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在人教版教材中被安排在必修四第二单元,鉴赏时,学生对尾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归”产生三种看法:“回去、回家”,“雨归去了”,“回到刚才那个地方”。显然,这样的解读不足以表现词人的创作心境。
品读这首词,在轻松、俏皮、更具有挑战色彩的豪迈中,能感受到词人一种不息的信念与朴素的哲理。有诗云“赋到沧桑句便工”,这首词“生花”的“妙笔”在词尾究竟能透出词人怎样的“沧桑”呢?
一、解读“归”字,需要解读词人的人生转折点
苏轼的人生转折点应以黄州为界线,黄州是其在“乌台诗案”死里逃生后获得重生、安放身体的栖息地,这实在是不幸之幸事,而又能拥有一块任自耕耘的“东坡”,这又是幸中之又幸。所以,去“东坡”遭遇大自然再寻常不过的时晴时雨,相对于詞人政治风雨中的宦海浮沉,实在是不值一提。因而,这“归”字,也许有“回去、回家”、“回到刚才那个地方”之意,至于“雨归去了”这种解释与“也无风雨”有重复之嫌。
但是,经历了重大波折的词人的内心,应该远不是这么简单,否则,“也无风雨”“也无晴”与前面的“料峭春风”“山头斜照”在矛盾对立中又怎样形成逻辑?
二、解读“归”字,需要解读词人的思想
苏轼是一个十足的儒者,他从小饱读诗书,吸收了儒家执著守信的思想,锤炼了刚直不阿的品行,具备了勇于用世的情怀,更拥有了无与伦比的盖世才华。这“心”、这“情”、这“才”让他在拥有“奋厉有当世志”的文人胸怀与革弊清风的政治家气魄的同时,也给自己播下了“惹祸烧身”的火种。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死与生的摇摆后,在他还不能给自己以新的价值定位时,参禅悟道一度是他摆脱困境、自我修身的主要方式。他对广成子回答皇帝问道的解释体现了他的道学感悟,他认为“道”是“无为而至,无心而求”,道家思想让他学会顺应、自由、坦然。李泽厚认为佛学对中国文化人的影响,是“给未出家当和尚的知识分子在心理结构、文艺创作、审美趣味和人生态度上带来精神果实”(《华夏美学》)。苏轼用佛法“不二法门”的“解脱论”参破事物的种种分别,所以“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应了《心经》的“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弘一法师曾说:“只有心的空灵,才能得到欣喜和快乐。”苏轼的另一首《定风波》中,有“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样的句子,可见佛家思想让他能够平和、宁静、超脱。
但是,苏轼始终没有真正归隐,这说明即使频遭挫折,严遭打击,苏轼的基本思想中还是儒家观念占上风。这一点,可以通过他那些表现人民深重苦难的诗句得到验证。黄州让苏轼的思想得到重大调整,儒、佛、道思想让他的内心达到了彻底的平衡与融合,所以,这“归”可解读为“归心”。
三、解读“归”字,还需要解读词人的性格
苏轼是一个低调、有情趣、接地气、耿直但懂得兼容的人,良好的家庭文化熏陶培养了他良好的素养、极高的情商,也决定了他灵魂的深度与宽度。与人为善、平易近人是其本性,遇事从积极处开脱是其长项。与同列瞎说乱聊侃大山,自创美食自研酿酒配方,煎茶种花养鱼医药保健,躬耕农事,交与野老,能与位高权重的宰相相逆而行,能对排己的狭隘之人平和视之,更能入乡随俗对各地的风情兼容并蓄。他把人生观定位于民生,给自己的灵魂注入养分,找到慰藉。正如林语堂所说:“他留给我们的,是那心灵的喜悦,是那思想的快乐。”
环境的锤炼,生活的磨砺,思想的丰盈,让他以高瞻的姿态面对时事的代序和人生的代谢。他忠于本性,拒绝成为一个满嘴油滑、满心空洞的政客。所以,这个“归”可以解读为“归性”。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看似写偶遇事件实则影射自我人生观与时政格局的小词,充满了哲理味道。所以,作为结句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归”,应该是蕴涵了词人的经历、思想、性格等交织复杂的味道。
品读这首词,在轻松、俏皮、更具有挑战色彩的豪迈中,能感受到词人一种不息的信念与朴素的哲理。有诗云“赋到沧桑句便工”,这首词“生花”的“妙笔”在词尾究竟能透出词人怎样的“沧桑”呢?
