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归”字如何解读?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txwd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在人教版教材中被安排在必修四第二单元,鉴赏时,学生对尾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归”产生三种看法:“回去、回家”,“雨归去了”,“回到刚才那个地方”。显然,这样的解读不足以表现词人的创作心境。
  品读这首词,在轻松、俏皮、更具有挑战色彩的豪迈中,能感受到词人一种不息的信念与朴素的哲理。有诗云“赋到沧桑句便工”,这首词“生花”的“妙笔”在词尾究竟能透出词人怎样的“沧桑”呢?
  一、解读“归”字,需要解读词人的人生转折点
  苏轼的人生转折点应以黄州为界线,黄州是其在“乌台诗案”死里逃生后获得重生、安放身体的栖息地,这实在是不幸之幸事,而又能拥有一块任自耕耘的“东坡”,这又是幸中之又幸。所以,去“东坡”遭遇大自然再寻常不过的时晴时雨,相对于詞人政治风雨中的宦海浮沉,实在是不值一提。因而,这“归”字,也许有“回去、回家”、“回到刚才那个地方”之意,至于“雨归去了”这种解释与“也无风雨”有重复之嫌。
  但是,经历了重大波折的词人的内心,应该远不是这么简单,否则,“也无风雨”“也无晴”与前面的“料峭春风”“山头斜照”在矛盾对立中又怎样形成逻辑?
  二、解读“归”字,需要解读词人的思想
  苏轼是一个十足的儒者,他从小饱读诗书,吸收了儒家执著守信的思想,锤炼了刚直不阿的品行,具备了勇于用世的情怀,更拥有了无与伦比的盖世才华。这“心”、这“情”、这“才”让他在拥有“奋厉有当世志”的文人胸怀与革弊清风的政治家气魄的同时,也给自己播下了“惹祸烧身”的火种。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死与生的摇摆后,在他还不能给自己以新的价值定位时,参禅悟道一度是他摆脱困境、自我修身的主要方式。他对广成子回答皇帝问道的解释体现了他的道学感悟,他认为“道”是“无为而至,无心而求”,道家思想让他学会顺应、自由、坦然。李泽厚认为佛学对中国文化人的影响,是“给未出家当和尚的知识分子在心理结构、文艺创作、审美趣味和人生态度上带来精神果实”(《华夏美学》)。苏轼用佛法“不二法门”的“解脱论”参破事物的种种分别,所以“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应了《心经》的“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弘一法师曾说:“只有心的空灵,才能得到欣喜和快乐。”苏轼的另一首《定风波》中,有“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样的句子,可见佛家思想让他能够平和、宁静、超脱。
  但是,苏轼始终没有真正归隐,这说明即使频遭挫折,严遭打击,苏轼的基本思想中还是儒家观念占上风。这一点,可以通过他那些表现人民深重苦难的诗句得到验证。黄州让苏轼的思想得到重大调整,儒、佛、道思想让他的内心达到了彻底的平衡与融合,所以,这“归”可解读为“归心”。
  三、解读“归”字,还需要解读词人的性格
  苏轼是一个低调、有情趣、接地气、耿直但懂得兼容的人,良好的家庭文化熏陶培养了他良好的素养、极高的情商,也决定了他灵魂的深度与宽度。与人为善、平易近人是其本性,遇事从积极处开脱是其长项。与同列瞎说乱聊侃大山,自创美食自研酿酒配方,煎茶种花养鱼医药保健,躬耕农事,交与野老,能与位高权重的宰相相逆而行,能对排己的狭隘之人平和视之,更能入乡随俗对各地的风情兼容并蓄。他把人生观定位于民生,给自己的灵魂注入养分,找到慰藉。正如林语堂所说:“他留给我们的,是那心灵的喜悦,是那思想的快乐。”
  环境的锤炼,生活的磨砺,思想的丰盈,让他以高瞻的姿态面对时事的代序和人生的代谢。他忠于本性,拒绝成为一个满嘴油滑、满心空洞的政客。所以,这个“归”可以解读为“归性”。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看似写偶遇事件实则影射自我人生观与时政格局的小词,充满了哲理味道。所以,作为结句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归”,应该是蕴涵了词人的经历、思想、性格等交织复杂的味道。
其他文献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的诗句,一遍又一遍地叩击着我的心怀。似乎轻柔,却又是那样紧紧地攥着我的整个思想和整个回忆——真的,我要离开我的母校了。  我是初二才来到宏德学校的,作为一个插班生,初来乍到的我感觉无法融入到集体中,但经过开学一星期的军训,我对新班已没有了任何陌生感,同学们的热情和老师的关爱让我很快融入了这个新的大家庭。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在宏德
期刊
孙犁《亡人逸事》末尾的一处细节描写——临终之前,她还向我提起这一件小事,问道:“你那时为什么把布寄到我娘家去啊?”我说:“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  这处细节描写,真切传神,人物如现眼前。它将一对老夫妻间深厚的爱情十分“轻巧”地渲染出来,尤其是妻子临终时呈现出来的满足与幸福感,跃然纸上,散发着浓郁的动人气息。这就是细节描写的魅力。  如何指导学生在作
期刊
