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认知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应用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fhei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设计与应用 氧气制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A-0065-0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初中化学课程目标为基础,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化学知识结构体系,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并掌握化学学习的基本技能。因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化学实验,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针对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基于初中化学的学习在后续工作中的作用,教师要对初中化学的认知课堂进行精心设计,进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能力。鉴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验性强的特点,本文以人教版“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教学为例,对初中化学认知课堂进行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创设情境,导出教学内容
  导入是教师进入教学环节的第一步。在正式授课之前,教师要充分利用有效的导入把学生带入新的教学内容中。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带着对问题的好奇心来发现和研究问题。这样,学生会在新旧知识之间形成认知冲突,从而引发认知矛盾,激起他们对新知识的探索兴趣和学习欲望。针对化学学习的单调性和枯燥性,学生会很认可这种导入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不仅让他们了解到教师在课堂中所要教授的内容,也给他们带来了学习动力,为课堂教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以《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前提问学生:“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同学们还有印象吗?”由于是刚学过的知识,学生们的记忆比较清晰,因此他们会踊跃地回答:“记得,氧气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加压降温变成蓝色液体,再降温变成蓝色雪花状固体。熔点-218.4℃,沸点-183℃。它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发生作用。但在高温下则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接着教师提问:“那你们知道氧气在我们生产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吗?”此时学生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对课本知识的了解说出氧气的作用。问题到这里就进入了导入的关键阶段,由于教师提问的知识都是已经学过的知识,学生的热情高涨。在成功调动课堂气氛后,教师乘胜追击,继续提问:“既然氧气这么重要,那么我们怎么利用它的物理以及化学性质借助实验室来制取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呢?”此时学生就会思考制取氧气的方法,教师也成功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导入,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合作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成功导入知识后,还要引导学生对所要教授的内容有一个基础性的认知,并引导学生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设计相应的方案。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设计出制取氧气的方案。具体操作过程如下:①学生阅读文本,进一步熟悉实验内容。教师在进行新授课之前会让学生预习新课,对于已经预习过的学生来说,课堂中再次预习会加深他们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对于没有预习的学生,课堂预习则可以让他们对知识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②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在预习后,教师引导:“根据前面所学的与氧气有关的知识,把它和实验室制取氧气联系起来,找出相应的制取方案。”接着对学生分组并且要求他们根据教材内容提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展开学习。在讨论过后,学生会根据课本和讨论的结果说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案:“首先,固固加热方案,例如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其次,固液常温型方案,例如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则起到引导作用,很好地实现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机统一。
  三、课堂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案后,就正式进入到对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实践来检验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在实验中,教师要准备好相应的实验工具和物品,具体开展步骤如下:①物品准备。开始实验之前,基于学生对课本的熟悉程度,教师提问:“根据你们想到的方案,利用实验室制取氧气要准备哪些物品呢?”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回答道:“试管、酒精灯、高锰酸钾、氯酸钾、氯化氢……”②装置选择。在化学实验中,根据药品的化学反应和发生反应的条件需要对化学实验进行装置选择。教师要顺着学生的探究方向,继续提问:“既然准备好了实验物品,那么针对接下来的实验我们要怎样选择装置呢?”这时学生会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为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选择固体和固体加热装置,为利用过氧化氢制氧气选择固体和液体不加热装置。③设定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教师提示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经验进行实验注意事项的提问:“结合你们对化学实验的操作与实践,说说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回答:“实验中试管口要倾斜以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实验药品要均匀地平铺于试管底部,实验是、之前先预热,加热时候对准试管中装有药品的部位;试夹夹在管口三分之一的地方;导管要微微露出橡皮塞以便于排除气体;实验结束后,要及时熄灭酒精灯节约资源。正确的熄灭方法是先把导管移走再对酒精灯进行灭火,这样是为了避免冷水倒流进入试管引起炸裂的情况。”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针对问题的完整性做相应的补充,比如怎么利用排空气法进行气体的收集等。接下来,教师要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案利用与学生互动的方式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以利用过氧化氢制氧气为例,教师在进行实验之前可以问学生:“进行这个实验的第一步要怎么做呢?”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明示:“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教师又问:“怎样检查气密性呢?”学生对这个问题并不陌生,会对教师的问题作出回应:“用夹子夹住导管,接着在长颈漏斗中加水,如果漏斗中颈部的水柱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较好。”接着教师按照学生的说法进行演示,然后提问:“接下来的步骤呢?”学生此时会想到“装药品”。这时教师要让学生注意药品的装置顺序,先固体、后液体。接下来再让学生们观察气体的反应,最后进入气体的收集阶段,利用排水法或者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对气体进行收集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检验气体。学生自己归纳检验气体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O2。”氧气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O2已满。”
