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元稹的《古艳诗》“春来频到宋家东”表达的是作者寻春不遇、寻她不遇的惆怅和失落,同时,也把诗人对“她”的殷切期待隐含其中。而对莺莺所谓的“挑”和“撩”,也正寄寓在作品的意涵之中了。
关键词:元稹 《古艳诗》 莺莺 《西厢记》
中唐诗人元稹大名鼎鼎,与另外一位大诗人白居易并称“元白”,是古代文学史上必须提到的诗人。关于他的人品和作品,历来也是学者们津津乐道的对象。如著名学者陈寅恪就在《元白诗笺证稿》指出其“巧婚”“巧宦”,对其人格颇有微词。{1}鲁迅在评价《莺莺传》的结局时,也直斥他抛弃莺莺而自以为是“善補过者”的虚伪。{2}
元稹的一生在仕途和婚恋两个方面都给后人留下了诸多话题,他的诗歌当中最有魅力的部分也几乎都与女性有关。莺莺和韦丛又是其诗歌涉及最多的两个女性。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到今天仍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下面这首诗,也是有关男女情爱的,但就诗歌的理解而言,窃以为尚有一些可以拓展和商榷的余地。因此,笔者拟结合诗歌创作的具体背景,谈谈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以补充前人对于这首诗歌理解的缺失。
这首诗题名《古艳诗》,被收入《元氏古艳诗》。与其他艳诗不同的是,这首诗的创作有着具体的故事背景。在元稹所作的自传体传奇《莺莺传》中,书生张生在普救寺邂逅莺莺,被莺莺美貌吸引,从此眠食俱废,惹下相思。情急之下,张生求计于莺莺的婢女红娘。红娘感其诚恳,为其谋得一策,针对莺莺喜欢诗歌的特点,让张生自己写诗赠送,用诗歌来打动莺莺。张生闻听甚喜,因为他自负诗才,正是可以大显身手的时机,于是立刻写了两首《春词》,托红娘带给莺莺。但在传奇小说中,这两首诗是什么内容却不得而知。后来,宋代文人王在《〈传奇〉辨正》中,考证出来这两首诗的具体内容,认为即被元稹诡称为《古艳诗》的其中两首:
其一
春来频到宋家东,垂袖开怀待好风。莺藏柳暗无人语,惟有墙花满树红。
其二
深院无人草树光,娇莺不语趁阴藏。等闲弄水浮花片,流出门前赚阮郎。{3}
这两首诗,周啸天主编的《唐诗鉴赏辞典》正补编均未收录,苏仲翔选注的《元白诗选》题注:“此亦为莺莺作,曰‘古艳者’,有所讳也。”笔者以为,该诗其实与元稹的感情经历密切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艺术角度,诗歌也颇得表现元氏“淫靡”特色,因而不宜轻忽。具体看,这两首诗前者是写诗人自己的,后者则写那位深藏的女性。从诗人写诗的用意来看,显然是“挑”和“撩”,是引逗,与《玉簪记》中的“琴挑”相似。不同的是,这里用的是诗挑,《玉簪记》用的是琴挑。从具体诗意看,第二首诗歌其实带一点揣测和冒昧,有一点儿“自作多情”的味道。如果从“挑”和“撩”的角度看,倒是第一首诗更有韵味。而从笔者初步涉猎的结果看,一些作品涉及这首诗歌时,对此诗的解读也往往草草放过。如《元稹与崔莺莺》一书在提到这两首诗时,仅仅针对第二首予以解说,对第一首基本是“绕行”。因而,本文的解读也就仅针对第一首诗展开。
首先,确定这首诗歌的背景是正确理解的前提。宋代王钰根据这两首诗中均隐藏着“莺”字,来证明他们都是元稹用意之笔,这一点是确证无疑的。问题在于,有些读者据此而将诗句之中的“柳暗莺藏人不语”,直接理解为莺莺的隐伏,恐怕就有些不妥当了。
其实,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是自己寻春不遇、寻她不遇的惆怅和失落,同时,也把自己对“她”的殷切期待隐含其中。怀着艳遇的心,却没有遇到想见的人,这才是这首诗的真实意涵。而所谓的“挑”和“撩”,也正是寄寓在了作品如此的意涵之中了。
诗歌采取的是“我”的视角,其意旨借用宋玉“东墙之子”的典故来予以体现,并在原来基础上有所改易和变化,从而曲折寄托着作者对于“她”的热切向往和殷情期盼。
