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防的糖尿病肾病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v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何出现糖尿病肾病?
  
  在遗传因素与长期高血糖等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肾小球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及压力增加,肾组织缺血、缺氧,蛋白非酶糖基化,多元醇途径活化及氧化应激。这些异常的长期存在,导致肾小球系膜基质及基底膜合成增加、降解减少,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症。大多数学者认为高血糖是发生肾脏损坏的先决条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是加速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糖尿病肾病治疗要以综合防治为目标,由于目前对糖尿病肾病治疗尚无特效方法,故治疗应以预防为主。科学研究揭示,糖尿病肾病的8大危险因素依次是:高血糖(糖化血红蛋白≥8%)、高血压(≥140/90毫米汞柱)、高胆固醇(LDL-C≥3.2mmol/L)、蛋白尿(尿蛋白≥300毫克/24小时)、高蛋白饮食(蛋白摄入量>0.8克/千克)、吸烟、肾病家族史和肥胖(BMI≥28公斤/平方米)。因此,应从发现糖尿病开始就控制好上述因素,并长期有效坚持,实行生活方式(饮食及运动)干预,并积极应用控制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的药物。
  
  控制血糖是“重中之重”
  
  从患糖尿病起即应积极治疗高血糖,而且一定要严格达标: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血糖<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不能达标将无法有效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进展。英国的两个大型临床研究均证明,满意的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肾病必不可少的措施;强化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7.0%)可使发生任何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危险性降低12%,微血管并发症的总发生率降低25%;控制血糖≤6.7mmol/L可防止糖尿病肾病进展。最近公布的一项大型研究显示,以格列齐特缓释片为基础的强化降糖治疗,仅5年就可以使新发或恶化肾病事件显著下降21%,大量蛋白尿显著下降30%。
  1,选择口服降糖药:目前有证据显示,以格列齐特缓释片为基础的联合降糖方案,是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比较理想的方案。格列喹酮的代谢产物95%经胆排泄,仅5%经肾排泄,故轻到中度肾功能不全时仍可应用,仅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需适当减量。拜唐苹是一种糖苷酶抑制剂,可以延缓葡萄糖在肠道中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因其在肠道中吸收仅有1%~2%,故对肾功能影响不大。格列奈类药和噻唑烷二酮类药在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时仍可应用。有严重肾功能减退者不宜使用双胍类降糖药,如二甲双胍、苯乙双胍(降糖灵)等,以免产生乳酸性酸中毒。
  2,应用胰岛素:对于饮食控制和/或口服降糖药不能很好控制血糖者(糖化血红蛋白≥7.0%),应早用胰岛素治疗。如肾功能损害明显,不宜使用口服降糖药,应及早改用胰岛素治疗。
  
  控制高血压与蛋白尿
  
  高血压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降低血压可以减少微血管并发症风险37%。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如果尿蛋白>1.5克/24小时,血压应控制在≤125/75毫米汞柱。目前认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首选降压药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类。糖尿病患者从出现微量白蛋白尿起,无论有无高血压均应服用ACEI或ARB。这两类药对糖尿病患者具有肾脏功能保护作用,能改善肾小球内高压力、高灌注、高滤过的“三高”问题和降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由此减少尿蛋白的排泄,防止尿蛋白对肾小管的损害和避免肾功能恶化。需要注意的是,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及血清肌酐>265μmol/L的患者不宜使用此类药物。
  
  控制血脂紊乱
  
  高胆固醇血症也是发生蛋白尿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2.6mmol/L。他汀类药物是常用的调节血脂类药物,除调节血脂外,还有稳定斑块、恢复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小板血栓形成、抑制炎症等独立于调节血脂以外的作用,进而改善血液流变学,能明显预防糖尿病肾小球基底膜增厚,降低尿蛋白排泄。
  
  其他治疗
  
  包括低蛋白饮食[0.6~0.8克/(公斤体重/天)],减轻腹型肥胖,治疗水肿及贫血,尿毒症患者可采取透析和肾移植等治疗。
  
  避免使用可能损害肾脏的药物
  
  尽量不使用抗炎镇痛药物、复方感冒药等药物,若长期使用可阻抑肾小管细胞的酶活性,产生直接的肾小管毒性作用,有时还会引起肾组织的过敏反应,这类药物应慎用。要尽量减少各种造影剂的使用,如静脉肾盂造影等;少用或禁用对肾脏有损害的抗生素,如新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链霉素以及某些头孢菌素、多黏菌素、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等抗生素,必须使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磺胺药由于可在尿路中形成结晶而容易导致尿路梗阻,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应避免使用。另外,不要迷信所谓“偏方”和“纯中药制剂”。并非中药就没有毒副作用,事实上不少不法降糖中药制剂里都加有优降糖,因此在服用任何中草药前,患者均应咨询医生,以免出现肾损伤。
  
