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康县 造纸 手工纸 书画纸 构树皮 竹穰 传承 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351-01
一、康县手工造纸术的历史考证
康县手工造纸(抄纸)术据现有的最早的文献资料记载《新纂康县县誌》(民国版),康县境内在民国二十四年时据官方调查统计,全县抄纸槽户达二千四百余户,全县的纸张銷售收入达到人均5块银元,有最为著名的纸张销售集散地,康北有大堡镇、窑坪镇,康中有岸门口鎮等。至于抄纸技术在康县境内源于何年,群众说法不一,至今没有确切的考证依据。但据康县许多古地名的由来,康县抄纸技术的传入,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由此可以确切的说,康县手工抄纸应该是源于明清两朝,鼎盛于民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在大集体时期曾一度鼎盛,当时由于交通等因素,外地工业纸张难以进入当地,且运输成本很高,当地手工纸以自产自销的方式存在,大多用于输出土特产品、中药材、食品的包装和生活用纸、民间祭祀活动用纸等。同时也有大量纸张销往兰州、西宁、宁夏和周边县市。
二、康县手工纸的现状
康县手工纸制作在六、七十年代曾作为大集体时期各村镇的副业,一度红火,七十年代笔者曾看到每逢集日就有大批的骡马驮队驮纸销售,或由当地供销社收购,销往外地。
康县手工纸的用途,查阅漫长的康县造纸历史,我们只能看到的得以保存的是历代的当约、文书、官方公文等亦如凤毛麟角。
康县手工纸的用途主要有以下几种,当时应该是根据用途进行配料抄制,因为在七十年代笔者就曾看到各类不同品种的手工纸,因此,用途应该是①书写(当时明、清、民国多用毛笔书写,离不开纸,用量很大,学生作业、描红等)②包装(食品、中药材等,因当时无塑料袋包装)③祭祀(民间祭祀活动频繁)④卫生用纸。
七十年代末期,国家倡导个体经济开始,各村社集体纸坊纷纷解散,到八十年代大堡镇庄子村有造纸户共计近三十户,主要用传统工艺生产民间祭祀用纸。截至目前,该村仅有李家山自然村的五、六户村民还在生产手工纸。八十年代末期,和庄子村同时以个体形式抄制手工纸的还有大南峪镇的万家山村,但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已没有人干手工抄纸这一行业了。
三、康县传统手工纸,近云轩古宣纸纸坊的建立
近云轩古宣纸纸坊旨在对于康县传统手工制纸这一民间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保留,同时进行纸产品类的研发,在用料选料、工艺流程上进行科学的保留与改进。
1、近云轩古宣纸纸坊的原材料采集及生产工艺。
近云轩制纸原材料采集,①构树(楮树)皮采用清明前二至三年生枝条皮料,晒干后下蒸锅蒸煮,蒸前把皮料漂塘十五日,以生石灰或草木灰再浸泡,下蒸锅蒸煮8日;②稻草采用沙田稻草,霜降后收购,搭木架晾晒一月翻一次,任风吹雨淋、日晒(古时的自然漂白法),来年七、八月即可使用,用时同样漂塘十五日,生石灰、草木灰浸泡,下蒸锅蒸煮8日;③竹材、竹料为当地传统制纸上等原材料,通常采集于夏至前当年生嫩竹,采回后漂塘四、五个月,后用木锤砸碎,切好一米长,捆扎,用生石灰、草木灰浸泡(杀青),下蒸锅蒸煮8-15日方可成料。近云轩制纸原料以上三类,除稻草为引用微宣材料,其嫩竹料和皮料均为当地传统纸用料。④藤料。藤料是通过查阅我国造纸史料,唐朝以前宣纸还未出现之时,官用公文、书画、民间契约用纸皆以藤纸。2015年年底,近云轩纸坊首先收集藤条一万多斤,通过古法工艺制作,到十二月终于制造出第一张藤纸,经书画家试用后属性良好,这一成果将使一千年前的古纸得以再次面世。⑤铺助材料的采集:A、猕猴桃藤(滑草),当年生,立夏前,霜降后可用。B、侧柏叶,四季皆可用。C、柳叶花,立夏前,霜降后可用。D、五味子藤,四季皆可使用。
2、近云轩古宣纸纸坊近年来产品种类。
近云轩古宣纸纸坊本着仿古不拟古的原则,近年来源源不断地进行研发和产品工艺的改进,现已经研发出以下近十种不同材料、不同工艺的古纸产品,该产品本着严格不使用化工添加材料、环保优质的生产宗旨。