一、解读“归”字,需要解读词人的人生转折点
苏轼的人生转折点应以黄州为界线,黄州是其在“乌台诗案”死里逃生后获得重生、安放身体的栖息地,这实在是不幸之幸事,而又能拥有一块任自耕耘的“东坡”,这又是幸中之又幸。所以,去“东坡”遭遇大自然再寻常不过的时晴时雨,相对于詞人政治风雨中的宦海浮沉,实在是不值一提。因而,这“归”字,也许有“回去、回家”、“回到刚才那个地方”之意,至于“雨归去了”这种解释与“也无风雨”有重复之嫌。
但是,经历了重大波折的词人的内心,应该远不是这么简单,否则,“也无风雨”“也无晴”与前面的“料峭春风”“山头斜照”在矛盾对立中又怎样形成逻辑?
二、解读“归”字,需要解读词人的思想
苏轼是一个十足的儒者,他从小饱读诗书,吸收了儒家执著守信的思想,锤炼了刚直不阿的品行,具备了勇于用世的情怀,更拥有了无与伦比的盖世才华。这“心”、这“情”、这“才”让他在拥有“奋厉有当世志”的文人胸怀与革弊清风的政治家气魄的同时,也给自己播下了“惹祸烧身”的火种。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死与生的摇摆后,在他还不能给自己以新的价值定位时,参禅悟道一度是他摆脱困境、自我修身的主要方式。他对广成子回答皇帝问道的解释体现了他的道学感悟,他认为“道”是“无为而至,无心而求”,道家思想让他学会顺应、自由、坦然。李泽厚认为佛学对中国文化人的影响,是“给未出家当和尚的知识分子在心理结构、文艺创作、审美趣味和人生态度上带来精神果实”(《华夏美学》)。苏轼用佛法“不二法门”的“解脱论”参破事物的种种分别,所以“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应了《心经》的“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弘一法师曾说:“只有心的空灵,才能得到欣喜和快乐。”苏轼的另一首《定风波》中,有“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样的句子,可见佛家思想让他能够平和、宁静、超脱。
但是,苏轼始终没有真正归隐,这说明即使频遭挫折,严遭打击,苏轼的基本思想中还是儒家观念占上风。这一点,可以通过他那些表现人民深重苦难的诗句得到验证。黄州让苏轼的思想得到重大调整,儒、佛、道思想让他的内心达到了彻底的平衡与融合,所以,这“归”可解读为“归心”。
三、解读“归”字,还需要解读词人的性格
苏轼是一个低调、有情趣、接地气、耿直但懂得兼容的人,良好的家庭文化熏陶培养了他良好的素养、极高的情商,也决定了他灵魂的深度与宽度。与人为善、平易近人是其本性,遇事从积极处开脱是其长项。与同列瞎说乱聊侃大山,自创美食自研酿酒配方,煎茶种花养鱼医药保健,躬耕农事,交与野老,能与位高权重的宰相相逆而行,能对排己的狭隘之人平和视之,更能入乡随俗对各地的风情兼容并蓄。他把人生观定位于民生,给自己的灵魂注入养分,找到慰藉。正如林语堂所说:“他留给我们的,是那心灵的喜悦,是那思想的快乐。”
环境的锤炼,生活的磨砺,思想的丰盈,让他以高瞻的姿态面对时事的代序和人生的代谢。他忠于本性,拒绝成为一个满嘴油滑、满心空洞的政客。所以,这个“归”可以解读为“归性”。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看似写偶遇事件实则影射自我人生观与时政格局的小词,充满了哲理味道。所以,作为结句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归”,应该是蕴涵了词人的经历、思想、性格等交织复杂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