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提出六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基石在于坚持了合作共赢的理念。招商局作为“一带一路”的实践者—直秉承合作共赢理念,见证了“一带一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阶段的转换提升,并对如何更好地坚持和落实合作共赢理念有了深入的认识。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需要深化合作共赢理念
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已由“大写意”步入“工笔画”阶段。在转换提升的新时期,更加需要深化合作共赢的理念。
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为“一带一路”带来挑战。近年来,国际社会上“黑天鹅”事件频发,震荡世界格局,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欧洲等区域一体化倒退、地缘竞争加剧等不确定因素,给“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带来全新挑战。
美国等国家对“一带一路”消极态度的演变。近年来,美国等对“一带一路”持消极态度的国家对“一带一路”从误解、质疑转入抹黑、阻扰。如宣称中国债务陷阱、中国攫取地缘政治利益、污蔑中国试图用输出标准及建设基础设施的方式扩大地区影响力,并主导“一带一路”的贸易和投资规则等。
部分企业行为有待规范。部分国内企业在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存在一些短视行为,出现了一些不正当竞争,不注重环保及项目风险防范等问题,不仅影响了东道国对“一带一路”的信任感,又为美国等对“一带一路”存疑的国家提供了口实。
应对新阶段的新挑战,唯有进一步加强合作共赢理念,把合作共赢体现在各方面、各环节、各主体,才能有效规范企业行为,化解外部不利环境影响,确保项目可持续,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新阶段如何践行合作共赢理念?
项目拓共赢。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按照市场化和商业化原则,以企业为主体,是“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的关键。政府通过“大写意”勾画了“一带一路”倡议的顶层设计阶段,步入“工笔画”阶段应该更多地由企业来执笔,将一个个经典项目点缀在“大写意”当中。要破除“一带一路”在国际社会上的各种误解,必须依靠企业将“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在一个个具体项目上,靠项目拓展共赢才能走得远、走得实,也只有将商业化运作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才能真正体现合作共赢理念。
开放促合作。“一带一路”是个开放的合作机制,要通过不断提升开放水平来促进合作,特别是要加大力度推动第三方市场合作。针对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国际形势,在绘制“工笔画”阶段,要更加强调多边主义,加强双边和第三方市场合作,引导各方力量汇聚在“一带一路”合作上,充分发挥各方潜能,实现多方共同受益。从企业角度,在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时,应要积极与发达国家企业进行合作,发挥各自比较优势,通过建立合资公司、战略联盟或商业契约等形式,实现互利共赢。
协同聚合力。2016年4月29日,习近平主席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要引入更多社会力量投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形成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的合作模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的立体格局。”聚政府、社会组织、智库、企业间的合力,聚中央、地方间的合力,聚内地、港澳间的合力,聚世界各地间的合力,通过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生根。在搭建协同机制过程中,企业可发挥独特作用。
务实利长远。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落地要以务实的精神推进,蹄疾步稳,行稳致远。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议精神把“可持续”作为未来“一带一路”发展的三个目标之一,强调高质量基础设施应在全周期内切实可行、价格合理、包容可及、广泛受益,重视项目在经济、社会、财政、金融和环境方面的可持续性。在“工笔画”阶段,真正贯彻合作共赢的理念,就要针对前一阶段出现的问题,强化市场导向,按照客观的市场需求,结合东道国现实条件确定项目的建设时间、规模和方案,使项目商业可行,不竭泽而渔。
以合作共赢理念推动“一带一路”落地生根
招商局目前的境外投资布局与“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吻合: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布局了全球性的港口网络,已经在2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了56个码头;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构建全球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已在全球38个国家建立了81个综合物流网点,开通多条中亚中欧国际班列;推广“前港一中区一后城”(PPC)的招商局蛇口模式,投资和管理了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和商贸物流园、吉布提国际自由贸易区、斯里兰卡汉班托塔临港园区、老挝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等4个园区。
