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课程体系之中,思想品德学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精神。尤其是在德育愈发受到重视的今天,思想品德教学的高效教学成为了这一学科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学 思想品德 教学问题 教学策略
新时期国家愈发重视从小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求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切实改进旧有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弊端,可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现有的思想品德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都还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教师必须要在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好的时期,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想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
一、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主要问题
在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还没有彻底改变低效化的教学问题。而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可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述如下:
(一)思想品德课堂上的主体问题
新课改倡导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好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权,改变以往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状态。只是有些教师开展的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却还滞留着这一旧有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这部分教师没有能够彻底地转变自己的角色,尤其是思想品德学科的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还是围绕着知识传授来进行,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缺乏足够的实践教学活动,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1]。
(二)思想品德教学方法依旧单一
一些教师在开展思想品德教学时,所运用的教学方法还是缺乏一定的丰富性,这不利于构建生动又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已经涌出了不少新型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将多样化的有效教学方式引进来,这是可以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而且丰富多样的先进教学方式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性。
(三)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联系不紧密
有的教师虽然了解到贴近生活是新时期课程改革对学科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但是还是存在部分教师所开展的生活化教学不够力度,或者其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并不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思想品德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与实用性。
因此,当前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切实意识到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优化策略,有效改进思想品德教学过程。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优化策略
(一)组织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活动
低年级小学生普遍都具有好动的特点,而且好奇心比较强,他们更希望自己动手来加深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认知[2]。而这也就意味着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可以很好地发挥小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教学活动。比如在《请让我来……》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认识到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视,从而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贯彻落实教材的要求。这一节课主要是培养小学生的自理行为习惯,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劳动观念,学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家人做家务活,同时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以增強学生的自理意识与家庭责任感。
为此,教师先让学生展开自主的讨论:“你们会干的家务有哪些?你能干的家务有哪些?你平时一般都自己做的家务又有哪些?”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回想自己的生活经历,并且归纳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初步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设计不同的家务类主题,例如“叠被子”、“洗碗”、“洗菜”、“擦桌子”等等。然后让学生进行比赛,比一比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的家务最多、最好。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任选自己会做的、能做的家务,在规定时间内做得最多、最好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而做得最少、最差的学生可以有一次挑战机会,若是再次失败,就要接受合适的惩罚。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还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提高这一课的教学效率。
(二)建立起多元化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入多样化的有效教学方式,建构起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这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有效性。比如在《国庆大联欢》的教学中,教师可先采取情境导入法来导入新课。在这个方面,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来呈放相应的图片或者视频,以营造欢乐的气氛,让学生仿若走进国庆假期的节日氛围之中,感受其中的欢乐情绪。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开展知识抢答活动,让学生抢答与国庆节相关的知识,营造更活跃的教学气氛,比如“国庆节是哪一日?国庆节是怎样诞生的?人们庆祝国庆节的方式是什么?”此外,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法来让学生围绕着“我们如何庆祝国庆节”这一主题来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可相互间进行讨论,并且手工制作一些重要的装饰物,装扮庆祝场地。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指导下,可构建多元化的高效课堂。
(三)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优化思想品德教学
生活化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学方式,是思想品德教学贴近生活的重要手段[3]。因此,教师要优化思想品德教学,应该采取这一教学法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比如在《客人到我家》的教学中,教师就可先提问学生:“你们在家里来客人的时候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学生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讲述自身的生活经验,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创编生活化的课堂剧,在课室中演练招待客人的场景,让小学生在亲自体验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同时结合新学的知识,改进自己的待客行为。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切实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
结束语:
总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会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问题,教师必须要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对策来优化现有的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郭飞梅.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的策略[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8,35(03):71-72.
【2】李小云.如何让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起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9):34.
【3】冯海玉.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高效育人实现路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18):43-44.
【关键词】:小学教学 思想品德 教学问题 教学策略
新时期国家愈发重视从小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求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切实改进旧有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弊端,可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现有的思想品德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都还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教师必须要在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好的时期,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想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
一、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主要问题
在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还没有彻底改变低效化的教学问题。而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可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述如下:
(一)思想品德课堂上的主体问题
新课改倡导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好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权,改变以往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状态。只是有些教师开展的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却还滞留着这一旧有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这部分教师没有能够彻底地转变自己的角色,尤其是思想品德学科的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还是围绕着知识传授来进行,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缺乏足够的实践教学活动,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1]。
(二)思想品德教学方法依旧单一
一些教师在开展思想品德教学时,所运用的教学方法还是缺乏一定的丰富性,这不利于构建生动又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已经涌出了不少新型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将多样化的有效教学方式引进来,这是可以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而且丰富多样的先进教学方式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性。
(三)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联系不紧密
有的教师虽然了解到贴近生活是新时期课程改革对学科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但是还是存在部分教师所开展的生活化教学不够力度,或者其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并不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思想品德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与实用性。
因此,当前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切实意识到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优化策略,有效改进思想品德教学过程。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优化策略
(一)组织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活动
低年级小学生普遍都具有好动的特点,而且好奇心比较强,他们更希望自己动手来加深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认知[2]。而这也就意味着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可以很好地发挥小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教学活动。比如在《请让我来……》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认识到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视,从而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贯彻落实教材的要求。这一节课主要是培养小学生的自理行为习惯,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劳动观念,学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家人做家务活,同时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以增強学生的自理意识与家庭责任感。
为此,教师先让学生展开自主的讨论:“你们会干的家务有哪些?你能干的家务有哪些?你平时一般都自己做的家务又有哪些?”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回想自己的生活经历,并且归纳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初步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设计不同的家务类主题,例如“叠被子”、“洗碗”、“洗菜”、“擦桌子”等等。然后让学生进行比赛,比一比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的家务最多、最好。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任选自己会做的、能做的家务,在规定时间内做得最多、最好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而做得最少、最差的学生可以有一次挑战机会,若是再次失败,就要接受合适的惩罚。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还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提高这一课的教学效率。
(二)建立起多元化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入多样化的有效教学方式,建构起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这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有效性。比如在《国庆大联欢》的教学中,教师可先采取情境导入法来导入新课。在这个方面,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来呈放相应的图片或者视频,以营造欢乐的气氛,让学生仿若走进国庆假期的节日氛围之中,感受其中的欢乐情绪。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开展知识抢答活动,让学生抢答与国庆节相关的知识,营造更活跃的教学气氛,比如“国庆节是哪一日?国庆节是怎样诞生的?人们庆祝国庆节的方式是什么?”此外,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法来让学生围绕着“我们如何庆祝国庆节”这一主题来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可相互间进行讨论,并且手工制作一些重要的装饰物,装扮庆祝场地。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指导下,可构建多元化的高效课堂。
(三)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优化思想品德教学
生活化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学方式,是思想品德教学贴近生活的重要手段[3]。因此,教师要优化思想品德教学,应该采取这一教学法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比如在《客人到我家》的教学中,教师就可先提问学生:“你们在家里来客人的时候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学生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讲述自身的生活经验,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创编生活化的课堂剧,在课室中演练招待客人的场景,让小学生在亲自体验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同时结合新学的知识,改进自己的待客行为。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切实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
结束语:
总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会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问题,教师必须要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对策来优化现有的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郭飞梅.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的策略[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8,35(03):71-72.
【2】李小云.如何让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起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9):34.
【3】冯海玉.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高效育人实现路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18):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