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一定要做到三“心”二“意”,才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三“心”是指爱心、耐心和细心,二“意”是指诗意和意外。
关键词:语文—教师—爱心—耐心—细心—诗意—意外
汉代儒学认为:“教”是“教学”,“教人学”;“教”是教人“学做人”,“教”是教人“成人又成材”。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的肩上承载着一个孩子的前途,更寄托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有位老师说得好: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所以,于我而言,教师,绝对不单单是一份可以饱食暖衣的职业,他更是我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我是一个普通的语文教师,但我更想做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一个“三心二意”的语文教师。这个“三心二意”不能作寻常解释,它是我对“教师”的粗浅理解。不够成熟,但却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标。
一、“三心”之一——爱心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池之水,任你四方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是的,为人师者,首先应该具备的就是——爱心。
爱心是什么?爱心就是面对学生时,一个真诚的微笑;爱心就是每次上课时,一句愉悦的话语;爱心就是当他勇于表达自己时,一声发自内心的喝彩;爱心就是当他有点滴进步时,一声由衷的赞扬。其实,爱心就是“我的心里只有你”!
没有爱就没有激情,没有爱就没有热情,没有爱也就无从谈责任心,爱是教师责任心的沃土、养料。一个人格完整的教师,一定是心中有爱的教师。教师有了爱才会滋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向上的信念,才会培养出有魂有根的民族脊梁。 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巨大力量。爱是具有多种形式的,爱是没有具体范畴的,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如同一缕轻柔的春风。只有心中有爱,行动有爱,时时献爱,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领导的赏爱。 具备了“爱心”,我们就具备了成为优秀语文教师的可能。
二、“三心”之二——耐心
有了“爱心”,只是有了成为优秀语文教师的可能。要想使之成为现实,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一个语文教师还需要的是——耐心。
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培育的对象是国家的栋梁,祖国的未来。责任重大,不允许有丝毫的怠懈,也不允许有次品,不像工人,如果零件做坏了,还可以毁了重新做,教师塑造的是人,绝对不能坏了重新再做。要想培育出好的人才,就需要教师有超强的耐心。
语文学习,一定要走进作品的艺术世界,要与作者进行对话,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对文本做出深刻、丰富、个性化的解读。而这样的细活一定是需要“慢功夫”的。由于学生的阅读体验和人生经验都相对较少,对文章的理解一开始往往会流于表面化。例如阅读《荷塘月色》,同学们初读只会感受到荷塘的画面美,但我们可以慢慢地引导学生去体会语言的意韵美和作者的清韵美。所以,一个语文教师,就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去引导,去启发,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柳暗花明的喜悦,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铁被炼成钢的过程中,历经的不仅仅是千锤百炼,还有那必不可少的轻敲水浸来增强它的韧度和钢性,方能终成好钢。“炼钢”,最需要的就是——耐心。
三、“三心”之三——细心
一个拥有“爱心”的语文教师,在具备“耐心”的同时,还需要一项必不可少的素质,那就是——细心。
首先,要细心观察学生。教师一不留神伤害学生是容易的,但要挽回学生对你的信任却是不容易的。因此,教师最细致、最艰巨的工作恐怕就是爱护和发展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擦亮眼睛,发现他们一点一滴进步的喜悦,感知他们一丝一毫挫败的懊恼。
然后,就是要细心关注教学。关注教材的细节,关注教学动态的细微变化。不能永远周而复始、原地不动,要有敏锐的嗅觉,不能错失每一条有用的信息,也不能错过每一条最新的资讯。
还有,就是要细心领悟生活。美是无处不在的,罗丹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没有细心的观察,就没有创作;有了正确的观察,才能创作出美好的作品。作为一个语文引领者,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自然的美、人情的美,继而创造出作文的美。
四、“二意”之一——诗意
做到了三“心”,还要做到二“意”方可。那么,二“意”是指什么呢?
首先是——诗意。这里的“诗意”,不是狭义的摇头晃脑、之乎者也,而应该是很好的融入作品,用语言来诠释作品的内涵。
教师是吃开口饭的,一个语文老师就是语文。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对学生的热爱、对专业的精通、对作品的感悟溶入语言,他的声音就可以做到这样:必然充满穿透力,叫醒学生的耳朵;必然富有感染力,唤醒学生的心灵;必然具有吸引力,引发学生的激情;必然具有号召力,指引学生的方向。他的教学,就可以穿越时空、情感、文化等阻隔,让学生享受课堂,享受语文。
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一定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诗意。
五、“二意”之二——意外
对教师而言,学生会让我们的教学时刻充满惊喜,永远会让我们感到“意外”。而一个永远让学生意想不到的语文教师,则会让学生永远保有语文学习的新鲜感和热情。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意”——意外。
一个语文教师,绝不可以一成不变。语文本身就是百变的,那么语文教学又如何能“从一而终”呢?不同的文体,要有不同的教法;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策略;同样的教材,我也可以有特别的处理;明天的课堂,我想让学生今天猜不出来;这句话说完了,我想让学生屏息期待我的下一句话,因为他们想不到!这就是我想说的,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永远让学生感到惊喜和意外。他们以为我会不欣赏他们的想法,却意外的发现原来我是赞赏的;他们以为自己的作品不值一提,却意外的发现原来也还有进步的空间;他们以为这节课又要“凄凄惨惨戚戚”了,却意外的发现他们迎来的是一次奇妙却有意义的体验。等等等等,语文教师,就要让学生经常感到“意外”。
这就是我的“三心二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教师生涯应该这样渡过,如此,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我就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离开讲坛的时候,我就可以自豪地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
关键词:语文—教师—爱心—耐心—细心—诗意—意外
汉代儒学认为:“教”是“教学”,“教人学”;“教”是教人“学做人”,“教”是教人“成人又成材”。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的肩上承载着一个孩子的前途,更寄托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有位老师说得好: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所以,于我而言,教师,绝对不单单是一份可以饱食暖衣的职业,他更是我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我是一个普通的语文教师,但我更想做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一个“三心二意”的语文教师。这个“三心二意”不能作寻常解释,它是我对“教师”的粗浅理解。不够成熟,但却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标。
一、“三心”之一——爱心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池之水,任你四方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是的,为人师者,首先应该具备的就是——爱心。
爱心是什么?爱心就是面对学生时,一个真诚的微笑;爱心就是每次上课时,一句愉悦的话语;爱心就是当他勇于表达自己时,一声发自内心的喝彩;爱心就是当他有点滴进步时,一声由衷的赞扬。其实,爱心就是“我的心里只有你”!