招商局“一带一路”的项目实现了多方共赢:企业之赢。招商局及东道围、第三方的商业合作伙伴均取得良好商业回报;国家之赢。招商局在“一带一路”的项目不仅直接带来产值,而且为东道国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石,而招商局与东道国商业合作的成功,得到相关国家人民和政府的高度信任;人民之赢。招商局的合作项目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员工收入增长,并开展了造福当地百姓的民心工程;世界之赢。招商局的项目改善了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搭建了国际产能合作平台,促進了腹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地区安全局势的稳定、世界减贫事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招商局在“一带一路”项目之所以取得成功,核心在于紧紧把握和贯彻合作共赢的理念,具体体现在坚持如下原则:
本土化原则。招商局作为投资运营商,扎根当地,长远谋划,深度融入,本土化运作,将企业利益植根于当地发展的土壤。我们充分发挥全球运营网络和后台支持体系的作用,前方实行本土化,尽量使用当地员工,中方外派人员一般不超过10%。CICT 2000多员工,中方仅外派不到20人。我们重视“授人以渔”,在中国开展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蓝色海洋”(C-Blue)培训计划,培养港口管理人才。在吉布提等地建立培训中心,提升本土人员的就业能力。把东道国当做第二故乡,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在CICT投资场桥电子化改造项目,每年减少燃油消耗95%,减排二氧化碳4460多吨。
商业化原则。招商局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中,坚持市场化原则,注重商业角度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专业化经营管理,提升项目的投资回报,取得了良好效益。通过提升管理,在工人工资每年增长约7%的情况下,吉布提港口的经济效益连续增长,老港经常性利润高峰时相当于入股前的2.8倍,新港投产当年即实现盈利;斯里兰卡科伦坡码头,投产第二年即实现盈利,箱量每年都以两位数百分比快速增长。
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招商局在所在国确定投资项目后,首先站在东道围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和当地伙伴共商制定合作共赢的发展战略。在和沿线国家的合作中,坚持“先予后取,多予少取”。创造性地分设吉布提自贸区资产公司和运营公司,保障吉方未来更多地享受资产增值收益。斯里兰卡科伦坡码头投产后,当地股东和员工分享了业绩增长的收益。中白工业园带动当地产业聚集,创造经济增长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为当地村庄修建道路,受到民众热烈欢迎。
在已经取得的丰硕成果基础之上,我们要继续紧紧把握合作共赢理念,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既要打通商脉,也要打通文脉;既要路通,更要心通、情通。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讲,“互联互通也是一条心灵之路”,希望借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李亚东:招商局集团总经理助理)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需要深化合作共赢理念
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已由“大写意”步入“工笔画”阶段。在转换提升的新时期,更加需要深化合作共赢的理念。
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为“一带一路”带来挑战。近年来,国际社会上“黑天鹅”事件频发,震荡世界格局,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欧洲等区域一体化倒退、地缘竞争加剧等不确定因素,给“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带来全新挑战。
美国等国家对“一带一路”消极态度的演变。近年来,美国等对“一带一路”持消极态度的国家对“一带一路”从误解、质疑转入抹黑、阻扰。如宣称中国债务陷阱、中国攫取地缘政治利益、污蔑中国试图用输出标准及建设基础设施的方式扩大地区影响力,并主导“一带一路”的贸易和投资规则等。
部分企业行为有待规范。部分国内企业在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存在一些短视行为,出现了一些不正当竞争,不注重环保及项目风险防范等问题,不仅影响了东道国对“一带一路”的信任感,又为美国等对“一带一路”存疑的国家提供了口实。
应对新阶段的新挑战,唯有进一步加强合作共赢理念,把合作共赢体现在各方面、各环节、各主体,才能有效规范企业行为,化解外部不利环境影响,确保项目可持续,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新阶段如何践行合作共赢理念?
