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能力,真正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效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探究教学的方法谈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情境在初中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模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将学习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中,会使学习者对知识和技能产生不同的理解,从而使学习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使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能有更为广泛的迁移。其次,将学习置于知识产生的真实的情境中,这就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探究式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要使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在真实世界情境中怎样发挥作用、学习者如何运用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思维,是衡量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
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教学过程能在和现实情况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生在这种情境下进行学习,无疑对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和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二、精心设计,激发探究
自主、分析、探究是语文“新课标”的精髓。它要求教师一改过去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而采用“讨论与交流”的探究式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中,创设出学生主体活动的情境后,必须根据创设的情境确定问题。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动力和起点,而问题设计是探究教学的关键。提问恰到好处,能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探究兴趣,使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教师必须把学生要学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即用于开展探究教学的问题必须与创设的情境紧密相关。因为只有那些蕴含于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探究兴趣。如向学生呈现生活中的相关事例或自然界中的现象,让学生分析并用理论加以解释;让学生对比已知事实和新事实,并独立作出概括等。此外,问题的设置要多一点创造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在力求问题准确性的基础上,更要兼顾探究问题的创造性,教师的提问要注意延伸、拓展新知识,启发学生再发现,提出更多的问题,使学生在质疑和释疑中,走进探究性学习的新天地,从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在《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课教学中,我和学生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探究:既然杰利是“我”最好的朋友,为什么要离我而去?当“我”跨出第一步后,“我”为何有了信心?明知自己体弱多病,为何“我”还要去爬悬崖?在回答“杰利为何离‘我’而去?”这个问题时,有位学生答道:杰利离“我”而去有三个原因:其一是自己没有救“我”的把握;其二是去找“我”的父亲来帮助“我”脱离险境;其三呢,是为了不失去其余四位小朋友。杰利离去的原因可谓一举三得。真是“一语惊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考虑问题的全面性让人惊叹不已。可见学生在对这些问题探究时思维完全被激活。
三、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创设问题情境是为提出问题莫定基础的,提出问题又为主动探究明确了方向。主动探究是问题解决的开始。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学中,要重视探究方法的传授。下面是几种常用的方法:
(1)抓题眼探究。文章的题目往往有一两个字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些字词就是文章的题眼。如《皇帝的新装》,可抓住“新”字探究:“新”装有何特点?怎样“新”装?怎样展示“新”装?
(2)对反复出现的词句进行探究。如《孔乙己》一文中‘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文中两次出现,各有什么用意?这样一问就可以探究到作者的意图。
(3)在修辞处探究。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到“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可探究“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当然,语文探究的方法远不止这些。总之,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这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探究式语文教学的教学理念。
四、集思广益,合作探究
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产生疑问,这是完全可能的。这表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这一步开始付给学生5~l0分钟时间,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难点,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应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而应当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解疑。这是由以下因素决定:一是由探究式教学的本质决定的。探究式教学的本质特征是要求教师不要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应当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学生有了疑问可以与其他学生或教师进行合作探究。二是由学生的主体地位决定的。在探究式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成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者;教师的地位也由“师道尊严”、“慈父严母”转变成平等的对话伙伴。合作探究的形式有两种形式:一是生生合作探究。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学探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讨的结果;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小组可以是四个、六个人。
合作探究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合作探究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以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一道共同解决疑问,或者在关键处加以点拨,学生可以从合作探究中获得问题的结论。
总之,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探究式语文教学的教学理念。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情境在初中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模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将学习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中,会使学习者对知识和技能产生不同的理解,从而使学习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使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能有更为广泛的迁移。其次,将学习置于知识产生的真实的情境中,这就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探究式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要使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在真实世界情境中怎样发挥作用、学习者如何运用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思维,是衡量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
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教学过程能在和现实情况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生在这种情境下进行学习,无疑对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和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二、精心设计,激发探究
自主、分析、探究是语文“新课标”的精髓。它要求教师一改过去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而采用“讨论与交流”的探究式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中,创设出学生主体活动的情境后,必须根据创设的情境确定问题。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动力和起点,而问题设计是探究教学的关键。提问恰到好处,能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探究兴趣,使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教师必须把学生要学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即用于开展探究教学的问题必须与创设的情境紧密相关。因为只有那些蕴含于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探究兴趣。如向学生呈现生活中的相关事例或自然界中的现象,让学生分析并用理论加以解释;让学生对比已知事实和新事实,并独立作出概括等。此外,问题的设置要多一点创造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在力求问题准确性的基础上,更要兼顾探究问题的创造性,教师的提问要注意延伸、拓展新知识,启发学生再发现,提出更多的问题,使学生在质疑和释疑中,走进探究性学习的新天地,从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在《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课教学中,我和学生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探究:既然杰利是“我”最好的朋友,为什么要离我而去?当“我”跨出第一步后,“我”为何有了信心?明知自己体弱多病,为何“我”还要去爬悬崖?在回答“杰利为何离‘我’而去?”这个问题时,有位学生答道:杰利离“我”而去有三个原因:其一是自己没有救“我”的把握;其二是去找“我”的父亲来帮助“我”脱离险境;其三呢,是为了不失去其余四位小朋友。杰利离去的原因可谓一举三得。真是“一语惊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考虑问题的全面性让人惊叹不已。可见学生在对这些问题探究时思维完全被激活。
三、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创设问题情境是为提出问题莫定基础的,提出问题又为主动探究明确了方向。主动探究是问题解决的开始。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学中,要重视探究方法的传授。下面是几种常用的方法:
(1)抓题眼探究。文章的题目往往有一两个字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些字词就是文章的题眼。如《皇帝的新装》,可抓住“新”字探究:“新”装有何特点?怎样“新”装?怎样展示“新”装?
(2)对反复出现的词句进行探究。如《孔乙己》一文中‘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文中两次出现,各有什么用意?这样一问就可以探究到作者的意图。
(3)在修辞处探究。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到“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可探究“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当然,语文探究的方法远不止这些。总之,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这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探究式语文教学的教学理念。
四、集思广益,合作探究
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产生疑问,这是完全可能的。这表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这一步开始付给学生5~l0分钟时间,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难点,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应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而应当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解疑。这是由以下因素决定:一是由探究式教学的本质决定的。探究式教学的本质特征是要求教师不要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应当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学生有了疑问可以与其他学生或教师进行合作探究。二是由学生的主体地位决定的。在探究式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成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者;教师的地位也由“师道尊严”、“慈父严母”转变成平等的对话伙伴。合作探究的形式有两种形式:一是生生合作探究。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学探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讨的结果;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小组可以是四个、六个人。
合作探究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合作探究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以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一道共同解决疑问,或者在关键处加以点拨,学生可以从合作探究中获得问题的结论。
总之,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探究式语文教学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