  四、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在实验的基础上,教师要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尤其要对实验方法进行明确。对化学实验课而言,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在实验中的观察以及书本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通电—— 2H2O+O2↑;2KMnO4——△——K2MnO4+MnO2+O2↑;2KClO3——△MnO2——2KCl+3O2↑(此处二氧化锰不参与反应,仅为催化剂)。在对化学方程式进行归纳后,教师再布置作业,作业内容的形式可以是操作性的,也可以是选择性的。但是,就“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而言,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以下作业:①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选作)②根据本节课的实验教学内容,用简单的词语对实验步骤进行概括(查、装、收)。③根据实验观察总结出物品发生反应时的现象,并对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明确。
  总的来说,初中化学认知课堂教学的设计关系到教师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原则来设计教学,通过对创设情境,导出教学内容、合作讨论,设计方案、课堂实验、归纳总结、布置作业等教学步骤的实施,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摘要】《石榴》这篇散文是典型的托物言志类文章。如果按照一般上散文阅读课的方法循序渐进,会令学生产生乏味感。教师从形、色、味等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舌尖上”的文本解读,写景状物的文章也可以讲得满堂生彩。  【关键词】石榴 文本解读  课堂教学 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69-01  郭沫若笔下的《石榴》(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
期刊
【摘要】说明文教学应该注意说明顺序的讲解。“中心句说明法”属总—分说明顺序中的一种形式,即是在全篇或全段开头有一句总领句。在《苏州园林》等说明文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中心句展开突破,帮助学生加深对逻辑顺序概念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说明文  逻辑顺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77-01  说明文是一种客观说明事物、阐
期刊
【摘要】校本研修对于农村教师科研能力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广东省罗定市罗平镇中心小学为例,分析了当前制约农村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认识到校本研修对农村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意义和农村小学教师对校本研修所持的态度,并提出了一些以校本研修促进农村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对策。  【关键词】校本研修 小学 农村教师 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
期刊
【摘要】当前,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追求“教语文”的新理念,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华丽转身。作者在《晏子使楚》“精彩学堂”展示课中探索了确立教学目标、开发语文课程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运用语言文字的方式。  【关键词】教课文 教语文  《晏子使楚》 展示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74-02  语文课程致力于形成和发展学生的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错误解题过程的分析和思考,归纳错误情况,追踪错误原因,总结规避错误的方法,探究潜在的基础知识,最终实现对考查知识点的重新理解和学习。  【关键词】错题分析 强化理解  初中数学 一元一次方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86-01  以错题分析的方法来理解相关知识点的考查目的是一种逆向的学习方式。通过对错误解题过程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实践者。课堂导入也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本文以《春》课堂教学为例,对语文课堂的导入艺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课堂 导入艺术 《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76-01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语文课堂导入是一门科学,
期刊
【摘要】本文以数学与手工课中的《我的相框》一课的教学为例,论述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数学学习、关注文化渗透、关注学生成长,才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数学与手工 《我的相框》 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0A-0064-0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如
期刊
【摘要】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实在班主任工作中,忠言“顺耳”更利于行。学生犯错了,班主任在批评时要讲艺术,使学生易于接受。本文通过三个具体生动的教育案例,论述了班主任在学生犯错时采取的批评艺术。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学生犯错 批评艺术 案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59-02  小学生天真活泼,天性好动,自制力差,所
期刊
【摘要】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是数学教育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对小学数学教育来说,数学思想的渗透至关重要。本文以刘德武老师讲授的“小数的意义”一课为素材,分析他如何将数学思想的渗透落实到数学教育当中。  【关键词】小数的意义 数学思想  渗透 赏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67-02  学生在三年级初步认识了小数,但并没有
期刊
【关键词】微课 区域资源库  建设 河池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A-0006-01  微课因其内容碎片化和传播途径移动化,与当前人们快节奏的社会学习方式相吻合。在教育领域,微课迅速完成从小学、中学到高校的覆盖。但从我国教育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来看,大部分教研员及教师对微课的认识、制作、运用仍处于起步阶段,要想让学生通过自学微课视频,实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