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流离不开科学精巧的提问,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依赖于问题这一纽带。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应该结合教学目标,联系学生的学情实际,将提问的方式科学化、艺术化,让教师的问题成为学生思维的起点,以问题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堂内容。同时,通过问题的探讨,反馈学生的思维状况,教师就能及时调控教学。因此,优化小学课堂提问内容与方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教师应该钻研教本,研究学情,精心设计问题,从而在问题的引领上催生高效课堂。
一、根据学生学情实际发问——关注学生认知基础层面
学情分析是备课的重要方面,现实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所设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这样不仅不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反而冲淡了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让学生消极地应付教师的提问。因此,教师在设问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因素,不仅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去考虑,而且从学生的思维能力及习惯去考虑问题的内容和方式。这样充分兼顾学生学情的设问,才能真正有效地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达成有效的提问及高效的课堂。
笔者在参加年级组教研活动时,听到过这样一节《比的认识》的练习课,其中有一题是“一批零件,师傅单独做需要8小时完成,徒弟单独做需要10小时完成,师徒的工作效率比是( )。”面对很多学生8:10的错误答案,该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师傅单独做完这批零件需要8小时,8小时是工作时间,不是工作效率,你能用一个分数表示他的工作效率吗?徒弟呢?”学生的反应犹如一潭死水,毫无动静。
此案例中,这位教师忽视了苏教版新教材中已删除了工程应用题的知识,学生还没有真正具备用分率表示工作效率的知识基础。同时直接指出用分数去表示工效,有所暗示,这样的设问要么降低了问题的思考价值,要么牵强附会。笔者建议,此题的讲解可以用举例的方法,这样提问:“同学们,这里好像缺少这批零件的总个数,如果能假想一个数据出来,那么求他们的工效比很简单,谁能试试吗?”这样的设问,不仅为学生指明了一条适合他们知识基础的方法,增强了学生探究问题的信心和兴趣,而且也顺应了他们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用假设数据去解决难题的策略。
二、根据教学内容适度发问——关注课堂提问的质量
问题过深,学生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积极性被挫伤;问题过易,学生无需思考,毫无兴趣,进而失去提问的价值。教师要在知识理解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点进行设问,帮学生扫除学习知识过程中的障碍,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实践证明,课堂中的提问放在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摸得着的位置,这样既不是望而莫及,也不是唾手可得,学生积极性能被充分地唤起,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当学生明确例题的题意就是比较0.5与3/4的大小时,教师通过这几个问题把难度降低,“这个问题与我们复习题中的比较大小的数有什么不同?”“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比较0.5与3/4的大小呢?”然后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比较哪种方法简单快捷。这样的提问,化难为易,既顾及了班上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比率,又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找出了比较的方法,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依据课堂教学情境发问——关注问题的形象性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的逻辑推理离不开具体形象的事物,这样的思维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为枯燥抽象的数学穿上鲜活的外衣。把数学问题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并解决数学问题,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及其特有的价值,进而推动学生的数学水平不断提高。
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时,某教师很巧妙地将问题融入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又到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文文一家想去郊外游玩,可是爸爸妈妈的作息时间并不相同。他们是4月1日同时上班的,爸爸上4天班休息一天,妈妈上5天班休息一天。你能算出文文一家最早能4月几号出去郊游吗?这样将生活中有趣的现实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贯穿于课堂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依据学生的语言特点发问——关注问题的简洁性
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水平,对于教师的口头提问,只能适应简洁、明了的语句,如果教师在提问里,问句过分臃肿啰嗦,那么理解问题本身就成为学生的障碍,更谈不上去探究教师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问题的简洁性凸显出问题的本质,能通过问题揭示知识的本质,让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新知,从而把握知识的内涵。因此,善于提问的教师往往将问句设置得简洁易懂,用语言去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让学生乐于接受课堂中的对话,产生探索问题的动力。
综上所述,教师要多思多想,把握教学时机有效设问,活跃数学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点燃学生创造的激情,最终达到教师理想中的高效课堂。
(责编 黄 晓)
一、根据学生学情实际发问——关注学生认知基础层面
学情分析是备课的重要方面,现实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所设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这样不仅不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反而冲淡了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让学生消极地应付教师的提问。因此,教师在设问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因素,不仅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去考虑,而且从学生的思维能力及习惯去考虑问题的内容和方式。这样充分兼顾学生学情的设问,才能真正有效地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达成有效的提问及高效的课堂。
笔者在参加年级组教研活动时,听到过这样一节《比的认识》的练习课,其中有一题是“一批零件,师傅单独做需要8小时完成,徒弟单独做需要10小时完成,师徒的工作效率比是( )。”面对很多学生8:10的错误答案,该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师傅单独做完这批零件需要8小时,8小时是工作时间,不是工作效率,你能用一个分数表示他的工作效率吗?徒弟呢?”学生的反应犹如一潭死水,毫无动静。
此案例中,这位教师忽视了苏教版新教材中已删除了工程应用题的知识,学生还没有真正具备用分率表示工作效率的知识基础。同时直接指出用分数去表示工效,有所暗示,这样的设问要么降低了问题的思考价值,要么牵强附会。笔者建议,此题的讲解可以用举例的方法,这样提问:“同学们,这里好像缺少这批零件的总个数,如果能假想一个数据出来,那么求他们的工效比很简单,谁能试试吗?”这样的设问,不仅为学生指明了一条适合他们知识基础的方法,增强了学生探究问题的信心和兴趣,而且也顺应了他们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用假设数据去解决难题的策略。
二、根据教学内容适度发问——关注课堂提问的质量
问题过深,学生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积极性被挫伤;问题过易,学生无需思考,毫无兴趣,进而失去提问的价值。教师要在知识理解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点进行设问,帮学生扫除学习知识过程中的障碍,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实践证明,课堂中的提问放在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摸得着的位置,这样既不是望而莫及,也不是唾手可得,学生积极性能被充分地唤起,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当学生明确例题的题意就是比较0.5与3/4的大小时,教师通过这几个问题把难度降低,“这个问题与我们复习题中的比较大小的数有什么不同?”“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比较0.5与3/4的大小呢?”然后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比较哪种方法简单快捷。这样的提问,化难为易,既顾及了班上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比率,又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找出了比较的方法,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依据课堂教学情境发问——关注问题的形象性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的逻辑推理离不开具体形象的事物,这样的思维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为枯燥抽象的数学穿上鲜活的外衣。把数学问题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并解决数学问题,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及其特有的价值,进而推动学生的数学水平不断提高。
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时,某教师很巧妙地将问题融入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又到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文文一家想去郊外游玩,可是爸爸妈妈的作息时间并不相同。他们是4月1日同时上班的,爸爸上4天班休息一天,妈妈上5天班休息一天。你能算出文文一家最早能4月几号出去郊游吗?这样将生活中有趣的现实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贯穿于课堂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依据学生的语言特点发问——关注问题的简洁性
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水平,对于教师的口头提问,只能适应简洁、明了的语句,如果教师在提问里,问句过分臃肿啰嗦,那么理解问题本身就成为学生的障碍,更谈不上去探究教师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问题的简洁性凸显出问题的本质,能通过问题揭示知识的本质,让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新知,从而把握知识的内涵。因此,善于提问的教师往往将问句设置得简洁易懂,用语言去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让学生乐于接受课堂中的对话,产生探索问题的动力。
综上所述,教师要多思多想,把握教学时机有效设问,活跃数学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点燃学生创造的激情,最终达到教师理想中的高效课堂。
(责编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