“宋家东”的典故也称“宋玉东墙”,出自战国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在赋中,作者提到了一个绝色女子: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典故当中,此女是宋玉的倾慕者,因而登墙偷窥宋玉。这篇赋是宋玉证明自己坐怀不乱的,所以,赋中的宋玉却并未答应东家之子的追求。元稹的诗歌虽然借用了这一典故,但诗歌当中的诗人却不像宋玉那样冷若冰霜,而是怀着一颗期待艳遇的心,不止一次(频来)来到姑娘可能出现的地方。“春来频到宋家东”首句,即一反原典用意,将原本的“妾有意,郎无情”的情境改而用之。使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心怀叵测、徘徊不去的少年。“春来”可以是时间,也可以是“心情”。自然之春唤醒了少年心底之春,也造就了一个不宁的少年。如果说,首句的含义尚不够明晰,那么次句“垂袖开怀待好风”则仿佛是一个“寻春少年”的自供状了。垂袖开怀,少年所来何事?其意只在好风,期待春风入我怀抱。至此,一个热切期盼美好邂逅的少年之心已经全然捧出。而这一幅情境,竟然像极了后世诗人那个“雨巷”。那个撑着油纸伞的诗人,没有选择作匆匆的过客,反而是彷徨着,其实也是期待着,期待着那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幅情境与元稹的诗歌比较,二者境虽不同,情却无二。古今同慨,令人称绝。
诗歌的后面两句却构成了一个转折,前面写期待,后面写所见和所遇。前面写的是热切,后面写的则是冷清。在情感和情绪上,诗歌的前后两句其实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和失落:寻而不遇,盼而未得,由此也构成了诗歌独具魅力的审美空间。“东墙”正像“雨巷”,“东墙”有树,“雨巷”有雨,独独没有心中期盼的那个人儿。或者,她仅仅出现在诗人的梦境和期盼当中。为了表达这种反差和失落,作者选用了“静”态来写,“莺藏柳暗人不语”,就在那个女子应该出现的“墙头”,柳是暗的,莺是藏的,却没有人声,自然也不会有身影。而此刻,映入诗人眼帘的“红花”也就显得格外刺眼,格外寂寞。在此意义上,“墙花满树红”的意象更增添了诗人的落寞,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巨大失落和无限惆怅。至此,作者也将原来典故中的“女热男冷”的“女待男”,演化为了“男热女冷”的“男盼女”,从而也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无限期盼和美好向往。
必须看到的是,正是借着这个“东墙之子”的典故,诗人还表达了对“那个女子”的热情赞美。原来赋文中的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其美貌堪比曹植笔下的“洛神”,所谓“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俨然有着“一笑倾城”的魅力,诗人正是借用这个典故,隐含着对那个女子的赞美;同时,也达成了自己“挑”和“撩”的效果。
综上所述可见,这首《古艳诗》虽托言于古,却情真意切,放置到传奇小说张生“投诗问路”的情境当中,正好起到了表明心迹、表达倾慕、引逗情思的效果。只是诗人并没有像《雨巷》的作者那样直白,“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而是借用“东墙之子”的典故,反其意而用之,借景写情,以物写心,表达出“我等着你,你却没有来”的落寞和惆怅。全诗既曲折委婉,又酣畅淋漓,确实不同凡作。联系元稹一生的情感经历,将他认定为一个“用情”的诗人,将这首诗歌认定为“用情”的诗作,也应该是恰切、允当之论了。
{1}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第四章“艳诗及悼亡诗”:“……微之绝世之才士也。人品虽不足取,而文采有足多者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93页。
②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九篇),“唐之传奇文(下)”评《莺莺传》:“……惟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61页。
