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措施治疗脊柱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2年9月在本科住院确诊的脊柱多发性骨髓瘤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的常规化疗措施为VAD方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沙立度胺治疗,治疗组口服硼替佐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7%,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40.0%,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患者,都无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脊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轻,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沙立度胺
【中圖分类号】R55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560-01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约占血液恶性肿瘤的10%。多发性骨髓瘤多发生于老年人,发病高峰年龄为50-6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好发于骨组织,其中在脊柱的发病率比较高,占脊柱原发肿瘤的10%[2]。脊柱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很差,生存期为几个月至10多年,中位生存期为3-4年,为此需要采用化疗治疗[3]。本文为此具体谈了不同化疗措施治疗脊柱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5月至2012年9月在本科住院确诊的脊柱多发性骨髓瘤60例,入选标准:均符合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均未接受过治疗,临床Durie-Samonf分期;临床表现为反复腰背痛;患者知情同意。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56.32±6.25)岁。病情分级:ⅢA 35例,ⅢA B 25例。免疫分型:IgG型35例,IgA型20例,IgD型5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上述资料对比类似 (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的常规化疗措施为VAD方案:吡柔比星10mg/d,第1-4天静脉注射;长春新碱1mg/d,第1-3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40mg/d,第1-4 d,9-12d,17-20d静脉注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沙立度胺(江苏常州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20080514)治疗,剂量为50mg-200mg/d,早、晚各一次。治疗组口服硼替佐米(西安杨森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112)治疗,剂量为0.7-1.3 mg/m2,每疗程的第1、4、8、11d静脉注射。两组都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有效率=[(部分缓解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5]。同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标准评定不良反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AS12.0软件进行分析,P<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部分缓解10例,进步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7%。而对照组的对应患者为2例、10例与18例,总有效率40.0%。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不良反应
两组所有患者均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情况,对照组与治疗组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分别为2例与3例,指端麻木1例与2例,嗜睡3例与4例,无严重其他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又称骨髓瘤、浆细胞骨髓瘤,是以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异常浆细胞在骨髓内恶性增殖为特征的血液系统疾病,约占血液肿瘤的10%左右[4]。多发性骨髓瘤的恶性程度高,多发于老年人,但最近也有年轻化的趋势。近几年来,我国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一方面是医疗仪器的进步和诊断技术的提高使检出病例增多,另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的趋势[5-6]。
从机制上分析,脊柱多发性骨髓瘤是脊柱骨髓浆细胞恶性增生而产生的疾病,其首先无节制地增生,同时其又分泌单一的、无功能的免疫球蛋白(称为M蛋白)。在抑制正常浆细胞增殖、分泌功能性免疫球蛋白的同时,导致广泛的骨质破坏、血液黏稠、血钙升高和肾功能损害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同时,由于脊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出现反复感染,导致严重预后。当前超过1/5的脊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确诊之后一年内死于感染,以往由于医生对该病的认知度低,当患者出现贫血、肾功能衰竭、骨骼疾病如骨痛、骨折等症状时,难以考虑到这是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造成患者初诊时误诊率高而耽误治疗[7]。我们认为,中老年人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腰痛、背痛、腿痛或骨质疏松,不明原因的贫血、蛋白尿以及反复感染,要警惕骨髓瘤的可能性,建议到医院血液科就诊,进行骨骼的影像学检查、骨髓穿刺、血液生化、免疫球蛋白测定,以期及早明确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虽然随着治疗方案的改进,脊柱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仍然是一个难以治愈的疾病。在治疗方法中,化疗能有效杀死体内的肿瘤细胞或者抑制肿瘤生长,从而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8]。在化疗药物选择中,有学者认为硼替佐米的I、II期临床试验在安全性、临床有效性能取得更好的效果[9-10]。本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7%,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40.0%,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分别为2例与3例,指端麻木1例与2例,嗜睡3例与4例,无严重其他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总之,硼替佐米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脊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轻,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32-235.
[2] 李亚林.多发性骨髓瘤38例临床影像学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17(7):622.
[3] 侯健,傅卫军.多发性骨髓瘤及相关疾病[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1-12.
[4] Sahara N,Takeshita A.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surface markers expressed in multiple myeloma:CD56 and other antigens[J].Leuk Lymphoma,2004,45(1):61-65.
[5] 王明林,刘日芬,李英刚,等.酞咪哌啶酮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与机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8,23(9):514-516.
[6] 姚尔固.抑制血管生成在治疗恶性血液病中的意义[J].白血病淋巴瘤,2010,10(8):67.
[7] 姚程,刘峰,姜振宇,等.VAD M2和MP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3(1):167-169.
[8] Lelen X,Magro L,Fawaz A,et al.Efficacy of a low dose of thalidomidein advanced multiple mueloma[J].Blood,2009,100(4):1519-1520.
[9] 潘士军.多发性骨髓瘤25例早期误诊分析[J].吉林医学,2008,29(3):244-245.