项目拓共赢。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按照市场化和商业化原则,以企业为主体,是“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的关键。政府通过“大写意”勾画了“一带一路”倡议的顶层设计阶段,步入“工笔画”阶段应该更多地由企业来执笔,将一个个经典项目点缀在“大写意”当中。要破除“一带一路”在国际社会上的各种误解,必须依靠企业将“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在一个个具体项目上,靠项目拓展共赢才能走得远、走得实,也只有将商业化运作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才能真正体现合作共赢理念。
开放促合作。“一带一路”是个开放的合作机制,要通过不断提升开放水平来促进合作,特别是要加大力度推动第三方市场合作。针对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国际形势,在绘制“工笔画”阶段,要更加强调多边主义,加强双边和第三方市场合作,引导各方力量汇聚在“一带一路”合作上,充分发挥各方潜能,实现多方共同受益。从企业角度,在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时,应要积极与发达国家企业进行合作,发挥各自比较优势,通过建立合资公司、战略联盟或商业契约等形式,实现互利共赢。
协同聚合力。2016年4月29日,习近平主席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要引入更多社会力量投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形成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的合作模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的立体格局。”聚政府、社会组织、智库、企业间的合力,聚中央、地方间的合力,聚内地、港澳间的合力,聚世界各地间的合力,通过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生根。在搭建协同机制过程中,企业可发挥独特作用。
务实利长远。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落地要以务实的精神推进,蹄疾步稳,行稳致远。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议精神把“可持续”作为未来“一带一路”发展的三个目标之一,强调高质量基础设施应在全周期内切实可行、价格合理、包容可及、广泛受益,重视项目在经济、社会、财政、金融和环境方面的可持续性。在“工笔画”阶段,真正贯彻合作共赢的理念,就要针对前一阶段出现的问题,强化市场导向,按照客观的市场需求,结合东道国现实条件确定项目的建设时间、规模和方案,使项目商业可行,不竭泽而渔。
以合作共赢理念推动“一带一路”落地生根
招商局目前的境外投资布局与“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吻合: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布局了全球性的港口网络,已经在2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了56个码头;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构建全球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已在全球38个国家建立了81个综合物流网点,开通多条中亚中欧国际班列;推广“前港一中区一后城”(PPC)的招商局蛇口模式,投资和管理了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和商贸物流园、吉布提国际自由贸易区、斯里兰卡汉班托塔临港园区、老挝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等4个园区。
招商局“一带一路”的项目实现了多方共赢:企业之赢。招商局及东道围、第三方的商业合作伙伴均取得良好商业回报;国家之赢。招商局在“一带一路”的项目不仅直接带来产值,而且为东道国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石,而招商局与东道国商业合作的成功,得到相关国家人民和政府的高度信任;人民之赢。招商局的合作项目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员工收入增长,并开展了造福当地百姓的民心工程;世界之赢。招商局的项目改善了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搭建了国际产能合作平台,促進了腹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地区安全局势的稳定、世界减贫事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招商局在“一带一路”项目之所以取得成功,核心在于紧紧把握和贯彻合作共赢的理念,具体体现在坚持如下原则:
本土化原则。招商局作为投资运营商,扎根当地,长远谋划,深度融入,本土化运作,将企业利益植根于当地发展的土壤。我们充分发挥全球运营网络和后台支持体系的作用,前方实行本土化,尽量使用当地员工,中方外派人员一般不超过10%。CICT 2000多员工,中方仅外派不到20人。我们重视“授人以渔”,在中国开展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蓝色海洋”(C-Blue)培训计划,培养港口管理人才。在吉布提等地建立培训中心,提升本土人员的就业能力。把东道国当做第二故乡,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在CICT投资场桥电子化改造项目,每年减少燃油消耗95%,减排二氧化碳4460多吨。
商业化原则。招商局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中,坚持市场化原则,注重商业角度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专业化经营管理,提升项目的投资回报,取得了良好效益。通过提升管理,在工人工资每年增长约7%的情况下,吉布提港口的经济效益连续增长,老港经常性利润高峰时相当于入股前的2.8倍,新港投产当年即实现盈利;斯里兰卡科伦坡码头,投产第二年即实现盈利,箱量每年都以两位数百分比快速增长。
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招商局在所在国确定投资项目后,首先站在东道围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和当地伙伴共商制定合作共赢的发展战略。在和沿线国家的合作中,坚持“先予后取,多予少取”。创造性地分设吉布提自贸区资产公司和运营公司,保障吉方未来更多地享受资产增值收益。斯里兰卡科伦坡码头投产后,当地股东和员工分享了业绩增长的收益。中白工业园带动当地产业聚集,创造经济增长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为当地村庄修建道路,受到民众热烈欢迎。
在已经取得的丰硕成果基础之上,我们要继续紧紧把握合作共赢理念,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既要打通商脉,也要打通文脉;既要路通,更要心通、情通。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讲,“互联互通也是一条心灵之路”,希望借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李亚东:招商局集团总经理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