今天是9月初9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平日里奶奶照顾我十分辛苦,因此我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给奶奶准备一件礼物。“送什么呢?”我一直在想。眼看一天就要过去了,我心里焦急万分。  在我刷牙洗漱时,无意间看见卫生间角落里有个盆。我灵机一动,心想:“我不如就给给奶奶洗一次脚吧!”  我赶忙在盆里装上半盆温度适宜的洗脚水,还在旁边放了一张小板凳。准备工作就绪,我来到奶奶房间,拉着奶奶的手说:“奶奶,今天是重阳
期刊
放下,也许只需要一点点勇气。  与往常一样。外婆,妹妹,我。三个人围坐在桌前,开始共进晚餐。“我们边吃边看电视吧!”妹妹怯怯地望望外婆,再小心翼翼地瞥了我一眼,眼睛满是期待。气压瞬间降低。  “不行!多费眼睛,对消化也不好!”我坚定地说。  “你也别这么苛刻!就让她……”婆婆护着说。  “不行就是不行!”我也守护着姐姐的权威。瞬间,妹妹甩下饭碗,直冲楼上,头也不回。  “有本事就别下来!”我生气地
期刊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隨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杜甫老先生寥寥数语,道尽了春风化雨对于万物生长的影响。若是狂风骤雨,只怕雨后只能留下满目疮痍吧?这大概就是“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大自然如此,教育也是如此。无痕的教育就如同那春天的细雨,润物无声,却早已滋润学生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育过程中,儿童越是察觉不到教师的教育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好。我认
期刊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兴趣在學习过程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激情传达,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站在语文新课改旗帜下,语文教师应当怀着自己对于文学的虔诚和生活的热爱投入到语文教学之中,置身文本之中,亲身感悟,把我们思考的智慧和发现的喜悦以丰富的手段
期刊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十分注重作文教学,现就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興趣和写作能力说说自己的浅见。  一、指导阅读促进语言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写好作文,一定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也是积淀文学素养的关键。首先,在给学生日常授课和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白他们要去读的是什么,要有明确的方向感和指向性,目标要明确,还要明白怎么去读,怎么去理解。对于不同
期刊
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至今仍是我的理想,虽然受主客观各种条件的限制,我距离自己的理想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但是我却在一如既往地努力着。淡泊从容地继续我的路,承认自己的平凡,但决不苟同于平庸,默守平淡,但时时不忘为自己喝彩。  雾霾,无处不在,我们只能无奈;天气,不受控制,我们只会抱怨。工作,如若只是因为养家糊口,教学,就是机械的重复,生活的激情荡然无存。创造?更是天方夜谭,生活,哪还有快乐可言?  哲
期刊
时事评论成了当今流行的一种写作方式,那么,中学生面对当今的时事,又该有怎样的感悟与体会,并把它们变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呢?  首先,关键是学生的道德取向。网上的调查结果表明,“负责任”在中学生“最看重的品质”中排第四位,和第五位“沟通”都没有超过0.40,也就是排在同类积极品质的末尾。在中学生所持道德价值取向与其生活体验的关系分析中也发现,“负责任”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没有显著相关。这些都表明,责任感和责
期刊
人生是短暂的,“寄蜉蝣于天地”;自我是渺小的,“渺沧海之一粟”。怎樣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怎样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也许《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会给我们一些启示。作者李筱懿在书中用她那女性特有的流畅而理性的文笔书写了民国时期26个女神级女人的充满悲欢离合的故事。作者多维度地向读者展示了民国奇女子的幸与不幸,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作者剥去这26位女子的层层光环,不仅写她们风光的一面,更写她们风光背后的辛酸与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