[10] 龙莉玲,宋英儒,黄仲奎.多发性骨髓瘤的MRI和X线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9):696-698.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沙立度胺
【中圖分类号】R55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560-01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约占血液恶性肿瘤的10%。多发性骨髓瘤多发生于老年人,发病高峰年龄为50-6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好发于骨组织,其中在脊柱的发病率比较高,占脊柱原发肿瘤的10%[2]。脊柱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很差,生存期为几个月至10多年,中位生存期为3-4年,为此需要采用化疗治疗[3]。本文为此具体谈了不同化疗措施治疗脊柱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5月至2012年9月在本科住院确诊的脊柱多发性骨髓瘤60例,入选标准:均符合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均未接受过治疗,临床Durie-Samonf分期;临床表现为反复腰背痛;患者知情同意。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56.32±6.25)岁。病情分级:ⅢA 35例,ⅢA B 25例。免疫分型:IgG型35例,IgA型20例,IgD型5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上述资料对比类似 (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的常规化疗措施为VAD方案:吡柔比星10mg/d,第1-4天静脉注射;长春新碱1mg/d,第1-3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40mg/d,第1-4 d,9-12d,17-20d静脉注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沙立度胺(江苏常州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20080514)治疗,剂量为50mg-200mg/d,早、晚各一次。治疗组口服硼替佐米(西安杨森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112)治疗,剂量为0.7-1.3 mg/m2,每疗程的第1、4、8、11d静脉注射。两组都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有效率=[(部分缓解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5]。同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标准评定不良反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AS12.0软件进行分析,P<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部分缓解10例,进步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7%。而对照组的对应患者为2例、10例与18例,总有效率40.0%。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不良反应
两组所有患者均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情况,对照组与治疗组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分别为2例与3例,指端麻木1例与2例,嗜睡3例与4例,无严重其他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又称骨髓瘤、浆细胞骨髓瘤,是以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异常浆细胞在骨髓内恶性增殖为特征的血液系统疾病,约占血液肿瘤的10%左右[4]。多发性骨髓瘤的恶性程度高,多发于老年人,但最近也有年轻化的趋势。近几年来,我国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一方面是医疗仪器的进步和诊断技术的提高使检出病例增多,另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的趋势[5-6]。
从机制上分析,脊柱多发性骨髓瘤是脊柱骨髓浆细胞恶性增生而产生的疾病,其首先无节制地增生,同时其又分泌单一的、无功能的免疫球蛋白(称为M蛋白)。在抑制正常浆细胞增殖、分泌功能性免疫球蛋白的同时,导致广泛的骨质破坏、血液黏稠、血钙升高和肾功能损害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同时,由于脊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出现反复感染,导致严重预后。当前超过1/5的脊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确诊之后一年内死于感染,以往由于医生对该病的认知度低,当患者出现贫血、肾功能衰竭、骨骼疾病如骨痛、骨折等症状时,难以考虑到这是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造成患者初诊时误诊率高而耽误治疗[7]。我们认为,中老年人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腰痛、背痛、腿痛或骨质疏松,不明原因的贫血、蛋白尿以及反复感染,要警惕骨髓瘤的可能性,建议到医院血液科就诊,进行骨骼的影像学检查、骨髓穿刺、血液生化、免疫球蛋白测定,以期及早明确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虽然随着治疗方案的改进,脊柱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仍然是一个难以治愈的疾病。在治疗方法中,化疗能有效杀死体内的肿瘤细胞或者抑制肿瘤生长,从而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8]。在化疗药物选择中,有学者认为硼替佐米的I、II期临床试验在安全性、临床有效性能取得更好的效果[9-10]。本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7%,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40.0%,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分别为2例与3例,指端麻木1例与2例,嗜睡3例与4例,无严重其他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总之,硼替佐米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脊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轻,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32-235.
[2] 李亚林.多发性骨髓瘤38例临床影像学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17(7):622.
[3] 侯健,傅卫军.多发性骨髓瘤及相关疾病[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1-12.
[4] Sahara N,Takeshita A.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surface markers expressed in multiple myeloma:CD56 and other antigens[J].Leuk Lymphoma,2004,45(1):61-65.
[5] 王明林,刘日芬,李英刚,等.酞咪哌啶酮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与机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8,23(9):514-516.
[6] 姚尔固.抑制血管生成在治疗恶性血液病中的意义[J].白血病淋巴瘤,2010,10(8):67.
[7] 姚程,刘峰,姜振宇,等.VAD M2和MP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3(1):167-169.
[8] Lelen X,Magro L,Fawaz A,et al.Efficacy of a low dose of thalidomidein advanced multiple mueloma[J].Blood,2009,100(4):1519-1520.
[9] 潘士军.多发性骨髓瘤25例早期误诊分析[J].吉林医学,2008,29(3):244-245.
[10] 龙莉玲,宋英儒,黄仲奎.多发性骨髓瘤的MRI和X线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9):696-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