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印度开辟“第二战场”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mingji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上至下)印度舰艇“维拉特”号航空母舰、“乔蒂”号综合补给舰、“加拉希瓦”号两栖战舰、“卡姆库”号导弹护卫舰

  每次印度北部陆上边界的冲突,都会激起南边海上的层层涟漪。2017年洞朗事件如此,此次加勒万河谷事件亦然。当边界局势趋缓时,印度海军便挑起抗衡的大梁,在印度洋上频繁出动舰艇,目标指向马六甲海峡等战略通道。
  边境冲突会导致海上战争吗?国人在问,印度学者在鼓动,美国等不嫌事大的国家则边看热闹边在印度背后撺掇。印度海军的确在借机增强作战实力,强化战略水道管控,同时紧拉美日澳等盟友为自己壮胆。雄心需要强大实力支撑,挟他国之威长本国之志,到头来恐怕竹篮打水一场空。

瞄准战略通道


  在加勒万河谷事件中,印度海军没有闲着,但最引人关注之处,不是它空运数十艘“重型大马力铁壳快艇”至班公湖,以对抗解放军的班公湖巡逻艇部队,也不是调P-8I“海神”海上巡逻机到陆地上使用,而是它在印度洋的异常举动。
  据《印度教徒报》《印度时报》等媒体披露,就在全世界盯着印度北部边界局势时,印度海军却兵分两路,一路向西,一路向东,在印度洋排兵布阵。
  向西,印度海军派出多艘舰艇前往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地区,同时向南印度洋岛国马达加斯加海域部署兵力,阿联酋和法国则为其提供补给基地。
  印度海军打出的旗号是,响应法德等西方国家的号召,加入欧洲国家倡议的“波斯湾护航联盟”(美国主导的叫“波斯湾联盟”,为平衡对美和对伊关系,印度没有加入),以“维护海上安全”。
  对此次远航,印度海军极为重视,派出了其最先进的号称“印度神盾”的“加尔各答”级导弹驱逐舰,以及“塔尔瓦”级隐身护卫舰等舰艇,“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也在排兵表上,可谓阵容较大。
  向东,印度海军迅速向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地区部署多艘舰艇,同时出动P-8I“海神”海上巡逻机等飞机开展侦察,以“提防中国潜艇渗入”。
  无论是向西还是向东,从印度海军的出兵地区看,很容易得出结论:印度此举就是冲着全球重要的海运通道去的,显然是欲与陆上局势相接应,展示印度海军从海上发起攻势的能力。
  波斯湾地区盛产石油,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石油通往印度洋的唯一通道,是全球的能源命脉;位于非洲东南部海上的马达加斯加,是超大型油轮绕过好望角航行的必经之路。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横亘在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的门户之处,而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战略水道,是东亚国家经济发展的“海上生命线”。在陆上边界争端隐患未除之际,印度海军将炮口对准石油航线,意味深长。
  可以说,印度做梦都在想开辟“第二战场”。早在2004年,印度国防部发布的海军作战指针就强调,印度处在“一个能对印度洋海上运输和安全发挥重要影响的地位,印度海军控制战略要点就能对国际竞争中的讨价还价发挥作用,必要时候,使用军事力量依然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印度前外交秘书拉吉夫·西克里也曾指出:“印度海军在印度洋更强大的存在,可以增加中国的海上脆弱性,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抵消中国在陆地、空中和太空对印度所拥有的优势。”言下之意,一旦中印在印度北部边境发生冲突或战争,印度如果不擅长高寒山地作战,就很可能另辟蹊径,在印度洋上采取行动,迫使中方面临陆地和海上“两线作战”,顾此失彼。
美国海军研究所近日就向印度传话,称只要在马六甲海峡停泊一堆舰艇,这个交通要道就会被封死,其他任何做法都没这样来得干脆利落。

  此番边界事件后,印度国防部立即重新审视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前哨角色,决定通过部署战斗机、作战舰艇等,来增强控制马六甲海峡西口的能力。美国也不时为印度支招,美国海军研究所近日就向印度传话,称只要在马六甲海峡停泊一堆舰艇,这个交通要道就会被封死,其他任何做法都没这样来得干脆利落。

