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毋庸讳言,兴趣对于小学生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开始上信息技术课时很感兴趣,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不外乎这两个原因:一是刚开始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又是刚刚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怀有一种神秘而好奇的感觉。二是喜欢在信息技术课上玩游戏、看动画等。新鲜劲儿一过,学生就觉得信息技术课上学的内容暂时还用不到,长大再学也不晚。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有意的培养,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而保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持久兴趣。
一、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影响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也是能否让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关键。信息技术课教师需不断地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及时地转变教育观念,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同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一种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才会给教师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回报,由爱教师进而爱及他所教的学科。
二、优化教学方法,上好理论课
1.用比喻法讲解枯燥、单调的知识。按大纲的要求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应该学习计算机,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但课程中许多知识是十分单调、枯燥、难懂的,我们不妨利用比喻法来讲解。如:专用名词术语“菜单”。如果老师平铺直叙地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更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老师在上课时巧用生活实例,进行形象的比喻,就能突破难点,帮助学生轻松理解。例如讲“菜单”时,可打比方在餐馆吃饭,要拿“菜单”点菜,你点什么服务员就上什么。计算机里的“菜单”也是一样,你想干什么也要先打开它,从中选择你想进行的下一步操作程序。
2.巧设悬念,激发探求未知的欲望和兴趣。在教学“认识计算机”一课时,我告诉学生计算机具有许多神奇的功能,至于到底是什么神奇功能暂且不讲,在此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使他们的思维活动高潮迭起。
三、灵活激趣,上好上机实践课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性极强的学科,上机实践本身也是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上机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
1.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老师应该根据教学要求适时恰当布置任务,设下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上机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大力推行“发现式”教学,同时要保证学生充裕的上机时间,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当学生通过自己的上机操作解答了某一问题,必将享受到成功感,从而增强一份自信心、增添一份喜悦之情,充满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2.作品演示引入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借助美好的事物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如:在Word软件中进行《插入剪贴画》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一些由Word制作的图文并茂的作品,有精美的贺卡、诗配画。学生看后,小声地议论起来:“真漂亮!”“怎么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贺卡呢?”……他们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这些作品是在Word中制作出来的。”并激励学生:“只要开动脑筋,发挥想象,你们同样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这样在思考中他们知道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且都迫不及待地要动手操作。这样的导入,创设了一个宽松的学习情境,调动了学生的激情,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
3.游戏引入。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得很累,而且也不愿意学。我在教学中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问如何才能打得又对又快。此时,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投入。练习一段时间后,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四、衔接其他学科,展示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它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的特点,要求学生完成一些特色作品,来显示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电脑的基本功能就是计算和辅助教学,如果能把一些数学中的难题通过计算机去解决,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通过数学教学辅助软件,让学生做些题目,使学生从实际中体验到电脑的本领真大,计算速度真快,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让三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已掌握的数学知识,通过CAI辅助软件做一些趣味性题目。
2.安排学生根据自己学过的画图工具、记事本把已学过的诗歌在记事本中录入下来,并用画图工具给诗歌配出相应的图画,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式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如在“六一儿童节”、“元旦”举办电脑作品展等,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利用微机进行贴近生活的情境模拟练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微机模拟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利用微机进行情境模拟练习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筹划和表演的时间。让微机通过集中的画面提供丰富多彩的情境,如重现历史画面、展示日常风情、特别庆祝节目等等。
4.利用微机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微机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检自查,使学生全面要求自己,务求答案精确。微机教学中的计算机程序会以“对”或“错”的方式对学生的答题给予评价,从而有利于学生逐渐找到正确的答案。微机的反馈信息将会使学生按自己的进度独立地完成课程的学习,强化学习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小学阶段教师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使他们主动地学习,为今后学习信息技术奠定基础。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也应顺势而为,及时作出相应的改善,用先进的教学技术造就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是刻不容缓的事。网络教学、多媒体课件正处于发展壮大之中,计算机日益普及,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凡此种种,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只有不断奋进,努力进取,才能跟上时代潮流,为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影响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也是能否让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关键。信息技术课教师需不断地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及时地转变教育观念,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同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一种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才会给教师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回报,由爱教师进而爱及他所教的学科。
二、优化教学方法,上好理论课
1.用比喻法讲解枯燥、单调的知识。按大纲的要求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应该学习计算机,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但课程中许多知识是十分单调、枯燥、难懂的,我们不妨利用比喻法来讲解。如:专用名词术语“菜单”。如果老师平铺直叙地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更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老师在上课时巧用生活实例,进行形象的比喻,就能突破难点,帮助学生轻松理解。例如讲“菜单”时,可打比方在餐馆吃饭,要拿“菜单”点菜,你点什么服务员就上什么。计算机里的“菜单”也是一样,你想干什么也要先打开它,从中选择你想进行的下一步操作程序。
2.巧设悬念,激发探求未知的欲望和兴趣。在教学“认识计算机”一课时,我告诉学生计算机具有许多神奇的功能,至于到底是什么神奇功能暂且不讲,在此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使他们的思维活动高潮迭起。
三、灵活激趣,上好上机实践课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性极强的学科,上机实践本身也是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上机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
1.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老师应该根据教学要求适时恰当布置任务,设下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上机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大力推行“发现式”教学,同时要保证学生充裕的上机时间,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当学生通过自己的上机操作解答了某一问题,必将享受到成功感,从而增强一份自信心、增添一份喜悦之情,充满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2.作品演示引入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借助美好的事物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如:在Word软件中进行《插入剪贴画》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一些由Word制作的图文并茂的作品,有精美的贺卡、诗配画。学生看后,小声地议论起来:“真漂亮!”“怎么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贺卡呢?”……他们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这些作品是在Word中制作出来的。”并激励学生:“只要开动脑筋,发挥想象,你们同样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这样在思考中他们知道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且都迫不及待地要动手操作。这样的导入,创设了一个宽松的学习情境,调动了学生的激情,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
3.游戏引入。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得很累,而且也不愿意学。我在教学中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问如何才能打得又对又快。此时,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投入。练习一段时间后,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四、衔接其他学科,展示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它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的特点,要求学生完成一些特色作品,来显示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电脑的基本功能就是计算和辅助教学,如果能把一些数学中的难题通过计算机去解决,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通过数学教学辅助软件,让学生做些题目,使学生从实际中体验到电脑的本领真大,计算速度真快,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让三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已掌握的数学知识,通过CAI辅助软件做一些趣味性题目。
2.安排学生根据自己学过的画图工具、记事本把已学过的诗歌在记事本中录入下来,并用画图工具给诗歌配出相应的图画,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式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如在“六一儿童节”、“元旦”举办电脑作品展等,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利用微机进行贴近生活的情境模拟练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微机模拟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利用微机进行情境模拟练习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筹划和表演的时间。让微机通过集中的画面提供丰富多彩的情境,如重现历史画面、展示日常风情、特别庆祝节目等等。
4.利用微机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微机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检自查,使学生全面要求自己,务求答案精确。微机教学中的计算机程序会以“对”或“错”的方式对学生的答题给予评价,从而有利于学生逐渐找到正确的答案。微机的反馈信息将会使学生按自己的进度独立地完成课程的学习,强化学习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小学阶段教师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使他们主动地学习,为今后学习信息技术奠定基础。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也应顺势而为,及时作出相应的改善,用先进的教学技术造就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是刻不容缓的事。网络教学、多媒体课件正处于发展壮大之中,计算机日益普及,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凡此种种,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只有不断奋进,努力进取,才能跟上时代潮流,为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