这十种古纸产品是:
A、云轩特制(中国人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专用);
B、云轩粗纤(鲁迅美术学院定制);
C、云轩特贡;(书画用)
D、云轩专贡;(书画用、古籍修复用)
E、云轩细纤;(书画用)
F、云轩加厚;(古壁画临摹)
G、云轩全皮;(拓片、书画用)
H、云轩粗厚;
J、云轩皮棉;
j、云轩麻纤;
3、近云轩古宣纸纸坊产品的市场销售。
近三年来,通过不断的产品研发和省内外书画家的不断试用,技术和质量上不断改进,纸产品已经被全国各地的书画家使用。去年以来通过参加了四次全国文博会、非遗博览会,纸品已销往福建、广州、河北、新疆、兰州、山东、北京等地,并有产品被带去美国、台湾、香港等地,受到广大书画家的欢迎。中央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院、西北师大、敦煌美术学院、甘肃省博物馆、兰州画院、珠海画院等专业研究机构均有订购。
4、近云轩古宣纸纸坊纸产品的社会影响。
近云轩古宣纸纸坊开业以来,曾有康县政协、康县文联、康县电视台、康县文广局等相关单位的领导到访,新闻媒体做了大量的报道,2016年4月由中国人民大学王家增教授带领版画专业的六位研究生来厂实训十多天,并用宣纸进行大量的创作,接着鲁迅美术学院沈颖老师亲临现场进行创作。2016年5月12日由陇南市非遗保护中心正式授牌“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康县造纸术巩坝生产性传承保护基地”,武都书画院院长苏虎、刘战勇等来纸坊进行了现场书画创作,纸品质量得到了广大书画家的认可,同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此外,近云轩纸坊2016年至2017年与鲁迅美术学院沈颖副教授合作,提供纸品和自制植物树脂、纸浆协助完成,由沈颖副教授主持的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科学研究项目:艺用手工纸材研发课题。2017年3月近云轩纸坊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系合作研发手工水彩画纸这一重大课题,前期试用纸样已由中央美术学院建筑系师生试用。
5、康县近云轩古宣纸纸坊纸的产品研发和未来前景。
该纸坊生产古宣纸仅仅两年多,其产品种类已达十余种,经过多年的研发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收益。
在未来的几年内将进一步增加和完善生产设施,首要的任务就是建立完善的实验室、陈列室,增加实验设备,建立完整的实验与检测体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向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如英国、法国、日本的手工纸质量标准看齐,完善纸张的各种化学物理指标与数据的检测,更多的满足国内、国际高档手工纸的市场需求。
近云轩古宣纸纸坊未来的建设目标是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把该纸坊建成非遗传承、大学生实训、书画家写生创作、技术培训、观光旅游、古宣纸研发等多位一体的经营体系,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康县造纸术”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申请国家级非遗打好基础,致富乡里,造福子孙。近云轩古宣纸纸坊在近两年的生产与销售过程中,据不完全统计,已直接、间接带动周边区域百余户村民增加了经济收入,在未来几年内将更大力度地扩大产量产值,使周边地区受益村民成倍数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新纂康县县志》,1937年版.
[2] 《西和县志》,2014年版.
[3] 《龙南非遗》,2015年版.
[4] 《康县文史资料》,1994年版.
[5] 《康县志》,1986年版.