实力尚有不足


  在印度眼中,印度洋是其天然的“战略后院”,欧美大国都予以默认,只有中国不理睬。是故,印度历来对中国在印度洋的正常活动充满警惕,处处设防。
  2018年4月,中国海军第29批护航编队经印度洋赴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印度海军一路跟踪监视,并第一时间在推特上发文:“热烈欢迎中国第29批护航编队来到印度洋。航行愉快!”
  推文还称,从波斯湾到马六甲海峡,从北部的孟加拉湾到南部的印度洋再到东非海峡,印度海军50艘舰艇每天24小时全天候守卫,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以印度洋主人自居,此话虽然霸气,但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总面积7491万平方千米,约占海洋总面积的21.1%,印度海军现有实力,远不足以掌控这个它所谓的“战略后院”。
  印度的立国目标就是奔着“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去的,当然首先得把印度洋变成“印度之洋”,这也是印度一直在做的。印度长期奉行印度版的“先军政治”,从常规武器到核武器,从各种中近程导弹到洲际导弹,从护卫舰、驱逐舰到航空母舰、战略核潜艇等等,印度都在不遗余力地寻求,广铺摊子进行研制,如果自己造不出来就买,买不到租也行。
  经过数十年的不断投入,印度军事实力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南亚地区名副其实的军事霸主。诚然,印度军事实力的增强是可见的,但显然冲昏了部分印度人的头脑,他们不仅坚信印度已经是世界大国,而且认为印度的军事实力也位居世界前列,虽不敢和美军比,但在亚洲得排第一了。
  印度历来自我感觉十分良好,但容不得细究、深究。《印度时报》在7月14日就刊文指出,印度海軍目前拥有140艘各型舰艇,加上巨大的地理优势,在印度洋的整体实力已经超过中国和巴基斯坦,能够应对任何海上挑战。   不过该报也承认,印度海军的主战舰艇实在有限,能够数得出来的只有1艘航母、10艘导弹驱逐舰、14艘导弹护卫舰、11艘轻型护卫舰,以及15艘常规潜艇和2艘核潜艇。2艘核潜艇中包括从俄罗斯租借的1艘“阿库拉”级核潜艇,印度海军以印度教战神的名字将其命名为“查克拉”号。这些是印度海军全部的主战舰艇家底,与中小国家比较有优势,与大国比仍然逊色。
  近年来印度海军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包括计划建造24艘潜艇,其中包括6艘核潜艇,使未来潜艇数量保持在25艘上下水平;到2030年建成3艘航母及40艘中型以上的导弹驱逐舰和护卫舰,并用国产舰载机替换目前使用的米格-29K……
  印度第二艘航母“维克兰特”号已经建了十多年了,服役时间一再推迟,现在定在2021年2月交付。印度本土航母的建造速度之慢,让美国都看不下去了。新美国安全中心不久前发布报告劝印度,别老想着用“舰对舰和机对机”的模式应对中国在印度洋不断增加的存在,还是投资更多的潜艇划算。
  印度在装备采购方面的口号是“不差钱”,它既想要航母,也要潜艇,所以第三艘航母的名字都取好了—“维沙尔”号,满载排水量6.5万吨。

紧拉盟友壮胆


  本国实力不够,就拉盟友来凑。印度新德里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海事政策专家辛格6月29日撰文指出,加勒万河谷冲突给印中关系刻上了一道深深的裂缝,如果事态升级,一场位于实际控制线附近的冲突可能会延伸到印度洋。
  在中国大部分货物和能源运输途经的东印度洋,印度海军是主导性力量,但印度在马六甲海域以东几乎没有任何存在,除非它在太平洋沿岸与美国、日本等国协同行动,否则就不能指望在“自己的后院”以逸待劳地对付中国海军。
  印度这样期望着,美国等国就趁机向印度频送秋波,出动舰机在中国周边游弋,与印度一唱一和。印度跟着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共同发声,并推动与相关国家的多边军事合作。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报道称,6月中旬,在中美、中印关系紧张之际,美国的轰炸机特遣队一直在印太战区的众多区域持续巡逻,包括B-1B和B-52战略轰炸机与日方的联合空中军演。
从6月下旬到7月中旬,美国海军“罗斯福”“尼米兹”“里根”号3艘航母在西太平洋聚首,其中“尼米兹”和“里根”号两度进入南海进行所谓“高端双航母演练”,对华施压的意图明显。