没有爱就没有激情,没有爱就没有热情,没有爱也就无从谈责任心,爱是教师责任心的沃土、养料。一个人格完整的教师,一定是心中有爱的教师。教师有了爱才会滋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向上的信念,才会培养出有魂有根的民族脊梁。 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巨大力量。爱是具有多种形式的,爱是没有具体范畴的,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如同一缕轻柔的春风。只有心中有爱,行动有爱,时时献爱,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领导的赏爱。 具备了“爱心”,我们就具备了成为优秀语文教师的可能。
二、“三心”之二——耐心
有了“爱心”,只是有了成为优秀语文教师的可能。要想使之成为现实,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一个语文教师还需要的是——耐心。
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培育的对象是国家的栋梁,祖国的未来。责任重大,不允许有丝毫的怠懈,也不允许有次品,不像工人,如果零件做坏了,还可以毁了重新做,教师塑造的是人,绝对不能坏了重新再做。要想培育出好的人才,就需要教师有超强的耐心。
语文学习,一定要走进作品的艺术世界,要与作者进行对话,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对文本做出深刻、丰富、个性化的解读。而这样的细活一定是需要“慢功夫”的。由于学生的阅读体验和人生经验都相对较少,对文章的理解一开始往往会流于表面化。例如阅读《荷塘月色》,同学们初读只会感受到荷塘的画面美,但我们可以慢慢地引导学生去体会语言的意韵美和作者的清韵美。所以,一个语文教师,就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去引导,去启发,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柳暗花明的喜悦,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铁被炼成钢的过程中,历经的不仅仅是千锤百炼,还有那必不可少的轻敲水浸来增强它的韧度和钢性,方能终成好钢。“炼钢”,最需要的就是——耐心。
三、“三心”之三——细心
一个拥有“爱心”的语文教师,在具备“耐心”的同时,还需要一项必不可少的素质,那就是——细心。
首先,要细心观察学生。教师一不留神伤害学生是容易的,但要挽回学生对你的信任却是不容易的。因此,教师最细致、最艰巨的工作恐怕就是爱护和发展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擦亮眼睛,发现他们一点一滴进步的喜悦,感知他们一丝一毫挫败的懊恼。
然后,就是要细心关注教学。关注教材的细节,关注教学动态的细微变化。不能永远周而复始、原地不动,要有敏锐的嗅觉,不能错失每一条有用的信息,也不能错过每一条最新的资讯。
还有,就是要细心领悟生活。美是无处不在的,罗丹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没有细心的观察,就没有创作;有了正确的观察,才能创作出美好的作品。作为一个语文引领者,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自然的美、人情的美,继而创造出作文的美。
四、“二意”之一——诗意
做到了三“心”,还要做到二“意”方可。那么,二“意”是指什么呢?
首先是——诗意。这里的“诗意”,不是狭义的摇头晃脑、之乎者也,而应该是很好的融入作品,用语言来诠释作品的内涵。
教师是吃开口饭的,一个语文老师就是语文。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对学生的热爱、对专业的精通、对作品的感悟溶入语言,他的声音就可以做到这样:必然充满穿透力,叫醒学生的耳朵;必然富有感染力,唤醒学生的心灵;必然具有吸引力,引发学生的激情;必然具有号召力,指引学生的方向。他的教学,就可以穿越时空、情感、文化等阻隔,让学生享受课堂,享受语文。
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一定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诗意。
五、“二意”之二——意外
对教师而言,学生会让我们的教学时刻充满惊喜,永远会让我们感到“意外”。而一个永远让学生意想不到的语文教师,则会让学生永远保有语文学习的新鲜感和热情。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意”——意外。
一个语文教师,绝不可以一成不变。语文本身就是百变的,那么语文教学又如何能“从一而终”呢?不同的文体,要有不同的教法;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策略;同样的教材,我也可以有特别的处理;明天的课堂,我想让学生今天猜不出来;这句话说完了,我想让学生屏息期待我的下一句话,因为他们想不到!这就是我想说的,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永远让学生感到惊喜和意外。他们以为我会不欣赏他们的想法,却意外的发现原来我是赞赏的;他们以为自己的作品不值一提,却意外的发现原来也还有进步的空间;他们以为这节课又要“凄凄惨惨戚戚”了,却意外的发现他们迎来的是一次奇妙却有意义的体验。等等等等,语文教师,就要让学生经常感到“意外”。
这就是我的“三心二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教师生涯应该这样渡过,如此,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我就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离开讲坛的时候,我就可以自豪地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