③ 王的论述,见宋赵令:《侯鲭录》(卷五)“辩传奇莺莺事”条,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27页。
关键词:元稹 《古艳诗》 莺莺 《西厢记》
中唐诗人元稹大名鼎鼎,与另外一位大诗人白居易并称“元白”,是古代文学史上必须提到的诗人。关于他的人品和作品,历来也是学者们津津乐道的对象。如著名学者陈寅恪就在《元白诗笺证稿》指出其“巧婚”“巧宦”,对其人格颇有微词。{1}鲁迅在评价《莺莺传》的结局时,也直斥他抛弃莺莺而自以为是“善補过者”的虚伪。{2}
元稹的一生在仕途和婚恋两个方面都给后人留下了诸多话题,他的诗歌当中最有魅力的部分也几乎都与女性有关。莺莺和韦丛又是其诗歌涉及最多的两个女性。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到今天仍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下面这首诗,也是有关男女情爱的,但就诗歌的理解而言,窃以为尚有一些可以拓展和商榷的余地。因此,笔者拟结合诗歌创作的具体背景,谈谈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以补充前人对于这首诗歌理解的缺失。
这首诗题名《古艳诗》,被收入《元氏古艳诗》。与其他艳诗不同的是,这首诗的创作有着具体的故事背景。在元稹所作的自传体传奇《莺莺传》中,书生张生在普救寺邂逅莺莺,被莺莺美貌吸引,从此眠食俱废,惹下相思。情急之下,张生求计于莺莺的婢女红娘。红娘感其诚恳,为其谋得一策,针对莺莺喜欢诗歌的特点,让张生自己写诗赠送,用诗歌来打动莺莺。张生闻听甚喜,因为他自负诗才,正是可以大显身手的时机,于是立刻写了两首《春词》,托红娘带给莺莺。但在传奇小说中,这两首诗是什么内容却不得而知。后来,宋代文人王在《〈传奇〉辨正》中,考证出来这两首诗的具体内容,认为即被元稹诡称为《古艳诗》的其中两首:
其一
春来频到宋家东,垂袖开怀待好风。莺藏柳暗无人语,惟有墙花满树红。
其二
深院无人草树光,娇莺不语趁阴藏。等闲弄水浮花片,流出门前赚阮郎。{3}
这两首诗,周啸天主编的《唐诗鉴赏辞典》正补编均未收录,苏仲翔选注的《元白诗选》题注:“此亦为莺莺作,曰‘古艳者’,有所讳也。”笔者以为,该诗其实与元稹的感情经历密切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艺术角度,诗歌也颇得表现元氏“淫靡”特色,因而不宜轻忽。具体看,这两首诗前者是写诗人自己的,后者则写那位深藏的女性。从诗人写诗的用意来看,显然是“挑”和“撩”,是引逗,与《玉簪记》中的“琴挑”相似。不同的是,这里用的是诗挑,《玉簪记》用的是琴挑。从具体诗意看,第二首诗歌其实带一点揣测和冒昧,有一点儿“自作多情”的味道。如果从“挑”和“撩”的角度看,倒是第一首诗更有韵味。而从笔者初步涉猎的结果看,一些作品涉及这首诗歌时,对此诗的解读也往往草草放过。如《元稹与崔莺莺》一书在提到这两首诗时,仅仅针对第二首予以解说,对第一首基本是“绕行”。因而,本文的解读也就仅针对第一首诗展开。
首先,确定这首诗歌的背景是正确理解的前提。宋代王钰根据这两首诗中均隐藏着“莺”字,来证明他们都是元稹用意之笔,这一点是确证无疑的。问题在于,有些读者据此而将诗句之中的“柳暗莺藏人不语”,直接理解为莺莺的隐伏,恐怕就有些不妥当了。
其实,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是自己寻春不遇、寻她不遇的惆怅和失落,同时,也把自己对“她”的殷切期待隐含其中。怀着艳遇的心,却没有遇到想见的人,这才是这首诗的真实意涵。而所谓的“挑”和“撩”,也正是寄寓在了作品如此的意涵之中了。
诗歌采取的是“我”的视角,其意旨借用宋玉“东墙之子”的典故来予以体现,并在原来基础上有所改易和变化,从而曲折寄托着作者对于“她”的热切向往和殷情期盼。