  从6月下旬到7月中旬,美国海军“罗斯福”“尼米兹”“里根”号3艘航母在西太平洋聚首,其中“尼米兹”和“里根”号两度进入南海进行所谓“高端双航母演练”,对华施压的意图明显。在印度看来,这可是美国在为它撑腰啊。但纵然没有中印边界事件,美国的战略轰炸机和航母都会来,这是美国的战略本性决定了的。
  从2017年萌芽的“印太战略”到2020年6月中提出“太平洋威慑倡议”,美军已然把主要矛头对准中国,且在美国国内裁减航母呼声大涨的背景下,双航母演练也是秀给国会那帮人看的,对印度的人情只是顺手的。
  美国一直在推动印太地区的安全网络化,即以多边军事合作为手段,把盟国、盟友和伙伴国家都纳入其中。美方认为,多个这样的多边合作机制叠加,就能构建起由美国主导的地区安全网络。
  基于战略需要,美国积极拉拢印度,而印度的回应又反过来促进了美国倡导的多边合作。最新的举动是,印度强化与澳大利亚的关系,并拟邀澳加入“马拉巴尔”联合军演,坐实“四方安全对话”的军事性质。
  印度总理莫迪和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于6月4日举行视频峰会,决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后勤支援协议》,启动外长和防长“2 2”谈判机制。加勒万河谷事件后,印度便发声将邀请澳大利亚参加今年的“马拉巴尔”演习,如果成行,演习将首次聚齐印美日澳“四方安全对话”成员国。
  “马拉巴尔”原是印美之间的双边演习,日本在2017年加入,使之成为三边演习。随后“四方安全对话”重启,澳大利亚希望参加该演习,但印度基于多方考虑没有答应。因北部边界事件,印度眼下找到了让澳加入的借口。
  这只是表象,背后还是美国的大力推动。今年的“马拉巴尔”军演定于年底在孟加拉湾举行。美国媒体普遍认为,印度这项决定正值中印边境局势紧张之际,显得特别有象征意义,将向中国发出一个重要信息,即“四方安全对话”所有成员首次在军事层面进行这样的合作。
  然而,印度进行这样的合作,包括把自己绑上美国战车,是要支付不菲成本的。为应对边界事件,印度日前紧急向俄罗斯采购苏-30战机等装备,这在以前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现在美国立即翻臉,站出来阻止印度:如果再买俄制武器,对不起,我就要制裁你!
  上了贼船,想下来就难了。
其他文献
雷墨资深主笔  进入6月,美国总统拜登会很忙。根据白宫公布的消息,他将在6月11日飞赴英国参加七国集团峰会,然后在6月14日直接去布鲁塞尔参加北约峰会,之后是在6月16日赶往瑞士日内瓦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  把盟友作为外交首访对象,这是美国历届新任总统的传统。但对如今的拜登来说,意义尤其不一样。更准确地说,他比冷战结束以来的任何美国总统,都更需要通过同盟来为美国外交“赋能”。  作为熟稔外交事务
2月4日,实验组工作人员在河南省南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样本处理室内工作  石正丽被推到了中心。  她是中科院新发和烈性病原与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武汉病毒所新发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2015年,有她参与的、发表在《自然医学》的一项研究,被解读为人工制造了超级毒株,接着被质疑是此次疫情的祸根。  两个“被”字,需要有数据和论证,而病毒学具有门槛,不容易讨论。但是,在2020年1月31日,印度学者发表
美国当地时间1月8日上午,特朗普总统在白宫就美国驻伊拉克军事基地遭伊朗导弹袭击发表讲话。他讲话传递出的信息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美国与伊朗之间不会发生战争,美伊对峙重回原点。  这个结果,对中东和平来说是好事。但从这次美伊危机的过程来看,特朗普绝对是得不偿失。  首先,危机暴露了特朗普恐吓外交的底牌——他是可以被恐吓的。特朗普外交的突出特点是恐吓,无论对盟友还是对手。1月3日美军“斩首”伊朗革命卫队
