课程,让孩子“被灌输”和“被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不仅消减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还可能扼杀孩子的天性。天性引领教育理念的提出,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告别传统灌输式的培养模式,挖掘和提升孩子未来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能力。
幼儿就是要天真快乐地生活,要用好奇的心感知周围事物,要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释放情绪,从中慢慢体会生活的道理。孩子最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方,就是他们具有异常敏锐的观察力。大人想象不到的事物,孩子可以想象到,大人观察不到的事物,孩子都明察秋毫地发现。教育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边玩、边学些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东西,顺其自然地发挥孩子的天分。家长们也应去了解孩子的天性,平等地和孩子交流。如果我们一层一层束缚孩子的天性,那么孩子就会丧失悟性、灵性和美感,逐渐失去他们最宝贵的创造力。
4.天性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4.1 拥抱自然
大自然是神秘的,孩子应该走进大自然,观察千姿百态的树木、色彩鲜艳的花草、活泼可爱的鸟儿等,在拥抱大自然的过称中,教会孩子们认识自然,真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4.2 生活教育
生活即教育,学习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让幼儿走进生活,了解生活,融入生活,启发他们对“生活”这个概念的认识,不仅能让幼儿学到基本生活常识,也有助于培养他们适应生活的能力,更好地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虞永平.试论政府在幼儿教育发展中的作用[J].学前教育研究,2007,01:3-6.
[2]孙娓娓.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5,04:124-127.
[3]苗曼.天性引领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天性;幼儿教育;引领作用
1.幼儿教育活动发展现状
1.1 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缺乏交流
家庭是幼儿出生后的第一个生活环境,父母也将成为孩子的首位启蒙老师。当到了幼儿园阶段,孩子将在教师的引导下,新的环境里开始新的生活与学习,但是家庭教育仍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父母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应是最多的,可在平时的生活中,利用点滴机会言传身教,及时教育和影响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然而,家长与幼儿园之间交流的脱节,让双方在幼儿教育上显得尤为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家长由于工作原因,极少深入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其次是幼儿园的老师与家长极少通沟,信息传递不均衡;最后则是家长的联系仅限于缴学费、接送孩子等,并未有基于共同责任而建立的亲密关系,缺乏主动热情的合作意识。
1.2 家长期望过高,学习课程超载
如今,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年轻父母们对孩子生活、教育方面都力求给他最好的。为了不让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不断催促孩子学习,提早启发儿童智力,或在幼儿阶段便做多方面的潜能挖掘试探,给子女报各种兴趣班、学习拼音与算术,提前为上小学打好文化基础。熟不知家长们的这些行为,不仅给孩子造成身体上的疲惫、学业上的压力,而且使孩子过早地失去快乐的童年。
2.天性与幼儿教育的内涵
天性是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对于刚感知世界的幼儿来言,好奇、好动、好玩、好问、善良、无邪等都是孩子的天性。这些最美、最富有灵性的天性就像一只燃烧的蜡烛,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大人熄灭。家长们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充分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灵性,保护其天赋和创造力,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理念。
幼儿教育是使幼儿在身心两方面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在现实中,很多家长根据自己的意志任意塑造孩子,急切地向孩子灌输知识,过早地让孩子承担学业负担,这可能导致孩子失去自己的思想,丧失个性,乖巧的做一个大人的木偶,不再独立去思考,也不再发表自己的看法,更不再去憧憬美好的未来。这些都不是我们最初想要的结果,孩子们呼唤着解放,家长们则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的天性,因材施教,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3.幼儿教育变革,天性引领发展
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要求孩子从小学习各种技能,家长们的这种想法也使得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而设立拼写、算术、英语等一些文化课程,让孩子“被灌输”和“被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不仅消减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还可能扼杀孩子的天性。天性引领教育理念的提出,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告别传统灌输式的培养模式,挖掘和提升孩子未来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能力。
幼儿就是要天真快乐地生活,要用好奇的心感知周围事物,要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释放情绪,从中慢慢体会生活的道理。孩子最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方,就是他们具有异常敏锐的观察力。大人想象不到的事物,孩子可以想象到,大人观察不到的事物,孩子都明察秋毫地发现。教育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边玩、边学些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东西,顺其自然地发挥孩子的天分。家长们也应去了解孩子的天性,平等地和孩子交流。如果我们一层一层束缚孩子的天性,那么孩子就会丧失悟性、灵性和美感,逐渐失去他们最宝贵的创造力。
4.天性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4.1 拥抱自然
大自然是神秘的,孩子应该走进大自然,观察千姿百态的树木、色彩鲜艳的花草、活泼可爱的鸟儿等,在拥抱大自然的过称中,教会孩子们认识自然,真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4.2 生活教育
生活即教育,学习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让幼儿走进生活,了解生活,融入生活,启发他们对“生活”这个概念的认识,不仅能让幼儿学到基本生活常识,也有助于培养他们适应生活的能力,更好地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虞永平.试论政府在幼儿教育发展中的作用[J].学前教育研究,2007,01:3-6.
[2]孙娓娓.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5,04:124-127.
[3]苗曼.天性引领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