该论文为:2016年度甘肃省高校重大软科学(战略)研究项目计划课题。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351-01
一、康县手工造纸术的历史考证
康县手工造纸(抄纸)术据现有的最早的文献资料记载《新纂康县县誌》(民国版),康县境内在民国二十四年时据官方调查统计,全县抄纸槽户达二千四百余户,全县的纸张銷售收入达到人均5块银元,有最为著名的纸张销售集散地,康北有大堡镇、窑坪镇,康中有岸门口鎮等。至于抄纸技术在康县境内源于何年,群众说法不一,至今没有确切的考证依据。但据康县许多古地名的由来,康县抄纸技术的传入,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由此可以确切的说,康县手工抄纸应该是源于明清两朝,鼎盛于民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在大集体时期曾一度鼎盛,当时由于交通等因素,外地工业纸张难以进入当地,且运输成本很高,当地手工纸以自产自销的方式存在,大多用于输出土特产品、中药材、食品的包装和生活用纸、民间祭祀活动用纸等。同时也有大量纸张销往兰州、西宁、宁夏和周边县市。
二、康县手工纸的现状
康县手工纸制作在六、七十年代曾作为大集体时期各村镇的副业,一度红火,七十年代笔者曾看到每逢集日就有大批的骡马驮队驮纸销售,或由当地供销社收购,销往外地。
康县手工纸的用途,查阅漫长的康县造纸历史,我们只能看到的得以保存的是历代的当约、文书、官方公文等亦如凤毛麟角。
康县手工纸的用途主要有以下几种,当时应该是根据用途进行配料抄制,因为在七十年代笔者就曾看到各类不同品种的手工纸,因此,用途应该是①书写(当时明、清、民国多用毛笔书写,离不开纸,用量很大,学生作业、描红等)②包装(食品、中药材等,因当时无塑料袋包装)③祭祀(民间祭祀活动频繁)④卫生用纸。
七十年代末期,国家倡导个体经济开始,各村社集体纸坊纷纷解散,到八十年代大堡镇庄子村有造纸户共计近三十户,主要用传统工艺生产民间祭祀用纸。截至目前,该村仅有李家山自然村的五、六户村民还在生产手工纸。八十年代末期,和庄子村同时以个体形式抄制手工纸的还有大南峪镇的万家山村,但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已没有人干手工抄纸这一行业了。
三、康县传统手工纸,近云轩古宣纸纸坊的建立
近云轩古宣纸纸坊旨在对于康县传统手工制纸这一民间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保留,同时进行纸产品类的研发,在用料选料、工艺流程上进行科学的保留与改进。
1、近云轩古宣纸纸坊的原材料采集及生产工艺。
近云轩制纸原材料采集,①构树(楮树)皮采用清明前二至三年生枝条皮料,晒干后下蒸锅蒸煮,蒸前把皮料漂塘十五日,以生石灰或草木灰再浸泡,下蒸锅蒸煮8日;②稻草采用沙田稻草,霜降后收购,搭木架晾晒一月翻一次,任风吹雨淋、日晒(古时的自然漂白法),来年七、八月即可使用,用时同样漂塘十五日,生石灰、草木灰浸泡,下蒸锅蒸煮8日;③竹材、竹料为当地传统制纸上等原材料,通常采集于夏至前当年生嫩竹,采回后漂塘四、五个月,后用木锤砸碎,切好一米长,捆扎,用生石灰、草木灰浸泡(杀青),下蒸锅蒸煮8-15日方可成料。近云轩制纸原料以上三类,除稻草为引用微宣材料,其嫩竹料和皮料均为当地传统纸用料。④藤料。藤料是通过查阅我国造纸史料,唐朝以前宣纸还未出现之时,官用公文、书画、民间契约用纸皆以藤纸。2015年年底,近云轩纸坊首先收集藤条一万多斤,通过古法工艺制作,到十二月终于制造出第一张藤纸,经书画家试用后属性良好,这一成果将使一千年前的古纸得以再次面世。⑤铺助材料的采集:A、猕猴桃藤(滑草),当年生,立夏前,霜降后可用。B、侧柏叶,四季皆可用。C、柳叶花,立夏前,霜降后可用。D、五味子藤,四季皆可使用。
2、近云轩古宣纸纸坊近年来产品种类。
近云轩古宣纸纸坊本着仿古不拟古的原则,近年来源源不断地进行研发和产品工艺的改进,现已经研发出以下近十种不同材料、不同工艺的古纸产品,该产品本着严格不使用化工添加材料、环保优质的生产宗旨。
这十种古纸产品是:
A、云轩特制(中国人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专用);