  (编辑 唐袁媛)
其他文献
在很大一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观念里,肾病离自己还很远。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糖尿病人群中约有1/5的患者合并有肾病;在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3合并肾病;在发达国家,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中,约有1/2是糖尿病患者。得了肾病,尤其是进展到必须依赖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甚至肾脏移植而维持生命的患者,每年为此付出的医疗费用十分高昂,如血液透析的年费用大约在10万元。在我国,无数家庭为此负债累累,放弃治疗的不计
期刊
王阿姨患糖尿病15年了,一直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但是血糖仍然偏高。近几天,王阿姨觉得眼前总有块状阴影飘浮,视力下降得很明显,看东西也越来越模糊,遂来医院就诊,医生对她进行了全面的眼底检查后,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进行了激光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一般患糖尿病10年者有25%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0年者达50%,30年者更高达90%。不幸的是很多人开始并不在意,
期刊
现在人的生活好了,寿命长了,一般人都能活到80多岁。从60岁退休到生命的终结,起码有二三十年的光阴,这段时间怎么过,是人生的一大课题。  有人把老年期比做黄昏末日,认为“人到老年万事休”,只能坐吃等死。事实并非如此。  人生是一个过程,每个人都有幼年、青年、壮年和老年。人总是要老的,从少年到老年,可以说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魅力:儿童少年如花季,一声啼哭犹如一首动听的歌;青年是黄金时代,充满火热的青
期刊
万事万物离不开平衡,防治糖尿病也是如此。平衡是生命之源,平衡是健康之本。经过医生的多年指导和与病友多年的交流,我总结出防治糖尿病十平衡,供病友们参考。    生理与心理平衡  有病不怕,把它放下;放下不是不管它,而是注意细节伺候它。  与疾病打持久战要顽强,但不逞强。不提倡与病“斗”,应与病和平共处,讲妥协,多协调,以病为友,以病为师,与病交友。  初得糖尿病无知、紧张;监测血糖高了,紧张;特别是
期刊
“他是一个热爱运动的人,经常看到他在林间小道上骑车、散步;他是一个好脾气的人,对人总是乐呵呵,遇着事也是一笑而过,似乎没有他过不去的坎儿;他不像是个快80岁的老人,活得比我们年轻人还有朝气……”这些都是街坊邻居对我的评价。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在这些乐观的背后我还有一段辛酸的往事。    双重压力  身体一向健康的我,从来不相信疾病会找上门。1986年那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在我的记忆里已经显得模糊,只
期刊
一半糖友“不会”测血糖?  血糖数值是反映糖尿病病情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血糖指标才能制订出科学的治疗方案,并根据血糖的变化进行调整。因此,血糖监测被列入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  检测血糖是每位“糖友”必做的功课,一周测两次血糖是许多“糖友”生活的一部分。但是,虽然测了几年,甚至十几年,仍有近一半的病友“不会”测血糖。主要表现为:不重视餐后血糖,空腹血糖检测时间不合理,
期刊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世界糖尿病基金会和糖友传媒为共同发起人    “当今青少年是中国未来的主要劳动力,我们不能让他们对健康不了解或对健康方式不关注,而放任中国人口身体素质的下降。”2012年1月12日,在中国城市中学生糖尿病及肥胖干预志愿服务项目签署仪式上,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部长郭美荐强调。    青少年肥胖问题严重  据2010年18岁及以上居民慢性病行为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中国居民
期刊
在陪着女儿成长的过程中,尽管我小心翼翼,还是犯了不少错误,如泵出现意外时的紧张慌乱,不正确操作导致的掉针……这些教训都促使我更加努力去了解和面对女儿的病。    2006年10月4日 在客服支持下解决了问题  给孩子打完针后,我马上打800电话求助。现在是中午12点,客服让我提供泵的买主姓名、泵序列号等信息。我一时想不起发票放在哪儿,赶紧去找。  在客服的指导下,我拔出泵针头,一下就看出了问题。
期刊
2006年春节后,女婿要我去做个常规体检,没想到查出空腹血糖13.0mmol/L,我不相信这个结果,第二天又去郴州人民医院复查,空腹血糖值15.0mmol/L,我只好无奈地接受了糖尿病这一现实。后来根据医师的建议,我购买了胰岛素和注射笔,女婿送我一个血糖仪,我开始老老实实地接受现实,自我注射胰岛素和监测血糖。  过了几个月,我常感左胸不适,有一次痛得特别厉害,亲戚开车将我送至医院检查,诊断为冠心病
期刊
年轻的柯龙识先生现任拜耳糖尿病保健亚洲区副总裁。这位时刻以工作为乐的法国人见证了拜耳高速发展的历程,并深深为之自豪。面对日益严峻的糖尿病现状,他坦言,拜耳非常希望为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优质的产品,帮助他们更方便地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2008年10月24日,是上海曹杨社区拜耳血糖仪客户服务站成立的第一天。拜耳糖尿病保健亚洲区副总裁柯龙识先生专程出席了剪彩仪式,并亲自为到场的患者测量血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