今年是十年来第一次,高考报名人数突破千万。在这千万考生当中,很大一部分人将接受高等职业教育。  从规模上看,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职教体系。职业教育是培养为社会直接创造价值的高素质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教育,职校毕业生成了支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生力军。  虽然很少有人否定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职业教育却抱有一定偏见。产教融合的难以落地、就业质量不高等都一直是困扰职业
2020年12月28日,意大利罗马,医护人员陆续接种新冠疫苗  进入2021年2月,欧洲舆论的讨伐声不绝于耳,矛头直指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相比起美国、英国和以色列,欧盟的疫苗注射计划被指大大落后,一些疫情依然严峻的成员国甚至被迫中断了疫苗接种。  更让欧盟感到奇耻大辱的,是完成脱欧的英国的疫苗注射速度比欧盟成员国快得多。截至2月10日,欧盟的疫苗注射率才达到英国的1/5。在英国国内,力挺脱欧的人
2020年11月9日,江苏连云港,中远海运特运“天惠”轮装载66件风电设备将远航欧洲  7年,35轮,一个马拉松式的谈判—中欧投资协定(CAI)—终于在2020年的倒数第二天宣告如期完成。  考虑到中国、欧盟经济体量之和达到全球的40%,协定一旦生效,不仅对中国来说不亚于“二次入世”,对全球化而言,更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尤其是特朗普发起贸易战的轰鸣已经两年多时间。  作为全球两个巨无霸经济体之一,中
在经过漫长的数字经济蜜月后,近几年来,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科技巨头”的黑暗面逐渐暴露。在线对商业有利,对个人或社会则未必。科技巨头平台让操纵民意、散播仇恨和煽动暴力变得容易。  我们曾经天真地以为,全民上网将势不可挡地带来信息民主化;如今,我们担心危害全民的“上瘾经济”。怎样才能支持更加人道、道德和有效的技术?  系统性地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办法,是改革所谓的STEM学科的教育,即科学、技术、工
自今年五月份以来,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态度发生了鲜明变化,不但以军事力量实际介入,而且公开召唤日本这一新的域外力量染指南海,从幕后冲到了前台。  随着7月初海牙仲裁法庭“南海仲裁案”首场听证会的举行,南海问题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喧嚣期,前不久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上,美菲依然执着于将南海纳入会议中心议题。自今年五月份以来,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存在发生了鲜明变化,以军事力量实际介入,而且公开召唤日本这一新的域外力量
领教工坊私董会领教刘小稚  从一名成功的商业领袖向一名民营企业家的领教转变的过程中,刘小稚最强调是居安思危与临场应变。在领教工坊,她搭建起了“精密制造私董会”小组。她是中国海归汽车圈的名人,国际人脉广。她对国产汽车曾有过这样的评价:“中国的汽车产品大多是Me Too产品,你有我也有,很多车型最后都成为四不像。以单纯的模仿冒充创新,绝不会有任何前景。”  在她看来,中国企业难以蜕变的关键在于缺乏长期
重阳节我回了趟老家,惊讶于四五十岁的大妈们已经抛弃了广场舞,捧着智能手机,追抖音上的段子视频。那个热乎劲,活脱脱就是当年的“网癮少年”。我感慨,父母们终于不能理直气壮地埋怨孩子沉迷网络了,因为他们自己也沦陷了。  当然,这种流行,多遵循从城市到农村的路径,是有个时间差的,要不怎么说“城会玩”呢?城里年轻人,已经追起了街舞、说唱与电竞。近两年,“XX元年”的说法很火,但谁都知道它们并非新近出现。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