“宋家东”的典故也称“宋玉东墙”,出自战国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在赋中,作者提到了一个绝色女子: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典故当中,此女是宋玉的倾慕者,因而登墙偷窥宋玉。这篇赋是宋玉证明自己坐怀不乱的,所以,赋中的宋玉却并未答应东家之子的追求。元稹的诗歌虽然借用了这一典故,但诗歌当中的诗人却不像宋玉那样冷若冰霜,而是怀着一颗期待艳遇的心,不止一次(频来)来到姑娘可能出现的地方。“春来频到宋家东”首句,即一反原典用意,将原本的“妾有意,郎无情”的情境改而用之。使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心怀叵测、徘徊不去的少年。“春来”可以是时间,也可以是“心情”。自然之春唤醒了少年心底之春,也造就了一个不宁的少年。如果说,首句的含义尚不够明晰,那么次句“垂袖开怀待好风”则仿佛是一个“寻春少年”的自供状了。垂袖开怀,少年所来何事?其意只在好风,期待春风入我怀抱。至此,一个热切期盼美好邂逅的少年之心已经全然捧出。而这一幅情境,竟然像极了后世诗人那个“雨巷”。那个撑着油纸伞的诗人,没有选择作匆匆的过客,反而是彷徨着,其实也是期待着,期待着那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幅情境与元稹的诗歌比较,二者境虽不同,情却无二。古今同慨,令人称绝。
诗歌的后面两句却构成了一个转折,前面写期待,后面写所见和所遇。前面写的是热切,后面写的则是冷清。在情感和情绪上,诗歌的前后两句其实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和失落:寻而不遇,盼而未得,由此也构成了诗歌独具魅力的审美空间。“东墙”正像“雨巷”,“东墙”有树,“雨巷”有雨,独独没有心中期盼的那个人儿。或者,她仅仅出现在诗人的梦境和期盼当中。为了表达这种反差和失落,作者选用了“静”态来写,“莺藏柳暗人不语”,就在那个女子应该出现的“墙头”,柳是暗的,莺是藏的,却没有人声,自然也不会有身影。而此刻,映入诗人眼帘的“红花”也就显得格外刺眼,格外寂寞。在此意义上,“墙花满树红”的意象更增添了诗人的落寞,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巨大失落和无限惆怅。至此,作者也将原来典故中的“女热男冷”的“女待男”,演化为了“男热女冷”的“男盼女”,从而也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无限期盼和美好向往。
必须看到的是,正是借着这个“东墙之子”的典故,诗人还表达了对“那个女子”的热情赞美。原来赋文中的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其美貌堪比曹植笔下的“洛神”,所谓“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俨然有着“一笑倾城”的魅力,诗人正是借用这个典故,隐含着对那个女子的赞美;同时,也达成了自己“挑”和“撩”的效果。
综上所述可见,这首《古艳诗》虽托言于古,却情真意切,放置到传奇小说张生“投诗问路”的情境当中,正好起到了表明心迹、表达倾慕、引逗情思的效果。只是诗人并没有像《雨巷》的作者那样直白,“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而是借用“东墙之子”的典故,反其意而用之,借景写情,以物写心,表达出“我等着你,你却没有来”的落寞和惆怅。全诗既曲折委婉,又酣畅淋漓,确实不同凡作。联系元稹一生的情感经历,将他认定为一个“用情”的诗人,将这首诗歌认定为“用情”的诗作,也应该是恰切、允当之论了。
{1}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第四章“艳诗及悼亡诗”:“……微之绝世之才士也。人品虽不足取,而文采有足多者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93页。
②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九篇),“唐之传奇文(下)”评《莺莺传》:“……惟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61页。
③ 王的论述,见宋赵令:《侯鲭录》(卷五)“辩传奇莺莺事”条,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27页。