B、云轩粗纤(鲁迅美术学院定制);
C、云轩特贡;(书画用)
D、云轩专贡;(书画用、古籍修复用)
E、云轩细纤;(书画用)
F、云轩加厚;(古壁画临摹)
G、云轩全皮;(拓片、书画用)
H、云轩粗厚;
J、云轩皮棉;
j、云轩麻纤;
3、近云轩古宣纸纸坊产品的市场销售。
近三年来,通过不断的产品研发和省内外书画家的不断试用,技术和质量上不断改进,纸产品已经被全国各地的书画家使用。去年以来通过参加了四次全国文博会、非遗博览会,纸品已销往福建、广州、河北、新疆、兰州、山东、北京等地,并有产品被带去美国、台湾、香港等地,受到广大书画家的欢迎。中央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院、西北师大、敦煌美术学院、甘肃省博物馆、兰州画院、珠海画院等专业研究机构均有订购。
4、近云轩古宣纸纸坊纸产品的社会影响。
近云轩古宣纸纸坊开业以来,曾有康县政协、康县文联、康县电视台、康县文广局等相关单位的领导到访,新闻媒体做了大量的报道,2016年4月由中国人民大学王家增教授带领版画专业的六位研究生来厂实训十多天,并用宣纸进行大量的创作,接着鲁迅美术学院沈颖老师亲临现场进行创作。2016年5月12日由陇南市非遗保护中心正式授牌“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康县造纸术巩坝生产性传承保护基地”,武都书画院院长苏虎、刘战勇等来纸坊进行了现场书画创作,纸品质量得到了广大书画家的认可,同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此外,近云轩纸坊2016年至2017年与鲁迅美术学院沈颖副教授合作,提供纸品和自制植物树脂、纸浆协助完成,由沈颖副教授主持的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科学研究项目:艺用手工纸材研发课题。2017年3月近云轩纸坊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系合作研发手工水彩画纸这一重大课题,前期试用纸样已由中央美术学院建筑系师生试用。
5、康县近云轩古宣纸纸坊纸的产品研发和未来前景。
该纸坊生产古宣纸仅仅两年多,其产品种类已达十余种,经过多年的研发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收益。
在未来的几年内将进一步增加和完善生产设施,首要的任务就是建立完善的实验室、陈列室,增加实验设备,建立完整的实验与检测体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向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如英国、法国、日本的手工纸质量标准看齐,完善纸张的各种化学物理指标与数据的检测,更多的满足国内、国际高档手工纸的市场需求。
近云轩古宣纸纸坊未来的建设目标是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把该纸坊建成非遗传承、大学生实训、书画家写生创作、技术培训、观光旅游、古宣纸研发等多位一体的经营体系,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康县造纸术”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申请国家级非遗打好基础,致富乡里,造福子孙。近云轩古宣纸纸坊在近两年的生产与销售过程中,据不完全统计,已直接、间接带动周边区域百余户村民增加了经济收入,在未来几年内将更大力度地扩大产量产值,使周边地区受益村民成倍数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新纂康县县志》,1937年版.
[2] 《西和县志》,2014年版.
[3] 《龙南非遗》,2015年版.
[4] 《康县文史资料》,1994年版.
[5] 《康县志》,1986年版.
该论文为:2016年度甘肃省高校重大软科学(战略)研究项目计划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